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上海方言的結果 展開
- 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 錢乃榮創作圖書
上海方言
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上海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上海話又稱上海閑話、上海吳語、吳語上海話、滬語,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是吳語的重要代表,與吳語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現代吳語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支語言。
狹義上海話指上海市區方言,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話是以本地吳語為基礎,自然融合上海開埠后的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吳語。
廣義上海話還包括各上海本地(郊區)方言,主要包括浦東話、松江話、嘉定話、崇明話、金山話、青浦話、奉賢話等。上海地區原由江東11個吳語縣組成,方言反應江東文化信息。
上海話是在上海地區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匯聚了吳越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有深厚文化積澱。上海話承載上海這座城市的時代迴音、文化血脈、歷史記憶。上海要努力建設成一個有個性特色的東方文化明珠,理應繼承上海語言文化的靈魂。
上海位於江東吳地,本地語言為有數千年曆 史的古老吳語。吳語一詞自古有之,常見於古詩文中,即指江東一帶方言,上海話留存古代江東文化氣息。
上海舊屬松江府,曾隸屬嘉興轄下,語言以嘉興話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區方言在嘉興話的基礎上獨立發展,形成吳語中相對滯后的松江話。根據《松江府志》記載:明代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嘉興為重”,而到清朝則是“府城視上海為輕,視蘇州為重”,蘇州話是上海話語音形成過程中重要的吳語代表音源頭之一。上海話的語音、辭彙和語法結構都能夠十分容易地被其他吳語的使用者理解。近代移民中佔優勢的吳語寧波話對上海話產生了深遠影響。
上海話融合了北部吳語的主流特徵,一躍成為太湖片吳語區發展最快且最強勢的方言,所以上海話有成為吳語起碼是北吳語地區的通用語的基礎和趨勢,曾經在80年代前成為長三角吳越地區通用語。新世紀以來,由於政府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採取一些錯誤的限制方言大眾媒體與公眾場所使用的手段與措施,致使上海話在吳語區的影響力有所降低。
上海地區方言分布圖
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後來到了南宋,吳淞江開始淤塞,原來在吳淞江上的大港口青龍鎮為上海務所替代,政府在上海設立主管商船稅收的市舶務,宋元之交,上海已經發展為華亭縣東北的大鎮。到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291),析華亭縣東北五鄉為上海縣時,縣治就在宋代的上海務處,在這裡形成了一個規模較大的聚居中心,一種有別於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就形成了。
大致就在原上海縣的地域內,縣治的人口向周圍 逐漸擴散,在明代就形成了一個有別於松江方言的上海方言區。因此,上海方言最有權威和代表性的是上海老城區方言。當然,上海縣原是松江府的一部分,其早期人口主要是從上海西南郊舊時嘉興松江地區擴散而來,這樣,上海話也是松江方言在黃浦江流域的一個變體。長期以來,府城松江方言也一直是上海話的權威方言。
歷史上蘇州府和嘉興府是兩個大府,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松江府卻比較落後,而上海地區又是在近海灘,所以就整個松江地域的方言來說在太湖片里發展是很緩慢地,上海方言更為古老。它保留著許多松江方言留給它的很古老的語音和詞語。
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上海開埠后移民大量湧入,各路移民的語言對上海話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尤以蘇州話和寧波話為重。蘇州話因其權威性和豐富的文化形式(吳語小說、傳奇、評彈和民歌等)對上海話也有過重要影響。而寧波移民較多,今上海話的第一人稱複數“阿拉”即來自寧波話。這樣,形成以上海本地話(松江府各地話)為主,多種吳語(蘇州話、寧波話為主)共存的新上海話。新上海話繼承了老上海話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吳語的主流特徵,一躍成為太湖片吳語區發展最快的方言,也替代傳統的蘇州話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吳語方言,並與蘇州話一起成為當代吳語的代表方言。
上海話語音是各地吳語“最大公約數”和代表音。其他吳語使用者易於理解上海話的語音、辭彙和語法結構。
20世紀30年代是上海話的黃金時期。和香港類似,上海的作家們意譯或者音譯很多英文單詞,用到書面文本中去,通過當時上海極其發達的各種平面媒體進行傳播,然後被普通話吸收。
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1958年,嘉定縣、寶山縣、上海縣、川沙縣、南匯縣、奉賢縣、金山縣、青浦縣、松江縣、崇明縣先後由江蘇省划入上海市,松江十縣皆為吳語縣,松江十縣納入上海市擴充了上海人口,吳語人口佔到當時上海總人口的九成以上。因此上海雖然是移民城市,但依舊是一個吳語城市,吳越文化是上海文化之根。
上海話曾被認為是最有影響及有代表性的吳語方言之一,由於人口融合帶來的快速蛻變以及普通話的推行,上海話同其它吳語相比,迅速異變、官化,已經越來越失去吳語的代表性及特性,懶音現象十分嚴重,青少年吳語能力普遍低下,民眾開始懷疑上海話的代表地位。
但近三十年來,由於普通話的推廣與對普通話的依賴,上海話的造詞能力嚴重衰退,只出現了一個語式“勿要忒……”,以及“淘漿糊”等屈指可數的幾個新詞。
由於缺乏母語吳語教育,吳語各地方言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懶音”現象,如上海話,原普遍分尖團,今浦西市區多已消失;有的人個別疑母有脫落現象,上海話自稱代詞“我”的正確讀音應是ngu;另外濁音“期”字有人會誤讀為清音(詳見“懶音”詞條)。懶音和聲調誤讀都是不足取的。
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上海各學校統一用普通話授課,很多學校對說方言的行為扣品行分處理。可以說是“進了學校門兒,就到了北京城兒”了。另外在媒體傳播方面,政府取消了幾乎所有廣播電台和電視節目中的上海話內容。90年代初,上海話的電視連續劇《孽債》受到上海觀眾的歡迎。但是第二部上海話連續劇在開播之前被叫停,後來只播出了普通話配音版本。在近幾年上海的電視熒屏上也出現了一些以上海話為主要語言的情景喜劇,如《老娘舅》等。很多上海話培訓部也因為學員不夠而關門。著名滬劇演員馬莉莉發現已經很難招聘到發音合格的年輕滬劇演員,對此她曾提出建議,要求對上海話進行保護。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對此做了肯定的批示。
2001年,網上方言保護運動發起人上海閑話abc發表《吳語文化價值及推廣普通話文化缺陷》一文,揭開了吳語保護運動的序幕。 2005年以來,上海輿論界“保衛上海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幾年來,部分上海市民與有識之士強烈要求政府保護海派文化與方言,許多上海人之間只用上海話交流,拒絕普通話。在義務教育中加入選學科目,鄉土地理。更有學者編撰上海方言詞典,揭開上海話背後一個個傳奇的故事。面對政府的消極態度以及大量外來人口的不斷湧入,及全中國對上海人與上海話存在莫名的偏見與排斥,有人擔憂上海話和海派文化仍危在旦夕。
當今有些上海的兒童已經無法全部使用上海話和他人溝通了,甚至出現全然不會講的情形。《新民晚報》某文認為“在浦東講上海話是沒文化的表現”,招致上海本地人廣泛批評。對於日益增長的保護傳統上海話的輿論呼聲,上海市的教育部門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主要的公立幼兒園內,都配置了上海話的教師。兒童們每周會有一節上海話的課程。有人認為,上海作為中國最繁華,經濟及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推廣普通話,在促進經濟發展,減少人與人之間溝通障礙方面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人也認為這會造成傳統方言的消失,以及傳統地域文化的消失。部分上海人尤其是一些年輕人開始質疑方言對促進經濟發展是否會帶來阻礙,並對上海話的處境表示不滿。客觀事實表明,上海話遭到了嚴重的區別對待和不公正的待遇,以此在社會上也引發了不少風波,影響最大的是2009年年底的“團團門”事件,對此事件的處理結果也使部分上海市民開始懷疑相關部門特別注重在上海推廣普通話的動機。
2011年,第一本上海方言小說《弄堂》出版。為許多講得出卻寫不出的上海話,正字,標註上海話音標。這樣,保護上海話又前進一步。
上海地區方言分區圖
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語言]
上海剛開埠時的上海話實際上和20世紀80年代的淞南、江灣、封浜、梅隴、龍華、浦東等上海郊區的上海話差不多,也就是和所謂的“本地話”、“老上海話”沒多大區別。首先來到上海的是蘇浙人,特別是蘇浙地區的文人,因為當時上海報業興盛,文人可以靠為報刊撰稿維生。之後,做生意的人來了,太平天國導致江南地區的富人、商人都逃到了上海租界。上海人口迅速膨脹,很快就成為商業發達的移民都市。語言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主要的統一方式還是日常生活中用得較多的辭彙,也就是所謂的“公約數詞語”,會較快勝出。
市區老派方言大致指今75歲以上土生土長的老年人所使用的方言,以舊上海縣域,即南市區黃浦江以西地區的口音為準。老上海稱之為“城裡閑話”,與城西徐家匯一帶的“浦西閑話”、黃浦江以東的“浦東閑話”以及北部虹口一帶的“虹口閑話”均略有區別,但差別不大。現在大多數上海人把它們稱為“本地閑話”,以區別於通行於上海市區的“上海閑話”,後者實際包括了市區中派方言和新派方言。
市區中派方言大致指30歲至55歲的上海市民使用的方言,55至75歲之間的居民語音一般兼具老派和中派的特徵。市區新派方言的使用者一般在30歲以下。中派、新派均以市中心區的口音為準。市中心區處於今高架公路內環線的包圍之中:東臨黃浦江,南為中山南路、中山南二路,西面是中山西路,北面是中山北路、黃興路和中國路。內環線之內地區人口結構在近幾十年內相對比較穩定。當然如此劃線更多的基於表述上的方便。事實上,市區中派、新派方言在內環線外仍有分佈,亦通行於郊縣的各市屬農場和市屬大工廠。
奉賢方言7條同言線示意圖
崇明話由於四面環水,比較不易受外部方言影響,因而是吳語北部邊界地區比較穩定、比較古老的、很有特點的一種方言。它與上海市及其他郊縣的方言有較大區別,而和啟東、海門話基本相同。崇明方言和上海話比較,主要是保留較多的古濁塞擦音。例如:陳≠神,除≠時,住≠自等;上海話則陳=神,除=時,住=自。古曉匣兩母:h hɦ ɦ三分是崇明方言的特點,例如:呼:hu,河:hɦu,湖:ɦu,上海話則河=湖:ɦu。在聲調上,崇明方言保留古音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8個調類,上海話則只有5個調類。崇明話使用的範圍基本包括在本島(包括長興,橫沙兩島)以及江蘇省啟東,海門,南通,張家港北邊沿江幾個小鎮(錦豐、樂余、三興、兆豐、農場、南豐)等地。隨著大量的崇明人在市區工作或是安家立業,在上海寶山(共富,呼瑪,泗塘,大場等),和閘北(彭浦)等地也有這大量說崇明話的人。
嘉定方言傳統範圍如下:嘉定區全境,寶山區西北部,中部青浦區極少部分(吳淞江以北地區)),江蘇省崑山市花橋鎮部分地區,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部分地區。語言層次結構如下: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嘉定方言。
聲母表 | |||||||
---|---|---|---|---|---|---|---|
條目 | 清不送氣塞音 | 清送氣塞音 | 濁塞音 | 清擦音 | 濁擦音 | 陰次濁 | 次濁 |
唇音 | p 幫 | ph 滂 | b 並 | f 敷 | v 奉 | 'm 媽 | m 明 |
齒音 | ts 精 | tsh 清 | s 心 | z 邪 | 'l 拉 | l 來 | |
舌頭音 | t 端 | th 透 | d 定 | - | - | 'n 那 | n 南 |
舌面音 | ci 見 | ch 溪 | j 群 | sh 曉 | 'ny 拈 | ny 疑 | |
牙音 | k 光 | kh 框 | g 狂 | - | - | 'ng 嗯 | ng 牙 |
喉音 | ' 影 | - | - | h 好 | gh 匣 | - | - |
韻母表 | |||
---|---|---|---|
開 | 合 | 齊 | 撮 |
a 拉 | ua 怪 | ia 寫 | - |
o 沙 | - | ||
y 斯 | - | ||
- | - | i 移 | - |
- | u 烏 | - | iu 遇流 |
au 包 | - | iau 蕭 | - |
ae山愛 | uae 關 | iae 廿 | - |
- | uie 碗 | ie 煙 | |
oe 干勾 | ioe 捐 | ||
an 梗 | uan 橫 | ian 陽 | - |
aon 剛 | uaon 黃 | iaon 煬 | - |
on 東 | - | ion 兄 | - |
en 真 | uen 昆 | in 清 | - |
ah鴨 | uah刮 | iah 腳 | |
eh 黑 | ueh 闊 | ieh吃 | - |
- | - | ih乙 | - |
aoh惡 | uaoh 握 | iaoh確 | |
oh 獨 | - | ioh 郁 | - |
r 而 | m 無 | n 爾 | ng 五 |
浦東話(浦東方言),它屬吳語系太湖片蘇滬嘉小片舊松江府音繫上海話語支。原南匯縣和川沙縣(沿江片除外)及原上海縣黃浦江以東的三林(僅包括解放初從南匯划入三林的地區)、陳行、杜行,奉賢區的四團鎮、平安鎮等地區,方言差異較小,通稱“浦東閑話”。
浦東音系和其他鄰近音系,如舊松江府音系、舊太倉州、蘇州府音系以及上海市區音系相比,有以下特點:
(1)單字調有7種調值,其中陽上很不穩定,古濁聲母上聲字大部分今歸陽平為113調,一部分歸陽去,讀13調。
(2)兩字組連讀變調里,前字為陰上和陽去;陽上和陽去的變調行為分別相同。前率為陽平,后字為平聲、上聲的組合,變調行為是 22 23。
(3)有縮氣音?b?d?聲母,它們分別跟中古的“幫”、“端”、“見”母字對應,沒有不送氣的p、t。如:“寶”、“黨”、“腳”三字的聲母讀音和上海市區話、舊蘇州府音系、舊太倉州音系不同。
(4)唇擦音一般是Φ-β-?β-。老年人“呼”、“戶”、“烏”三字是用雙唇發育的,年齡稍輕的人為f-,V一?-或hu-、hu-、?-。總之,這組聲母的讀者在字的分配上一直是很混亂的。
(5)分尖團音。精≠經,小≠曉,秋≠丘,齊≠旗。
(6)入聲韻比較豐富,類別很細,如開口呼入聲韻里,哭≠殼≠客≠掐≠磕≠刻≠渴。另外,筆≠壁,立≠粒。
(7)古遇攝合口知、照三組和日母字的韻母是y,如“書”、“樹”、“如”的韻母。
(8)Φ-、β-不能跟-oy、o?兩韻相拼,古通攝非組字,今讀為hoη(風)、hoη(縫)、ho?(福)、ho?(伏),因而蜂=烘、馮=紅。
金山方言傳統範圍如下:
金山區和奉賢區西部和金山接壤的浙江省嘉善縣,平湖縣
語言層次結構如下:
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金山方言
金山話上海境內使用人數最少的方言,甚至有人認為金山話是松江方言的分支,但是還是和松江話有較大差別,故而歸為獨立方言,並且與上海境內其它方言不能互通。若有金山人和嘉定人通婚,語言不能互通而只能用上海市區方言或漢語普通話交流,那絕對不是笑話.。使用人數雖少,但是因為該地區受市區和外地影響較小,因而是除崇明話外較穩定的一個方言,不少小孩的啟蒙語言也是金山話。金山話應加強保護力度,把保護方言當做保護文化資源來做事。
吳江方言地圖
上海市區通用上海話擁有聲母27個,韻母41個,聲調5個。
上海閑話
以下為老派上海話聲母表:
上海方言聲母表 |
上海市區韻母數為41個。上海郊區松江、金山、崇明韻母數多達50、52、55個。
以下為老派上海話韻母表:
韻母表 |
上海話具有濁音,因此在平上去入古四聲的基礎上是清濁對立 而分陰陽。
上海市區話聲調是7個,在吳語四聲八調基礎上,陽上與陽去歸併而來。
陰平52 | 陽平22 |
上聲44 | |
陰去334 | 陽去113 |
陰入55 | 陽入23 |
最老派的上海話能夠達到8個,上海郊區的松江、南匯、崇明等很多地區仍然是8個聲調。
但是新派上海話的聲調仍然處於歸並狀態中,比如有些人陽舒聲調在歸併,由於人口融合帶來的快速蛻變,已經越來越失去吳語的代表性及特性。聲調向重音化傾向進化,這使得上海人讀聲調時,自由變體可以相當寬泛,如降調讀成‘53’‘51’‘552’都不影響聽感,平升調讀成平降升調也不會影響理解。語音隨著辭彙語法詞雙音節連調成為主流以後,上海話在吳語中最快進化到“延伸式”連調,后字都失去了獨立的聲調而弱化粘著,重又向屈折語變化。前字有聲調音位的作用,除此以外,只有一高一低或一低一高,上海話語流中的語音詞讀音已像日語的讀法。上海話語的語流中,相對穩定的音位有兩類,一類是聲母,一類是前字聲調,這兩類為首的音位對上海話語音正起著重要的穩定作用。”當然這也可能是上海話由於具有廣用式連讀變調現象而產生的。
上海話 | 普通話 |
我(ngu) | 我 |
儂 | 你 |
伊 | 他/她 |
阿拉/我伲 | 我們 |
乃/倷(na) | 你們 |
結棍 | 厲害 |
個 | 這 |
覅(fio或vio) | 不要 |
今朝,明(men)朝 | 今天,明天 |
逅煞 | 胸悶 |
交關 | 很多、非常 |
弗 | 不 |
嬢嬢 | 姑姑 |
冊那 | 艹 |
啥物(meh)事 | 什麼東西 |
拆爛污 | 原意拉稀,現多用於做事不認真,做得亂七八糟 |
老卵 | 牛屄、強 |
來賽 | 你有能耐或你行的意思 |
戇大(du) | 傻瓜 |
好白相/好孛相 | 好玩 |
適意、愜(xia)意 | 舒服 |
打相打 | 打架 |
看洋眼 | 注意力不集中、到處亂看 |
鮮格格 | 自以為是、臭美 |
別苗頭 | 比高下 |
賊骨頭 | 賊、小偷 |
弄慫 | 戲弄 |
壽頭 | 傻瓜、低能 |
猜咚哩猜 | 石頭剪刀布 |
熱昏 | 昏頭、搞不清是非 |
豁胖 | 比喻說話誇張 |
野豁豁 | 無邊際 |
淘漿糊 | 搗亂、明白裝糊塗 |
毛估估 | 粗略地算一下 |
老浜瓜 | 不再年輕的男人、中年男人,老頭 |
篤悠悠 | 悠閑的,安穩而輕鬆 |
打樁模子 | 站在街邊做黑市交易的人 |
死弗臨盆 | 死不認錯,比喻頑固 |
毛毛雨 | 小意思 |
開洋 | 蝦米 |
爛污三鮮湯 | 亂七八糟的、馬馬虎虎的 |
瞎七搭八 | 胡說八道 |
撬邊模子 | (賣家雇傭的)托兒 |
小赤佬 | 小鬼、小混蛋 |
巴子 | 鄉下人 |
夜到/夜裡/夜裡向 | 晚上 |
早浪向/早浪頭/早起/早起頭 | 早上 |
一樁 | 一件(事情) |
轉去 | 回去 |
一眼眼 | 一點兒 |
花腳頭 | 費力 |
便當 | 容易 |
投五投六 | 心急慌張 |
迴轉 | 返回 |
急吼吼 | 急匆匆 |
奔 | 跑 |
汗溚搭渧 | 汗直流 |
常久弗見/常遠弗見 | 好久不見 |
弗靈 | 不好 |
免脫 | 免掉 |
一記頭/了么桑頭 | 一下子 |
促狹 | 陰毒奸刁 |
個能 | 這樣吧 |
憋盪/癟塘 | 凹陷的地方 |
戇頭戇腦 | 傻頭傻腦 |
阿里搭 | 哪裡 |
拉西癟三 | 撿垃圾的 |
邋遢 | 雜亂、凌亂和不修邊幅 |
弗要面孔 | 不要臉 |
活猻 | 猴子,多形容多動調皮的小孩 |
個末 | 那麼 |
請儂吃生活 | 揍你一頓 |
噱頭 | 引人發笑的手段 |
神之烏之 | 腦子不清楚、辦糊塗事 |
神兜兜 | 得意洋洋 |
刮三 | 比較不堪、難堪、尷尬 |
昂三 | 噁心、不好辦、不好處理 |
小氣 | 吝嗇 |
翹辮子 | 死 |
坑子 | 小氣、害人的人或者是愛佔小便宜的人 |
老菜皮 | 老女人 |
好伐 | 好嗎 |
這裡公布的是可能為外來的英譯詞。這些語詞原先都是江湖隱語,以後才泛化為市井俚語,並且繼續成為當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英語的一些單詞就直接進入了上海方言,並影響到了早期中國英語的漢譯音。比如,上海話里的“拿摩溫”(指的是工頭) 其實是英文中的number 1. 還有“先生”早期的譯音是“密斯脫”,而不是“密斯特”。又如水泥叫水門汀,用國語是怎麼也讀不出水泥的英語發音的,一用上海話,就非常接近英語的cement了。席夢思是上海人把名牌床墊的牌子Simmons作為這類西式床墊的統稱。到今天,上海乃至全國,知道席夢思是床墊的多,而知道mattress是床墊的少。還有“沙發”一詞,也只有用上海話來說才最最接近英語發音。‘模子’這個詞,它是由英語‘mould’衍生而來的,從‘模型’、‘模具’發展到某一類任務的典型,後來乾脆指某人‘有型’,夠朋友,講義氣。其它洋涇浜辭彙有:
門檻精
MONKEY,英語“猴子”加上漢語詞根“精”,猴子精,引申為聰明的、精明的,構成典型的洋涇浜英語。其構詞法得基本規則,就是英語讀音的中文譯名,再加上一個漢語詞根。其它與此均可依次類推。
小(老)開
小(老)KITE,大小“騙子”之意,以後引申為對有錢人的泛稱。
混槍勢
“混CHANCE”,CHANCE,機會,混槍勢就是混機會,也引申為渾水摸魚,等等。
拉三
LASSIE,少女,情侶,引申為妓女、賣淫者或生活不檢點的青年女子。
慕客
MUG,流氓,引申為嫖客。
大班
大BANKER,大銀行家,引申為大老闆、富豪。
退灶私
"退JUICE",JUICE為油水和錢財,“退JUICE”的本義,是流氓退還敲詐得來的油水與錢財,后引申為丟臉、失面子。
落佻
ROTTER,英國俚語,指無賴、下流胚、可惡的人、討厭的傢伙,名詞。後轉為形容詞,意為無賴的、無恥的、下流的、卑鄙的。
嘎訕胡
GOSSIP,聊天,閑談。
坍招勢
被人惡搞,最高境界是寬容+自嘲,最大程度地消解惡搞對自身社會評價的降低。面對惡搞,企圖用“正搞”對抗,最後的結果就是“坍招勢”——丟面子、下不了台。
“坍招勢”原意是“退juice”,juice即英文“油水、錢財”之意,原指流氓退還敲詐來的油水,后在上海話中引申為“丟面子”。
盎三
來自英語的“on sale”,原意是大甩賣。貶斥一個人做人鬼祟貓膩,還要充好人的俚語。一個上海小姑娘帶著不屑的口氣說:“格個寧老盎三額”(這個人很on-sale)。同時上海人還會講“這記事體有點搞得太盎三了”,用盎三來表示一種事情的尷尬,不順。
上海話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於世界又區別於其他國際都市,應有其鮮明的本土文化特徵。
語言不僅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交際工具,而且是每個時代文化信息的載體。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為它自古以來是一種多元的文化,從來就包容著各地人民創造和長期積累的精神文明。作為上海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海地域的語言文化是上海一方水土獨自的創造,是上海人民對人類多元文化的一己貢獻。傳承上海話,就是傳承上海地區的文化基因。
上海話是在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上海原來處於吳地並不發達的海灘,上海話在開埠前是吳語中發展相對滯后的語言,因此在上海話中至今還保存著比別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及其反映出來的古代江東文化信息,甚至還保留著歷史上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的越人先民的語言文化遺跡。上海開埠以後,在160年中迅速發展而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五方雜處,中西交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上海話在開埠后的語言雜交優勢中取得長足的發展,匯聚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尤其是商業社會的種種精細的辭彙、成語和諺語,各類詞語發展得豐富多彩。比如發達的商業活動,使大量的商業詞語,如“撬邊”、“賣相”、“套牢”、“推扳貨”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生活中來;由於思想活躍,還產生了大量的慣用語,如:出風頭、收骨頭、戳壁腳、淘漿糊、七葷八素等,充滿了海派文化的奇思遐想,使上海話成為了一種非常具有文化表現力的方言。而充分挖掘上海方言這個豐富的寶藏,可以將上海人民的生活細貌、民俗文化和上海社會變遷面貌展現得栩栩如生。
上海文化又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勇於創新的文化。當年,上海人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見一件就在上海話中造一個新名詞,大量新詞如自來水、電燈泡、馬路、洋房、書局、報館、沙發、課程、馬達、麥克風、敲竹杠、小兒科等等,反映了現代文明在上海的漸進。這些詞語後來大多為普通話所吸收。
上海方言中所包容的這些上海文化的精神積澱,和上海的石庫門、近代建築這些物質文明融和一起,交相輝映,是上海人民智慧和勤奮的結晶和遺產。這種繁榮的都市文化,是中西融合的、博大多元的、雅俗同賞的海派文化。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調以及多樣化的文藝趣味都溶化在上海話和上海海派文化中,吳儂軟語伴隨著上海人的親鄉情結,蕩漾在那些具有濃厚鄉土情的上海話民歌、童謠、繞口令、順口溜、謎語、老古閑話、文藝作品里,縈繞在閭里巷間。可以說,上海話,是構成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
上海是一個有容乃大的城市,上海的文化還融匯了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晚清以來的上海,彙集著長三角這個明清以來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吳語地區的知識精英,成為江南吳語文化的薈萃之地,發行了用上海話、蘇州話寫的諸如《海上花列傳》、《九尾龜》、《商界現形記》等幾十本長篇小說,以及《三笑》、《描金鳳》、《珍珠塔》等戲曲小說和散文小品等。即使是用普通話寫作的大量海派小說、散文、電影、流行歌曲,也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上海話文化的烙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上海的本土文化非常活躍,在國內可謂首屈一指。就地方戲曲看,江南江北諸如滬劇、滑稽戲、越劇、評彈、甬劇等10多種地方文藝,都在上海草創、匯聚並迅速成熟。這種城市文化生態的繁榮使上海成為一個文化高度發達的大都會,上海也成為具有鮮明本土特色的城市。事實說明,上海話和吳語的良性生態可以創造高度繁榮的地方文化,為博採的中華文化作出貢獻。上海人應該珍惜上海語言文化的這份遺產,使上海社會更和諧、更有凝聚力。
有的上海話文藝節目又開始出現了生機。比如上海話電視劇《孽債》相隔10年兩次播放都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海派情景喜劇《老娘舅》、《開心公寓》、《紅茶坊》等在上海東方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也創造了較高的收視率。但與此同時,在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上海人不會說上海話的遺憾現象。
從傳承上海文化基因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當前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要傳承好上海話。因為,語言文化的主體性和多樣性都不可忽視,是互補雙贏的關係。一個缺失本土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上海要建成世界性的多語多文化的國際大都市,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於世界又區別於其他國際都市,應有其鮮明的主色調,上海的本土文化特徵應該是具體的、豐富的和感性的。傳承上海話,並不是排斥普通話,而是賦予我們的本土文化以更厚重的底色。對於在幼兒園小學尚在學習語言期的孩子,建議明確上課時講普通話,下課和回家說話可以自由選擇上海話或普通話;在電視頻道和廣播電台可適當開放上海話節目的空間,除了增加播送上海話戲曲曲藝節目外,還可以增設上海話新聞、天氣預報等節目內容,拍攝播放適量上海話下加普通話字幕的娛樂節目等;應大力扶持滬劇、滑稽戲等戲劇,恢復方言話劇演出;在公交車上,除了普通話、英語外,還可增設上海話報站,以更好地實現人性化服務目標。此外,還可組織專家對上海話進行審音和審字工作,使一些正在恢復的上海話小說、散文等的創作書寫更加規範化。
越是深深植根於本地沃土中的文化,越是擁有細緻入微的鄉情民俗異彩,蘊含世界文化的普世精神和永恆價值,就越是能夠走向世界。上海要努力建設成一個有個性特色的東方文化明珠,理應繼承上海語言文化的靈魂,在一個多元和諧的社會中,不斷發展上海特色的語言文化,在中華文化大步邁向世界的潮流中再創輝煌。
1853年7月,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專業詹姆斯·薩默斯教授出版了譯著《約翰福音書》,使用羅馬字母將《聖經》翻譯成上海方言,這是最早出版的上海土白羅馬字本《聖經》單篇。該書出版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方便來華傳教士同上海本地人進行交流,二是為幫助不識漢字的中國上海人學習教義。“前言”指出了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缺點和使用羅馬字母拼寫上海話的好處。“緒論”長達12頁,對上海方言語音、語法和辭彙的特點作了簡要介紹,包括表音系統、聲調、構詞法、名詞和動詞、代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不定代詞)、數詞、虛詞、介詞和連詞等。“附錄”為漢英對照上海方言辭彙表,相當於一個簡易上海方言詞典。該書曾用作國王學院的臨時中文教材,在宗教史、翻譯史、漢語方言學及漢語教學研究史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鵝鵝鵝,Ngu ngu ngu
曲項向天歌。Chioh-ghaon shian thie ku
白毛浮綠水,Bah-mau veu loh sy
紅掌撥清波。Ghon tsaon peh tshin 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