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
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
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位於安慶市,2009年建成開放。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展覽面積1800平方米,總投資8500萬元。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黃梅戲博物館,也是安徽省第一個黃梅戲博物館,是研究黃梅戲的重要史料庫,是發揚並傳承黃梅戲的重要戲曲文化基地,是安慶市民極力支持的文化工程,是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建設文化強省”的文化發展戰略重要推動力。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由陳列區、宣教區、互動區、戲劇資料信息研究中心、辦公區和設備區組成。基本陳列以黃梅戲的發展歷程為主線,分“黃梅之鄉源遠流長”、“黃梅綻放梨園奇葩”、“梅開數度生機無限”、“凝心聚力再創輝煌”四個篇章。博物館展示了從全國各地徵集到的1000多件相關文物,主要分為文獻史料和實物資料兩大類,其中國家一類文物有16件。
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大門
博物館坐落在安慶皖江公園內的大湖之濱,與安慶黃梅戲藝術中心連為一體,佔地面積1316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982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建築面積3482平方米。鋼結構的屋頂網架和玲瓏剔透的玻璃幕牆,將現代建築的明快輕盈掩映在綠樹叢中,與碧水藍天融為一體,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這是一座兼具展覽館特色的專題博物館,分為“戲曲之鄉,源遠流長”、“黃梅綻放,梨園奇葩”、“梅開數度,生機無限”、“凝心聚力,再創輝煌”和“黃梅戲舞台美術展覽”五部分,既有用16毫米老式放映機放映原版《天仙配》等黃梅戲老電影的“懷舊放映區”,也有霧幕成像、幻影成像、大型觸摸屏等現代展示設備,許多珍貴的實物及歷史照片屬首次亮相,生動地再現了作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黃梅戲一個多世紀以來誕生、發展的曲折歷程。
它們見證了安慶作為戲劇之鄉的悠久歷史,也說明黃梅戲之所以能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絕非偶然。史載,漢代安慶潛山人左慈在曹營宴會上作“鱸魚幻術”(即魔術),眾人皆驚;孫策攻皖城,則一次“得百工鼓吹部曲三萬餘人”,可見當時安慶百戲之盛。東漢以降,安慶境內誕生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等樂府民歌,為發展說唱藝術提供了條件。特別是明朝末年,安慶樅陽人阮大鋮“以臨川之筆,協吳江之律”,創作《燕子箋》、《春燈謎》等“石巢諸劇”,流傳至今。其駐安慶天台里的阮氏家班,更是“譽滿江南,於世為冠”。入清后,安慶作為安徽省治所在地,成為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一度流落民間的戲曲藝人逐漸匯聚到安慶城西徽商雲集的石牌口(長江與皖河三大支流交匯處,自古為鹽茶等貨物集散地),創造出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為特色的徽劇,享譽江南,並隨著徽商船隊從安慶唱紅蘇杭揚州,最後“徽班晉京”,唱到北京清廷,被時人稱作“梨園佳弟子,無石不成班”。
黃梅戲就是在徽班演員大批進京后開始萌芽的。清道光咸豐年間(1840—1860年),湖北省黃梅縣一帶連遭天災,期間太平軍與湘軍又在此連年征戰,人民困苦不堪,紛紛東逃相對富庶的安慶附近各縣,還有皖北鳳陽一帶南下的逃荒者,他們中的一些人靠演唱黃梅調、採茶歌或表演花鼓燈乞討,為民眾喜聞樂見,而後竟有以此為生者。清光緒后(1875年後),一些演過徽劇的藝人如蔡仲賢(1865—1942年)等受此啟發,便與民間藝人胡普伢(1870~1935年)等結合,借用黃梅調、花鼓燈及本地民間歌舞加以改造,演繹奇聞軼事,在廟會或逢年過節時演出,從道情到兩小戲、三小戲,從業餘演唱到結為“草台班子”,從“三打七唱”到逐漸豐富器樂舞美,從口傳身授、手抄筆錄到出現“36本大戲72本小戲”經典劇目,逐漸形成了黃梅戲這個新的戲劇形式。黃梅戲的出現,改變了戲曲僅僅為達官貴人、富商豪紳服務的歷史,成為紮根於下層民眾的草根藝術,因此也獲得了旺盛的生命力。正基如此,2006年公布的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安徽省安慶市和湖北省黃梅縣申報的黃梅戲均入選上榜。
天仙配
1952年安慶黃梅戲代表隊赴上海參加華東區文藝調演的合影、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獲獎人員合影等珍貴歷史照片,使人感慨萬千。正是這兩次演出和隨後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的成立、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女駙馬》的拍攝,黃梅戲這個“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草根藝術才得以不斷得到規範、完善和繁榮,並從安慶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著名黃梅戲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拍攝戲曲影片《天仙配》時穿過的服飾以及他們早期的一些照片,令許多參觀者駐足流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嚴鳳英就沒有黃梅戲的今天。正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嚴鳳英、王少舫等一代天才黃梅戲藝術家們創造性地充分發揮才華,以無與倫比的藝術成就將黃梅戲藝術推到了高峰,並為其興盛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張1988年1月26日載有《毛澤東看黃梅戲》通訊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影印件,和朱德、周恩來以及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等會見黃梅戲演員的照片,吳邦國、王光英等為黃梅戲題詞的條幅,都掛在展室顯著位置,直觀地表現了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黃梅戲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投入,繼黃新德、馬蘭等中繼者之後,以韓再芬、趙媛媛領軍的新一代黃梅戲代表人物已走向成熟,《鄭小姣》、《七仙女與董永》、《山鄉情悠悠》等黃梅戲電影、電視劇,將黃梅戲帶進千家萬戶,連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或中國電影華表獎;《徽州女人》、《孔雀東南飛》、《徐錫麟》等新編黃梅戲優秀作品受到廣泛好評,迎來了黃梅戲又一個高潮。博物館中大量的實物和照片,集中反映了新時期黃梅戲的發展及成就。特別是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建設文化強省”的文化發展戰略以來,黃梅戲藝術工作者充分利用黃梅戲為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優勢,在登陸國家大劇院、打造黃梅戲精品的同時,仍保持了以城鄉基層為依託,以服務當地經濟文化建設、服務普通群眾娛樂生活為己任的“草根”傳統。近幾年,在各類劇團演出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安慶市、縣兩級的多數黃梅戲劇團每年演出仍在百場以上,足跡遍及全國20多個省、區、市,有的還應邀到香港、台灣地區乃至日本演出。安慶民間黃梅戲班社基本固定的民間劇團(社)就有20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