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紀念館
施耐庵紀念館
施耐庵紀念館,坐落在大豐區白駒鎮(曾隸屬興化)西郊花家垛上,傳為施耐庵當年著書之所。此處四周環水,蘆葦茂密,有著濃郁的《水滸》氣息,遊人到此,會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兒窪。紀念館位於花家垛中央,為前後三進、東西兩廂徽式青磚小瓦古民居建築,四周有粉牆,第一進為門廳,朱漆大門上方是書法大師啟功手書“施耐庵紀念館”匾額。
施耐庵紀念館(啟功題)
施耐庵紀念館
施耐庵紀念館,是以緬懷一代文學巨匠,弘揚水滸文化的紀念館,也是凸顯“施氏宗祠”遺存、文物、史料 的博物館。“施氏宗祠”始建於乾隆四十三年(1788),由施氏族人發起並捐宅基改建的祭祀祠堂。咸豐二年(1852年),后數度修葺,遂成前後穿堂三進。其祭祀活動一直延續1946年秋,祠宇屢遭戰火損壞,一時難以修復。
1992年,國家文物局下撥專款,搶救修復。原貌得以再現。館內佔地面積5畝,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前後穿堂三進,共十九間,前院配東西廂房,後院配有東西碑廊。本館共五個展覽廳,展覽的內容,以施耐庵相關遺跡、遺存為本,以施耐庵一生為脈。是經過長期廣泛深入地徵集,使沉埋於土和流散於民間的文物史料得以展示。各展廳採取脈絡化的藝術個性展覽手段,成為與歷史對話的載體。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成為施耐庵和《水滸》研究的重要基地。位於江蘇省大豐縣白駒鎮花家垛島的施耐庵紀念館,它佔地2815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478平方米,是 依仿清代“施氏宗祠”原樣、以展出文物史料為主要內容來紀念古典文學巨匠施耐庵先生的專題人文紀念館。
紀念館建築風格獨異,古色古香,前後三進,以偏殿、半亭環繞相連。當年“施氏宗祠”的中廳為書坊,供藝人說《水滸》,后廳為福蔭堂,供奉遷興化始祖施耐庵及其後裔的靈牌。施耐庵紀念館館藏豐富、史料詳實,有費孝通、啟功、馮其庸、峻青、陳立夫、武中奇等名人的題詞和各種名人字畫1400餘件;有各種《水滸》版本100餘種;有被評為國家二級文物的“施氏家譜”。在陳列廳內展出《施氏長門譜》、《故處士施公讓墓誌》、《施讓地照》、《施廷佐墓誌銘》等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史料,將為你解開數百年的“施耐庵之謎”。
施耐庵紀念館地理環境優美,花家垛島四面環水,蘆葦茂密,頗具水泊梁山的意境。豐富的館藏、特殊的品牌和優美的環境,使紀念館成為人們進行《水滸》文化、施耐庵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旅遊的聖地。作為獨特品牌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是蘇中古范公堤上的標誌性文化名勝。在紀念館你可以一飽觀賞之眼福,可以閱知許多精彩的故事,更可以看到一幅集《水滸》研究、旅遊觀光“水滸公園”的立體畫卷。
施耐庵紀念館現有藏品數量1001件。
施耐庵紀念館高清組圖
人們從南面的水泊橋走上花家垛,拐彎向東便是施耐庵紀念館,進入由著名書法家啟功書寫的“施耐庵紀念館”匾大門,你可看到一尊高3.8米的大理石的施耐庵雕像,(為雕塑家葉宗鎬所作),館內前後三進大廳,和左右側廳,左右碑廊以及建在後院的兩側的半亭,顯得結構嚴謹,饒有意趣,第一進為接待廳;二進為景仰廳,大門上方懸掛女書法家蕭嫻題額“鄉國之光”,兩旁門柱上寫有對聯一副(由著名書法家臧科書、詩人童斌撰寫):
韜光養晦,一代英才居勝境;
激濁揚清,千秋峻筆著奇書。
大豐施耐庵紀念館3高清組圖
再向後為文物廳,上方懸掛書法大師武中奇題額“文心獨運”。兩旁門柱上有對聯一副(由著名書法家陳大羽書,詩人童斌撰寫):
百回《水滸》,秉春秋煲眨忠奸,千古人間消塊壘;
施耐庵紀念館1高清大圖
施耐庵紀念館2高清大圖
由施耐庵紀念館向西十餘里 (今興化市新垛鄉施家橋村境內),為施耐庵墓園。墓前立一磚砌三門牌坊,正中橫樑上,懸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蒼松翠柏間,趙朴初手書“重修施耐庵墓記”的石碑立於墓前,鄰近還有一綠島,一條小河環島流過,人在高處俯視,卻似獅子(施子)盤繡球,因而俗稱“風水寶地”。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張惠仁有詩讚之曰:
隔岸白駒迷曉霧,盤球獅子沐晨陽。
興化新垛鎮施耐庵陵園 高清組圖
施耐庵本蘇州閶門外施家橋人,據《施氏家簿譜》等有關資料記載,施耐庵,名彥端,系孔子門生七十二賢之一施之常後裔,父操舟為業,他13歲入滸墅關私塾就讀,19歲中秀才,娶季氏為妻,29歲中舉人,35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授任錢塘縣事,因受不了達魯花赤(官名)驕橫專斷,一年後憤而辭官歸里,以授徒、著書自遣。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此隱居寫《水滸傳》。據民間口碑,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蘇州)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后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朱元璋發兵圍攻平江,戰亂波及江陰,施耐庵想起先後曾任松江同知和嘉興路同知的好友顧逖是興化人。那裡地方偏僻,四周環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陽 (興化別名)好避兵”之說,於是特意差人給顧逖送去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年荒世亂走天涯,尋得陽山好住家。 (指昭陽,即興化)
願辟草萊多種樹,莫教李子結如瓜。(當時民謠:“李生黃瓜,民皆無家”)
顧逖見信后,馬上給施耐庵回信,歡迎他來興化避難。信中也答詩一首:
自江南來問津,相送一笑舊同寅。
此間不是桃源境,何處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后,將大弟彥明留在蘇州原籍,帶了續娶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門人羅貫中,冒著烽煙,渡江北上,先在興化顧逖家中暫住,而後由顧逖相助,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濱白駒場購置了田地房產,在這裡隱居著《水滸傳》,他結識了許多農夫和鹽民,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故事,成了他創作的素材,經過再創造,以驚人的藝術才能,將以宋江為首的梁山108將豪俠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書成之時,施耐庵信筆題詩兩首:
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
但見肥羊寧父老,不聞嘶馬動將軍。
叨承禮樂為家業,欲以謳歌寄快文。
不學東南無諱日,卻雲“西北有浮雲”。
大抵人生土一丘,百年落個得齊頭。
扶犁安穩尊於輦,負暴奇溫勝似裘。
子建高才空號虎,庄生放達以為牛。
夜寒薄醉搖柔翰,語不驚人也便休。
前一首是坦陳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明君清官治世,讓人民安居樂業,不再有戰亂,后一首是敘述自己隱居著書的恬淡生活,雖不顯於當世,卻也安逸自在。可是,事實並不如施耐庵所想,《水滸傳》成書後不脛而走,傳入宮中,朱元璋見之曰:“此倡亂之書也,此人定有逆謀”,下令將施耐庵關進天牢一年多,經劉伯溫多方營救,於明洪武三年釋歸,途中病逝於淮安。
水滸園項目概況
施耐庵紀念館於1993年8月成立,並對外開放,現已形成204國道上人文景觀旅遊點,是204國道南北旅遊線上遠近適度的理想區域。
施耐庵紀念館在其發展基礎上贏得鹽城市十景之一“施公貴蹤”,現已初步形成全國《水滸傳》與施耐庵研究基地,全國旅遊景點,是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德育基地,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施耐庵紀念館標誌著水滸文化在施公故里獨特品位和價值留給世人的文化魂寶,以其不可再生性,具有較高的挖掘,研究利用,形成特殊的地位,是我市東西部旅遊業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應的格局,構成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旅遊兩大特色融於一體獨特畫卷,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已成為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新型產業。
水滸園項目工程建設,是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以更好地弘揚水滸文化,發揮名人名著效益,集聚興起、拓展、形成具有代表性有關水滸故事、人物形象、施耐庵民間故事,結合三個自然的小島,規劃成作者區,作品區和綜合區三個景區的連貫性,相得益彰的歷史時代人水文景觀。水滸園基礎設施項目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水泊橋、茶室酒樓、資料中心、雕塑、亭閣、碑廊、水滸幻宮、聚義廳、梵寺晨鐘、度假村、駁岸工程以及相關配套工程建設。
上述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所需資金及投資方式擬通過如下途徑:
1、招商引資以美元固定回報率項目抵押貸款,15年合作期,建設3年,回報12年(第4年年底開始回報),每年回報12%,不含其他費用。
2、申請國際旅遊股份公司購入項目經營管理權。
3、放開對旅遊資源的“出讓”或者“拍賣”,來轉讓經營權價格形成和確定保護旅遊資源贏得時間和財力。
4、鼓勵國內外以項目合作開發為載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