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症

帶下症

帶下症,古有五色帶之名,尤以白帶為多見。多因脾虛濕熱,或寒濕困脾而致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所致。臨床表現以陰道分泌物量多為主,帶下色白、質稀、味腥,或色黃、質稠如涕如膿,且連綿不斷。

目錄

正文


à à èɡ
治療
腎俞、環俞、次髎帶脈、歸來。濕熱型配陰陵泉、三陰交、行間;寒濕型配關元、足三里、氣海、陽陵泉。
方法:濕熱型用刺絡拔罐法,或針刺后拔罐法;寒濕型用單純拔罐法,或留針拔罐法、薑汁罐法,罐后加溫灸。均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治療方法二
帶脈、三陰交。白帶配關元、陰陵泉、隱白、丘骨;黃帶配陰谷、隱白、大赫、氣海;赤白帶配氣海、關元、上髎
方法:除隱白外,均用針刺后拔罐法,先針刺(白帶用補法,黃帶用瀉法,赤白帶用平補平瀉法),刺后拔罐15-20分鐘。如為白帶,罐后加灸。隱白只針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治療方法三
小腸俞、次髎、帶脈、關元。濕熱型配三陰交、陰陵泉;寒濕型配腎俞、命門;陰癢配蠡溝。
方法:採用留針拔罐法,留罐20分鐘。寒濕型者罐后加溫灸3-5壯。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