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
桃竹杖引贈章留後⑴
江心蟠石生桃竹,蒼波噴浸尺度足⑵。
斬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⑶。
梓潼使君開一束,滿堂賓客皆嘆息⑷。
憐我老病贈兩莖,出入爪甲鏗有聲⑸。
老夫復欲東南征,乘濤鼓枼白帝城⑹。
路幽必為鬼神奪,拔劍或與蛟龍爭⑺。
重為告曰⑻:杖兮杖兮,爾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見水踴躍學變化為龍⑼。
使我不得爾之扶持,滅跡於君山湖上之青峰⑽。
噫!風塵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雙杖兮吾將曷從⑾?
⑴桃竹一名桃枝竹,今名棕竹,四川特產。左思《蜀都賦》“靈壽桃枝”,劉淵林註:“桃枝,竹屬,出墊江縣(唐改曰合州),可以為杖。”按《新唐書·地理志》載合州土貢尚有“桃竹箸(筷子)”。“引”是曲調之名,漢樂府有《箜篌引》。章留後,章彝。留後是官名,始於唐中葉。凡節度使出缺,由部屬代領其眾,稱為留後,意謂留主后務。章以刺史攝行東川節度使職權,故稱章留後。
⑶此二句寫其奇異,連神仙也愛。江妃和水仙,泛指男女水神,因竹生江心。
⑷此二句寫章以杖遍贈賓客。一束,一捆。梓潼,即梓州。章為刺史,故又稱為使君。
⑸此二句寫章贈己獨厚。兩莖,兩根。桃竹節密而中實,故拄地鏗然作響。
⑹此二句寫贈杖很及時。東南征,出峽東遊。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縣,為出峽必經之地。枼,音曳。鼓枼,盪槳。
⑺此二句再寫杖之珍貴,與“江妃”句同一手法。
⑻重,讀平聲。“重曰”和“亂曰”,都是辭賦中的慣用語(漢樂府中也有用“亂曰”的),有總結上文、重點突出的作用;故經常出現在一篇的結尾。這裡“重為告曰”,是說更有所奉告。
⑼爾,指桃竹杖。《後漢書》卷一百十二(下)《費長房傳》:“長房辭歸,翁(壺公)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乘杖,須臾來歸。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亦見《神仙傳》卷五)又《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傳》:晉時鬥牛間常有紫氣,張華問雷煥,知是劍氣,乃以煥為豐城令。煥到縣,乃掘縣獄深四丈余,得劍兩枚,一送張華,一自佩。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其子持劍過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這一句實兼用這兩個故事。龍,封建時代用以象徵人君,這裡暗諷章彝不要步當時軍閥後塵,割據一方,搞獨立王國。
⑾結語綰合時事。澒洞,猶瀰漫。豺虎,喻寇盜。雙杖,應“兩莖”。曷從,何從。是說無從走出此豺虎之窟。杜甫詩:“膽銷豺虎窟,淚入犬羊天。”(《覽鏡呈柏中丞》)
《唐詩歸》:
《杜臆》:
珍愛(桃竹杖)之極,遂想到鬼奪、龍爭、真是奇怪。至“重為告”以下,又換一意,變幻恍惚,不可端倪。……起來六句,用韻參錯,不可拘束。只“江妃水仙”句便奇,後來俱從此脫化。佘謂:“老去詩篇渾漫與”是實話。廣德以來之作,俱是漫興。而得失相半,失之則淺率無味,得之則出神入鬼。如此等詩,俱非苦心極力所能至也。
《杜詩說》:
一竹杖耳,說得如此珍貴,便增其詩多少斤兩。一轉用“重為告曰”,蓋詩之變調,而其源出於騷賦者也。
《義門讀書記》:
此篇以平、入通押,皆入鼻音也。
《杜詩詳註》:
《唐宋詩醇》:
奇變酷似太白,老杜真乃無所不有。
《唐詩別裁》:
猶楚詞之“亂曰”(“重為告曰”句下)字字騰擲跳躍(“慎勿見水”句下)。凌空超忽,橫絕一時。
《杜詩心解》:
人知後段之奇,而不知其根已伏於“江妃水仙”之句,其緒再引於“鬼神奪”而“蟻龍爭”之句。……“爾生正直”,應“江妃水仙”以上等語。“見水”、“滅跡”,應“鬼神”、“蛟龍”以上等語,合前後觀之,可知文欲出奇、先著呆語不得。而出奇之處,又離宗不得。
《杜詩鏡銓》:
長短句公集中僅見,字字騰擲跳躍,亦是有意出奇。
《峴佣說詩》:
《桃竹杖引》戒章留後之不臣,詞意危迫;然章法離奇,似《離騷》之辭,初學不可輕效。
杜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