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行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李遠行,1968年生,男,安徽省巢湖市人。1993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獲西方哲學專業碩士學位;安徽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現任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

工作經歷


1993年8月,海南大學文學院工作;
1997年1月調入安徽大學哲學系工作;
1999年9月在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2002年9月獲法學博士學位;現在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工作,
2001年評為副教授,
2006年評為教授。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農村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社會學、人類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3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研究”。
2011年調往中央財經大學任社會發展學院執行主任。

擔任課程


社會學概論、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西方政治學理論、應用人類學,全校碩士生學位課程“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等。

研究方向


西方政治學理論、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當代中國農村研究等。

研究課題


主持課題

1.“三農問題研究——安徽農村組織形態與鄉村治理研究”,安徽省社科規劃課題(已結題),2004;
2.“當代中國農村組織社會生態研究”,中國博士后基金(已結題),2004;
3.“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價值觀念變遷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課題,2004;
4.“安徽農村中介組織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課題,2006;
5.“壯大縣域經濟城鄉統籌發展”,合肥市科技局招標軟課題(與經濟學院聯合主持,已結題),2004;
6.“安徽農村民間組織研究”,樂施會“安徽農村改革歷史與評估”子課題(已結題),2004;
7.“淮北市鄉村治理模式研究”,淮北市科技局招標軟課題,2006。

參與課題

1.“世紀之交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國家社科基金,2004年結題;
2.“農村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省規劃辦,2003年結題
3.“中國鄉鎮人大選舉研究”,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系墨寧教授合作研究(已結題),2005。

學術交流


1.主持首屆“全國縣鄉幹部論壇”,2005.9,湖北,武漢;
2.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04;
3.參加國內、國際研討會10餘次。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2000年以來):
1、《哈貝馬斯對形而上學的批判與超越》,《江蘇社會科學》(CSSCI),2000.1;
2、《哈貝馬斯程序主義民主觀述評》,《政治學研究》(CSSCI),2000.3;
3、《對中國城鄉分割政策的道德審視》,《學術界》(CSSCI),2001.3;
4、《吉登斯第三條道路政治思想評述》,《南京大學學報》(CSSCI),2001.3;
5、《傳統復興?現代化?》,《安徽大學學報》(CSSCI),2002.2;
6、《國家政權建設與農村社會組織變遷》,《中國農村研究》,2005;
7、《治理理論的興起與村落治權的重塑》,《法學評論》(CSSCI),2003.1;
8、《當代中國農村基層組織性質探析》,《安徽大學學報》(CSSCI),2004.1;
9、《“造神“”?抑或“請神”?》,《學術界》(CSSCI),2004.2;
10、《農村組織的研究路徑》,《博士後文集——中國社會運行機制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1、《互構與博弈》,《開放時代》(CSSCI),2004.6;
12、《鄉土中國VS 城市中國》,《讀書》(CSSCI),2005.1;
13、《論中國農村組織的性質與建構》,《中國農史》(CSSCI,人大複印資料《中國政治》第6期全文轉載),2005.4;
14、《村莊的意義》,《三農中國》,2005秋季卷;
15、《城鄉統籌發展的切入點與基本路徑》,《國家行政學院學報》(CSSCI),2006.6;
16、《對后稅費改革時期鄉村治理的沉思》,《小城鎮建設》(CSSCI),2006.4;
17、《農村宗族組織的制度性空間與法理性基礎》,《經濟社會體制比較》(CSSCI),2006.2;
18、《自洽性村莊——關於徽州村莊的類型學研究》,《鄉村中國評論》(第一輯),2006 ;
19、《哈貝馬斯程序主義民主觀述評》,《社會理論之法》(清華大學法學院收錄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
20、《中國農村基層組織的性質》,《稅費改革背景下的鄉鎮體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獨著;
21、《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安徽大學學報》(CSSCI)2000.1;
22、《哈貝馬斯的理性批判與現代性問題的方法論重建》,《東南大學學報》第2卷(CSSCI)2000年S;
24、《自洽性與徽州村莊》,《中國研究》第3卷(《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第5期轉載,CSSCI),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8;
25、《市場經濟條件下村落社會的政治文化變遷——安徽十五縣(市)村落政治文化建設的研究報告》,《學術界》(CSSCI)2006.1;
26、《農村治理基礎的轉型與農民再組織化》,《中國農史》(CSSCI)2006.4。
出版著作
1、《世紀的交融與選擇——西方人本主義價值觀、人生觀與當代中國青年》(合著,撰寫“弗洛伊德主義與當代中國青年”一章,約4萬字。該書2000年獲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安徽大學1997.8;
2、《傳播社會學導論》(合著,本書共10章,本人撰寫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傳播社會學的主要理論;第三章,傳播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第八章,傳播與文化等四章,共10萬餘字。該書被北京日報理論版評為2004年社會學家案頭書,並獲上海市2004年社科優秀成果2等獎),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8;
3、《階級意識、交往行動與社會合理性——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政治理論的現代性話語》(合著,本書共八章,38萬字,本人撰寫第二章第6節;第六章,哈貝馬斯的近期思想與現代性;第七章,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與高度現代性;第八章,德里達的《馬克思的幽靈》等章節,共14萬餘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5。

獲獎情況


1.《“造神”抑或“請神”》獲中國農村社會學會和“情系三農”叢書聯合頒布的優秀成果一等獎;
2.“構建和諧社會 公平必須在場”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