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故訓傳
毛詩故訓傳
西漢初年,傳授詩經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魯國人申公,一是齊國人轅固,一是燕國人韓嬰。但是這三家著作除《韓詩外傳》,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詩。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詩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裡面的解釋。所以《毛詩》就是《詩經》的《毛傳》。
中國研究《詩經》的著作。簡稱《毛傳》,30卷。其作者和傳授淵源,自漢迄唐,諸說不一。現代一般根據鄭玄的《詩譜》和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定為魯人毛亨 (大毛公)所作。《毛詩故訓傳》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 詩經》注本,全書以解釋字義為主,其章句訓詁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許多古義。東漢末年,鄭玄為之作《箋》,唐代孔穎達又進一步疏解《毛傳》、《鄭箋 》而作《 毛詩正義》,遂使《毛傳》在經學研究領域地位不斷提高。但毛亨解詩,常以封建倫理觀點歪曲詩的主旨,語多附會,不足憑信。通行版本有《十三經註疏》等。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也就是現在流行於世的《詩經》。《毛詩故訓傳》是《 詩經》注本,全書以解釋字義為主,其章句訓詁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許多古義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箋】發,猶見也。聲謂宮商角徵羽也。聲成文者,宮商上下相應。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與樂之宮商相應也。譎諫,詠歌依違,不直諫。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箋】始者,王道興衰之所由。然則《關雎》、《麟止》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箋】自,從也。從北而南,謂其化從岐周被江漢之域也。先王,斥太王、王季。《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箋】哀,蓋字之誤也,當為衷。衷謂中心恕之。無傷善之心,謂好逑也。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傳】興也。關關,和聲也。雎鳩,王雎也,鳥摯而有別。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別焉,然後可以風化天下。夫婦有別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箋】摯之言至也,謂王雎之鳥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傳】窈窕,幽閑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閑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箋】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諧,則幽閑處深宮貞專之善女,能為君子和好眾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謂三夫人以下。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傳】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關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備庶物,以事宗廟也。【箋】左右,助也,言后妃將共荇菜之葅,必有助而求之者。言三夫人九嬪以下,皆樂后妃之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傳】寤,覺;寐,寢也。【箋】言后妃覺寐則常求此賢女,欲與之共己職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傳】服,思之也。【箋】服,事也。求賢女而不得,覺寐則思己職事,當誰與共之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傳】悠,思也。【箋】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誠思之。卧而不周曰輾。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箋】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傳】宜以琴瑟友樂之。【箋】同志為友,言賢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與琴瑟之志同。共荇菜之時樂必作。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傳】芼,擇也。【箋】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擇之者。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傳】德盛者宜有鐘鼓之樂。【箋】琴瑟在堂,鐘鼓在庭,言共荇菜之時,上下之樂皆作,盛其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