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螺溪鎮的結果 展開

螺溪鎮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下轄鎮

溪鎮,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位於陸河縣北部山區,南與河田鎮、南萬鎮接壤,東接揭西,北通五華,西鄰紫金,是三縣商貿物流節點。區域總面積144.53平方千米。總人口29314人(2017年),設15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75個村民小組,是全省的“中心鎮”、“文明村鎮”。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2448.93萬元,工農業和平總值8982.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68元,鎮財政收入360萬元。2004年螺溪鎮被省確定為“固本強基示範鎮”、“生態示範鎮”,鎮委、鎮政府年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滿意公務員”稱號。

2006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2.37億元,比增8.5%;工業總產值1450萬元,比增6.7%;農業總產值8876.3萬元,比增7.8%;農村人均收入3920元;鎮財政收入474.46萬元。是汕尾市文明鎮,汕尾市旅遊強鎮、廣東省固本強基示範鎮、文明村鎮、生態示範鎮、中心鎮、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

2018年末,螺溪鎮戶籍人口有39499人。截至2020年6月,螺溪鎮共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2018年,螺溪鎮企業個數共6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有12家。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設為陸豐縣第15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稱螺溪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解放後設螺溪鄉。
1959年冬,成立螺溪人民公社。
1989年冬,改設為區。
1986年冬,改稱鎮。

地理環境


氣候

螺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螺溪鎮共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螺溪社區新一路與日新二路交叉口。
螺溪鎮區劃詳情
螺溪社區歐東村歐西村歐田村螺溪村新溪村新良村良洞村
正大村南和村各安村瀝背村書村村龍田村廣洋村金坑村

人口民族


2018年末,螺溪鎮戶籍人口有39499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螺溪鎮常住人口為21804人。

經濟


2018年,螺溪鎮企業個數共6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共有12家。

文化


特產

擂茶,也叫咸茶。盛行於廣東的汕尾市和揭陽市揭西縣以及桂、贛、湘西的部分地區。吃擂茶時,先將綠茶葉、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進擂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牙紋的陶缽),用石榴木做的擂槌,來回攪拌搗碎成稀粉糊,放入少許的羌鹽,然後將煮沸的開水沖入,即成擂茶。海豐縣城以及沿海一帶的鄉鎮,吃擂茶時,還加進加工好的芹菜、蔥、蒜、蝦米、魷絲。
陸河青梅
青梅具有生津解渴、消滯醒酒、養生保健等作用。陸河縣是“中國青梅之鄉”,全縣種植青梅面積達12萬多畝。陸河青梅具有果大、肉厚、酸度適中,品質上乘之優點,青果及成品、半成品均受國內外市場青睞。陸河產青梅成品有奇味梅、甘濕梅、話梅、蜜汁梅及青梅汁等系列產品。經過加工製成各種各樣青梅果品、果汁。
陸河蜜糖
陸河山區群眾歷來有養蜂采蜜的傳統。蜜蜂採食天然無污染植物精華,產出的蜜糖如玉液瓊漿,色清味香,甘甜清醇,含有豐富維生素、氨基酸
陸河茶葉
陸河主要生產單叢茶系列,有南萬單叢和烏凸山單叢兩大系列。陸河單叢茶是中國烏龍茶系列,產於終年雲霧繚繞、海拔600米以上的群山之中。
陸河木瓜
陸河木瓜,廣東省陸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木瓜為薔薇科木瓜屬,可供食用和藥用,陸河木瓜為熱帶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結果,在廣州等地有“四季果王”的頭銜。

紅色文化

新田是大革命和土地改革時期海陸豐紅色蘇維埃政權的大後方。彭湃、楊其珊、董朗、古大存、謝非、鄭萬生、葉佐恕都曾在這裡指導戰鬥過,解放戰爭時期是陸豐西北自衛大隊的游擊地,是大革命時期紅二師改編的所在地和海陸紫縣委、縣蘇維埃政府駐地,為革命老區。

社會


教育事業

2000年,螺溪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4所,在校學生3838人。

文化事業

2000年,螺溪鎮有文化娛樂場所5個。

衛生事業

2000年,螺溪鎮有醫療保健設施衛生院1所、農村合作醫療站17個。

旅遊


風景名勝

白水寨瀑布風景區
白水寨瀑布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螺溪鎮南和村,距螺溪—五華公路2千米處,屬縣一級景區。溪水從淘金坑流出,至此處直落2級石階,飛流直下,落差近200米。
風景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