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

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

《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04出版的圖書,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傷心史,腸斷史,充滿了血淚與屈辱。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戰敗史、賠款史、割地史。我們敗於英國,敗於法國,敗於英法,敗於日本,敗於八國聯軍。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人都會問:這是為什麼?讀了蘇同炳先生的《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我們可以說找到了部分答案。

基本信息


書籍作者:蘇同炳
圖書出版社:百花文藝
圖書類別:名人墨跡
圖書標籤:中國 近代史 百花文藝 蘇同炳
上書時間:2009-03-24
出版時間:2007-04
印刷時間:2007-04
開本:16開
頁數:517頁
印張:32.75
裝訂:平裝
印數:5千冊

內容簡介


庸主當政
嘉慶皇帝收拾了乾隆朝的權相和珅,使國庫大為充盈,民諺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嘉慶欲整治乾隆晚期形成的頹風,痛下殺手,可惜壯年暴崩。有“賢后”之稱的嘉慶繼后孝和睿皇后,賢能公正,沒有讓自己極有才幹的兒子綿忻登基,使道光安然無事地繼承了帝位。道光凡庸無能,因寵愛孝全皇后而愛屋及烏,以孝全之子奕詝(咸豐)為繼承人,而後來被稱為“賢王”的恭親王奕欣,才具遠勝於咸豐,可見道光毫不顧及為國擇賢的重要性。咸豐皇帝在內憂外患交相煎迫的情況下,不思勵精圖治,反而以醇酒美人自戕,只活了三十一歲就嗚呼哀哉了,把一片殘破的江山丟給了他六歲的兒子載淳(同治),徒然為野心勃勃的慈禧製造了竊權弄柄的機會。道光誤立咸豐,實在是導致晚清歷史走向積弱腐敗的重大原因。如果他所立的是恭親王,此後的情勢或許不致如此。
慈禧禍國
咸豐臨終託孤,讓肅順等顧命八大臣輔佐同治,因猜忌而將恭親王摒斥在權力中樞之外。慈禧利用恭親王的不滿情緒,發動辛酉政變,一舉廢黜顧命八大臣,實現了垂簾聽政的野心,恭親王也如願成了政府大總管。恭親王思想開通,識見明敏,深知當十九世紀西方侵略接沓而來的時候,非自強維新不足以立國。他支持設立製造、船政等局的主張,以謀自造輪船、大炮,又奏請在京設立同文館,以求培植通曉洋務的人才。他對慈禧絕非百依百順,令慈禧大為惱火,如慈禧屢次指示修建頤和園,恭親王就是頂著不辦。慈禧借故撤掉恭親王,用恭親王之弟醇王奕譞取而代之。醇王志大才疏,頑固不化,唯慈禧之馬首是瞻。醇王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挪用海軍軍費八百萬兩並廣收報效上千萬兩,修建頤和園。慈禧將國家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為垂簾聽政而除掉顧命八大臣。為為所欲為而用醇王取代恭親王。同治染病一命嗚呼之後,為達到繼續垂簾聽政並進一步控制醇王的目的,慈禧不顧“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的古訓,立醇王四歲的兒子為光緒帝。光緒欲變法強國,觸犯了慈禧的利益,慈禧又要廢黜光緒而代之以大阿哥溥俊。因列國反對,慈禧遷怒於洋人,妄想借義和團之力殺盡洋人。事與願違,八國聯軍入侵,慈禧裹挾光緒出逃,不許光緒同諸國談判停火撤軍事宜,唯恐光緒擺脫了自己的控制。寧肯亡國,也不變法。慈禧批評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之但知畫諾受成,為遠不及她自己之英明而專斷,恰恰反映她缺乏真知灼見。慈禧不懂得英國政治何以優良成功,猶以為中國在她的獨裁統治之下,將來尚可有使外人驚異的奇迹出現,豈不是自欺欺人之談嗎?史學家公認慈禧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自私心極重,而又沒有政治學識的庸妄女流。中國近代史共七十二年,慈禧掌權長達四十七年,實在是中國人最大的不幸。
中體西用
“中學為體”與“西學為用”的主張,乃是張之洞《勸學篇》一書的精義。這種主張比視西方技術為“奇技淫巧,壞我人心”的觀點當然是進了一步,但這種主張的實質乃是絕對尊重大清皇朝的統治權,犯上作亂的“民權”思想決不可有。這與李鴻章的觀點是一致的。李鴻章認為,中國的政治、教育、風俗、文物,無一不優於野蠻的洋人,所不逮者,只是外國的科技製造;只要學得這些外人的長技,便足以對付洋人,其他一切,都不足道。殊不知,數千年來的專制制度和官僚政治體系,早已在根本上腐蝕了國民的道德觀念,而落後保守的教育制度又蔽固了人民的思想,以致造成了官貪民愚,事事不如外國的積弱之勢。與曾國藩、李鴻章同時的郭嵩燾,在歐洲留心觀察英法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制度。他向李鴻章建議,派往英法學習製造與駕駛的學生,不如讓他們改學科學技術,以求實用。如果能像日本人的留學方針一樣,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立國之本的制度學起,當然更好。李鴻章對此卻表示不能接受。“兵乃立國之要端,欲舍此別圖大者遠者,亦斷不得一行其志”。究竟立國之要端是不是就只需國防建設這一項呢?從一百多年中國努力從事現代化的艱辛過程看來,李鴻章的看法,大概是錯了。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噸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也有一些具有遠見的外國人士說,日本維新,系從改革教育、政治、社會、軍事及工商建設等全面著手,遠比中國單單從事軍備的改革為徹底而有效。將來中日兩國一旦發生戰爭,中國必非日本之敵。這一預言後來在甲午戰爭中完全得到證實,而中國所推行多年的洋務運動,至此也完全暴露其缺點。“中體西用”的主張也破產了。
六十多萬字的巨制非二三千字所能概述。全書共為二十二人立了傳。中興名臣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都有專傳,“三屠”總督——“屠財”總督張之洞、“屠夫”總督袁世凱、“屠官”總督岑春煊也都著了重筆,更不用說禍國殃民的慈禧、齎志而沒的光緒、長袖善舞的盛宣懷。掩卷沉思,幾多感慨,幾多憂憤;幾多幸運——為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今。(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