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或自我傳播,是個人接受信息並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

定義


來源

人內傳播這種傳播形式既是出於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於人的社會需要,是人為了及時對周圍變化了的環境做出適應而進行的自我調節。它通過人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的協調,對客體進行回顧、記憶、推理、判斷。一切發生於人體內部的信息交流都是人的內向交流,在這種交流過程中,I和me進行自由溝通以達到自我的內部平衡調節,通過這種思維活動進行正常的信息編碼,以保證人類其他傳播活動的正常進行。

心理學特徵

人的內在傳播很明顯具有心理學特徵,內在傳播過程實質就是人的思維過程。人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神聖小天地”,這個“小天地”很大一部分其實是人腦信息庫。人腦中大量的內儲信息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內向交流的活躍程度。我們看到一個人思維活躍、思想豐富、富於想象,其實就是這個人內向交流活躍的結果。

相關性

既然人是社會的一個分子,就必然不可能獨立於他人和社會而單獨存在。人對自然和社會都需要有一個漸進的認識過程,這一過程中要有不斷的思考和摸索。當個人與群體、與社會發生衝突時也需要進行思考和反省。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了解他人和自己,並不斷發展和完善自我。因此,人離不開內向傳播這種形式。
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

概述


決定環節

施拉姆-引用溫德爾。約翰遜對人們對話過程的描述-闡釋人的傳播行為
渡邊一央-人的視聽覺信息處理模式,充分反映了人內傳播的系統性.
作為能動的意識和思維互動的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產生過程中的決定環節
⒈_由一切物質所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級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⒉_由刺激感應的反應形式到高級動物的感覺和心理
⒊_由一般的動物感覺和心理到能動的人的意識的產生

要素

1,感覺-人內傳播的出發點
2,_知覺-即感覺的集合,或在感覺的基礎上對信息屬性的綜合
3,_表象-記憶中保存的感覺和知覺信息在頭腦中的再現
4,_概念-對同類事物共同的,一般屬性的認識。包括外延和內涵
5,_判斷-對事物之間的聯繫或關係進行定性的思維活動,在駕馭表象和概念的基礎上進行
6,推理-從已知的事物屬性和關係中推導出未知的屬性和關係的思維活動人內傳播:感受刺激→神經傳導→大腦活動→肌體反應
人體有:信息接收裝置——感官系統
信息傳輸裝置——神經系統
記憶和處理裝置——大腦
輸出裝置——發聲等表達器官

定義漫談


人內傳播在廣告中的運用
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指的是個人接受外界信息並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作為人體內部的傳播,他仍然能夠通過人的活動表現出來。
作為廣告信息的傳播,我們應當利用人的身體具有一般信息傳播系統的特點:信息接收裝置---感官系統,信息傳輸系統---神經系統,記憶和處理裝置---人的大腦,和輸出裝置---發聲等器官及控制這些器官的肌肉神經。
人的身體既是一個獨立的有機體,又與自然和社會外部環境保持著普遍聯繫。在廣告信息傳播過程中,應當突出信息的獨特性,將信息內容創意化,使其具有聽視覺衝擊力、感染力,強烈刺激受眾消費者,使之加深對信息的印象。設法將所要傳達的信息導入人體內部傳播軌道,這樣,廣告信息的傳播就算完成了一半,大凡成功廣告無不如此。在信息進入人內傳播后,適度重複,使受眾產生好感,並認真消化,最終接受,改變其行為,並使他能夠向外界(人)傳達。
作為能動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人內傳播在廣告中的運用
人內傳播不是對外部世界的消極、被動的反應,而是積極能動的反映。這種能動性表現在人的意識和思維活動具有生產性和創造性,它不是對已有的知識、觀念、思想進行簡單"複製",而是通過積極的精神勞動,在已知的基礎上不斷發現未知,創造新知識、新觀念和新思想的活動。這就要求廣告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趣味性和創造性,廣告內容不再是枯燥無味,要有創意,要讓受眾能夠想象,只有這樣,受眾才有興趣、積極接收和吸收。人內傳播伴隨著創造性思維成果,不僅為再次傳播提供創新內容,也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帶來力量。
廣告運作過程中,要深刻把握和正確利用個人(受眾)內部的意識、思維,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廣告信息的傳播不再是"單向的運動",而應成為與之共舞的伴侶,要使她"跳"起來。
作為心理過程的人內傳播在廣告中的運用
近現代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自我並不是封閉和孤立的,相反,它是與他人的社會聯繫中形成的,自我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互動性,而自我的社會性和互動性也體現了人內傳播的社會性和互動性。
米德"自我與客我"理論,表明人內傳播是一個"主我"、"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社會過程,互動的介質是信息。作為意願和行為主體的"主我",我們不能直接影響,它是通過個人圍繞對象事物從事的行為和反應具體體現出來,但他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的"客我",他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係性的體現。
所以,我們在傳達信息時,努力用廣告所要傳達的信息去影響受眾、引導受眾,使之做出有利於廣告的行為。在實際廣告中就是加大廣告的宣傳力度,要學會造勢,形成社會輿論,從而使個人產生從眾心理強於個人抉擇。
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

經典解讀


人 內傳播的特點:
1)人內傳播雖然是人體內部信息處理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並不是孤立的,他的兩端都與外部過程保持著銜接關係
2)人內傳播雖然與人的生理機制密切相關,但他的本質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實踐性
3)人內傳播不是對外部世間的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而是積極主動的反映
4)人內傳播是其他一切傳播活動的基礎。

理論


布魯默的自我互動理論
現代象徵互動理論的集大成者-布魯默-《象徵互動論》1969-人能夠進行自我互動
人是擁有自我的社會存在,在認識外界和他人的同時也認識著自身.
本質上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的內在化,即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在個人頭腦中的反映
自我互動不是這種反映的簡單再現,而是具有獨立的特點.
內省式思考
內省日常的,長期的自我反思,以完善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為目的.
以解決現實目的為目的的自我反思,稱為內省式思考
米德-內省是在遇到困難障礙等新的問題狀況時才會活躍
內省式思考的過程並不是封閉的,而是與周圍的環境和他人有密切聯繫
內省式思考不僅是橫向的社會過程,而且是聯繫過去和未來的縱向發展和創造的過程
作為社會心理過程的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明確的互動機制
主我與客我理論
美-社會心理學家-米德-最早從傳播的角度對人的自我意識及其形成過程進行系統研究自我意識對人的行為決策有重要的影響
自我作為意願和行為主體的主我
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我,是自我意識社會關係性的體現
人的自我意識在主我和客我的辯證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發展和變化,也體現著這種互動。客我可促使主我發生新的變化,而主我反過來也可以改變客我,兩者互動形成新的自我.
人內傳播具有社會性,雙向性和互動性,互動的介質是信息
"主我"——I
"客我/賓我"——Me
米德認為:
⑴自我可以分為作為意願與行為主體的"主我"和作為他人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的"客我".
⑵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動中形成的,同時又是這種互動關係的體現.
⑶"客我"可以改變"主我","主我"也可以改變"自我",二者之間的互動不斷形成新的自我.
●由此看來,作為自我傳播的人內傳播的社會性,雙向性和互動性也就顯而易見了.
人內傳播是一個"主我","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社會過程,而互動的介質就是所謂的"有意義的象徵符"(significantsymbol).
在這裡,"有意義的象徵符"可以是音聲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認為,"有意義的象徵符"不但能夠引起他人的反應,而且能夠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應,人內傳播的思考活動,就是通過"有意義的象徵符"來進行的.

蛋式傳播模式


“蛋式傳播模式”是由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和嗅覺等感官系統及神經系統作為個體接收的“把關器”,起到個體與外界聯繫和隔離的外層“蛋殼”作用;心理選擇就像“蛋清”,發揮提供養分的作用;心理反應猶如“蛋黃”的外層薄膜,在心理選擇和心理決策之間作為橋樑和中介;通過“蛋體”其他組織的滋養和保護,心理決策最終形成,而這是整個人內傳播的核心部分,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它將決定人內傳播的去向和軌跡;信息則發揮了臍帶的功能。它實際上是基於對人內傳播過程的心理學分析而提出的,是對人內傳播的一種形象化的模式圖解釋。
《傳播的兩極效果論》一文和《傳播心理學新探》一書中認為,傳播系統的天職就是搜集、梳理、編輯、發送信息給心理系統,心理系統的使命就是把傳播系統送來的信息轉化為心理能即產生看不見的第一級傳播效果;心理系統還要根據需要把心理能或其中的一部分心理能外化為行為作功,產生看得見的社會傳播效果,即傳播的第二級效果。所謂的心理能,林之達先生解釋道,心理能和其他能一樣都要作功,都能作功,都是一種用肉眼看不見只能用抽象思維理解、把握的一種潛勢。
體外信息通過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和嗅覺等感官系統及神經系統進入人內。同時,感官和神經系統也將部分體內信息吸納。但是進入人內的信息(包含吸納后的體內信息)並非全部吸收,而是必須經過層層過濾和把關。通過心理選擇過程,進入人內的信息部分被剔除,部分被暫時儲存,部分被永久儲存,從而使有效信息進入下一層的心理反應階段。心理系統將亟需的信息重新整合、解讀、分析,進行類似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過程,使得信息適合個體應用。
經過心理反應,新的信息產品生成,這些信息隨後進入了最重要的心理決策環節,它們將幫助心理系統做出有益於個體的決策。一旦心理決策形成,由決策信息指導的態度、行為也就隨之產生,一定的態度、行為將產生與之相伴的效果,效果形成后的信息將反饋給個體,由個體的感官和神經系統接收,個體將根據反饋重新調整內向傳播和決策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噪音將伴隨信息接收和決策形成的始終,神經系統不僅會參與信息的接受、傳遞,而且會直接參與到心理活動過程中。由於個性因素(主要包含個性弱勢、心理定勢)和個體差異導致的印象管理首因效應、刻版印象、近因效應)的不同,人內傳播也會呈現多樣的表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