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語言

非洲語言

非洲語言主要分為五個語系,分別為:亞非語系(又稱閃含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尼日-剛果語系、南島語系印歐語系

非洲語言在非洲的本土語言之中,有的使用者有數千萬之多,有的使用者才幾百人以下,其中很多為瀕危語言。

簡介


非洲語言
非洲語言
非洲是一個語言種類繁多的大陸,總數在800種至1500種左右,佔世界語言的三分之一左右。奈及利亞一個國家已統計在冊的語言種類就有400種,原法屬西非地區範圍內就有126種語言。非洲語言種類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非洲部族眾多,交通不便。已知的非洲部族就有700多個,有些部族內部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同一部族也有著不同的語言。每一種語言的使用人數相差很大。大語言有幾千萬人講,小的語言只有幾千人甚至幾百人。
班圖語系通行於非洲南半部。蘇丹地區以及從甘比亞衣索比亞的一條帶形地區;蘇丹語系比較複雜,其中又分西蘇丹語系分支、中蘇丹語系分支、中央地帶包括半班圖語和親半班圖語分支、東蘇丹語分支;亞非語系主要分佈在非洲北部和東北部。唯一小例外就是撒哈拉以南的豪薩語也屬於這個語系;布須曼—霍屯都語系主要分佈在非洲南部地區。
除此之外,非洲還有屬於印歐語系的波爾語(南非)、南島語系(馬達加斯加)和柯伊桑語。
阿拉伯語是非洲最重要的語言,屬於亞非語系,通行於埃及、蘇丹北部、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馬里的部分地區。以及赤道非洲北部和非洲東海岸。北非地區的另一重要語言就是柏柏爾語。柏柏爾語與阿拉伯語相近,現在主要流行於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等馬格裡布地區。阿姆哈拉語是衣索比亞的語言,是東北非的重要語言。蘇丹語系中使用人數較多和通範圍較廣的語言有富拉尼語和曼丁果語。富拉尼語是流動性很大的游牧民富拉尼人的語言,操這種語言的人雖然不多,但分佈範圍很廣,從塞內加爾的富塔—賈隆高原到喀麥隆北部的西蘇丹廣大地區都有操這種語言的人。曼丁語在馬里和西非沿海地區相當流行。
塞納—岡亞地區是曼丁哥人的主要聚居區。法國殖民軍的部隊還曾經使用過這種語言。班圖語系中使用人數較多和通行範圍較廣的語言有斯瓦西里語和祖魯語。斯瓦西里語原是東北非地區的一種商業交際語,現在已經成為坦尚尼亞烏干達肯亞的官方語言。有關專家正在呼籲把它作為非洲統一組織的工作之一。這一語言還在索馬利亞盧安達蒲隆地、剛果東布、莫桑鼻給和東布沿海一帶被廣泛使用。祖魯語通行於南非共和國和中非等地。但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宣布豪薩語為官方語言。
豪薩語是撒哈拉以南西蘇丹的重要語言。通行於從查德湖沿岸到塞拉里昂之間西蘇丹廣闊的地帶,被視為繼阿拉伯語和斯瓦西里語之後的非洲第三大語言。通行這種語言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奈及利亞。奈及利亞北方的豪薩人、富拉尼人和其他各部族都講這種語言。豪薩語也是一種西非地區的商業用語。操這種語言的使用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尼日。全國70%的人口都使用這種語言。歐洲的語言在非洲的城市和工礦區都被廣泛使用。不少國家至今仍把他們作為官方語言。
目前在非洲50多個獨立國家中,有20個國家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19個國家以法語作為官方語言,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有3個。還有一些國家正在考慮把民族語言作為國語。但是由於部族矛盾,要讓非洲民族語言正式成為官方語言的過程將極其漫長。非洲語言雖然歷史悠久,語彙和表達方式豐富,但在語言理論方面研究大多比較落後。語言理論方面研究成果比較成熟的語言有阿拉伯語、斯瓦西里語、豪薩語、阿姆哈拉語和祖魯語。大多數非洲語言還沒有文字,更沒有出版物。
隨著種族和文化的同化不斷加速,不少非洲語言正逐步走向消亡。但有些語言卻因為非洲民族主義的情緒不斷高漲,正在逐步得到發展。在非洲語言的發展中,拉丁化是主要傾向,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歐洲殖民主義者從19世紀初就開始使一些非洲語言拉丁化。非洲最重要的民族語言東非的斯瓦西里語和西非的豪薩語原來都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19實際先後被拉丁化了。現在已經被拉丁化了的非洲語言不下數十種。70年代中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還召開過專門會議,幫助一些國家用拉丁化的辦法創造自己的文字。非洲最古老的語言文字是撒哈拉大沙漠中的蒂菲納文字。這種文字是圖阿雷格人說的塔馬謝克語的文字。據說,這種文字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文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書寫方式奇怪,不論橫豎都可以書寫。這種古文字的存在有力的證明,撒哈拉大沙漠在古代確實是非洲文明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現在,被世界各國語言學界和傳播媒介比較重視的非洲語言依次是:阿拉伯語、斯瓦西里語、豪薩語、祖魯語、阿姆哈拉語、富拉尼語、曼丁哥語等。

通行語


非洲歷史上由於貿易往來的需要,有些語言在局部地區發展為通行語。例如:柏柏爾語(北非和西非)、迪尤拉語(西非的西部)、富拉語(西非)、豪薩語(西非)、林格拉語(剛果)、史瓦希利語(東南非)、阿姆哈拉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語(非洲之角語),以及阿拉伯語(北非和非洲之角)。 
在殖民時代和后殖民時代,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及這些以及言的克里奧爾語,成為許多非洲國家的官方語言或通行語。

特徵


非洲語言
非洲語言
雖然非洲語言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但在音位和語法特徵上卻有廣泛的共同點。
音位方面: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數語言都有用聲調區別詞和語法形式的特點。南非的布須曼語支和霍屯督語支(屬科伊桑語系),以及南班圖諸語言(如:祖魯語、科薩語、索托語)都有著名的吸氣音,東非的桑達韋語、哈扎語、桑耶語也有吸氣音。
語法方面:有些非洲語言只有詞根詞,少數語言甚至沒有譜法詞綴,這些語言常被看作孤立語。也有些語言是由各種成分組合成詞的,有的是粘著語,有的是屈折語。有些語言中一個單詞甚至能等於英語或其它歐洲語言中的整句話。如斯瓦希里語中可以用hatutampiga一個單詞表示"我們將不傷害他"這一句話。除閃含諸語言、霍屯督語、東尼羅諸語言外,在絕大多數非洲語言中沒有語法"性"的區別,只有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人稱代詞的區別。

分類


非洲語言
非洲語言
1.尼日-剛果諸語言,南撒哈拉非洲最大的語系,已知語言有890種,如以方言計則達數千種之多。如斯瓦希里語就有獨立的方言17種,其中有15種方言有別名,而該語言的俗語形式則有4個"綽號"。這個語系從西北到東南可分為6個譜系和相關的語族:(1)西大西洋語族,有43種語言,分佈在塞內加爾-幾內亞地區,最主要的沃洛夫語和富拉尼語(操富拉尼諾的人數約736萬)。(2)曼德語族,有26種語言,馬利-幾內亞地區的班巴拉語和獅子山的曼德語是居統治地位的語言(操曼丁戈語及其它語者約301萬人)。(3)沃爾特語族(或稱古爾語族),有79種語言,通行於上伏塔、迦納及象牙海岸的北部地區,主要的語言是莫西語(使用人數約380萬)。(4)克瓦語族,有73種語言,最重要語言是加語、約魯巴語、伊格博語,分佈於西非熱帶叢林地帶。操約魯巴語者約658萬人,操伊格博語者約643萬人,操阿肯諸語者330萬人。(5)阿達馬瓦-東部諸語言有112種,通行於中非共和國、喀麥隆和薩伊北部,是該語系中地區偏僻,鮮為人知的語言,最主要的是桑戈語和格巴亞語。(6)貝努挨-剛果語族有557種語言,分佈在從奈及利亞到南非的廣大地區,其中最大的是班圖語支。主要的語言是斯克希里語、剛果語、盧安達語(488萬人),與馬庫阿語(346萬人),科西語(347萬人),祖魯語(311萬人)。尼日-剛果諸語言間的相互借詞及本語族外諸語言的借詞,十分明顯,是常見的現象;但從布須曼-霍屯督語中借用的吸氣音,則構成一種特別的現象。祖魯語和科薩語中的吸氣音尤其顯著。
2.沙里-尼羅和尼羅-撒哈拉諸語言:譜繫上源自共同的原始母語,過去曾叫大蘇丹語系(1955),1963年起改用現名。分為兩個語族:(1)尼羅-一撒哈拉語族,包括:①桑海語及其各種方言變體(如澤爾馬方言),通行於馬利和尼日境內的尼日河沿岸。②撒哈拉語支,包括卡努里語和特達語在內,通行者查德和蘇丹及奈及利亞東北部。③馬巴語支(查德諸語言)。④科馬語支,通行於衣索比亞-蘇丹邊境地區。⑤富爾語,通行於蘇丹的達爾福爾省。(2)沙里-尼羅語族,包括4個語支:①庫納馬語支,通行於衣索比亞北部;②貝爾塔語支,通行於衣索比亞-蘇丹邊界;③中蘇丹語支,通行於烏干達西北部、蘇丹南部、薩伊北部、查德和中非共和國;④異質性最大的是東蘇丹語支,它包括10個分支:即a.尼羅語;b.努比亞語;c.穆爾勒-迪丁加語;d.巴雷亞語;e.梅拉里特語;f.因加薩納語;g.達古語;h.尼瑪吉亞語;i特梅因語,J.尼馬語。沙里-尼羅諸語言多為聲調語言,中蘇丹諸語一般僅有開音節,邦戈-巴吉爾米諸語母音結尾則發半啞音或耳語音,其它語言既有開音節,又有閉音節。大多數語言的齒音、齒齦音、捲舌塞音是有區別的。語法上有名詞的一致關係。東尼羅語支有"性"的區別,其它尼羅語則沒有。少數沙里-尼羅語複數第一人稱有包括式(咱們)和排除式(我們)之分。只有努比亞語有溯源至8~11世紀的古代文字,也有遠古已消亡的反映蘇丹文明的麥羅埃語輔音字母文字,從殖民時代以來,肯亞、烏干達、蘇丹等很多語言採用拉丁文字。
3.科伊桑諸語言,是通行於非洲南部的吸氣音語言,名稱來源與霍屯督人布須曼人有關。該語系通常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語支,有納馬語、科拉語等十餘種語言和方言。居住在卡拉哈里附近的布須曼人(3.5~4萬人),西南非的霍屯督人(4萬人)和仰格達馬人(5.3萬非科伊桑人)都使用科伊桑語。科伊桑語譜系分類的假說根據以下幾方面而得出:(1)有吸氣音音位的共同特徵;(2)廣泛通用的詞根構詞的共同模式,與輔音分佈的特殊模式相結合;(3)某些互有關聯的小品詞可能出現於不止一個語支中;(4)有些互有關聯的詞(音義組合)可能出現於兩個語支中,三個語支都有的詞罕見。除正統的科伊桑語外,還有兩種吸氣音語言,即桑達韋語和哈察語,通行於坦尚尼亞一些部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