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始建於一九三七年,省屬農業科研單位,隸屬於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目錄
【概況】現有固定資產825萬元,幅員面積1225畝,耕地面積350畝,辦公用房2996平方米,實驗室5195平方米。全所有在職職工220人,其中具有副研以上人員36人,助研32人,初級研究人員4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科研骨幹6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5人,省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主要從事水稻高粱遺傳育種、生物技術、水稻生理生態、水稻增產保產技術及農作物產後加工研究。是南方稻區及四川省水稻區域試驗基地、農業部高粱原原種基地、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主持單位。所常年承擔國家、省重點科技項目及攻關項目40多項,與國內外多個單位建立了多層次科研合作關係。
【科學研究概況】
▲常規水稻育種歷史
建成水稻專業所以來,我所在水稻矮化育種、雙季稻、中稻-再生稻栽培研究方面成績裴然,先後育成的早、中、晚稻品種35餘個,80年前後在省內覆蓋面達40%,並輻射到南方稻區。六十年代育成的主要矮桿中秈有瀘岳213號、瀘成17、瀘勝2號;矮桿早秈有瀘南早1號、瀘南早2號、1103和晚粳瀘晚4號、瀘晚8號、瀘晚23等省內外推廣良種。七十年代育成著名水稻良種有中秈瀘雙1011、瀘科3號、2134、瀘朝1號等和早秈瀘紅早1號等。其中著名的中秈瀘雙1011、瀘成17和瀘科3號在四川、陝西、湖南、貴州等省大面積推廣,最高年種植達2000萬畝以上,獲得全國科學大會和省科技進步獎。八十年代育成的早稻良種瀘紅早1號,表現高產、抗病、耐寒,在南方稻區累計推廣1億多畝,最高年面積達950萬畝,現已成為南方稻區早稻區試對照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1等獎。九十年代初育成的瀘早872,是繼育成瀘紅早1號之後的又一個早稻良種,“八、五”期間在南方稻區推廣5000餘萬畝,獲四川省科技進步2等獎。瀘紅早1號和瀘早872現仍是南方稻區早稻主栽品種。
▲雜交水稻育種進展
我所從1973年起開始研究雜交水稻,經過28年特別是近10年的潛心研究,雜交水稻育種取得長足進展。在育種新材料選育上,在國內首次選育出粳質秈核K型不育系K17A、K18A和香型不育系K香90A、瀘香91A,光敏不系1103S和瀘光2S、瀘光3S,恢復系瀘恢17、R3028、R40、瀘恢615、瀘恢602等。不育系的異交習性、可恢性和抗性均較生產上用的主要不育系有顯著改進,繁殖制種產量可達250-300公斤,其中:K17A2000年度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水稻雄性不育K型新質源的創製、研究與利用”於2000年獲通過四川省科技廳主持的成果鑒定,鑒定結論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1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雜交水稻恢復系瀘恢17”2002年度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2002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獎;1103S、瀘光2S、瀘光3S、瀘恢615、瀘恢602已通過省級技術鑒定;1103S和瀘光2S經“863”聯合鑒定,其綜合性狀和育性居參試材料之首。目前K17A在省內外已組配出雜交水稻新組合近30個,累計示範推廣種植4000萬畝以上。在新組合選育上,已育成的中秈遲熟雜交水稻新組合K優5號、Ⅱ優多57 、II優7號、K優8725等30餘個雜交稻組合通過全國或省級審定,位居參加攻關單位之首。新組合、新品種在省內外年推廣面積達1500萬畝以上。
“十五”我所三系雜交稻新組合的選育研究提出了兩個主攻目標,一是超高產三系雜交稻新組合的選育;二是優質三系雜交稻新組合的選育。目前已有較為紮實的基礎。
▲高粱育種
我省是全國名優白酒的主要產地,名酒廠每年提供的利稅達20億元,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為認真貫徹科學技術研究必需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釀酒高梁育種研究。繼“七五”育成糯高梁品種“青殼洋高梁”之後,“八五”雜交高梁育種取得較大進展,先後育成雜交高梁新品種瀘雜四號和瀘糯一號,年種植復覆面積佔全省高梁種植面積的70%,並輻射湖南、貴州、雲南等省,累計推廣面積800萬畝,獲農業部和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四項,在全國同行中有較大影響,“八五”以來一直是國家攻關項目“釀酒高梁新品種選育”專題的主持單位。新育成的瀘雜5號於1997年通過審定,青殼4號、5號進入多點試驗;育成高粱抗逆性強、配合力高的不育系45A、18A,恢復系0721、恢1等新材料。為推動四川及西南地區經濟發展,農業部在我所建設了“高梁原原種基地”。
▲增產、保產技術研究
圍繞四川水稻生產和雜交水稻育種開展的水稻主要病蟲害監測、預報和新品種抗性鑒定等研究,不但探明了主要病蟲害發生流行規律、與生態條件和寄主的關係,而且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為指揮生產和抗病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由於我所該領域研究在省內外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現已成為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和區域試驗稻瘟病抗性鑒定的法定單位。近幾年先後獲省科技進步獎7項。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主要針對四川耕作制度研究提高複種指數,省力高產高效、增加糧食產量的配套技術和發揮雜交水稻新組合產量潛力的栽培技術,研究揭示了再生稻休眠芽萌發的生理基礎和生態條件,提出了再生稻的適宜區和發展區,以及蓄留再生稻的組合和高產技術。參加研究形成的水稻旱育秧栽培技術體系,經生產實踐證明,具有早發、早熟、高產、穩產、省力、高效等優,深受農民的歡迎,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農產品產後加工研究
農產品加工研究也邁齣子可喜的步子。繼研究成功的優質曲葯“瀘研1號”之後,又研究成功了高糖化力優質菌C-24和LZ24,可大輻度提高酒質和出酒率。同時對曲葯的製造工藝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提出了生產優質曲的技術規程。
▲蔬菜、玉米研究
為適應市場,增強科技競爭實力,從1995年起開展了蔬菜、甜糯玉米研究,短短5年,育成瀘玉糯一號,瀘玉糯二號甜糯玉米,區試鮮果比對照增產15-20%,2001年5月31日通過四川省種子質量監督站田間純度鑒定。育成的瀘豐1、2、3號苦瓜和瀘優1、2、3、4號蘿蔔於2002年4月通過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取得的成績】
建國以來,本所共獲科研成果獎129項,在省內外的累計使用面積約達5億畝,平均每年為800萬畝。科研成果發揮的社會經濟效益累計100億多元。扣除科研、推廣、新增生產的投資以及摺合科研應占的份額后,本所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約為30億元。
在國內外公開學術刊物上累計發表科技論文450餘篇,其中屬國家級核心期刊的有70篇,參加編撰出版有關水稻專著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