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待聘
林待聘
林待聘(1089-1152),字紹伊,號毅齋,原籍蓀湖裡(今藻溪繁枝境內),生於泗溪,后徙錢倉。
目錄
林待聘,宋正奉大夫林永年長子,吏部尚書林杞從子。待聘少時好學篤行,累舉於鄉,政和五年(1115年),二十七歲登文進士。授常州戶曹參軍,歷濮州、淮州、揚州教授。宋高宗趙構即位,入為國子學錄。侍從宋高宗南渡定都臨安,李綱見待聘聰敏學博,喜贊曰:“王佐才也”。歷除冊定官、太常博士,任修編國史秘書郎省校書郎。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八月,高宗命秦檜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兼樞密院事;接著又命呂頤浩為左相,與秦檜共掌朝政。秦檜謀奪其柄,支使黨羽向高宗建議:“同宣王內修外攘,故能中興,今二相宜分內外”。高宗遂命呂頤浩建都督府於鎮江,由“頤浩專治軍旅,檜專理庶務”。頤浩被排擠出朝。
秦檜素知待聘才幹。秦檜相信過呂頤浩,在朝中起用知名人士。待聘亦累遷司封員外郎、起居郎、中書舍人兼侍講。待聘始終沒有附秦檜之意。胡安國為南宋時經學家,曾任中書舍人兼侍講寶文閣直學士。初時也認為秦檜有才能。安國與待聘關係甚密。
秦檜為相后,既無聳動天下之舉,又廣泛結黨營私,朝臣日漸不滿。此時呂頤浩已謀逐秦檜。紹興二年八月,殿中侍御史黃龜年彈劾秦檜“專主和議,阻止恢復”,“植黨專政,漸不可長”以及“上不畏陛下,中不畏大臣,下不畏天下之議”等罪名,高宗遂秦檜,貶之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當時,呂頤浩推薦朱勝非代都督,胡安國以春秋大義力爭。頤浩又議廢修政局,待聘上奏:“陛下即位六年,而績用費成者,無他人。無常責,而各有私心積弊宜更而樂於循,故沈濫宜裁,而惡其害己。臣恐此舉廢則亦玩日揭歲而已!”呂頤浩以修政局是秦檜所設,以待聘為檜黨,共二十餘人皆以落職貶官。差待聘謫監柳州酒稅。
紹興五年後,宋廷為求和計,又逐漸起用秦檜,由資政殿學士、觀文殿學士,至七年正月,命為樞密使。九月,宰相張浚因淮西之變引咎去職。宋廷以趙鼎入朝為相。趙鼎薦待聘,任處州知府,改婺州知府。待聘公正廉明,依法辦事,抑強扶弱,勤政愛民,政通民和,受群眾愛戴。后遷左司郎中兼直學士試給事中,官封原職充敷文閣學士,賜紫金魚袋,守朝散大夫。后以病致仕,累主衢州宮觀、紹興官觀提舉,改任太平興國宮。后遭殿中侍御史曹筠彈劾,歸故里前倉,自號“純白居士”,以明素志和一生清白。紹興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謝世,享年63歲,墓葬平陽縣城南塔下山凈明寺平塔山下夾嶼山支阜西麓面河處,墓前原有碑誌:“敷文閣學士林待聘墓”宋吏部侍郎宋之才(宋橋人)為之撰墓誌銘。
他著有《內外製》四卷,《奏議》六卷,《文集》十卷,《詔制突厥大理》等四十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