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蔚

吳國蔚

吳國蔚,北京工業大學教授。1966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1968.02-1979.09在國營3017廠三車間工作,1982年在清華大學機械系獲工學碩士學位。1987年到德國亞琛工業大學(TU.Aachen)作訪問學者。曾任北京工業大學金屬材料系教師講師、北京工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系系主任 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人事處處長 教授、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教授,現任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

人物簡介


吳國蔚教授致力於國際化經營理論與政策的研究,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03BJL044)、科技部國家軟科學項目(編號:98002)、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等多項縱向課題。在《國際貿易問題》、《國際經貿探索》等雜誌上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六部。參與主編的教材《製造工程組織學》入選2006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專著《高技術產業國際化經營》獲第十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二等獎和對外經貿部科研成果三等獎。

學術觀點


經濟系統

1.人類所生活的環境是社會—經濟—自然的複合生態系統。市場是經濟子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財物——人才、資本、商品的聚集與流動是資源在世界經濟運行中的最基本形式,其它資源是在這三種形式基礎上派生出來的。例如知識和技術是在人才的腦力被開發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生產要素。這三種資源的運動構成了經濟。這三種資源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單個資源的獨立運動形式,也可以是兩種資源的複合運動形式,甚至是三種資源的複雜運動形式。最先提出場態經濟學概念,它包括人力和人才流動的聚度場理論;資本流動的旋度場理論;商品流動的梯度場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出現網路經濟、虛擬經濟等新的經濟形態,這些新經濟形態的運動規律與場態經濟的聯繫更加密切。市場是研究場態經濟學的主要平台。

競爭優勢

2.提出國際化經營不僅靠比較優勢,更重要的是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的源泉是本國的創新力,由此提出了以R&D創新活動為支撐的新鑽石模型。此模型中的比較優勢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由自然要素稟賦決定的靜態的外生比較優勢,而是融合了與知識積累和技術進步相關的動態的內生比較優勢在內的綜合比較優勢。新鑽石模型相對波特的鑽石模型增加了“R&D創新活動”作為系統的核心,同時增加了“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從而使競爭優勢模型由基礎競爭力、環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構成。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國際化經營有現實指導作用。

新折衷理

3.提出發展中國家企業跨國併購新折衷理論。該理論將生產折衷理論與對外投資不均衡理論相結合,該理論認為,尋求並獲得所有權優勢、尋求內部化優勢、獲得區位優勢是發展中國家企業跨國併購的主要動因,是為了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源或要素不均衡的重要方式,是一種普遍規律。

貿易自由

4.在推進國際化經營中,要提倡貿易自由化,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壁壘。但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要一分為二。不僅僅關注它的負面影響,要看到對我國技術進步的反推作用。應該引導企業在技術進步上花大力氣來徹底解決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帶來的損失。

均衡發展

5.市場的不均衡發展是造成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國家要在政策和方針上提供市場發展的宏觀環境,營造市場均衡發展的平台。

個人生平


吳國蔚,任甘肅省建築公司主任工程師。1926年6月出生於建始縣紅岩寺鎮涼水村。1954年在中南建築工程學校施工科畢業后,被分配到甘肅省建築工程部門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81年6月,被任命為甘肅省建築四公司機械施工處副主任、工程師。自1989年起,兼任蘭州醫學工程研究所總工程師。
吳國蔚1952年加入共青團,曾任團支書。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總支委員。大學畢業后,主動申請到祖國最艱苦的西北邊陲,並在基層,與工人同甘苦,深鑽技術,團結工人,改變了單位的落後面貌。八年創純利潤200多完元,居同時期省內同行業之首,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