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文化通志
贛文化通志
這部150多萬字的宏篇巨著,對贛文化做了全景式的展示,向世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內涵豐富的贛文化。
《贛文化通志》是迄今為止第一部介紹贛文化最全面最系統的著作。它對贛文化的介紹十分全面。全書共分19章,幾乎涵蓋了贛文化的方方面面,從江西的地理環境到社會風俗,從經濟貿易到科學技術,從考古到哲學、史學、語言、文學藝術,從軍事到宗教、教育,從城鎮到旅遊、建築、土特產等等,幾無遺漏,全都囊括書中。而在每一章節的介紹中,其內容也很豐富和全面,如“社會篇”,從12個方面介紹了遍布在江西各地的風情民俗及生產習慣和訟風、巫覡、堪輿、鄉規、行會、慈善等,使人讀後,對江西古今社會狀況有了全面、詳細的了解。再如“建築篇”,編撰者對江西的傳統民居、宅院古街、客家圍屋、宮廟寺觀、路橋關牆、亭台樓閣、塔坊碑墓、戲台劇場等,都作了生動而詳細的介紹。
《贛文化通志》上自舊石器時代,下至20世紀,時間跨度很大,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著作其實是一部貫通古今的江西通史。在該書的“考古篇”中,樂平市涌山岩洞遺址,將我們帶到了約50萬年前的江西大地,在這裡我們除了能看到大熊貓、劍齒象、田鼠、犀牛、鹿類化石外,還能看到幾件經人工打制的石器,也就是說,約50萬年前,在江西這塊土地上,就有古人類的生存和活動。而1973年發現的清江吳城文化遺址,更是揭開了江西青銅時代(也是江西古代文化史)光輝燦爛的一頁。可以說,從遠古直到近代,江西的古代文明在該書中均有詳細的記載。尤值一提的是,編撰者並未將眼光僅僅停留在古代文明上,而是將筆觸延伸到了現當代,如現代的江西教育、文化、政治、軍事等,當代江西的經濟、文化、教育等發展狀況,也都在該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作為一部全景展示贛文化的著作,《贛文化通志》在資料收集和整理、發掘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在這部著作中,我們既能了解到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如江西的政區建制、人口民族、地形地貌、山川湖泊等基本情況;同時,我們還能了解到一些罕為人知的風土人情、傳統民居、宅院古街等,如上猶的“送窮”、玉山的“接春”、武寧的“種禾”、萬栽的“開犁”、南豐的“石郵儺”等江西特有的風俗,樂安的流坑古村、婺源的金村古民居、黎川周湖的大夫第、宜黃棠陰古街、龍南的客家圍屋等獨具特色的江西古建築;更值得重視的是,在這部著作中,編撰者在贛文化這個大系統下,還對具有區域特色的子系統文化(即分佈在江西各地區域文化)也作了介紹,如臨川文化、廬陵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該書之所以能對如此豐富的內容作如此詳細的介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該書有豐富厚實的資料基礎,特別是對那些罕為人知的內容的介紹,編撰者更是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圖文資料。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豐富資料的強力支撐,所以,該書基礎紮實,因而更具權威性。
緒論
一、地理篇
概述
(一)政區和人口
1.政區建制
2.人口和民族
(二)地形地貌
1.多樣的地形
2.特殊地貌發育
(三)鄱陽湖及其水系
1.水系概況
2.五河水系
3.鄱陽湖
4.山江湖綜合治理
(四)亞熱帶季風氣候
1.氣候特徵
2.氣溫與光熱資源
3.降水量
4.災害性天氣
(五)紅壤與土地
1.土地資源及其利用現狀
2.土壤類型與分佈
3.紅壤
(六)生物資源
1.植被
2.野生動物
3.自然保護區
(七)地下寶藏
1.礦產資源
2.地下水和熱泉水
(八)經濟布局
1.農業生產基地及其分佈
2.工業生產布局
3.高科技與新的經濟開發區
(九)交通狀況
1.鐵路交通
2.公路交通
3.航道與水運
4.民航
二、考古篇
概述
(一)石器時代(原始社會)
1.舊石器時代
2.新石器時代
(二)青銅時代(奴隸社會)
1.九江縣龍王嶺遺址
2.德安縣石灰山遺址
3.萬年縣“萬年類型”諸遺址
4.鷹潭市角山陶窯址
5.瑞昌市銅嶺銅礦采冶遺址
6.清江(今樟樹市)吳城商代遺址
7.新干(淦)縣商代大墓
8.樟樹市營盤裡、築衛城、樊城堆遺址(上層)
10.德安縣米糧鋪遺址、陳家墩遺址
11.九江縣神墩遺址(上層)
12.九江縣磨盤墩遺址
13.湖口縣下石鐘山遺址
14.其他遺址
(三)鐵器時代(封建社會早期)
1.貴溪縣仙水岩崖墓群
2.高安市太陽墟春秋墓
3.靖安縣春秋徐國銅器遺址
4.九江縣大王嶺遺址
5.新干縣界埠糧倉遺址
6.新建縣昌邑楚墓
7.其他遺址
(四)秦漢以後的重要考古收穫
1.漢代城址
2.南昌西漢墓
3.南昌市三國東吳高榮墓
4.瑞昌市碼頭西晉墓
5.吉水縣城郊西晉墓
三、哲學篇
四、宗教篇
五、軍事篇
六、經貿篇
七、市鎮篇
八、科技篇
九、語言篇
十、文學篇
十一、史學篇
十二、藝術篇
十三、教育篇
十四、土產篇
十五、社會篇
十六、建築篇
十七、旅遊篇
十八、區域篇
十九、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