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求禮
王求禮
王求禮(公元?— 706年),許州長社人(今長葛市石象鄉冢王村人)。唐武則天時,為左拾遺(負責監察皇帝言行疏漏和百官怠職違法之言官)、監察御史。性情剛直,忠謇敢言。是一位清正廉潔、認真負責的監察官
時契丹李盡忠反叛,其將孫萬榮寇陷河北數州,河內王武懿宗擁兵討之,畏懦不敢進。既而賊大掠而去,懿宗條奏滄、瀛百姓為賊詿誤者數百家,請誅之。求禮執而劾之曰:“此詿誤之人,比無良吏教習,城池又不完固,為賊驅逼,苟徇圖全,豈素有背叛之心哉!懿宗擁強兵數十萬,聞賊將至,走保城邑,罪當誅戮。今乃移禍於詿誤之人,豈是為臣之道?請斬懿宗以謝河北百姓。”懿宗大懼,則天竟降制赦之。
契丹陷幽州,饋挽不給,左相豆盧欽望請輟京官兩月俸料以助軍,求禮謂欽望曰:“公祿厚俸優,輟之可也。國家富有四海,足以儲軍國之用,何藉貧官薄俸。公此舉豈宰相法邪?”欽望作色拒之,乃奏曰:“秦、漢皆有稅算以贍軍,求禮不識大體,妄有訟辭。”求禮對曰:“秦皇、漢武稅天下,虛中以事邊,奈何使聖朝則效?不知欽望此言是大體耶!”事遂不行。
時三月雪,鳳閣侍郎蘇味道等以為瑞,草表將賀,求禮止之曰:“宰相調燮陰陽,而致雪降暮春,災也,安得為瑞?如三月雪為瑞雪,則臘月雷亦瑞雷也。”舉朝嗤笑,以為口實。求禮竟以剛正,名位不達而卒。
七絕 王求禮言於蘇味道
耕牛入貢為三足,
大雪陽春落首都。
此喻朝廷無政教,
諸君賀瑞太糊塗。
註:原題為“七零一年春御史王求禮言於宰相蘇味道”。
人物:王求禮、武則天、薛懷義出處:新唐書、舊唐書、朝野僉載時間:公元688年地點:唐東都洛陽典故
公元688年春,武則天力排眾議,拆除東都洛陽宮的正殿乾元殿,在其地建明堂。以後又在明堂之北隋大業殿處建高五層的天堂,以貯巨大的佛像。明堂、天堂是歷史上罕見的大型木構建築,充分顯示了唐代極盛期建築的高度水平。
當時,力阻武則天建築明堂的有許多,其中一個人名叫王求禮。
要求武則天閹割男寵
明堂相傳為周公創製,是古代帝王祭祀、朝會的場所,但是到了初唐,這明堂是什麼樣子、多大規模,不僅“巨儒碩學”說不上來,就是查遍典籍也找不到線索。以前隋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有過建明堂的念頭,但是諸位儒官對明堂的結構布局爭論不休,所以到最後誰也沒建成。
唐高宗去世,武則天繼皇位之後,“儒者屢上言請創明堂”。為實現“高宗遺意”,武則天“不聽群言”,並託言她的內寵和尚薛懷義“有巧思”,要他進宮主持修建工程。
薛懷義,也叫馮小寶,原是洛陽城中的一個混混,經太平公平推薦給武則天作男寵,深得武則天喜受。為了掩人耳目,武則天讓他在白馬寺剃度為僧,又讓他改薛,與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通叔侄相稱。為了讓他有一個更為堂皇的理由出入宮廷,並給你一個樹立聲望的機會,武則天便讓他督建這座前所未有的明堂。
武則天與男寵之間的事情,應該是宮廷內外已經公開的秘密。看不慣的人不少,但敢說什麼的,或許只有時任左拾遺、監察御史的長社人(今長葛石象鄉冢王村)王求禮。他給武則天上書道:“太宗時,有一個名叫羅黑的人彈琵琶的技能很高,太宗想讓他入宮教宮女們演奏,只好把他閹了。今天薛懷義有些本領可以供您娛樂。您可以讓他隨意出入宮廷,但我請求您把他閹了當太監,以端正宮闈的風氣。”
這樣的奏章,武則天當然不會理會。
批評武則天的形象工程不留情面
武則天的明堂修得相當壯觀華麗。首先,體積高大。按唐制一尺等於今天的31.1厘米計算,明堂的高度為91.43米,周邊長93.3米,這不僅在1300年前的古代是了不起的高層建築,就是在今天也稱得起超高層建築了。
近年來,明堂遺址在洛陽發現,考古發掘與史書的記載表明:這座建築結構巧妙。其底層是方的,上面兩層是圓的。在整個建築中心,由一根十圍的巨大木柱作為主要的承重構件,再從木柱上架設承托每層棟樑的斗拱,再用鐵索貫串其間,使其牢固。在明堂的底下用鐵築成環水渠,水渠上四面設橋與明堂相連。
明堂裝飾華麗,金碧輝煌。在圓形屋頂上,有展翅欲飛、飾以黃金的鳳凰雕塑;中層的圓蓋則盤有九條龍捧著;屋頂的瓦是用木頭雕刻的,上層頂上立鐵鳳,高一丈(2.94米)。據史書記載,
明堂建成后,武則天又在明堂后建築了更為高大的一座建築,叫做天堂。天堂內放置的大佛像是用麻布和乾漆塑制而成,稱為夾,又稱為“麻主”。這個麻主大得驚人,“其小指猶容數十人”。
建築明堂、天堂,僅征夫就要徵調上萬名,運一根巨大的木頭,就需要一千人力。由於建築難度高,還要克服想象不到的阻力,史書記載,在建築天堂的時候,曾經來了一陣狂風,把一切都摧毀了,但武則天不為所動,續建不誤。
對於這座建築奇觀的出現,王求禮始終表示反對,他痛切地上書陳說:這座建築極盡工巧、堂皇富麗,簡直可以與商紂王的瓊台、夏粲的瑤室可以相提並論了吧。而古代的聖王,居住在茅屋裡就能治理天下。他順便提了一句:從軒轅黃帝以來,人們都是駕著牛車馬車代步,而你乘坐的輦卻要許多人抬著,這是把人當畜生看啊。
這篇奏章,把武則天比作喪國的暴君,可以說言語激烈至極,武則天沒有採納,也沒有追究。
犯顏竦聽被譏為不識大體
695年,薛懷義因為失寵而燒了一把火,兩座建築化為灰燼。武則天不好意思說明原因,只說是不慎失火,又命薛懷義建築了規格更高的明堂,改為通天堂。
明堂的建造自是古代文明的奇迹,但王求禮強諫合適與否,後人也有公論。至少,這樣的勸諫反映了那個特殊朝代的政治狀況,一方面宮闈混亂小人橫行,另一方面,也有敢於直言的臣子在不停地吶喊,而武則天在這兩種聲音中,優遊自在。
關於王求禮諫言的事情,史書上還留存了幾則,表明他不是一個捧場助興的人。從下面的一則中,也可以看出,他的迂直中,往往有更為深遠的見解,更為堅定的方向。
在契丹攻陷幽州的時候,軍需緊張,有一名高官提出在京官員九品以上的,停發兩個月的薪俸。這種看似顧小家為大家的精神,王求禮很不以為然,他說,你收入高,兩個月薪水不算什麼,但還有許多小官還要靠這點錢養家糊口呢。不發薪俸,讓他們怎麼生活呢?那人執意上奏,王求禮又在朝議時提出說:“天子富有四海,怎麼會在乎九品小官的那點薪水,奪回來作軍費用呢?”
又有一人批評王求禮:這種制度秦漢時期就有了,是應付當務之急的權變之策,你不體大體啊。
王求禮義正辭嚴地說:“秦漢窮兵黷武,耗盡了天下財富,你難道要讓陛下去效仿那些君王嗎?你這樣的堅持,就是識大體嗎?
武則天最終採納了王求禮怕意見。對於這位臣子不愛捧場的臣子,她雖然知道自己離不開這樣的直臣,但總覺得在自己身邊礙手礙腳,便將他貶到衛王府做了參軍。王求禮死後,衛王府請示朝廷如何下葬,武則天說:他不是反對大興土木嗎?運回故鄉埋了就行了。故王求禮的墓地沒有同等官職的翁仲、石馬等排場,只有一座高高的荒冢立於今長葛市冢王村南。
公元706年,王求禮在衛王府參軍的崗位上,因病去世了。他的去世,給家鄉人民帶來了極大悲慟,大家把他的遺體運回長葛,埋葬在他的故鄉冢王村,並且每人都從自家的田裡捧上一捧土,送到他的墓冢上。民國初年他的墓冢還高約8米,佔地1600平方米,墓側四周植有松柏。1930年9月,蔣馮閻中原大戰,蔣軍11師進駐石象鄉,在墓冢頂部挖了個機槍陣地,后又挖土,露出了塔形墓室,墓磚上有幾何圖形,墓門上有神鹿圖案,現已用土封閉起來。
王求禮在朝廷不畏權勢,主持正義,敢說敢做,不徇私情,對平民百姓卻是極力呵護,扶弱濟貧,留下許多愛民如子的故事。
有一年,長葛石象一帶先旱后澇,災害連著災害,莊稼歉收,百姓們剝光樹皮,挖盡草根,仍食不果腹,餓殍遍地。而石象街里的大戶地主屯糧不賣,山吃海喝,揮金如土。有一戶財主,吃剩的飯倒給狗,都不肯給餓得半死的鄰居吃。姓張的一戶鄉鄰家中高堂老母奄奄一息,五歲大的兒子餓得連站都不會,整天嗷嗷哭叫著要東西吃,財主理都不理。他看見院里扔的面塊拾起來土都顧不得擦就往家跑,財主呵斥不住,就放出惡狗活活地把他咬死了。
消息傳出后,四村八鄉百姓憤然而起,圍住村裡的財主,強令他們借糧救命。雖說眾怒難犯,可財主們的心理是,百姓餓死的越多越好,他們可以不花錢不費力地佔有百姓的土地。再者,餓死的人多了,也減少對他們的騷擾。於是,儘管百姓們鬧,他們就是不肯借糧,還暗中串通官府,乞求縣衙幫助鎮壓百姓。縣令不敢派人出面鎮壓,就上奏給武則天說百姓造反,罪不可赦。武則天偏聽一面之詞,隨即派人鎮壓。王求禮出面抗旨:“萬歲,此事不可這樣!”“什麼?你又要抗旨么?”武則天見王求禮出面抗旨,心中有幾分不痛快。王求禮不懼皇權,直言快語地說道:“我主萬歲,臣並非以下犯上,抗旨不尊,而是地方所奏是否屬實尚待查證。請求聖上恩准臣回鄉調查,查明真相后回奏,聖上再作定奪不遲。”
武則天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不弄清青紅皂白,濫殺無辜,定遭天下人唾罵,於是降下聖旨一道,讓王求禮回鄉調查。
王求禮回到家鄉后,為避嫌,路過家門而不入,親朋好友均不見,而是靠微服私訪在同百姓的交談中弄清了事實真相,又扮作購糧貨商親自到幾家財主家暗訪。這些財主家存量千石,處於各自不同的目的都不肯借糧,百姓萬般無奈,才強行到財主家借糧。
王求禮查明事實真相后,連老母都顧不上探望,立即回京奏明真相。他對武則天說道:“長葛民眾並無造反抗拒朝廷之意,只是災荒太重,餓的實在沒有辦法,才向財主借糧,而且還記了賬簿,來年有了收成如數償還,這怎麼能說是造反呢?”
武則天明白了,降旨給王求禮,讓他嚴懲說謊、嫁禍於民的貪官,責令當地財主開倉借糧,以救災荒。
王求禮任左拾遺時,盡忠職守,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
武則天執政后,集庫中之金銀,調八方之百姓,要建明堂神宮。洛陽大興土木,一片繁忙景象。成千上萬的民工赤腳露背,在烈日的暴晒下,拉土搬石。在忙亂的工地上,有一位官員雙眉緊鎖,倒背雙手來往走動,看到工匠們汗如雨下,不禁搖頭哀嘆。這位官員就是王求禮。
王求禮寫了一份奏摺,力諫武則天更弦易轍。大臣們勸阻王求禮說:“皇上性情暴躁,喜怒無常,倘若奏摺上去,皇上不準,反而要降罪,那時後悔就晚了。”他們一致奉勸王求禮:“李家江山武家坐,我們何必為他們掉腦殼?”
妻子得知此事,也嚇得面色如土,說道:“家有高堂老母,膝下幼子尚小,倘若奏摺呈上去得罪了武則天,她降罪殺頭,你死了,我們一家可如何過啊!”妻子說罷放聲大哭,哭聲驚動了後堂老母,老母親在侍女的攙扶下,來到前庭,問明緣由后,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了國事,為了天下百姓,你就寫,你就講,你就是砍了頭,我們王家忠心還在!”
那奏摺措詞激烈,指責武則天有違先帝之德,有違民意之害,誠懇規勸武則天收回皇命,速停那些勞民傷財的奢華建築。武則天看后,一股怒火衝上心頭。把王求禮的奏摺怒拋書案。這時,有忠臣諫阻武則天,要其三思而後行。
武則天冷靜下來想想,王求禮雖然在奏摺上寫的尖銳激烈,但並非惡意攻擊,完全是出於一片忠心。最終,她對王求禮的奏摺沒有褒獎,也沒有貶斥,但其驕奢浮華的作風不得不有所收斂,她執政的一段時間裡國家強盛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