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縣
廉縣
《漢書·地理志》:“廉(縣),卑移山(今賀蘭山)在西北”,為西漢北地郡19縣之一。興建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前後。漢代廉縣轄境包括今銀川市大部以及平羅縣,是兩漢時期寧夏北部地區管理屯田植谷、移民實邊的經濟中心,也是賀蘭山東麓的邊防要塞。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曾將廉縣改名“西河亭”。東漢時恢復原名,為北地郡6城之一。是兩漢時期管理屯田殖穀、移民實邊的縣級政治中心,也是賀蘭山東麓的邊防要塞。東漢末年,鮮卑強盛,盡占原匈奴故地,其首領檀石槐死後,其子和連立,和連性貪暴,好征伐,在出攻北地郡時,被“廉人善弩射者”射死。不久,羌族起義爆發,東漢王朝無力鎮壓,只得將包括廉縣在內的北地郡沿邊屬縣內遷,廉縣全境成為羌、匈奴、鮮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之地。後來,由於黃河主河道的東遷,廉縣城南的引黃渠口引水困難,廉縣治所也隨之廢棄。
20 世紀 70 年代,寧夏考古工作者在臨近銀川城區的賀蘭縣暖泉農場與石嘴山市平羅縣崇崗鎮暖泉村交界處,發現了一處南北長約 200 米、東西寬約 100 米的漢城遺址,其夯築城牆的遺跡清晰可見。城內建築雖湮沒無存,但從出土的磚瓦和貨幣判斷,此城建築年代為新莽、東漢時期。往西在賀蘭縣暖泉農場的台地上,發現了面積約 10 萬平方米的古漢墓群,墓冢數量達 100 多座,並清理出一批漢代銅器、鐵犁壁、銅戰刀、陶器等物。據有關專家考證,此漢城很有可能是始建於西漢的廉縣城遺址。
廉縣的設置,距今已有2100 多年的歷史,它存在了 300 多年,是銀川地區首置和存在時間最長的縣級建置。興建廉縣之初,正值西漢朝廷向河套地區大規模移民實邊。漢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 “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廉縣,即建於此次大規模移民之時。銀川平原是此次移民的重點地區,農業人口在短時期內急劇增加,引黃灌渠開始修建。銀川市賀蘭縣暖泉漢墓中曾出土一件漢制鐵鑄犁壁,呈長方葉狀,長 50 厘米,寬 22 厘米,一角為弧圓,背面有兩個鼻鈕。犁壁若與犁尖連用,可翻曬耕地,以疏鬆土壤和提高肥料效用。此外,發現了用以深翻土地的鐵杈。這說明遠在漢代,銀川平原的農業技術和中原地區一樣先進。由於移民措施得力,經濟發展迅速,使銀川平原迅速成為河渠縱橫、沃野千里的繁庶地區。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尚書僕射虞詡就曾上奏朝廷,稱包括廉縣在內的北地諸郡“沃野千里,谷稼殷積……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可見,當時的農業和畜牧業已經相當發達,廉縣作為寧夏北部地區最早的縣級建置,對寧夏早期的農業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通過調查和了解,廉縣城址基本呈平面正方形,南北、東西各為200米,城內已無建築痕迹,現存基址地面散布有陶器殘片、瓦當等。
保護範圍:以遺址為中心50000平方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範圍外四向各100米以內。
賀蘭發現古遺址 初步確定為西漢“廉縣遺址”
中廣網 2009-04-15
考古人員通過走訪群眾、實地調查,在東乾渠以西、平羅縣崇崗鎮暖泉村與賀蘭縣暖泉農場接壤處發現一些灰質陶瓷瓦片,根據當地群眾所講“開墾荒地時,偶見有綠色陶瓷片及古錢幣”等情況,普查人員初步斷定這是一處古遺址。由於開荒嚴重,遺址地域位置及分佈尚無法確定,根據史書記載,考古人員認為該遺址可能為西漢時期的“廉縣遺址”。
目前,考古人員正著手準備攜帶器材進行實地考古發掘,進一(記者 申 東)
(稿件摘自 寧夏網-寧夏日報,如需轉載請與寧夏網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