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漢魏洛陽故城的結果 展開

漢魏洛陽故城

中國古代都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是中國公元1至6世紀七代王朝的都城。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分為宮城、內城和外城三重城圈。

西周初周公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東周時稱洛陽。西漢漢高祖劉邦定都於此。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因漢魏兩代之繁榮,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1961年,國務院公布漢魏洛陽故城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概況


絲綢之路的最東端-漢魏故城遺址
絲綢之路的最東端-漢魏故城遺址
漢魏洛陽城遺址,是絲綢之路申遺最東端的遺址。作為1-6世紀的都城,整座都城遺址都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6月22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漢魏洛陽遺址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遺址點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城遺址是中國境內的22個遺址點唯一的都城遺址。
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太學村附近。
漢魏洛陽城遺址在絲綢之路中的位置
漢魏洛陽城遺址在絲綢之路中的位置

遺址現狀


城牆遺址

現存平面為長方形,南城牆因洛河北移被水沖毀。北、東、西3面城牆保存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內,北牆全長約3700 米,寬約25~30米;西城牆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牆殘 長約3895米,寬14米。全城周長14公里。城牆夯土版築,版築夾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牆上還發現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牆北段有4座,北牆東段有3座。墩台間距為110~120米,類似後世城牆所築的“馬面”。在城牆外側均發現有護城河遺跡。北魏外郭城破壞殆盡,現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牆殘段。

城門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中國古代都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中國古代都城遺址]
西城牆探出5座城門,除北起第二門為一門二洞外,皆為一門一洞。最北一門是北魏的承明門,向南是北魏的闔閭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再南是北魏的西陽門,再南是東漢的雍門,北魏時廢,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廣陽門。北城牆探出2座城門,西面的一門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門,即東漢的夏門,東面的門洞已破壞,有一條 路土通過,應是北魏的廣莫門,即東漢的谷門。東城牆探出3座城門,皆為一門一洞。北起第一門是北魏的建春門,即東漢的上東門,與闔閭門相對。第二門是北魏的東陽門即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旄門(又稱望京門),與西明門相對。文獻中所載南城牆的4座門,自西向東為北魏時的津陽門(東漢津門)、宜陽門(東漢小苑門)、平昌門(東漢平城門)、開陽門(東漢同名),沒於洛水已無跡可尋。
閶闔門
閶闔門是北魏宮城的正門,其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閶闔門始建於曹魏明帝時期,西晉、北魏時沿用。
閶闔門復原圖
閶闔門復原圖
閶闔門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大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作為象徵帝王威儀的禮儀性建築,閶闔門是舉行帝王登基、接見四方朝貢者等重大活動的地方,極少用於通行。洛陽市閶闔門遺址是 為止考古發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宮城正門,閶闔門的左右雙闕也是迄今為止發掘所見最早的宮城門闕。

宮城遺址

宮城遺址
宮城遺址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東、西三面城門已找到,南門也稱閶闔門,門洞闕口寬約46米,門兩側有厚大的夯築土闕,形制雄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內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應是北魏太極殿遺址。在宮城其他地方還發現夯土台基20餘處,亦為宮殿遺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時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為255米。3城之間有門道相通,城牆寬約 12~13米,殘高6米左右。城內也發現有20多處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陽全城,是進攻和防守的制高點,在城牆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見這裡應是一座軍事要塞。
太極殿
中國第一座太極殿
中國第一座太極殿
太極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宮殿名稱。自三國時期,魏明帝始建太極殿後,直至唐朝歷代皇宮正殿(類似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皆為太極殿,之後北宋西京洛陽的大內正殿亦為太極殿,清代北京紫閶闔門、太極殿遺址禁城亦有太極殿。
太極殿的建造,確定了漢魏洛陽城的建築布局中心,而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布局形態,標誌著中國古代都城布局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永寧寺遺址

永寧寺塔為北魏永寧寺佛塔,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國都洛陽城內,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310國道與隴海鐵路交叉口處。
永寧寺復原圖
永寧寺復原圖
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裡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一說為13重之誤),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裡外都可聽見。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繡,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

太學遺址

始建於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萬餘人。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
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洛陽市伊濱區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

靈台

靈台遺址
靈台遺址
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範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余。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

金墉城

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后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跡。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

永寧寺

永寧寺
永寧寺
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和7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建成16年後被雷擊焚毀。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塔,塔基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 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歷史沿革


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都城。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
東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國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也是秦都咸陽通往東方各地的要道。
更始三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
漢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焚洛陽宮廟及人家,繁華的洛陽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
魏延康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
前趙永嘉五年(311年),劉聰率軍攻入洛陽,焚毀城池。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洛陽城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宮城、內城、外郭城。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滅亡,洛陽城淪為一片廢墟。
1956年,河南省將漢魏洛陽故城列為保護古迹之一。
1962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
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依法劃定了漢魏洛陽故城的保護範圍,並予以公布。
2005年,洛陽市完成了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保護工程。
2006年,《洛陽市漢魏故城保護條例》出台,為漢魏故城遺址的保護提供了法律武器。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漢魏洛陽故城北魏宮城太極殿遺址進行了發掘。
2017年1月至11月,為配合國家文物局洛陽片區大遺址保護工程之漢魏洛陽故城北魏宮城閶闔門遺址保護展示項目的實施,洛陽市文物局組織聯合考察隊伍對閶闔門遺址及周邊區域再次進行了考古勘探與發掘。此次發掘的意義在於長期以來,對於漢魏洛陽故城的歷史沿革,尤其是城址始建和建城初期的情況,由於考古資料的匱乏一直不甚明朗。此次勘探和發掘工作,為了解該城址的早期文化內涵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漢魏洛陽故城曾發現過時代約為西周中晚期的城牆,此次西周墓葬的發掘為進一步探索相關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建城詳情


文物工作者通過對漢魏故城城垣的解剖、試掘,發現漢魏洛陽故城現存規模和形制不是某一時代的產物,而是經過長期的修繕和增築活動才逐漸形成的。
漢魏洛陽故城由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組成。在內城,即漢至晉代洛陽城的中部,發現了時代最早的城址。其規模基本為方形,大致合當時的東西六里、南北五里,從掌握的材料看,其具體時代不晚於西周中晚期,這是漢魏洛陽故城建城的開始。時代稍晚的城址位於漢至晉代洛陽城的中部和北部,約為春秋晚期築造,除北部為新擴部分外,南部沿用西周時期所築之城,並略有修補或增築。時代最晚的城址則是沿用西周、春秋晚期城址並向南擴大而成,其築造年代約晚於東周,早於漢代。前期城址仍被沿用並有所修補。這時期的城址約南北九里、東西六里,已達到並形成了漢晉時期洛陽城的形制和規模。此期城圈在西漢至北魏歷代均有修補或增築,並被各代所一直沿用。由此可知,在漢晉洛陽城的城址上,至少有三個規模不同、時代各異的古代城址疊壓在一起,而且每一時代較晚的城址都是在沿用前代的基礎上,向北或向南擴大而形成新城的。
西周築城
文獻中關於在洛陽在周代的營建,其間有兩次大的城市建設高潮。一 次在西周開國之初,另一次則在春秋戰國之際。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和考古勘查發掘工作,已經確認,早在西周時期,這裡已湧現出一座規模可觀的城址,為漢魏洛陽故城建城之始。
關於西周初年營築洛邑一事,《尚書》、《逸周書》、《史記》等文獻資料及出土青銅器銘文皆有記述。周武王滅商以後,產生在黃河以南、伊洛一帶的“有夏之居”建都的想法,並初步“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二年後,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繼位,周公輔政。據《尚書·召誥》記載,為了實現武王在洛邑建都的遺願,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體規劃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個月,三月初五到達洛邑。初七日,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規度城郭、宮室、郊廟、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規劃完成。第二天,周公到達洛邑,全面視察了新邑,並且進行了占卜,在澗水東、湟水西之間和德水東的洛水之濱營建新邑,皆卜兆大吉。於是周公便把營建洛邑的地圖和卜兆呈送給成王,得到成王的讚許批准后,於十四、十五日,殺牛、羊、豬等犧牲,在新邑立廟祭地。又過了七天,周公向各諸侯國民和殷民頒布命令,之後命令殷民開始大舉動工,經過八九個月的興建,年底成周城便告建成。
東周建都洛陽王城,周敬王為避王子朝之亂遷都於成周城,因其城小,晉率諸侯擴而大之,稱為“成周”,共歷經周敬王、周元王、周貞定王、周哀王、周思王、周考王、周威烈王、周安王、周烈王、周顯王、周慎靚王11帝,合205年。
秦朝擴增
秦有天下,封呂不韋“文信候”,食洛陽10萬戶,再次擴修洛陽城。秦時在河南設三川郡,洛陽為三川郡的治所,也是秦都咸陽通往東方各地的要道。因呂不韋扶立秦王子楚有功,被封為丞相,又加封為文信侯,食洛陽十萬戶。呂不韋再次擴大了洛陽城。這與考古勘探發現的城址南部的增築擴建情況相符。這次擴建在漢魏洛陽城形制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城市的形制又一次發生變化,達到了東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規模,俗稱“九六城”。東漢、曹魏、西晉國都洛陽城以及北魏洛陽都城的內城,即是在這個城址基礎上修建沿用的。也就是說,漢晉洛陽城形成規模是在秦代。
西漢時期
西漢時期,漢高祖五年,天下大定,諸侯臣屬,劉邦定都洛陽,並於洛陽南宮置酒論諸侯,高祖本想長期定都洛陽,但因齊人劉敬及留侯張良勸說,劉邦遂入都關中,而改三川郡為河南郡。西漢時期的洛陽城基本沿用了秦代的城市規模,未有大的增修活動。從該城的早期沿革可以看出,漢魏洛陽故城是公西周城址、東周成周城、秦代三川郡和西漢初年洛陽城的基礎上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東漢時期
東漢從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光武帝定都洛陽后,開始了165年的統治經營。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於郁(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沿用漢的國號。同年冬十月,劉秀定都於洛陽。漢崇火德,劉秀定都洛陽后,認為“洛”字的三點水不利於他的火德,因火遇水則滅,於是他把“洛”去水,洛陽’變成“雒陽”。劉秀在洛陽大興土木,起高廟,建社櫻,修官室,立太學、明堂、辟雍、靈台於南郊。劉秀還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特別是連續6次頒布釋放奴婢的記令,部分解決嚴重的土地兼并問題,改善了農民的處境。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社會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光武中興”。東漢自光武帝定都洛陽,先後有光武帝(秀)、漢明帝(庄)、漢章帝(旭)、漢和帝(肇)、漢殤帝(陡)、漢安帝(訪)、漢順帝(保)、漢沖帝(炳)、漢質帝(績)、漢桓帝(志)、漢靈帝(宏)、漢少帝(辯)、漢獻帝(協),共13帝,達196年之久。
考古發現的晉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夯築城牆厚14~25米。西城垣長約3500米,北城垣長2523米,東城垣長3895米,南城垣早因洛河改道而沖毀。12座城門中夏門保存最好。城裡的大街與城門相通,據鑽探結果,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大街各有5條。城內主要建築是坐落在城南部的南宮和北宮,南宮是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1000米的長方形。北宮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此外,北宮東北靠近上東門處還有永安宮,城西北則有皇家的宮苑濯龍苑。最高的行政機構如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在南宮的東南,靠近旄門和開陽門;而儲存糧食和兵器的太倉、武庫則建在北宮的東北。城內東北角即上東門附近居住著達官貴族,平民百姓多生活在城外靠近城門的地方,工商業區有金市、馬市、羊市。禮制建築辟雍、太學、明堂和靈台位於城南。辟雍平面為方形,邊長170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是邊長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南曾出土晉辟雍碑。辟雍遺址東北的一處遺址,曾出土過漢魏石經殘塊,可能是東漢以來太學的遺存。明堂遺址在辟雍遺址西側,平面亦呈方形,邊長240米,中心為直徑60餘米的圓形夯築殿基。靈台在明堂西側,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跡,邊長220米,中心是邊長50米的方形夯土台基。南郊還發現了東漢時期被徵調到都城洛陽來服役的刑徒墓地,數十人骨骸留有被砍擊和刺殺的創傷。墓中用廢磚刻寫姓名、部屬和刑名,是研究東漢的法律和刑徒問題的重要資料。
魏晉時期
東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焚洛陽宮廟及人家,繁華的洛陽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建魏,定都洛陽,魏主土德,水得土乃流,土遇水則柔,故改“雒陽”仍為“洛陽”。土乃黃色,因此定年號為黃初,由此開始了對東漢雒陽城的新建與重建。魏文帝曹丕時修復了北宮的部分建築物,魏明帝曹叡大興土木,在東漢南宮崇德殿的舊基上建太極、昭陽諸殿,又增飾芳林園等。曹魏政權重點修復北宮,起太極殿,採取了單一宮制,即宮城位於全城中軸線北端“居中建極”。居中建極的宮城上應北極星,這是中央集權得以強化的表現。單一宮制意在樹立中央皇權的絕對威信,改變了中國歷史上兩宮並置的模式。
曹魏又將東漢舊城北城牆加厚至30米左右,並在西城牆北段、北城牆外側增築馬面,改建大夏門,其意義在於加強宮城的防衛。而城內高台、城牆、馬面、護城河等完備防護體系的形成,則標誌著它的成熟。
最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在洛陽城西北隅興建百尺樓,隨後魏明帝曹散擴建成軍事堡壘——金墉城。金墉城由南北排列的3個小城堡組成,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150~255米。城牆版築而成,牆外側築有城垛。城東、北、西三面有護城河環繞。最新發掘表明,金墉城的3個小城堡是不同時期建造增擴的產物,只有南面的城堡才是魏明帝創建的金墉城。
曹魏歷魏文帝(丕)、魏明帝(睿)、齊王(芳)、高貴鄉公(髦)、魏元帝(奐),共都洛46年。
西晉也以洛陽為國都,但洛陽城的形制和布局沒有大的改變。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的劉聰率軍攻入城內,洛陽城再次成為灰燼。
北魏時期
180餘年後,洛陽城為北魏的國都。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遷都后即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宮城、內城、外郭城組成的都城使這裡達到輝煌的頂峰。宮城位於東漢北宮故地,在內城偏北部的中央位置,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除北牆不甚明確外,其他三面宮城城牆尚存。發現宮門4座,正南門閶闔門門洞寬達46米,足見規模之宏偉。宮城內夯土台基密集,宮廷建築均集中於此。閭闔門正北東西100米南北60米的長方形宮殿基址,是宮城正殿——太極殿,為全城的中心。內城沿用漢晉洛陽城的城垣,城門略有變更。城內街道更加規整,東西大道基本貫通內城,其中東陽門至西陽門的大道是內城的重要分界,道路以北地勢較高,分佈宮城、園囿、武庫、太倉等;道路以南主要有衙署、廟壇、寺院和貴族宅邸等。宣陽門內通達官城正門的銅駝街,位於全城中軸線上,寬約42米。街道兩側是中央官署以及太廟、太社、國子學遺跡。自宮城的太極殿,經閶闔門沿銅駝街抵宣陽門,過洛水上的永橋至南郭城外圜丘,構成了北魏洛陽城的中軸,雖在內城略偏西處,但基本上使宮城處於居中位置。所以北魏洛陽城總體布局體現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極、官府外設、左祖右社的封建都城建築原則。外郭城內主要由普通百姓居住,劃分的區域整齊嚴密,稱為里或坊。考古發現外郭城東、西二垣各距內城3500米,北垣距內城850米,至此洛陽城的東西寬度和南北長度皆達10公里,成為我國古代史上規模宏大的城市之一。文獻記載北魏洛陽城有佛寺1300餘座,經過考古探查的只有建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的永寧寺1處。寺院遺址位於宮城南門西南,平面呈長方形,周長1060米,方形塔基出土的遺物主要是與佛教有關的泥塑。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王朝瓦解,這裡再次淪為一片廢墟,從此告別了都城的輝煌。漢魏洛陽城留下的四朝都城的遺跡,再現了隨著城市範圍的擴大,城市布局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東漢至晉代,宮殿區經歷了由相對分散的南北宮制向集中於城區北中部的單一宮制轉化;北魏時城區擴大,漢晉洛陽城變成了內城,大部分被宮城、宗廟和中央衙署所佔據,已具備了某些後世皇城的性質,外郭城內則成為主要居民里坊區和工商市場所在地。這種宮城、內城、郭城三重城垣的布局成為此後歷代都城的宮城、皇城、郭城布局的祖型。就這樣,漢魏洛陽城如同在烈火中涅檠的鳳凰,隨著“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朝代更迭,歷經修建、焚毀、重建、焚毀、再重建,形成了古代都城的基本格局,對隋唐時代及以後的都城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相繼定鼎的數百年裡,漢魏洛陽故城在發展過程中有兩次引人矚目的變化:一是三國魏時修建洛陽官,並在大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具有離宮性質的小城——金墉城;二是在北魏宣武帝時興建外郭城並築坊320。這兩次建設尤其是後者,不但在我國都城建設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大意義,而且奠定了漢魏洛陽故城今天的規模: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10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如此規模,使漢魏洛陽故城成為我國甚至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北魏歷孝文帝(宏)、宣武帝(格)、孝明帝(詡)、孝庄帝(子攸)、節閔帝(恭)、孝武帝(修),以洛陽為都共42年。
此後,在北周宣帝時,以洛陽為西京,又調兵大修洛陽宮、常役使4萬人。將鄴城六府遷於洛陽,又將原遷鄴的太學石經遷回洛陽。據《周書·宣帝紀》記載:“其規模壯麗,逾於漢魏遠矣。”但因時間短促,皆未完成。
至隋統一全國,隋煬帝在洛陽另闢新址,大規模營建東都洛陽。歷史上曾經輝煌的漢魏洛陽城失去了往日悠久的正統地位。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洛陽縣與河南府的治所從金墉城遷到東都毓德坊。從此,數百年錦繡帝都漢魏洛陽城逐漸淪為廢墟。

文物遺存


●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
漢魏洛陽故城中的永寧寺塔基出土的泥塑佛像,製作精細,形象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北魏泥塑佛面造像是一件殘缺的北魏泥塑佛面造像,像殘缺雙臂的維納斯一樣,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佛面舒展光潔,鼻子端正秀美。佛面表情從容慈祥,笑容含蓄沉穩,被譽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出土於漢魏洛陽故城太學遺址,熹平石經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系東漢末年蔡邕等奉詔,為正定經本文字以隸書一體寫成,於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於洛陽太學前,不久即毀於戰亂。石經至宋代已有殘石出土,如洛陽張氏發地得十餘塊,約九百七十餘字,為《尚書》、《魯詩》、《儀禮》、《公羊》、《春秋》、《論語》等。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於成都西樓,洪适刻於會稽蓬萊閣,還有越州石氏本等。民國后亦多有殘石陸續出土。
● 正始石經
正始石經出土於漢魏洛陽故城太學遺址,《正始石經》刻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原立於魏都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經。《正始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辟雍碑
辟雍碑是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漢魏洛陽故城的辟雍遺址上發現的西晉巨碑。碑通高3.22米,上書“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後來碑身、碑座合而為一,成為一件完整的文物,在中國文化教育史、書法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周墓隨葬文物
2017年1月至11月,洛陽市文物局組織聯合考察隊伍對閶闔門遺址及周邊區域再次進行了考古勘探與發掘,此次西周墓葬的發掘為進一步探索相關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依照墓葬在閶闔門遺址四周的分佈情況以及保護工程圈佔土地的範圍,將該批墓葬分為4個區,分別將位於閶闔門遺址以西、以南、以東和以北的區域編號為Ⅰ、Ⅱ、Ⅲ、Ⅳ區。已經發掘的墓葬分屬Ⅰ、Ⅱ區。
Ⅰ區M142位於Ⅰ區T11內。墓內共發現隨葬品40餘件,包括陶器12件,其中鬲、簋、豆、罐各3件,另有石片、貝、蚌片、獸骨等。
Ⅱ區M109位於Ⅱ區T5內。隨葬器物共80餘件,其中有銅器8件,包括鼎1、簋2、爵2、觶2、尊1,另有陶器39件,包括鬲、簋、罐等其他器物若干。
Ⅱ區M110也位於Ⅱ區T5內。隨葬器物共40餘件,包括銅器3件,鼎1、簋2;陶器27件、玉器2件、蚌器3件。
Ⅰ區M175位於Ⅰ區T12內。隨葬器物50餘件,其中銅器4件,鼎2、簋2;陶器20件,鬲4、簋4、罐12;另有蚌器、玉器等小件器物。Ⅰ區M45位於Ⅰ區T2內。隨葬器物共8件,其中陶器7件,分別為鼎1、豆2、罐1、器蓋3、器型不明陶器1;另有骨器1件。
Ⅱ區M134位於Ⅱ區T1內。有隨葬品8件,其中陶器6件,分別為鼎1、蓋豆2、壺1等。其年代約為戰國早中期。

文物價值


在中國所有都城遺址中,歷代在漢魏洛陽故城定都的總時間最長,是西漢長安城的8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大9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在此可找到春秋晚期以後的周文化、東漢文化、曹魏和西晉文化、遷洛后的北魏文化典型的遺存,此段歷史在中國四千年的文明史中,幾乎佔了七分之一。漢魏洛陽故城在研究中國城市發展史方面,特別是對於了解都城設計規劃的變化方面,表現出了從先秦城市向隋唐城市的轉變,漢魏洛陽城所示中軸線的萌芽和形成,正表現出都城規劃在此時發生了一次轉折性變化,並影響後代達千年之久。要認識清楚漢唐兩大盛世的差別和聯繫,認識當時拓跋鮮卑的民族精神及其願望,漢魏洛陽故城是一個意義重要的新視角。
絲綢之路發展時期的東方起點城市,代表了東漢至北魏歷代中原王朝的文明與文化特徵,見證了北魏時期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大融合所促生的獨特城市文化,展現了城市形制的跨區域、跨時間交流,展現了佛教在中原地區的傳播和本土化過程。

文物保護


1961年,國務院公布漢魏洛陽故城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確定了漢魏洛陽故坡的文物保護重點,並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洛陽地區文物部門和偃師、孟津文物部門在重點保護處豎立了標誌牌。
永寧寺塔基遺址
從1992年開始,首先著手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的保護工作,並制訂上報了永寧寺塔基遺址的保護方案。經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撥專款進行塔基保護的征地圍牆工作。
1999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複了永寧寺塔基的保護方案,東漢靈台遺址的保護方案,也已上報國家文物局。該方案在保護靈台遺址的前提下,注重了展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