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玻爾

N·玻爾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丹麥文: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男,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大學碩士/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玻爾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玻爾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互補原理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他還是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人物詳細介紹


玻爾還是一個中學生時,就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進行了小型的物理實驗。1903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物理,1907年,根據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利的著作,玻爾在父親的實驗室里開始研究水的表面張力問題。自製實驗器材,通過實驗取得了精確的數據,並在理論方面改進了瑞利的理論,研究論文獲得丹麥科學院的金獎章。1909年獲科學碩士學位,1911年,24歲的玻爾完成了金屬電子論的論文,從而在哥本哈根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他發展和完善了湯姆生洛倫茲的研究方法,並開始接觸到普朗克的量子假說。
論文答辯之後,他起初在英國劍橋大學湯姆生領導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工作,由於對盧瑟福的仰慕,又在曼徹斯特大學的盧瑟福實驗室工作了4個月。當時正值盧瑟福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模型。人們把原子設想成與太陽系相似的微觀體系,但是在解釋原子的力學穩定性和電磁穩定性上卻遇到了矛盾。這時玻爾開始醞釀自己的原子結構理論。
玻爾早在大學作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時,就考察了金屬中的電子運動,並明確意識到經典理論在闡明微觀現象方面的嚴重缺陷,讚賞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在電磁理論方面引入的量子學說。玻爾回到哥本哈根以後,在1913年初根椐盧瑟福的原子模型發展了對氫原子結構的新觀點。在盧瑟福的幫助下他的一篇《論原子和分子結構》的長篇論文,於1913年分三次發表在《哲學雜誌》上。玻爾在這篇幅著作中創造性把盧瑟福、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的思想結合起來了,把光譜學量子論結合在一起了,提出了量子不連續性,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和類氫原子的結構和性質。此論文被他的學生羅森菲爾德譽為“偉大的三部曲”。1913年9月,經福勒的助手伊萬斯所做的實驗證實,玻爾的說法是正確的,這使玻爾的理論經受了一次實踐的考驗,並在整個物理界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果”。
1916年玻爾接受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講席,1920年哥本哈根大學根據他的倡議,成立了一個理論物理研究所,他擔任所長,玻爾擔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達四十年,起了很好的組織作用和引導作用。在他的周圍聚集著許多有為的青年理論物理學家,如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他們互相磋商,自由討論,不斷創新,最後發展成了有名的“哥本哈根學派”。
1921年,玻爾發表了“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長篇演講,闡述了光譜和原子結構理論的新發展,詮釋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對周期表中從氫開始的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作了說明,同時對周期表上的第72號元素的性質作了預言。1922年,發現了這種元素鉿,證實了玻爾預言的正確。1922年玻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玻爾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對由中子誘發的核反應作出了說明,相當好地解釋了重核的裂變。
1943年,玻爾從德軍佔領下的丹麥逃到美國,參加了研製原子彈的工作,但對原子彈即將帶來的國際問題深為焦慮。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后,玻爾很快回到了丹麥繼續主持研究所的工作,並大力促進核能的和平利用.1962年11月18日,玻爾因心臟病突發在丹麥的卡爾斯堡寓所逝世,享年75歲。

相關研究領域


原子物理
核反應理論

相關作品


《論原子和分子結構》
《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相關獎項


1、獲得丹麥科學院的金獎章
2、1922年玻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