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水寨鄉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轄鄉
- 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轄鄉
- 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水寨鄉
水寨鄉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轄鄉
水寨鄉地處隆陽區東北部瀾滄江西岸羅岷山半腰,距保山城贊千米,境內山巒疊嶂起伏,溝壑縱橫交錯。山上較平,土質疏橙肥厚,且雨量充沛,有利於建材林生長,素有“果松王國”之譽;近幾年海棠“綠色溫床”培育出的餐桌珍饈——松茸,名噪華夏,遠銷日本,每公斤鮮品價格競高達1200元左右。
中部屬丘陵地帶,主產稻穀、玉米、小麥及豆類,因土地面積狹窄,居民多以經商或做副業彌補生活之不足。時下多數閑散地均種上了藍桉和果木,每到春季,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下山地勢較陡,箐深而土肥,兼得江風之溫煦,竹類及果林發展很快,江邊核桃個大肉豐,上市即爭相購買;現經該鄉有志青年馬玉亮等人採用現代技術加工製成包裝精美的“武陵春核桃仁”,推向市場,深受省內外消費者歡迎。
水寨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期(約3350年前),就有古人類居住在上江邊、平坡一帶。水寨清時稱三鋪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保山縣為滄平鎮。1953年屬十二區為水寨、新平、平坡、海棠四個鄉;1958年成立水寨公社;1966年分為水寨、棕元兩公社;1971年又並為水寨公社;1984年改水寨公社為水寨區;1988年改水寨區為水寨鄉到今。轄水寨、新路、海棠、太原、棕元、擺菜、水溝、窪子田、平坡、上江邊10個行政村民委員會,103個村民小組。2006年底全鄉有3373戶,14388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650元。全鄉以農為主,糧食、烤煙、畜牧、林果成為支柱產業。

水寨鄉
境內交通方便,有保山—水寨公路,有定期班車8輛,全鄉有10個村民委員會,103個村民小組通了公路。2005年6月以來開發了告別霽虹橋海棠農家樂鄉村一日游,吸引遊客60000多人。2006年6月13日省委書記白恩培到海棠村調研,對海棠生態給予高度評價。
蹄印深深的古道,亘古長存的霽虹橋默默地向人們昭示著水寨商貿雲集,經貿繁榮的過去,而今水寨人民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林業為龍頭,糧、林、牧、果、煙、副並舉,興科技,抓黨建,走出貧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由富裕直奔小康是水寨全鄉人民的奮鬥目標。
水寨鄉聞名中外的霽虹橋,壁立萬仞的摩崖石刻,飛石倒立、丹崖夾峙的水石坎“梯雲路”,奇偉瑰異的羅岷山、瑪瑙山,穩健豪放的梯雲石刻,靜若處女的高原湖泊——葛根塘水庫,迷人的海棠生態農家樂,雲霧迷茫的梅花嶺,神奇的五鳳朝陽山,天造地設的石仙塘,奔流不息的渭西河,俱在水寨境內。正因其風光絢麗,峰巒殊秀,故使得徐霞客情有獨鍾,對一個小小的水寨大書特書。贊之日:“……武陵桃源,王官盤谷,皆所不及矣。此當為人滇第一勝。”
水寨,又稱“金齒咽喉”,自明成化年間在蘭津古渡上架通鐵索橋,就成為絲綢古道上頗具規模的山區集鎮。商賈往來,終歲不絕;歷史名人馬可·波羅、劉挺、鄧子龍、張含、張合、王宏祚、楊升庵、徐霞客、林則徐、杜文秀、李根源……多次途經此地,諸公即景抒懷,揮毫留下墨寶。從霽虹橋到官坡的幾十里石板路被騾馬踏起的那無數馬蹄窩,既刻記著國際貿易的艱難歷程,又展現著水寨古鎮曾經擁有的輝煌。
鄉黨委政府正在申報《天井堡森林公園項目》、《南方古絲綢之道一日游項目》、《鄉村農家生態一日游項目》、《天津堡建高爾夫球場》等。
招商引資基本情況

水寨鄉
二是水寨鄉屬於絲綢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有大量的民間傳說,故事演繹著歷史變遷情節,包括:五峰山鄧子龍挑山脈之說、馬大人(馬士誠)奇兵奪城之說、鬼谷子之說、吳漢瀾滄江趕山故事、萬瞎子(萬朝品)香菜園賣藝故事等。同時,擁有馳名中外的霽虹橋,橋頭有氣勢磅礴的摩崖石刻,過往名人騷客題詞計28幅,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南方絲綢古道上環竇相連的馬蹄印,渭西河古水磨群、古鐘、古石器、古稅關、百歲匾、皇帝樓等。
再者,水寨鄉平坡、上江邊一帶可以開採花崗石,儲量約100萬方。
天津堡相關情況簡介

水寨鄉
天津堡位於劉——水區鄉公路邊,交通便利,車子可以直接進入場地;水資源較為豐富,可以打挖深水井,有日流量3000多方的泉眼,有6分管自來水管,可供人畜飲水;實施過農網改造,用電方便,有50千伏的變壓器,產權屬林業局;土層厚度層差不齊,最深達6米,最淺處有2米,底下是石岩層;場地周圍有核桃、松子、松茸、塊菌、苦蕎等農產品,其中,有核桃38000畝,還可以發展22000畝左右;周邊有大量山林,可發展紅豆杉5000畝;可大量養殖野雞、野兔等;天津堡一帶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是避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水寨鄉
宣傳發動,依靠群眾的原則
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原則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
創新載體,注重實效的原則
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原則
部門聯動,城鄉共建的原則
2005至2006年,水寨鄉在海棠村委會的海棠自然村、擺菜村委會的擺菜自然村等地開展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工作,引導農民群眾對村容村貌進行整改,基本實現村莊道路硬化,有90%以上的農戶完成了改廁、改廚、改圈、40%的農戶用上了沼氣池、農戶建產業謀發展,生產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農村社會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全鄉轄水寨、新路、上江邊、窪子田、平坡、棕元、太元、海棠、擺菜、水溝等10個村委會,103個村民小組,62個自然村,總人口14489人,其中男性7501人,女性6988人,農業人口14059人。
已建鄉級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11個,鄉村衛生所的建立,為水寨鄉廣大群眾提供了方便、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水寨鄉
有初級中學1所,村級完全小學1所,2006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100%,畢業率達100%,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
水寨昔為古道驛站,常有江湖藝人、流浪戲班逗留,文藝生活向來活躍,耍獅子喝彩,自編自演花燈,曾經有已故萬朝品自編、自唱、自彈花燈受保山縣政府嘉獎。書畫、古董亦為人們珍藏,早年藏有張三丰“避水火”畫2副,唐伯虎“睡美人”一副,國畫大師徐悲鴻“瘦馬”、“下山虎各一副。
水寨鄉以鄉政府及鄉直單位駐地水寨得名,水寨曾稱“瑞寨”,寨子靠山近水,群山環抱,村前開闊成一小盆地,每到雨季,暮藹披山,呈現彩虹,當地稱為“瑞氣”故而名瑞寨。《徐霞客遊記》載水寨之境:“盤西蜂之腋而西,一里逶峽西山,則其內平窪一圍,下墜如城,四山迥合於其上,底圓整如鏡,得良疇數千畝,村廬錯落,雞犬桑麻,俱有靈氣……武陵桃源,王官盤谷,皆所不及矣,此當為“入滇第一勝”,風光秀麗,可見一斑,又村頭有一泉,繞村而流,質清而味甘,故名水寨。

水寨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