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劑治療引起的食管損害
硬化劑治療引起的食管損害
食管靜脈曲張硬化劑治療(EVS)臨床應用已達50餘年。目前認為,EVS是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及食管靜脈曲張(EV)治療的有效方法,而且在許多肝硬化患者能替代外科手術治療,作為EV及EV伴出血的首選治療措施。但是,EVS術后常伴有胸骨后疼痛或不適、吞咽困難、發熱等癥狀。內鏡及CT檢查顯示幾乎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管糜爛、潰瘍等併發症,造成食管損傷。
硬化劑治療引起的食管損害常見有:
1.食管潰瘍
是食管硬化劑治療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由於局部化學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反應,食管靜脈血栓形成及組織壞死造成的食管黏膜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大而深的潰瘍,往往與出血、穿孔及食管狹窄有關,應當避免。血管外注射硬化劑劑量過大或反覆在同一點注射,往往是形成深大潰瘍的主要原因。
2.食管狹窄
食管狹窄是EVS的後期表現,可在幾周或幾個月後出現。硬化劑造成的組織炎症反應可能是導致食管狹窄的主要因素。治療次數越多,劑量越大,沿管周重複注射部位越多,其發生狹窄的幾率越大。持久和較大的潰瘍往往以纖維化方式癒合,易於發生食管狹窄。
3.食管穿孔
食管穿孔是EVS最危險的併發症,其發生率為0%~4%,平均為1%。穿孔多發生於較深的潰瘍和檢查時的創傷。但自EVS應用以來,創傷性導致的即刻穿孔已經罕見。延遲穿孔是由硬化劑引起的食管壁全層壞死和微膿腫形成所致,常發生於EVS后數天至2周左右。發生因素往往與注射於血管外的硬化劑劑量過大和注射過深、活動性出血以及與三腔二囊管壓迫並用等有關。
4.食管血腫
在EVS的併發症中食管血腫少見。食管血腫的形成常與Mallory-Weiss綜合征、劇烈嘔吐以及食管腫瘤的手術剝離等有關,有時也可自發形成。EVS后可產生食管黏膜的無菌性炎症和組織壞死,並可形成黏膜下潰瘍甚至肌層潰瘍。由於肝硬化患者門脈高壓以及凝血機制紊亂,食管黏膜下的無菌性炎症可導致血腫形成。另外,每次硬化劑注射量的大小,注射動作是否輕柔亦與食管血腫的產生有關。
1.實驗室檢查
食管壓力測定:壓力測定顯示食管蠕動減少,中、下段非推進性收縮明顯增多,吞咽時食管下段最高壓力均值降低,可能是食管平滑肌受損以及神經叢變性所致。
2.其他輔助檢查
(1)內鏡及CT檢查 顯示幾乎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管糜爛、潰瘍等。
(2)X線 發現血管內穿刺注射硬化劑。
(3)鋇餐檢查 食管鋇餐硬化治療后鋇餐檢查可見食管運動功能失調。
口服黏膜保護劑硫糖鋁、制酸劑、H受體拮抗藥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以及質子泵抑製劑奧美拉唑,均可預防和治療食管潰瘍和狹窄的形成。食管狹窄還可採用球囊或硬條擴張術,必要時可反覆進行。多數食管穿孔可形成包裹而自然癒合。因此,對高危患者亦可行保守治療,給予抗感染、高營養等對症治療。食管血腫形成后,其臨床癥狀一般在2~3天後可自然改善,2~3周血腫也可自行吸收、消退。
防止EVS的併發症首先是注射要準確,避免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