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州

藺州

藺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即《唐書》所記能州和《宋史》里的藍州,今習慣上指代古藺。

藺州的得名,源於定居柏雅妥洪(落洪)、世代雄長一方,以“藺”為名的“藺蠻”彝人扯勒部族。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於納溪縣以南設置羈縻藺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廢藺州,置永寧路;藺州一詞自此成為歷史。宣統元年(1909年),永寧縣改名為古藺,取“古藺州”之意,屬永寧直隸州管轄。

對於藺州的考證,史學界仍有爭論,主要為藺州的面積和治所。部分專家認為藺州就是今天的四川古藺、敘永地區;部分專家認為藺州為宋朝西南大州,面積大過今日古藺,為瀘南及貴州部分地區。在治所的爭論方面,部分專家認為藺州的治所是今日貴州省習水縣的唐朝壩;部分專家認為鴨嶺這個地方才是唐藺州真正的治所。

歷史變遷


藺州在秦漢時代為西南夷,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區。
唐元和元年(806年),在納溪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設置了羈縻藺州。州治在今興文縣政府所在地中城鎮,領舸龍、舸支、宋水、盧吾四縣。以彝族首領為州刺吏,屬劍南道瀘州。
唐末時南詔地方勢力坐大,瀘州、藺州等地全部落入南詔手中,此後這一地區長期脫控。
到北宋中期時,才陸續收復,但也只能設置為羈縻藺州。《古藺縣誌大事記》說:“北宋乾德三年(965)廢藺州,併入江安、合江二縣”。
宋廷南遷后,這一地區又被新起的大理政權所割據,大理下屬的各部,分據了這片土地,逐步發展成“芒部”、“水西”、“永寧”三大部。
元朝統一后,朝廷才將這三部分別設置了土司,其中永寧宣撫司的轄地大致與唐代羈縻藺州的轄地相同。
古藺原本是“藺州”,明代地屬永寧衛。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明軍平定四川,建置永寧衛,隸屬貴州都指揮使司,與四川“永寧宣撫司”(土司)同城而治。
楊升庵狀元充軍雲南,路過那裡,賦詩說“貴竹新疆古藺州,分弓上將擁貔貅。”
前代永寧地方志說:“唐元和元年置羈縻藺州,納溪在南皆其境”,管轄範圍包括今日敘永、興文、古藺和貴州習水、仁懷乃至於畢節市的一部分土地。
藺州”之名,始見於《大明一統志》。這部明代天順年間奉敕修成的官書說:“舊藺州,在司(今敘永縣城)東一百八十里,唐元和初置。有碑,在唐朝壩,今剝落。”什麼司?永寧宣撫司。其後的弘治《貴州圖經》和嘉靖、康熙《貴州通志》,都說藺州是永寧的古名,“唐元和元年置藺州”,又說宋太祖“乾德三年,廢藺州。置永寧路”,路治或在今貴州習水縣土城鎮堡子頭。元代的永寧路,治所在今敘永城西(一說西北)八十里漁漕溪畔,“馬口崖鎮其北,漁漕溪橫其南”。清代、民國以至於1990年代新編古藺、敘永方誌,一仍其說。
奢崇明造反失敗,崇禎三年(1630)明王朝改土歸流,撤銷永寧宣撫司,建敘永善後廳(旋改為軍糧廳)隸屬敘州府(今宜賓市),而永寧衛繼續存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永寧路,軍糧廳改名敘永廳,仍隸敘州府;永寧衛改建為永寧縣,隸屬貴州威寧府。
雍正五年(1727),划永寧縣屬敘州府。
雍正八年(1730),敘永廳升格為直隸廳,直隸四川;永寧縣同時劃歸敘永直隸廳管轄。
雍正九年(1731),設永寧縣巡檢,與敘永直隸廳土(煙土)稅局並駐古藺場,“巡檢署即舊(苗)[奢]王府,佔地甚寬,前後圍牆,均以石板雜膠灰築成,堅固異常,數百年未見倒塌。板厚尺許,長廣幾兩丈余,近來無此料也。正南有石坊甚高大,字跡略可辯識,漢時所建設也。”“前清時有湖北黃州土商幫土商十八家駐場躉購,並將湖北土布運來分售,市面遂繁華可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治安形勢的變化,光緒三十四年(1907),四川總督趙爾豐報請朝廷批准,永寧縣遷治古藺場。
宣統元年(1909)正式更名古藺縣

考證


從洪武四年(1371)建置永寧衛到現在,古藺縣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古藺人忠厚,只從永寧縣遷到古藺場算起,說建縣只在一百年前。2006年縣慶,總結出“樂觀自強、神采飛揚”的古藺精神,擲地有聲地鼓舞全縣各族幹部群眾認識家鄉、熱愛家鄉,更好更快地建設家鄉。現在古藺人又已有了新的目標與追求:美麗古藺,郎酒奢香
古藺縣是從唐代的少數民族羈縻藺州演變而來的。奢香是彝族頭人的女兒,古藺的由來和得名,與彝族頭人及其部眾遷來古藺密切相關。羈縻州是唐、宋兩代沿邊地區時存時廢、地域和治所都不完全固定的少數民族政權。皇帝就地任命少數民族頭人為刺史(知州),品級與內地正州相同,免征或只象徵性地徵收些少租稅,聽任他們生殺自專,唯須承認接受中央王朝的統治。官府通過賞賜和邊境貿易,為他們提供食鹽、布匹、鐵農具等生產、生活物資和用品,經濟上予以幫助和支持。政治上,國家在邊面重鎮設置類似今日軍區的總管府(都督府),彈壓管控羈縻州縣,調處紛爭,直至提供武裝保護,以圖邊境安寧。
今日瀘州、宜賓長江以南和滇、黔邊境地區,代為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這些少數民族同胞,被統稱為“夷人”。官修《宋史》,則總稱他們為“瀘州蠻”。就其族屬而論,主要的是濮、僰、青羌、僚人和羿子、以及今日彝族先民的倮倮、烏蠻諸族,元明以後,又有大量苗族進入這一地區。歷經幾百年相互同化和融合,今日古敘的少數民族,已經主要是苗族與彝人。唐王朝開國伊始,就建置“瀘州都督府”,委任開國名將程咬金來任“瀘州大都督”。在程咬金和他後繼者們長期開拓經營之下,建置了納州、薩州、晏州、鞏州、奉州、浙州、順州、思峨州、淯州、能州、高州、宋州、長寧州和定州十四個羈縻州。宋代,又有藍、悅、薛、姚四州之設。
以上十八羈縻州中,並無“藺州”名字。“藺州”是否真的存在?州城在哪裡?又因何而得名?
留學日本的古藺水潦彝族“余官家”嫡裔余若瑔舉人《且蘭考》說藍州即是藺州:“乙丑,宋太祖乾德三年平蜀,規取蜀境,劉光義請置永寧路,按制諸蠻。又置藍州,旋廢。《敘永廳志》:永寧之名始此。……藍州即藺州。”
余先生沒有對他這一直言判斷提出論據和理由。這種處理方式,在前代學人著述里是頗為常見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其事理所當然,毋需進行論證的。今按:藍與能諧音;又藍、讀如蘭,“蘭”字的繁體作“蘭”。蓋以音近而誤,或因形近而誤也。
《中國歷史地圖集》把“藺州”標誌在今日赤水市境
《中國歷史地圖集》把“藺州”標誌在今日赤水市境
抗日戰爭時期,譚其驤先生隨浙江大學遷駐貴州湄潭,撰文《播州楊保考》,說藺州就是《宋史》所載的能州,理由:
1、能與藺諧音,“能”即是“藺”。
2、《明一統志》記載:“藺州,在永寧治東一百八十里。有碑在唐朝壩,今剝落。”其地應在今赤水、習水二縣之境。
當時抗日戰事方殷,條件不允許這位可敬的歷史地理學者親臨考察,儘管1974年他主持編寫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把“藺州”標誌在今日赤水市境;1982年《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又全文重新刊發了他的這篇文章。
瀘州和古藺縣裡善良的人們,仍然說古藺山間產藺草,曾經織席進貢宮廷,所以得名為古藺。
這種草席,浙江南通人徐心如光緒年間隨同其父在古藺為官,親自看到過,並在他《蜀淳聞見錄·山草席》里說:“敘永山中,有草極細,敘人以之織席,花樣繁多,銷路極遠。近又發明能染成各種顏色,經久不變。有人云,山草能動風(招惹風寒),與各省之燈草席,迥乎不同,非老年人所宜,然價值極廉,購之者眾,每大床席一張,不過千文,桌席僅百餘文而已。余以為此席既易動風,不若專織桌席,以之作投贈品。可稱價廉物美。倘以之織為屋頂天棚,或堂屋中地毯,當必別具美觀,惜無人提倡之耳。”
古藺人並非不了解藺草的經濟價值,前清秀才李孝齋就曾賦為《竹枝詞》詠唱:“藺州開闢古元和,藺草青青四野多。花席織成還入貢,內廷珍藏賜宮娥。”
光緒三十四年《敘永永寧廳縣合志》也記載:“藺草形態細麗、芋綿,產於古藺岩邊,可為桌席,藺州因此得名。”
按得明、清《實錄》、《會典》和川、黔省志諸書,均無古敘地方進貢藺草席的記載,李孝齋《竹枝詞》沒有事實依據,正如當代全國第一流的彝族學學者、原貴州民族研究所所長、水潦人余宏模研究員(教授)所言:這種說法“可備一說,但沒有必然性,不具有較強說服力。”
秦漢時“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
邛都,就是彝族先民烏蠻部族,秦漢時其族“六祖分支”,東漢恆靈之際,“六祖”之一的恆部的一支,在頭人德赫輝率領下,從竇地(今雲南昭通)渡白水江而西,進入赤水河流域,“傍鰼水而居”,自稱“鰼部”。最後在柏雅妥洪(落洪,今古藺)定居下來,雄長一方,自號“通雍習部”的恆部彝族部族雄長一方,東晉南北朝時期,頭人墨者扯勒得到朝廷授予“令長”之職,自此,部族遂以“扯勒”為名。
唐置藺州之世,其地所居已是扯勒夷人。“勒”與“藺”諧音,扯藺即是扯勒。夷語的“藺”是君王的意思。余宏模教授說:“夷書曰,君長曰藺,稱為苴穆,猶克汗(可汗)、驃信也。”
“能”與“藍”,“勒”與“藺”,都是一音之轉。魯魚豕亥,漢文的“能”作“藍”作“藺”,都在情理之中。古代同音相借、“藺2013年3月,四川省高校文科學報編輯研究會理事趙永康在古藺縣政協常委、愛國商人車宗林同志陪同下,帶領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唐繼紅副教授實地考察。陶與唐諧音,古老的唐朝壩,已經叫“陶場壩”了。從方位上看,其地在永寧宣撫司(今敘永縣城)之東。敘永到古藺140里;從古藺經永樂鎮的麻柳灘渡河,越過翻坪大山(二五山》下到唐朝壩50里,兩段疊加大約180里,方位里程均與《明一統志》、《讀史方輿紀要》、明清貴州地方志書相合。唐朝壩地勢平坦,長約3000餘米而闊半之,呈山間小平原地貌。
龍爪河從古藺黃荊老林流來,在壩上藺江村的銅貫口與金魚溪合流,得名魚溪(儒溪、藺江),沿流築堰,引水灌田,歲歲年年大豐收,無水旱之虞。壩上紅旗村有座叫“石碑殿”廟宇,現為鄉村小學,正殿舊有石碑,文字剝落。民間傳說是“藺州府”的“府治”。垣牆外是座廢棄的三合頭大瓦房,好些鐫刻彝族繪飾馬蘭花紋的石礎散亂一地。一軀碩大的石獅子半埋地下,只露出個高昂的頭顱。
道光朝仁懷廳同知陳熙晉在他主編的《直隸仁懷廳志》里說:“唐朝壩,在仁懷直隸同知城西南二百九十里,自土城關渡赤水河,循儒溪行十餘里,地勢呀然以開,孤田邐迤,水聲琤然。上、中、下凡三壩,中壩尤垣舒。堰二十有七,用水之勞,資人之逸。土黑墳,歲三獲。予所見境內盡山,鮮及茲壩之沃衍。夫仁懷開自明萬曆二十九年,而有唐朝之壩,何也?詢之土人,僉曰:‘壩之上有天子屯,相傳為唐李晉王遺跡,壩以之名、按顧祖禹《方輿紀要》:‘廢藺州,在永寧宣撫司南一百八十里,唐置州於此。其旁有地名唐朝壩。’今由壩至四川敘永治,不二百里。其諸元和元年節度使高崇文討劉辟定諸夷時置與?若是,則壩以藺州而名。在唐憲宗世,烏所謂李晉王哉!”他不無感慨地吟唱道:
建置元和事已遙,至今古壩尚唐朝。
藺州誰立沙陀廟,卻使蠻兒說射鵰。
李晉王是黃巢造反時才從沙陀國帶兵打到內地來的,唐憲宗時,黃巢還未造反,哪來李晉王呢?這廳官很快就想起個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來。此人後來投降南明王朝,在播州(今貴州遵義)抵抗清兵,也曾受封為王的。“晉”與“定”諧音,是不是把李定王錯認為李晉王了呢?帶著這樣的疑問,他跋山涉水,在翻坪大山的山頂,意想不到地發現了“天子囤”,認定它為“奢崇明據險負固之地”。奢大王反明失敗,逃亡到這裡來了。
從這一切事實出發,趙永康與譚其驤教授、余若瑔舉人、余洪模研究員和徐安全教授共同認定:
《唐書》所記能州和《宋史》里的藍州,就是藺州。藺州的得名,源於定居柏雅妥洪(落洪)、世代雄長一方,以“藺”為名的“藺蠻”彝人扯勒部族。
藺州的治所是今日貴州省習水縣的唐朝壩。

歷史爭論


面積爭議

古藺州在今習水及赤水河下游一帶
民國史學家教授譚騏驤(即《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寫有《播州楊保考》。關於藺州,譚騏驤的文章中說:“檢《唐志》瀘敘羈縻州無以藺名者,自顧氏《紀要》以來為疑,初不知藺即能之音轉也”。譚文認為:楊保始祖的故居,應當在瀘州都督府所轄的淅(今習水)、順(仁懷,也就是今赤水)、能(藺)諸羈縻州。譚文認為唐時的順州就是今天的赤水,轄五縣;能州(藺州)轄四縣,其中有一縣名叫猿山,可能就是今天的元厚(過去叫猿猴)。譚文細心求證之後說:“總而觀之,則順淅能三州實在習水及赤水河下游一帶。”

治所爭議

鴨嶺為古唐藺州治所
在鴨嶺寺附近,有幾處石刻,茲抄錄一處如下:“寨治之西二百步遠,從灌問,有巨石屹立若屏狀,其修丈余,周廣三之,蔥翠陰煙,舉愜人意。(刻於淳熙六年(1179年))可以看出,鴨嶺這個地方在離今天800多年前有一個寨子。結合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寨子比較大,可能有一兩千人口甚至更多。
據有關史料,藺州置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廢於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如此,則到上述刻石時(1179),藺州已廢214年,可能已改設“寨”,稱為“阿藺寨”或“綏遠寨”。
關於袁世盟平蠻事,《增修仁懷廳志》有所記載,《赤水縣誌》也提及,根據有關線索,筆者查閱了《袁氏家志》,其有關資料提及藺州,從時間上說,最可靠的當為《世盟遺囑》(立遺囑時間為1277年),其次為《光裕綠》(明大學士東閣吏部尚書蹇義於1407年春正月),述世盟奉詔統戎平蠻入蜀,經夔、渝,於宋端平二年(1235年)正月到達瀘州,然後經白錦堡、磨子頭開苦竹溪大路,進搗蠻穴。平蠻后,因永、藺等地“夷蠻”餘孽出入要隘,遂留鎮古磁城等地。
若袁世盟平蠻進軍路線屬實,應是一路進剿,沿赤水河而上,經阿藺寨、猿猴至磁城。
王顯才認為今天鴨嶺這個地方才是唐藺州真正的治所。而今天古藺縣城一些人的先輩是從鴨嶺(唐藺州)遷徙去的。連鴨嶺村民都說,阿藺州的“阿”多為少數民族用語。此亦與少數民族羈縻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