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鼾

鼻鼾

鼾是睡眠期間上呼吸道氣流通過時衝擊咽部粘膜邊緣和粘膜表頑分泌物引邊緣利粘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其部位始至鼻咽直至下咽,包括軟齶、懸雍垂、扁桃體及齶咽弓、齶舌弓、舌根、咽部的肌肉和粘膜,超過6分貝以上稱為鼾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癥狀時也就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基本信息


鼻鼾是睡眠期間上呼吸道氣流通過時衝擊咽部粘膜邊緣和粘膜表頑分泌物引邊緣利粘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動而產生的聲音。

病因


口腔病變會引起鼾症
口腔病變會引起鼾症
1、口腔病變,以舌的病變影響為甚,如巨舌症,舌腫瘤,舌根部異位甲狀腺,繼發於粘液性水腫的舌體增大,用咽瓣修復胯裂的部分病人。 2、真腔及咽、喉部病變,前鼻孔狹窄或閉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腔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鼻咽炎腺樣體肥大,鼻咽部閉鎖或狹窄,扁桃體肥大,咽部腫瘤,咽肌麻痹;會厭炎,會厭囊腫,聲帶麻痹,喉軟骨軟化;以及頸部的甲狀腺腫和其他原發性或轉移性腫塊壓迫等。
3、肢端肥大症引起舌體增大,甲狀腺功能減退所致的粘液性水腫,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性咽峽炎,女性絕經期后的內分泌紊亂以及肥胖症等,肥胖者易發生OSAS的原因可能為:
1.此類病人舌體肥厚,且軟聘、懸雍垂和咽壁有過多的脂肪沉積,易致氣道阻塞。
2.咽腔開放程度與肺的體積變化有關,肥胖者能明顯減少肺體積,從而產生肥胖性肺換氣不足綜合征;因脂肪沉積在隔肌和肋間肌,降低了呼吸動作的力度。

併發症


1.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打呼嚕可引起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引發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間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2.神經系統疾病:鼻鼾引起的腦梗塞、腦出血、老年痴呆症、記憶力減退、抑鬱症等疾病嚴重傷害神經系統。
3.內分泌系統疾病:鼻鼾可能引起肥胖等為題,影響睡眠導致兒童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導致生長遲緩等問題。
4.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鼻鼾患者往往夜間睡眠治療較差,白天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或運動完成的能力明顯下降,是導致工傷和車禍事故重要因素。

危害


1、偶爾出現鼾症對健康影響不大,若經常打鼾,特別是伴有睡眠呼吸暫停的鼾症,會導致大腦、血液嚴重缺氧,引起激素分泌功能紊亂,造成多種組織器官損害。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引發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心絞痛、中風、性功能障礙等,甚至猝死。
打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打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2、兒童鼾症導致睡眠周期紊亂,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躁、多動症等。若缺氧嚴重,造成生長激素的缺乏,導致生長遲緩,鼾症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與智力發育。
3、鼾症導致睡眠質量差,不但給健康帶來危害,同時還給社會造成危害:鼾症患者白天嗜睡、反應遲鈍、判斷力差、工作能力和學習效率下降,司機鼾症容易發生車禍。

診斷檢查


1、注意耳鼻咽喉、體重和心肺檢查;
2、纖維鼻咽鏡檢查有無新生物、腔大小程度;
3、舌運動情況是否后移;
4、咽腔是否狹窄、塌陷;
5、會厭是否向喉內移位;
6、多導睡眠圖檢測(包括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眼動圖、呼吸暫停次數及血氧飽和度等);
7、睡眠透視法,從側面熒光屏上觀察咽峽部舌體、鼻咽腔和舌後氣道有無狹窄和阻塞;
8、鼾聲的聲級測定和聲譜分析

預防


1、增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避免煙酒嗜好,因為吸煙能引起呼吸道癥狀加重,飲酒加重打鼾、夜間呼吸紊亂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飲酒。
3、對於肥胖者,要積極減輕體重,加強運動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我們的經驗是減輕體重的5%—10%以上。
4、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壓、心律紊亂、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臟負擔加重,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要重視血壓的監測,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5、睡前禁止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以免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
6、採取側卧位睡眠姿勢,尤以右側卧位為宜,避免在睡眠時舌、軟齶、懸雍垂鬆弛后墜,加重上氣道堵塞。可在睡眠時背部褙一個小皮球,有助於強制性保持側卧位睡眠。
7、手術后的患者要以軟食為主,勿食過燙的食物。避免劇烈活動。

治療方法


美國低溫等離子技術
美國低溫等離子技術是一種治療鼻鼾的微創治療技術,是在鼻內窺鏡下,利用低溫等離子射頻的能量,短時間內對病變肥大組織進行消融,使其疤痕化、脫落,從而有效的解決咽喉阻塞問題。當天治療當天見效,在3-6周后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傳統療法
1、保守療法
對肥胖者實行減肥療法;改善睡眠體位,避免高枕仰卧頭向前彎;器械療法,如鼻瓣擴張器、自流式壓舌器等。
2、藥物療法
目前國內外能治療鼾症的藥物有不少,乙醯唑胺、甲狀腺素片促進新陳代謝,具有一定功效,服藥期間可以緩解,單純地從一個側面治療一個系統的疾病,很難達到痊癒,而且副作用大。激素類西藥治療:應用神經興奮藥物,防止肌肉鬆弛,有一定療效。但是長期服用西藥副作用大,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3、機械通氣治療
利用專門的擴張器,在睡眠時放入咽腔,從而擴大咽腔,降低上氣道阻力,由於睡眠時口內需放入擴張器,可產生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