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學院
公立大學
無錫學院轉設成功后將成為繼江南大學之後,地處無錫市的第二所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同時,該校也將成為江蘇省首家,由獨立學院轉設成公辦的普通本科高校。
2021年2月2日,教育部發布公告,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學校標識碼為4132013982;同時撤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的建制。無錫學院成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2018年9月,濱江學院遷址無錫辦學以來,形成了濱江學院、南信大無錫研究生院、南信大無錫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和校地合作企業"五位一體"的辦學格局,構建了涵蓋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將按"無錫大學、公辦體制"的目標定位,將濱江學院轉設成為無錫市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無錫學院。
預計最快2020年底,完成轉設計劃,更名為“無錫學院”。目前,該工作被列為江蘇省教育廳2020年重點工作。
2021年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轉設為無錫學院,辦學性質為公辦。
學院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建有南信大無錫研究院和無錫研究生院,設有物聯網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大氣與遙感學院、理學院、商學院、人文法政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1個二級學院,6個碩士點、40個本科專業,覆蓋理、工、文、管、經、法、藝等七大學科門類。2019年,金融工程、物聯網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3個專業入選江蘇高校一流本科專業。
院系介紹
序號 | 二級學院 | 學科門類 | 專業類 | 專業代碼 | 專業 | 備註 |
1 | 物聯網工程學院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03 | 網路工程 | |
2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05 | 物聯網工程 | ||
3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10T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2018 | |
4 | 計算機學院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5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02 | 軟體工程 | ||
6 | 工學 | 計算機類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2019 | |
7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1 | 電子信息工程 | |
8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2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9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3 | 通信工程 | ||
10 | 理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4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2020 | |
11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5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12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06 | 信息工程 | ||
13 | 工學 | 電子信息類 | 080717T | 人工智慧 | 2019 | |
14 | 自動化學院 | 工學 | 機械類 | 080204 | 機械電子工程 | 2020 |
15 | 工學 | 儀器類 | 08030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16 | 工學 | 電氣類 | 08060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17 | 工學 | 自動化類 | 080801 | 自動化 | ||
18 | 工學 | 自動化類 | 080803T | 機器人工程 | 2018 | |
19 | 軌道交通學院 | 工學 | 機械類 | 080207 | 車輛工程 | 2020 |
20 | 工學 | 自動化類 | 080802T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
21 | 工學 | 交通運輸類 | 081801 | 交通運輸 | 2019 | |
22 | 環境工程學院 | 理學 | 化學類 | 070302 | 應用化學 | |
23 | 工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082501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2020 | |
24 | 大氣與遙感學院 | 理學 | 大氣科學類 | 070601 | 大氣科學 | |
25 | 工學 | 測繪類 | 081202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
26 | 工學 | 測繪類 | 081201 | 測繪工程 | ||
27 | 理學 | 地理科學類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學 | ||
28 | 工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 082901 | 安全工程 | ||
29 | 理學院 | 理學 | 數學類 | 07010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30 | 商學院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類 | 120206 | 人力資源管理 | |
31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32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類 | 120203K | 會計學 | ||
33 | 經濟學 | 經濟與貿易類 | 0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34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類 | 120202 | 市場營銷 | ||
35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類 | 120204 | 財務管理 | ||
36 | 管理學 |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 120601 | 物流管理 | ||
37 | 經濟學 | 金融學類 | 020302 | 金融工程 | ||
38 | 人文法政學院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050201 | 英語 | |
39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050207 | 日語 | ||
40 | 法學 | 法學類 | 030101K | 法學 | ||
41 | 傳媒與藝術學院 | 藝術學 | 設計學類 | 130508 | 數字媒體藝術 | |
42 | 藝術學 | 設計學類 | 130509T | 藝術與科技 | 2020 |
院系介紹
一、物聯網工程學院 | 物聯網工程學院其前身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計算機系,具有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學科交叉綜合優勢,學院本著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宗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培養信息、計算機、大數據等領域的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 |
專業設置 |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體工程、網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軟體工程(嵌入式培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安全八個本科專業。 |
師資隊伍 |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學歷與職稱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11人,教師碩士、博士化率近100%。 |
科學研究 | 結合學院科研定位,以應用型研究為主,學院科研實力增長迅速,近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事業委託項目30餘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取得軟體著作權200餘項,授權專利100餘件。 |
人才培養 | 學院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培養適應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面向江蘇經濟社會發展,面向中國物聯網事業發展需求,實現計算機學科與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有效融合,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專門人才。 |
優勢特色 | 物聯網工程學院擁有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等八個專業,具有學科交叉綜合優勢,2018年開始在作為中國物聯網首航之城的無錫市辦學,具有區位優勢。物聯網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物聯網確定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物聯網技術持續深化與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協同創新,與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與新能源、新材料、先進位造業等新興產業的“雙向融合”不斷增強。物聯網工程學院面嚮應用,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良好的適應性,在信息、計算機、大數據等領域具有較深造詣的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 |
二、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前身為濱江學院電子工程系與理學系,依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博士點、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等學科與江蘇省大數據分析重點實驗、江蘇省氣象探測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金匱創新創業省級實踐教育中心、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支撐。在專業建設、科學研究、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
專業設置 | 學院緊跟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面向電子信息與通信行業,服務地方,設置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六個專業,培養具有紮實電子信息類學科理論基礎與應用技能的高級專門應用型人才。 |
科研與學院師資 | 學院在智能信息處理與探測技術領域中具有鮮明特色並形成了智能信息處理與通信系統、電聲測量與探測技術兩個研究方向。近年來,學術專著出版、發明專利授權、軟體著作登記、各級各類科技獎勵數十項,參與制定2項國家行業標準。學院教師均主持或參與了國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及其他社會服務類等科研項目。超過50%的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團隊博士化率超過60%,國際化率達到50%;超過70%教師具有工程經歷。 |
教學改革 | 1.因材施教,採用平台課管理模式強化學生學科基礎;2.產業教授擔任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教師;3.加強學院教材與精品課程建設,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4.學院教師主持了省“十二五”電子信息類專業重點建設項目、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獲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2019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獲評為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通信工程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在獨立學院專業評估中獲星級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獲無錫市新設專業獎勵。 |
人才培養 | 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懷”競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中,數十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其中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獎率在全省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一。考研錄取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部分畢業生到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國家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境外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 |
優勢特色 | 1.學院按“學用結合、學有專長、發揮特長”原則,結合“專業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的需要,培養新時代所需應用型人才。2.利用產教融合,共建校企合作產業基地。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南信大濱江華為ICT學院;與中國電科集團第58所共建中科芯微電子產業學院;與江蘇省無線電科學研究所共建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與長電集團半導體有限公司達成訂單式人才培養合作意向等。結合產業基地優勢資源,我院獲批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兩項,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產教融合,緊貼地方優勢產業,協同發展,多邊合作,激活發展潛能,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有著深遠意義。3.通過專業國際化,擴大知名度,提升辦學層次。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留學生招生專業,引進國際教學體系,全英文授課。 |
三、自動化學院 | |
歷史沿革 | 自動化學院前身為濱江學院自動控制系,依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控制工程碩士點、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特色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計劃等載體和平台支撐創建。濱江學院遷址無錫辦學,自動化學院繼續共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學資源外,堅持“服務地方經濟,順應社會發展”辦學宗旨,秉持“實基礎、強實踐、重創新”辦學特色,致力於培養“知原理、能動手、有創新”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學院本著立足於國家和地方產業發展規劃與戰略布局,面向先進位造業、新能源、智能化系統等領域,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融合學校教師和知名企業技術骨幹打造雙師型師資,提升專業核心競爭力和辦學水平。 |
專業設置 | 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簡稱電氣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機器人工程四個專業。電氣工程專業重在培養新能源(光伏、風力)發電及輸變電、配電自動化與保護控制、智能電網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自動化專業重在培養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製造設備和工業機器人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注重高端基礎件測控與儀錶方面的人才培養;機器人工程專業重在培養具有全面的機器人系統設計、開發和應用技能的高素質複合型應用人才。 |
師資隊伍 |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多個省級科研和教學團隊,多人次獲得了省、市級人才獎勵計劃的資助。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教授、副教授比例達35%,青年教師佔比達87%,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75%,教師國際化背景達到20%,實驗實習教師佔比為15%,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教授佔比達26%,高級職稱教師均為博士研究生或碩士研究生導師。自動化學院在校碩士研究生達100餘人。 |
教學平台 | 學院積極融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各種教學實驗平台建設,包括江蘇省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江蘇省物聯網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江蘇省網路空間安全(無錫)實訓基地、江蘇省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儀器與製造裝備產業學院、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IAAT全國工業自動化人才認證技能培訓與測試中心、全國三網融合移動網際網路人才認證培訓實訓基地等應用性人才培養平台與載體;教學儀器與設備近5000台套,設備總值6000餘萬元,配有電力系統、電力電子與拖動、綜合自動化、過程式控制制、工業機器人、車輛運行監測與控制、新能源發電及控制等實驗室,新建實驗室一體化設計,設備先進,具備教學、科研和服務地方技術開發多種功能。 |
教學水平 | 學院近5年獲得多項教學成果獎,近50名學生參加了江蘇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項目,多門課程榮獲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並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獎。 |
人才培養 | 近三年來,學生在國家級大學生電子設計、高等數學等競賽上有25人獲得各等級獎項,在省級智能車、機器人等競賽中有89人獲得各等級獎項;三年來,學生考研升學率不斷提升,平均在25%以上,部分學生升入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貴州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知名高校繼續深造,還有些學生進入昆士蘭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麥考瑞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繼續研究生教育;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就業領域廣,就業層次高,其中不乏一部分優秀學生進入中興電子集團、南京熊貓電子集團、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智能電網等知名企業就業。 |
四、軌道交通學院 | 軌道交通學院是濱江學院下屬的二級學院,開設有五大專業,分別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電氣自動化方向)、通信工程(軌道交通信號方向)、物流管理(運營組織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交通信息管理方向)、自動化(軌道車輛電能傳動方向),旨在全方位培養軌道交通領域應用型人才。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電氣自動化方向) |
專業簡介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電氣自動化方向)涉及輸變電、電力電子、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電機電器、信息與網路控制、機電一體化等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尤其是面向當今蓬勃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而興起一門學科。 |
辦學定位 | 本專業主要面向城市軌道交通、快速鐵路交通電氣化、供配電、設備製造等行業領域,培養符合國家發展需求,能夠承擔社會責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其基本應用技能的“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能創業”的應用型、創新型和國際化的應用研究型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
就業與職業發展 | 本專業畢業生適合在電氣工程、電力系統、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城軌低壓配電系統、供變電工程等相關領域中從事技術研發,系統、設備和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測試、運行和管理等工作。可在測控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智能工程、軌道交通等學科領域繼續深造和發展。畢業生也可攻讀軌道交通類、電子信息學科等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2.通信工程(軌道交通信號方向) |
專業簡介 | 通信工程(軌道交通信號方向)是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涉及機、電、計算機等多門學科技術,是現代電子技術、信號控制技術、交通工程和自動化技術的交叉與融合的綜合學科,重點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及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等方面的知識,著重培養在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既有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信號與控制專門人才,能在軌道交通通信、無線通信與網路等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等工作。 |
辦學定位 | 通信工程專業(軌道交通信號方向)根據濱江學院辦學定位,依託江蘇省城市軌道交通的優勢,以軌道交通運營企業、信號控制設備製造企業的兩大行業崗位就業群的需求為導向,以專業綜合應用能力為主線,強化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能從事鐵路及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工作。 |
就業與職業發展 | 畢業生主要從事高速鐵路、既有鐵路、地鐵和城市軌道交通、廠礦企業鐵路等領域中信息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設計、開發、系統集成、施工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國有鐵路各路局、城市地鐵公司、各地方鐵路公司等部門從事技術開發與管理、工程設計及設備維護等工作,在鐵路行業相關的研究院、設計院、鐵路局、工程局、地鐵公司、信號工廠、相關研發單位(如中國通號股份公司、鐵科院、卡斯柯、和利時、阿爾斯通)、學校等發揮重要作用。畢業生也可攻讀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學科等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3.物流管理(運營組織方向) |
專業簡介 | 本專業以現代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為專業背景,將物流管理中運輸組織與管理技能、信息系統管理、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等多種技術的交叉滲透,著重培養學生在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調度指揮操作、綜合控制和處理突發事件等方面的技能,併兼顧國有鐵路、地方鐵路運營管理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同時採用大學應用型教育和產學合作模式,依託地方地鐵、校企互補的實訓條件,實施多種形式的知識技能培養,重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現場應變能力,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達到培養學生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目標。本專業面向城市軌道交通企業和其他相關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較高綜合能力,從事城市軌道交通運輸運營管理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
辦學定位 | 本專業的辦學定位主要是重點面向地鐵、併兼顧國有鐵路、地方鐵路、軌道交通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軌道交通運營組織與管理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與科學管理觀念;具備與時俱進的物流管理與運營組織領域理論、實踐知識;具備採用先進科學技術與設備解決軌道交通運營組織等方面複雜管理問題的能力;具備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創新能力與自適應學習能力;適應軌道交通現代化發展需要,可成為企業的中高層管理骨幹。 |
就業與職業發展 | 畢業生能在軌道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軌道交通單位、物流公司、國際運輸管理企業、外貿進出口公司等單位從事:交通運輸企事業生產經營管理崗位、場站運輸組織與管理崗位、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與管理崗位、國際貨運管理崗位、國際商貿管理崗位等。也可成為企業的中高層管理骨幹儲備人才和從事學校的相關教育教學工作。畢業生也可以攻讀經濟管理類或軌道交通類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4.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交通信息管理方向) |
專業簡介 | 本專業方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注重實踐、開展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在如何利用大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分析等技術更好地建設智慧型軌道交通背景下,將信息管理中的資料庫、數據結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軌道交通信息管理等多種技術的交叉滲透,著重培養學生具備軌道交通行業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管理、集成及維護能力,並能在交通、運輸及各行業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管理及維護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
辦學定位 | 本專業以信息分析與處理為核心,定位於全面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管理學、交通信息資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統開發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初步建立以軌道交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知識為核心,現代經濟學類和公共管理類相關知識為輔助的較完善的知識體系。掌握軌道交通智能化數據分析處理及決策支持能力,具備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對職業、社會、環境的責任感。 |
就業與職業發展 | 本專業方向可在軌道交通設計和運營單位從事信息系統的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等相關工作,如從事分析和設計各種應用類型的軌道交通信息系統,交通IT項目管理,軌道交通信息系統的管理諮詢,軌道交通信息系統運維,其他與使用信息技術支撐組織運行並實現組織目標的相關的工作。學生可在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軌道交通相關專業繼續深造。5.自動化(軌道車輛電能傳動方向) |
專業簡介 | 自動化專業在軌道交通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蓬勃興起的城市軌道交通中。軌道交通自動化專業方向是以自動控制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以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感測器與檢測技術等為主要技術手段,對軌道交通中的各種機電裝置和系統實施自動化控制,是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結合、機械與電子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運行與製造結合,集控制科學、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工程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專業,因此,軌道交通自動化專業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工(科)文(人文)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此外,該專業還具備專業綜合性和應用特殊性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複合型工科專業。 |
辦學定位 | 本專業方向主要面向城市軌道交通,也包括其他相關領域中的電機、電器、車輛的自動化和智能控制等方面,通過加強政產學研結合,共享廣泛教育資源,切實推進多元融合,培養符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的,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實基礎、重應用、強素能”的應用型、複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
培養目標 | 本專業方向面向軌道交通及其相關領域中的電機、電器、車輛的自動化和智能控制等方面,通過四年的學習與工程訓練,使學生獲得與軌道交通相關的電子、控制、計算機、機械與電氣專業的基礎知識,具備進行綜合性的軌道交通系統分析、設計和維護的應用技能:面向工程應用、注重動手實踐,在軌道交通系統硬軟體設計、設備使用與維護及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同時,結合長三角地區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實際,在軌道交通車輛電能驅動、工程管理等方面進行專門課程設置,適應地方經濟區域軌道交通行業快速發展和人才需求,培養道德文化素養高、社會責任感強、身心健康,專業基礎知識牢固和理論功底深厚、工程實踐能力強,同時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軌道交通控制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術研發、系統和產品設計、製造、測試、分析、銷售、運行和維護、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
就業與職業發展 | 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地鐵、輕軌和城際軌道交通部門(公司),從事車輛運行、管理、維護與生產製造,機電設備維護、電氣控制的檢測、車輛駕駛等技術工作。也可以到其他通信、電子相關部門工作,就業前景廣闊。同時可在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等學科領域繼續深造和發展。 |
五、大氣與遙感學院 | 大氣與遙感學院是依託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及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多次名列全國第一的大氣科學學科,並在母體學校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的全力支持下所創建。擁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多個教育部和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國家和省級優秀人才集體作為本學院教學與科研支撐,為我院培養科學素養高、人文素養優、專業技能強、創新能力足的應用型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為了契合全國和無錫市新興產業發展、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氣與遙感學院積極優化專業結構,開設大氣科學、地理信息科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安全工程等五個專業,專業設置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大力發展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聯繫密切的應用性專業。所設專業就業領域廣,近年來大氣科學、遙感、測繪、地信、安全工程類學生的就業率在98%以上;考研報考率達50%以上,考研上線率在30%左右。 |
優勢特色 | 2019年學院將陸續建成天氣預報綜合實驗室、公共基礎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以及防雷綜合實驗室等科研平台,並將逐步建設成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圍繞學科與專業發展,深入分析師資隊伍學科背景,不斷凝練優化科研方向,逐漸形成了鮮明特色的研究領域,主要方向包括:氣候變化、大氣與生態環境保護、農業氣象學、氣候變化與農業防災減災、交通氣象學、生態環境遙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雷電安全等。我院在西北地區率先開展了沙塵暴天氣應用技術研究,創建了省級沙塵暴監測、預報服務體系。近年來,學院先後承擔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項目,其中國際合作項目5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重點工程項目等各類科技項目數余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2項,廳局級獎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出版專著4部,教材10餘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家軟體著作權1項。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已與無錫市氣象局、江蘇省無線電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蘇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簽署有關共建實習基地和聯合培養人才等的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校外創新實習產學研基地,充分發揮實踐平台作用,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為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全方位平台。通過成立實踐小組,學生自行設計方案,結合校內外導師指導,完成研究工作,培養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能力。 |
六、理學院 | 理學院是在濱江學院原理學系基礎上組建的,並依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碩士點及“江蘇省統計科學基地”、“數學教育實驗中心”等平台支撐,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
專業設置 | 學院緊緊圍繞當前市場對新興產業如大數據、雲計算的迫切需要,面向網際網路、銀行等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設置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旨培養具有紮實的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理論基礎,熟練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與計算技能解決信息處理和科學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人才。 無錫學院 |
師資隊伍 | 學院現設有數學教研室和物理教研室2個教研室以及大學物理實驗中心,承擔了濱江學院數學、物理基礎學科的教學工作,學院擁有一支綜合素質高、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教職工共有23人,其中博士9名、副教授9名,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到40%。 |
教學科研 | 近年來,學院發表SCI論文近40篇,授權發明專利近10項,獲得全國高等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二等獎1項,逐步形成高質量的教學科研團隊,學院在基礎教學和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逐步構建寬厚的基礎課程平台和以實踐創新活動及配套課程為主的實踐能力培養平台,將科技發明、科技創新、科創競賽等實踐活動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創新能力培養,從而為國家輸送高素質的本科生人才。 |
教學改革 | 理學院在本科教學管理與改革進程中,堅持“固、實、強”的人才培養理念。打好學生牢固基礎,實行統一大綱、統一進度、統一備課、統一試卷、統一閱卷的平台課程教考分離管理。課內課外相結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課內培養基本實踐能力,課外提升專業實踐能力。 |
人才培養 | 理學院作為信息與計算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取得了長足進步。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高校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中,數十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學院培養了一大批素質高、應用能力強的工程技術、業務運行和科技管理人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近年來,學院畢業生一直保持著高考研率,部分學生到境外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高質量就業率達90%。 |
七、商學院
商學院現有3個系8個專業,分別是金融與貿易系(金融工程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財務與會計系(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學專業)、工商管理系(市場營銷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物流管理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校學生規模約2400人。
商學院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依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遵循服務江蘇和無錫區域經濟發展的辦學宗旨,創建產教融合為抓手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考研為抓手的精英化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已取得豐碩成果。已簽約產教融合合作企業15家,將在專業建設、實習實訓、創新創業、師資互聘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度合作;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達到12%,已與英國思克萊德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台灣東華大學等在聯合培養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商學院擁有一支年富力強、學歷和職稱結構日趨合理、教學科研水平穩步上升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36人,其中高級職稱與博士化比率均超過50%。商學院依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高水平師資隊伍及優質教學科研資源,不斷培養自有師資力量;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致力於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升學率、就業率和社會滿意度明顯提高。
無錫學院
商學院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不斷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學院組建了12個教學團隊,進一步凝練和整合了教師隊伍,優化了教學資源,為實現“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打下堅實基礎。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類國際合作資源,通過文化交流、本科階段聯合培養、暑期遊學等形式,為廣大學生提供出國留學機會。近幾年,已有多名學生被美國底特律大學、英國利茲大學、法國國立科學技術與管理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錄取為研究生。近年來,我院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江蘇省大學生課外學術技術作品競賽中屢獲大獎;奪得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大學生公益創客項目金獎,“萬千氣象看人生”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全國最佳實踐團隊”稱號,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社會實踐團隊共同躋身全國十強。
未來五年,商學院將繼續秉承高素質、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理念,繼續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將我院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培養應用型工商管理、金融貿易、物流管理與信息管理等專業的特色人才搖籃。
八、人文法政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人文法政學院設有外語、思政、大學體育三個系室。其中,外語系負責英語、日語專業及大學英語公共課的教學,思政教研室負責法學專業及思政公共課的教學,大學體育教研室負責全濱江學院的體育健康課程教學。
學院學科積澱深厚,科研和學科建設方面成績斐然,現有知名專業學士學位點;承擔省級及市廳級課題十數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參編教材多部。
近年來為實現人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學院不斷擴大國際交流合作,為學生提供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海外名校的國際交流機會。
學院大力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的應用型專業創新人才,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僅為學生提供優質的企事業單位合作資源,還在專業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度,憑藉導師多年優秀的教研經驗,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個人發展計劃,旨在通過專業實踐充分吸收理論知識,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學院將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科建設,推進學院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發展。
學院設置設有英語、日語、法學三個專業。
1.英語
英語專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與革新,已是區域內知名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點。專業以“實基礎、重應用、強素能”為人才培養基本思路,以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核心,強調理論知識與語言實操性並舉,培養綜合素養全面、國際視野開闊、口筆譯能力突出的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
本專業教學條件完備,擁有語音實驗室9間、語言自主學習室3間、外教智慧教室3間,可同時容納800餘名學生學習。本專業堅持校地實踐互動與國際學術交流兩大基本戰略,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既為學生提供區域內優質企事業合作資源,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又為學生提供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海外名校的國際交流機會,提升學生知識與能力層次,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閱讀、初級口譯、中級口譯、高級口譯、第二外語、英語語音與誦讀、英語語法、英國文學史、美國文學史、英美文學選讀、西方文論、西方現代主義電影藝術、英語語言學導論、翻譯概論、英漢翻譯、漢英翻譯等。
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后可報考國內外高校的英語語言文學、對外漢語、經濟貿易等領域的研究生繼續深造;也可在政府、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從事英語翻譯、招商引資、外貿、英語教育等工作。
2.日語
專業以日語語言學習為核心,以“德智雙修、知行並重”為目標,注重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深厚文化底蘊、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研究型、複合型高級涉外人才。同時,本專業的學生在熟練掌握日語的基礎上,英語也達到較高的水準,畢業前通過英語四、六級測試,拓寬了學生就業的路徑,深受廣大用人單位的好評。
主要課程:基礎日語、日語視聽說,日語泛讀,日語寫作,高級日語,日漢互譯、日本文學簡史、日本歷史、日本國情、旅遊日語、日漢口譯理論與實踐。
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后可在外交、外貿、金融、行政、文化、教育以及外企等單位勝任翻譯、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
3.法學
法學專業以“夯實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創業意識、提高應用能力”為辦學理念,立足於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戰略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良好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系統掌握法學專業知識、熟悉中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法學專業採用“厚基礎、多學科、理論與實踐互動”的培養模式,基礎課程覆蓋面廣,專業課程系統完善,實踐課程環環相扣,學生社會實踐和科研創新豐富多樣。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從一年級開始導師對本科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全方位的指導。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法、環境法、婚姻家庭法等。
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后能夠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等國家機關工作;在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部門等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也可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從事法律顧問工作以及法學教育研究機構從事法律理論和實務工作。
九、傳媒與藝術學院
傳媒與藝術學院設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包含交互媒體與電子競技兩個專業方向,擬設立新專業藝術與科技。專業辦學通過採用“國際化特色+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近年來取得豐碩的辦學成果,社會及行業內認可度不斷提升。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與建設總目標、總方針,採取了“國際教學研究”+“特色教學實踐”雙向循環的數字媒體藝術國際化人才培養TAPF創新體系模型,先進的專業辦學理念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傳媒與藝術學院實驗室包括可承接國內外專業賽事的電子競技館、數字攝影棚、數字錄音棚、畫室、視聽室、影視後期機房、CG機房等。實驗平台已建成先進的電競實驗基地,可同時容納100人,滿足國內中型電競賽事的舉辦要求,還可承辦內場綜藝節目、攝影展等活動。在數字攝影棚與錄音棚建設方面,結合專業方向,建設直播、導播中心,場館舞台對面設置控制室,不僅全部配備先進的解說直播間、導播間、機房等,還為專業建設提供最真實的教學條件。
學院借鑒與引進國外藝術學院工作室培養模式,建立以導師為核心的工作室制度。將導師工作室制和以賽促學的教學機制有機融合,構建“以展賽促教學、以展賽促科研、以展賽促創新”的創新、創業、創作“三創並舉”人才培養機制。展賽教學成果顯著,學生多次在國內外的展賽中獲獎。同時,學院建成中國、英國等多國教授、設計師、專家共同組成的國際教育教學平台。
根據數字媒體專業特點,組建了理論型和實踐型兩個教師團隊。理論型教師主要承擔數媒專業相關理論課程的授課,例如視聽語言、藝術概論、數字媒體導論、電子競技概論等;實踐型教師主要承擔課程中實踐環節的授課,例如遊戲原畫設計、網頁設計基礎、UI設計創意、流媒體技術應用、遊戲程序設計、電競節目編導、電子競技賽事運營與管理、自媒體建設與運營等。教師專業結構合理,符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的專業構成要求。部分教師具有交叉性學科背景,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滿足數字媒體專業教學交叉性的需要,
學院通過實施“高校+企業+政府”的多方聯合培養模式,為校企合作提供新思路,同時輻射和擴大示範影響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於2016年參加華為SI3.0店面形象視覺項目,在與多個國際團隊的競爭中中標,全程參與了宣傳視頻的製作,在全球52個國家的新聞發布會上播放。
學院與完美世界教育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共建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項目引進、課題研發和成果轉化等多個環節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同時以電子競技專業為主要合作點,聯合培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電競編導方向學生,從課程研發、實習實訓、電競項目實踐到就業等多個環節培養電競精英人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辦的一所獨立民辦二級學院,有獨立的校園,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毗鄰,成立於2002年5月,辦學層次為全日制普通本科。濱江學院面向全國招生,設有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40個,在校生1萬餘人。根據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的有關文件精神,學生畢業時頒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授予學士學位。
濱江學院所可以充分享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長期形成的歷史聲譽、辦學經驗、管理資源、雄厚師資等。開辦的專業都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勢的同時又是社會急需的專業;教學計劃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各院系和社會專家根據濱江學院的培養目標而專門編製;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各院系主任和有關專家組成;教學骨幹均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優秀教師和部分社會知名專家、學者;學院同時共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質辦學資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行完全學分制。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安全網路實訓平台:江蘇省網路空間安全(無錫)實訓基地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工業環境危害要素監測與評估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網路素養教育基地:無錫市網路空間安全實訓基地
省級研究生工作站:無錫研究院、無錫研究生院
無錫市人才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創建單位:無錫研究院
無錫市科普基地:軌道交通實訓基地
近三年,學院學生在挑戰杯、“網際網路+”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中獲獎近500項。考研升學率穩居同類院校前列,2020屆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上線率18.87%、錄取率近13%,眾多優秀學子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學院與美國、英國、港澳台等多所境外高校簽署合作協議,為廣大學生提供出國、出境交流學習和深造的機會,部分優秀學子被北卡羅來納大學、伯明翰大學、悉尼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錄取攻讀研究生。建院以來,學院已培養畢業生3萬餘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學生考取國家公務員,或被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國企、事業單位錄用。
辦學理念
濱江學院秉承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良的辦學傳統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傳承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悠久的辦學歷史,確立了以培養“應用型、創業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人才培養戰略,強調“夯實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創業意識、提高應用能力”,著眼市場需求,契合無錫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精選母體高校部分品牌精品專業,開設了40個專業及專業方向,涵蓋文、理、工、經、管、法等多個學科門類。辦學層次為全日制本科,面向全國招生,學院在校生1萬餘人。學院先後與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
學院發展
學院堅持“夯實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的辦學理念,以“技能型、精英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為導向,構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建有百餘個實習實訓基地,其中,與無錫市30餘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近三年,學生在挑戰杯、“網際網路+”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中獲獎200餘項。考研升學率穩居同類院校前列,2019屆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上線率達20%、錄取率達15%,眾多優秀學子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
無錫學院
濱江學院將秉承“艱苦樸素、勤奮好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優良校風,恪守“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注重內涵建設,努力建成一流創新應用型大學!
發展目標
無錫學院將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一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定位,堅持服務無錫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堅持“區域化、協同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紮實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實現“五個一流”的辦學目標,全面增強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努力開創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局面。
無錫學院(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位於無錫市錫山大道333號,毗鄰錫東新城商務區核心區,距離無錫高鐵東站、地鐵2號線、映月湖中央公園僅1公里,風景優美,地理位置優越。校園佔地總面積1101畝,規劃建設總建
2張
無錫學院
築面積30.65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備,教學科研條件良好,是一所現代化的智慧校園、生態校園、人文校園、低碳校園和開放校園。
學院在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獨立學院排名”上榜的234所獨立學院中,位居全國第20位、江蘇省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