洛陽盆地

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洛陽盆地,又稱伊洛河河谷平原、伊洛平原、伊洛盆地。是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周山、邙山徠之間的洛河-伊河沖積平原,地處黃河中游的河南省西部,屬中原腹地,從東西方向看,這裡正處於關中盆地的東南方,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該區域的地貌大體可分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三大類型。

地理位置


盆地內南北高,中間低,略呈槽形。北部為邙山黃土丘陵,中部是呈三級階地的伊、洛河沖積平原,南部為萬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積沖積坡地。盆地呈東西狹長的橢圓形,地勢自東向西傾斜,盆地內西部海拔150米左右,向東逐漸降至110餘米。整個盆地的總面積逾1000平方公里。
盆地內是廣袤的平原,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氣候溫暖,物產豐茂。肥沃的沖積平原徠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豐收,使之能夠養活密集的人口。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顯然也有利於軍事防衛,盆地周圍山巒相交處的交通孔道上,歷代設有多處關隘要塞,號稱"東有成皋軒轅之險,西有函谷崤函之固"。因此,洛陽盆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建都之所。
還有廣大的河谷地帶。
有學者從生態環境的角度論述了洛陽盆地所具有的多重過渡性特徵:氣候方面,這裡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地形方面,這裡處於二級階梯向三級階梯的過渡帶;緯度方面,這裡處於中緯度向高緯度的過渡帶;經濟文化類型方面,這裡處於粟作農業和稻作農業的過渡帶;文化傳統方面,這裡則是四方文化的輻輳之地。這些過渡性特徵及其所具有的多重邊緣效應(edgeEffect),使洛陽盆地不僅具有多重的生態適宜性,而且具有很強的環境承載力,從而成為早期王朝建國立都的理想生境。

地區遺址


建於盆地內的都邑如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都分佈在盆地北側寬廣的二級階地上,顯現出以盆地周邊山脈為屏障,以整個盆地為"大郭"的氣勢。二里頭都邑之東約6公里是始建於商王朝初年的偃師商城,全城面積190萬平方米左右,有布局嚴整的宮城、倉城和發達的給排水設施,宮城內密布四合院式宮殿建築。《漢書·地理志上》“河南郡偃師縣”班固自注“屍鄉,殷湯所都”。唐代的《括地誌》上說“偃師西亳帝嚳及湯所都”。偃師商城附近出土的大量唐代墓誌中有很多處以“亳邑鄉”為地標,說明漢代以來人們長期把商王朝第一個王成湯所都的“亳”地指向偃師一帶。西周時期在洛陽市區瀍河兩岸有密集的貴族墓地和其他高規格遺存,與西周初年營建的成周地望和年代相合。西周成周附近就是東周時期天子的王城。白馬寺一帶的漢魏故城疊壓著東周時期的成周城,西漢初年在此臨時立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相繼建都。隋唐東都、北宋西京在今洛陽市區,與西周時期的成周、東周時期的王城有重合。二里頭都邑宮城居中及中軸線理念已初步彰顯“建中立極”的思想,北魏洛陽城將帝都“建中立極”的理念發揮到頂峰。可見,夏代晚期直到北宋時期,洛陽盆地的伊洛河兩岸形成了一個“神聖地帶”,歷代把這裡作為“神聖空間”來對待,這種觀念至少是從二里頭都邑開始的。中國古代以水之北、山之南為"陽"。上述幾大都邑,都位於古洛河的北岸(隋唐洛陽城雖跨河而建,但其重心仍在洛北),是為"洛陽"。而二里頭遺址是其中最早的一處,因此可說是最早的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