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英文名:SEPECATJaguar、別稱:美洲虎攻擊機)是一種由英國、法國在1960年代聯合開發的引擎多用途戰鬥機系列。

發展歷史


起源
美洲虎 E02 原型機
美洲虎 E02 原型機
1962年,英國空軍提議提出了一種用於取代蚊蚋T.1和霍克獵人T.7的高級教練機,同時也可當作輕型戰術攻擊機。英國飛機公司(BAC,後來的英航宇集團/BAe)為此提出“P.45”設計,使用兩具設計中的羅爾斯。羅伊斯RB.172渦扇加力發動機,最大速度預計1.7馬赫。
但是英國國防資金短缺,無奈下英國人將目光投向了對岸的法蘭西。此時法國空軍也在尋求一種能擔負攻擊任務的教練機,以取代洛克希德T-33和教師教練機、以及用於攻擊任務的超神秘B.2、共和F-84F和北美F-100。1964年法國航空技術局向工業界提出ECAT(法文“具備作戰和戰術支援能力的教練機”之縮寫)初步設計招標,規定必須使用雙發動機。達索公司的“騎士”和布雷蓋(Breguet)公司的Br.121進入競爭階段,1964年6月30日Br.121勝出。
美洲虎 E02 前座座艙
美洲虎 E02 前座座艙
AST.362與ECAT共同點頗多,使兩國可以坐下來討論合作發展事宜。1964年3月兩國發布了臨時聯合性能規格說明,10月又發布了最終規格說明。合作計劃也受到英國國內政客的歡迎,這意味著一方面可以改善與法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次合作開發歐洲大陸市場。
但雙方在教練機與攻擊機的優先順序出現了分歧,法國偏重於攻擊能力,而英國偏重教練能力。雙方經過協商決定將計劃一分為二,一種基於ECAT設計,成為英國空軍的教練機和法國空軍的輕型攻擊/教練機,另一種是更高規格的可變后掠翼攻擊機,代號AFVG(英法可變幾何機翼)。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1965年5月17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BAC和布雷蓋共同負責研發,最初預計英國空軍採購150架教練機,法國空軍採購75架教練機和75架輕型攻擊機。
誕生
1965年6月,新機被命名為“美洲虎”,最初有3種機型,分別是美洲虎B(法文Biplace,雙座)是英國教練型,美洲虎E(法文Ecole,學校之意)是法國教練型,美洲虎A(法文Appui,支援之意)是法國攻擊型。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1966年5月,BAC和布雷蓋組成一家生產機構來負責研發生產,公司名稱是法文“泛歐洲戰術支援/教練機生產機構”的縮寫“SEPECAT”,而更高端的AFVG將由BAC和達索合作研製。
1970年1月再次修正採購數量,英國幾乎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美洲虎S數量增加為165架,美洲虎B卻僅定購35架,法國人對此一定大跌眼鏡。
第一架美洲虎E原型機在1968年9月8日首飛,這也是阿杜爾發動機的首飛;1969年3月23日,第一架美洲虎A原型機首飛;1969年10月12日,第一架美洲虎S原型機首飛;1971年8月30日,第一架美洲虎B原型機首飛。
掛載 TIALD 吊艙的美洲虎 GR.3
掛載 TIALD 吊艙的美洲虎 GR.3
英法兩國的4種陸基型號都製造了兩架原型機,共有8架原型機,其中法國製造5架,英國製造3架。美洲虎M艦載型製造的一架原型機,這架飛機具有更長的前起落架、著艦鉤和其他艦載化設備,於1969年11月14日首飛。
兩年後,布雷蓋被達索併購,組成達索-布雷蓋公司,美洲虎M的命運也於此時急轉之下。英國並不贊同生產美洲虎M,再加上法國海軍對此種飛機的性能與節節高升的價格不甚滿意,在美洲虎M與超軍旗的對比評估報告中,對美洲虎M的單發飛行性能吹毛求疵,卻忽略了超軍旗僅一具發動機,根本沒有可比性。
1972年美洲虎首批生產型飛機進行了試飛,並在此後的幾年中陸續向英法空軍交付。
單座為攻擊機機型、雙座為教練機型式,藉以執行近接支援(CAS)、戰場空中阻絕(BAI)及戰術偵察與教練飛行等任務。
1968年9月首架原型機美洲豹式A型在法國試飛成功,美洲豹式B型則於1971年8月試飛成功,同年首架量產型也試飛成功。
1973年6月交付英國空軍、1975年5月交付法國空軍。
美洲豹M著艦
美洲豹M著艦
1972年,法國海軍航空兵決定選用超軍旗,顯然超軍旗性能較差,但是卻被視為軍旗IV的低成本升級版,美洲虎M在被取消之前完成了航母甲板測試,由於價格因素讓位於達索超軍旗,法國空軍接手了海軍的50架美洲虎配額
美洲虎已在英國、法國及一些他國空軍中優秀服役數十年,期間經歷了數次戰火考驗,表現出良好的適用性和維護性,其STOL短場起落能力更是讓人過目難忘,可在半修整的跑道或公路上作短距離緊急起降。如今服役中的美洲虎已經歷了數次技術升級,將在未來的英國空軍和印度空軍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英國空軍曾計劃於1990年代裁減美洲虎,但鑒於在海灣戰爭的良好表現,於是決定美洲虎繼續服役直到被颱風取代。
美洲豹M彈射起飛
美洲豹M彈射起飛
英國空軍整個美洲虎機隊在諾福克科提肖(Coltishall)空軍基地重組為三個中隊,期間美洲虎被持續被派往熱點地區,參與了伊拉克禁飛行動和巴爾幹半島巡邏行動。此時美洲虎的標準塗裝改為全機灰色。
皇家空軍在美洲虎的進一步現代化上付出了可觀的努力,1990年代內連續實施了一系列複雜繁多的升級計劃。1994年英國國防部頒布了“緊急作戰需求(UOR)”,為一部分美洲虎配備GEC-馬可尼TIALD(熱成像與激光指示)200目標指示吊艙,TIALD吊艙在頭部集成了前視紅外(FLIR)和激光目標指示器,該吊艙已在波斯尼亞上空經過驗證。此次升級還涉及到對美洲虎進行MIL-STD1553B數字匯流排的改造、改進HUD、安裝12.5cmX12.5cm平板式多功能下視顯示器以及一個控制TIALD頭部轉動的操縱桿。
美洲虎 GR.3 與美洲虎跑車
美洲虎 GR.3 與美洲虎跑車
經過TIALD升級的美洲虎型號改成了“GR.1B”,並且在1995年初投入到對波斯尼亞的11天連續轟炸中,通常與鷂GR.7伴隨行動,並為其指示目標。TIALD要佔用美洲虎一個內側機翼掛架,所以只能在另一側翼下掛載一枚激光制導炸彈,在中線掛架掛載副油箱。但是在波斯尼亞的實戰結果是在中線掛TIALD,翼下掛兩具副油箱,讓其他飛機攜帶激光制導炸彈效果更好。
外側掛架掛載 ALQ-101 干擾吊艙的GR.3A
外側掛架掛載 ALQ-101 干擾吊艙的GR.3A
TIALD升級的成功使英國空軍繼續美洲虎機隊下兩個階段的升級計劃。第一階段是“美洲虎96”計劃,基本上按GR.1B標準實施:支持TIALD、MIL-STD1553B匯流排、新HUD和TIALD操縱桿(實際上是GR.1B操縱桿的改進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美洲虎96都安裝了GR.1B的多功能下顯。美洲虎96還安裝了HOTAS操縱桿,並改進導航攻擊系統,在FIN1064系統內嵌入一個洛克維爾-柯林斯GPS接收機,此外還安裝了英航宇系統與裝備公司的地形匹配系統(BASETERPROM),該系統使用雷達高度計獲得地形圖,並與資料庫中的已知地形圖做對比,從而得知精確位置。類似的地形匹配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戰斧巡航導彈上。TERPROM也提供接地警告能力,這對於要在低空操作的飛機來說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一個運行在PC上的任務規劃系統可以用來為作戰任務制定詳細計劃,並下載到美洲虎的航電中。
“美洲虎97”計劃在美洲虎96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安裝一個20cmX15cm大型彩色多功能下顯,更先進的TERPROM和任務計劃系統,座艙布局與夜視鏡兼容,還採用了GEC-馬可尼和霍尼維爾聯合研製的頭盔瞄準系統(HMSS)。HMSS可以引導武器攻擊偏離軸線的目標,也可用於導航。美洲虎96與美洲虎97之間的唯一看得見的區別就是座艙蓋中央的HMSS頭部位置感測器。
美洲虎 T.4,僅保留了一側航炮
美洲虎 T.4,僅保留了一側航炮
第一架美洲虎96於1997年交付,美洲虎97在2000年首次交付。美洲虎96的正式型號是“美洲虎GR.3”,美洲虎97是“GR.3A”,美洲虎T.2也按美洲虎96/97的部分標準進行了升級,型號也改為“T.4”。英國空軍計劃將61架美洲虎單座型升級到GR.3A標準,18架雙座型升級到T.4標準。但是美洲虎的升級計劃還未停止,皇家空軍又實行了“連續技術改進項目”(CTIP)以繼續增強美洲虎的能力。經過改進,美洲虎可以掛載新研製的武器與吊艙,其中最重要的是BAe研製的“先進短程空空導彈(ASRAAM)”,ASRAAM是一種離軸發射導彈,意味著飛行員不需要將機頭指向目標以獲得鎖定,可以配合HMSS使用。
另一個新外掛是雲頓GP(1)“電子-光學(EO)”偵察吊艙,使用完全數字化的光學和紅外線成像裝備,取代了老式的BAC膠片攝像機吊艙,曾在巴爾幹上空試用過。
最新升級的飛機使用阿杜爾106替換了阿杜爾104發動機。阿杜爾106採用了T-45蒼鷹教練機上阿杜爾811的核心機和加力燃燒器,以及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與104相比,阿杜爾106簡化維護,提高可靠性,並且推力增加了6%。所有阿杜爾106都翻新自阿杜爾104。
60架美洲虎計劃換裝阿杜爾106,到2005年全部換裝完畢,這距2008年美洲虎的預定退役年限僅剩3年,但發動機的升級仍具成本效益,阿杜爾104簡直是後勤的噩夢。
事實上美洲虎在遲暮之年還可能接受幾次升級,候選方案包括“綜合數據MODEM(IDM)”,內置FLIR,集成瑞典BOL箔條-曳光彈發射器的翼上掛架,以及可以使用硫黃石導彈(英國在美國地獄火導彈基礎上發展的用於固定翼飛機發射的反裝甲導彈)。
雖然早在1990年代初英國空軍就計劃退役美洲虎,但它還是頑強生存到今日並不斷接受升級,所以如果在2008年後仍看塗有皇家空軍標誌的大貓請不要驚訝。
生產製造
美洲虎 GR.3A,座艙蓋上的頭部位置感測器
美洲虎 GR.3A,座艙蓋上的頭部位置感測器
英國負責翼面、機身後段、進氣道
法國負責機身前段、起落架等
發動機則各自依需求分工製造
英法雙方在美洲虎上的工作配額為1:1,BAC負責生產機翼、尾翼、主起落架之後的整個機身後段和進氣道、布雷蓋負責生產包括座艙的機身前段、機身中段、起落架艙及起落架、機身前部油箱。羅爾斯。羅伊斯和透博梅卡之間也有類似的協議,分工生產阿杜爾發動機。BAC在英國沃頓,布雷蓋在圖盧茲附近科洛米耶建立了組裝線生產本國的型號。據1973年幣值,美洲虎的研製費用約是30~31億法郎(2.75~2.48億英鎊),由兩國均攤,其中發動機研製費用11~12億法郎。

衍生型號


美洲豹單座型(A型)
法國一共生產了160架美洲虎A,早期美洲虎A使用的發動機是阿杜爾101,加力推力3,310kg,但阿杜爾101很快就被阿杜爾102所取代,兩者推力相同,但阿杜爾102的加力燃燒系統經過改進,在85%最大轉速時就可以開加力,而阿杜爾101隻有在最大轉速狀態才能開加力,如果飛行中遭遇單發故障需要另一發動機開加力時,阿杜爾102的反應速度將會快得多。英國的美洲虎在交付時都安裝了阿杜爾102發動機。
法國空軍美洲虎 A 單座型
法國空軍美洲虎 A 單座型
美洲虎A採用了空調增壓座艙,三片式防彈風擋,蛤殼狀座艙蓋向後開啟,座艙蓋後方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冷卻系統進氣口。最初的美洲虎A配備了馬丁。貝克Mk4彈射座椅,MK4彈射座椅能在0高度,最小速度165km/h(90節)的情況下成功實施彈射,所以也被稱為“0-90”座椅,一些法國美洲虎後來換成了馬丁。貝克MK9座椅,這是真正的“0-0”座椅,在飛機靜止停放在地面時也可以成功彈射,這也成為後來美洲虎的標準配備。
美洲虎A的航電系統包括法國按生產許可證生產的台卡都普勒導航雷達,湯普生-CSF抬頭顯示器(HUD),火控系統,敵我識別器(IFF)和無線電設備,CFTH雷達告警接收機(RWR)。生產中有部分美洲虎A的機鼻中安裝了OMERA40全景照相機,后又加入TAV38激光測距機,每個中隊配屬6架。
法國美洲虎 E 的固定式空中受油管
法國美洲虎 E 的固定式空中受油管
美洲虎A機身下方兩側內安裝兩門30毫米DEFA553航炮,備彈300發,射速1,300發/分,機炮可以齊射或單獨射擊。美洲虎A共有5個外掛點,每側翼下兩個,機腹中線一個。中線和機翼內側掛架最大負載1,130kg,機翼外側掛架565kg,總外掛負載4,540kg。中線和機翼內側掛架是“濕”式掛架,可掛載3個容量1,187升的RP36副油箱,另外在座艙右前方還有可收放空中受油管。
美洲虎A的典型外掛有航空炸彈、貝盧賈(Belouga)或其他集束炸彈、SNEB68毫米無制導火箭彈、副油箱、馬特拉(Matra)魔術空空導彈、馬特爾(Martel)反輻射導彈及後繼彈阿馬特(Armat),另外還有兩個美洲虎A中隊裝備了AN-522.5萬噸戰術核武器。最後交付的30架美洲虎A能在機身中線掛架攜帶ATLISII激光目標指示吊艙,為BGL激光制導炸彈和AS-30L激光制導空地導彈指示目標。
美洲虎A可以攜帶RP63P偵察吊艙,其大小外形與副油箱相似,內部安裝了一具前視和兩具側視膠片照相機,一些資料甚至稱該吊艙還能容納一些燃料。電子對抗裝備包括多種干擾吊艙,可掛在機翼外側掛架上的菲馬特(Phimat)箔條-曳光彈發射器,每側翼根也可安裝阿爾坎(Alkan)保形箔條-曳光彈發射器,另外尾錐的減速傘艙內也可以安裝箔條-曳光彈發射器。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S單座型(“美洲虎對地攻擊/偵察機Mark1型(GR.1)”)
英國美洲虎S單座型在服役時正式型號是“美洲虎對地攻擊/偵察機Mark1型(GR.1)”。GR.1在機體與美洲虎A相同,但內部的航電系統卻完全兩樣,且安裝了英制阿登Mark430毫米轉膛炮而不是德發航炮,這兩種航炮都起源於二戰中德國毛瑟航炮的設計,使用彈藥也相同。
法國空軍 30 周年紀念塗裝的美洲虎 E
法國空軍 30 周年紀念塗裝的美洲虎 E
一開始美洲虎GR.1的航電系統就比美洲虎A更先進,採用了當時尖端的馬可尼-GEC920ATC“導航和武器瞄準子系統(NAVWASS)”,該系統可以將導航及目標數據顯示在抬頭顯示器(HUD)上。其他的電子系統還包括一個下視移動地圖顯示器,馬可尼ARI81223RWR。由於美洲虎GR.1在機鼻內安裝了費倫逖ARI23231“激光測距和目標指示跟蹤器(LRMTS)”,機頭空速管下方有透明的鍥形窗口,與美洲虎A的尖錐機鼻有明顯區別,另外GR.1的垂尾頂部增加了矩形電子干擾天線,下方還有RWR刀形天線,這足以區分英法美洲虎單座型。最初生產的GR.1並沒有安裝LRMTS,後來加裝。
美洲虎GR.1最大載彈量4,765kg,武器外掛包括副油箱、通用炸彈、亨庭BL755集束炸彈、火箭彈,美製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等。儘管英國人捨得在航電上投資,可在精確制導武器上遠遠落後法國人,僅有電視制導馬特爾AJ-168一種型號。另外GR.1還可以掛載WE177戰術核彈,BAC研製的中線偵察吊艙。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外掛中的電子對抗設備包括掛於機翼外側掛架上的美製AN/ALQ-101干擾吊艙及菲馬特曳光彈-箔條吊艙。為了避免佔用寶貴的翼下掛架,機身下也可以安裝兩個美製AN/ALE-40曳光彈-箔條發射器。在英國空軍的戰術中,美洲虎通常進行四機編隊,其中兩架掛載干擾吊艙,另外兩架掛載響尾蛇空空導彈,互相支援,後來研製的翼上掛架解決了同時掛載干擾吊艙與空空導彈的問題,提高了生存性。
美洲豹雙座戰鬥教練型(B型)
美洲虎B雙座教練機正式型號是“美洲虎教練機Mark2型(T.2)”。T.2航電是GR.1的簡化版,缺少RWR。僅保留右側一門機炮,且沒有空中受油管,被視為無作戰能力。
美洲豹雙座型(E型)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虎E雙座型機身要比美洲虎A長一些,航電經過簡化,且沒有空中受油管,一些教練型安裝了固定式受油管供訓練之用。美洲虎E後座比前座提高了升高38厘米,提供較好的前視視野,教練型攜帶武器的能力與A型相同,必要時可以擔負作戰任務。
“美洲虎主動控制技術(ACT)”驗證機
英國空軍的一些美洲虎還被用於測試和試驗用途,其中最著名的“美洲虎主動控制技術(ACT)”驗證機,這是一架經過改裝的美洲虎S(XX765),用於驗證4餘度數字線傳控制系統控制下的放寬穩定/高靈敏性飛行。1981年10月20日首次藉助線傳系統試飛,隨後在尾部加上配重使重心后移,1984年又安裝了大型前緣整流板使升力中心前移,1984年3月15日作了首次不穩定飛行。1984年9月在進行了96次飛行后,美洲虎ACT完成了使命,經過驗證的線傳技術被使用在了歐洲戰鬥機上。

技術特點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虎具有乾淨利落的傳統上單翼布局,翼面至地面距離很高,便於掛載大型的外部載荷以及提供充裕的作業空間。機翼後掠角40°,下反角3°,機翼外段前緣縫翼伸長形成鋸齒,且在鋸齒位置(1/4弦長)設有縱向翼刀,前緣縫翼在機動中能提高橫向穩定性。翼載荷較高,提高了低空飛行時的穩定性。機翼后緣取消了傳統的副翼,內側為雙縫襟翼,外側襟翼前有兩片擾流板,低速時與差動尾翼配合進行橫向操縱。尾部布局類似F-4鬼怪,採用梯形垂尾,平尾是單片全動式,有10°下反角,發動機艙下部有外傾的兩片腹鰭,在尾噴口之間有著陸攔阻鉤,尾錐內有減速傘,減速傘也可被箔條、曳光彈代替。美洲虎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後收入艙內,主起落架為雙輪結構,配備低壓輪胎適合簡易機場使用,升空後向前並轉至水平收入主輪艙。主起落架之後有兩片液壓控制的減速板。
機身兩側發動機進氣口位置比較高,減少了吸入跑道異物的風險。進氣道為固定不可調式,進氣口兩側有前後排列的彈性控制輔助進氣門,在起降時由於進氣道內部壓力減小而自動打開,幫助發動機吸入更多的空氣。
美洲虎為鋁合金結構,發動機艙部分使用了鈦合金,並沒有使用多少複合材料。飛機在簡易機場條件下具有很好的維護性,維護人員不需要梯子就可以觸及大多數常用維護點。機身內部設置有五個油箱,分別在機翼兩側,前、中、后機身,總燃料容量4,180升,重要燃油系統有裝甲保護。美洲虎採用了按8.6g使用過載(相當於12g設計過載)設計的機體,攻擊型的結構疲勞壽命為3,000小時,教練型為6,000小時,操縱性能相當不錯,在“乾淨”構型下甚至適合作為航空表演用機,法國空軍就曾從一線單位抽調兩架美洲虎組成雙機表演編隊“美洲虎二重唱”,1980和1990年代在歐洲航展上出現過多次,表現出良好的機動性。
發動機
美洲虎選用兩具羅爾斯。羅伊斯RB.172-45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法國型號T.260,兩國合作后改由羅爾斯。羅伊斯與透博梅卡(Turbomeca)聯合研製生產,型號也改成RT-172阿杜爾(Adour)。
美洲豹式的差異
法國空軍美洲豹
法國空軍美洲豹
1960年代初,英法開始聯合研製一種新型近距支援/教練機,原本僅是僅有590公斤載彈量的超輕型設計方案,但在英方的堅持下提高了性能規格,大幅度重新設計並演變成為今日歐洲上空的“美洲虎”超音速攻擊/教練機。1964年4月英國與法國為了滿足對於多用途先進教練機及戰術支援飛機的共同需求而達成協議,由英國飛機公司(英國BAC公司)與法國達梭公司合組國際共同公司SEPECAT,共同研發美洲豹式SEPECATJaguar多用途戰機。
雖然美洲豹是由英、法合作研發,但兩國在許多規格與裝備採用上卻不盡相同。
英國皇家空軍美洲豹式引擎與航電系統採用
引擎:勞斯萊斯RT172×2,每具推力3313.5公斤,最大后燃推力3648公斤
航電系統:史密斯公司(Smiths)的抬頭顯示器、馬可尼(Marconi)-Elliot公司的導航暨攻擊武器瞄準次系統(NAVWASS)(包括:MCS920M型數位式空用電腦、慣性導航系統、投射式地圖顯示器)、機鼻下方配備雷射測距/標定儀…
法國空軍美洲豹式引擎與航電系統採用
引擎:Adour102型噴射發動機×2,每具最大后燃推力3316公斤
航電系統:配備空用多普勒雷達、光學瞄準具、ATLIS空中雷射照明暨追蹤系統…

性能數據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乘員:1or2
全長:16.8m
高:4.9m
翼展:8.7m
空重:7.000kg
最大起飛重量:15.700kg
引擎:勞斯萊斯RT172×2orAdour102型×2
最大時速:1.2馬赫
作戰半徑:460km
實用升限:14,000m
降落距離:1,120m
最大武器攜行量:4,536kg固定武裝:30mm機炮
另掛武裝:馬特拉公司(Matra)R550型魔法(Magic)Ⅱ式
響尾蛇、ASRAAM空對空導彈
魚叉反艦導彈
AS30型雷射導引空對地導彈
AS37型反輻射/雷射導引導彈
鋪路(Paveway)二、三型雷射/GPS導引炸彈
Martel火箭
CRV—7型火箭莢艙
通用炸彈
CBU—87型集束炸彈
JP233型跑道破壞彈
偵察吊艙
電子戰吊艙等此外,法國空軍的美洲豹還可掛載AN52型戰術核彈。

服役情況


1964年4月開始推動戰鬥學校與戰術支持計劃(ECAT)。
首架原型機美洲豹式A型於1968年9月在法國第一次試飛成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攻擊機
美洲豹式B型則於1971年8月首次試飛。
首架量產型1971年試飛。
1973年6月交付英國皇家空軍。
1975年5月交付法國空軍。
1978年印度政府正式決定採用美洲豹,作為深入穿透打擊戰機(DPSA)。
法國的美洲虎
第一場戰役:1980年代查德內戰,當時支持查德政府軍的法國和支持查德叛軍的利比亞均投入陸空武力參戰,當時法國空軍的轟炸查德叛軍的機場跑道,有一架美洲豹被利比亞陸軍用俄制SA-9防空導彈擊落。
第二場戰役:波灣戰爭,在波灣戰爭中英、法的美洲豹零折損。
法國空軍美洲虎 A 在海灣戰爭期間的塗裝
法國空軍美洲虎 A 在海灣戰爭期間的塗裝
1970~1980年代,法國空軍的美洲虎參加了數次非洲干涉行動。1975年,西班牙將西撒哈拉交還給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但是當地的武裝組織——人民解放陣線認為,該地應該交給他們,而摩、毛兩國又不相讓,於是爆發戰爭。隨後法軍介入,美洲虎進駐塞內加爾的首都達喀爾(與茅利塔尼亞毗鄰,以塞內加爾河為界)。為適應沙漠環境,美洲虎被重新噴上沙黃/褐色迷彩,1977年12月起開始轟炸人民解放陣線武裝,1978年7月10日,人民解放陣線與茅利塔尼亞之間達成停火。美洲虎在首次實戰中表現上佳,對沙漠環境的適應能力好,易於維護,出勤率高,且能在非洲的粗糙跑道上起降。
查德1960年脫離法國獨立,與鄰國利比亞的關係一直很緊張。1973年,利比亞吞併了查德北部的奧祖地帶,據說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鈾。1978年春,美洲虎轉移至查德打擊由利比亞扶持的反政府武裝。在1980年政治解決之後,法國撤出。但1983年衝突再起,法軍又進駐一年。然後是1986年,法軍再一次進入查德轟炸利比亞在查德北部建設的一處空軍基地。美洲虎在1986年2月16日攻擊了該基地,使用的BAP-100反跑道炸彈嚴重破壞了機場跑道,美洲虎在1987年1月7日再次使用馬特爾反輻射導彈攻擊了基地周圍的利比亞雷達站。
1991年,法國美洲虎參加了另一次沙漠作戰——海灣戰爭。法國空軍的美洲虎共執行了超過600次戰鬥出擊,投射的AS-30L激光制導導彈表現出很好的精確性。一架美洲虎被地空導彈擊中,但掙扎著飛回基地,被空運回法國修理。
海灣戰爭后,美洲虎逐漸退出法國空軍現役。1991年9月後,達索幻影2000N接手了美洲虎的核打擊任務。法國美洲虎在1999年還參與對南斯拉夫的連續轟炸,2001年全部退役。
英國的美洲虎
擔負起了原先F-4鬼怪的低空攻擊任務,當英國飛行員還在懷念鬼怪的重型載彈量時,他們發現美洲虎也是優秀的戰機,專門為低空飛行作了優化,而且具備精確攻擊能力以及在粗糙跑道上起降的能力。不足的是缺乏全天候能力,但無疑比重型且機動性能很差的鬼怪有更好的低空生存能力。
參加海灣戰爭歸來的美洲虎 GR.1A
參加海灣戰爭歸來的美洲虎 GR.1A
在鼎盛時期,美洲虎是英國空軍在中歐戰術打擊力量的支柱,其中包括四個戰術核打擊中隊,三個傳統戰術打擊中隊和一個戰術偵察中隊。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美洲虎部分被帕那維亞狂風取代,卸下了核打擊任務,但仍在一線效力。英國空軍自一開始就不停地升級他們的美洲虎。從1983年起,英國美洲虎安裝了費倫逖FIN1064慣性導航系統,以取代NAVWASS。FIN1064比NAVWASS更緊湊,由原先的5個設備核減為1個,性能更好更精確,任務數據可以通過一個存儲模塊輸入系統。經過升級的型號被稱為“GR.1A”和“T.2A”。儘管英國美洲虎一開始就安裝了阿杜爾102發動機,但幾年之內還是換成了更強勁的阿杜爾104,推力3,650kg。
1990年又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進,包括使用天空衛士200系統取代馬可尼RWR,並配備了更先進的威脅警告顯示器,還升級了IFF和無線電系統,增加了翼上響尾蛇空空導彈掛架,該掛架原本是為國際型美洲虎設計的,在不犧牲翼下重型武器外掛的同時掛載空空導彈。
美洲虎 GR.3 串聯掛載 4 枚 BL755 集束炸彈
美洲虎 GR.3 串聯掛載 4 枚 BL755 集束炸彈
英國空軍的美洲虎在隨後的1991年海灣戰爭中證實了價值,參戰飛機被噴上“沙漠粉紅”(實際上就是沙黃色)塗裝。美洲虎在空襲階段進行了超過600次戰鬥突擊,與法國美洲虎A持平。作戰中美洲虎通常掛載CRV770毫米無制導火箭巢和美製CBU-87集束炸彈,CBU-87比英國BL755長,在一個掛架上只能掛載一枚,而BL755可以串聯掛載兩枚。英國空軍還使用美洲虎掛載雲頓(Vinten)VICON18Mark600遠程光學偵察吊艙實施偵察任務。
印度的美洲虎
則參加過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喀什米爾衝突,有少數被巴基斯坦的防空武器擊落。
1966年,在美洲虎項目的初期印度就表示出興趣,印度空軍需要替換日益過時的英國電氣堪貝拉和霍克獵人攻擊機,新機被命名為“深度穿透打擊飛機(DPSA)”。但是印度空軍的選擇過程一直持續了12年,期間也考慮過達索幻影F1和SAAB-37“雷”。1978年10月印度最終選擇了國際型美洲虎,對於能擊敗幻影F1而獲得印度訂單,BAe一定感到非常高興。
正在掛裝馬特拉魔術導彈的印度美洲虎 IS
正在掛裝馬特拉魔術導彈的印度美洲虎 IS
印度空軍在新機生產之前的1979年夏先向英國空軍租借了16架GR.1和兩架T.2,這批飛機被稱為“1批/過渡型”美洲虎,其中兩架在服役中損失,其餘的分別在1982和1984歸還英國空軍。歸還的14架美洲虎GR.1中有10架重新進入空軍服役,一架被賣給阿曼,另外3架由於機況太差而被廢棄。在歸還飛機的同時,印度空軍已經接收了40架“2批”飛機。這些美洲虎全部在英國製造,包括35架美洲虎IS單座型和5架美洲虎IB雙座型。美洲虎IS與美洲虎GR.1非常相似,安裝阿杜爾804E發動機和NAVWASS系統,具備翼上掛架。IB基本上就是美洲虎T.1。
印度空軍稱美洲虎為“Shamser(正義之劍)”,這些飛機在服役之初遭遇了一些磨合期問題,多數是起落架故障,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飛機公司(HAL)擔負起對1批/過渡型和2批飛機的維修工作,最後發現是設計缺陷並進行了改進。BAe隨後對英國空軍的美洲虎進行了相同的改進但沒有對HAL進行補償,由此引發了法律糾紛,最後在庭下和解。
HAL 自行生產的美洲虎 IS 尚未塗裝
HAL 自行生產的美洲虎 IS 尚未塗裝
之後印度開始自行生產美洲虎,HAL用英國提供的成套零件組裝的45架,隨後逐漸提高國產化率,這些飛機被稱為“3批”,1985年進入印度空軍服役。
第3批美洲虎非常現代化,發動機是推力更大(3,810kg)的阿杜爾811,並安裝了國產航電和MIL-STD1553B匯流排。航電系統的核心是“攻擊顯示&測距慣性導航系統(DARIN)”,替代了NAWASS。DARIN包括費倫逖COMED2045地圖和顯示系統,薩吉姆公司慣性導航系統和史密斯公司平視顯示器及武器瞄準系。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航電系統都由印度自行整合,並且3批美洲虎上的無線電、IFF、自動測向儀都是印度自行生產的。
到上世紀末,HAL陸續生產了約91架美洲虎,其中包括69架單座型,10架雙座型,和12架美洲虎IM(印度海軍)單座反艦型。美洲虎IM安裝龍舌蘭雷達,主要使用BAe海鷹反艦導彈為主要攻擊手段。這樣連同英國進口的40架飛機,印度共擁有131架美洲虎。
印度美洲虎 IM 近照,也換成了灰色塗裝
印度美洲虎 IM 近照,也換成了灰色塗裝
印度美洲虎的軍械為兩門30毫米阿登航炮,每門備彈150發,7個外掛點可載4,763kg外掛物,外掛武器與英國美洲虎相似。印度已經獲得核打擊能力,據信美洲虎是自由落體核炸彈的主要載機,另一傳言是印度美洲虎已經過“隱形”改裝,其中之一是在進氣口安裝反雷達網罩,使迎頭雷達截面積減小一半。
早期迷彩塗裝的印度美洲虎 IS
早期迷彩塗裝的印度美洲虎 IS
印度空軍還試圖獲得更多的美洲虎,1998年向HAL訂購了17架美洲虎IB雙座型,原計劃2001年開始交付,但由於航電系統的一些問題推遲到2003年。這些雙座型可不是普通的教練型,而是具有夜間攻擊能力的全天候攻擊機。配備了現代化的航電系統、LRMTS、新的顯示系統和導航系統。導航系統將整合激光陀螺和GPS。這批飛機還可以攜帶以色列拉斐爾Litening吊艙,該吊艙具有CCD和FLIR成像裝置和激光指示器。後座是“武器系統官”座艙,負責控制精確制導武器,座艙布置與夜視鏡兼容。
奈及利亞國際型美洲虎
奈及利亞國際型美洲虎
印度美洲虎的進一步改進仍在進行中,座艙自動化的提升將允許單座型也能攜帶Litening吊艙。看起來美洲虎還要在印度空軍服役很長一段時間,這得益於美洲虎基本設計的良好擴展性,印度空軍的美洲虎有可能成為最先進但也是最後的美洲虎。
奈及利亞在1983年初訂購了18架美洲虎,包括13架美洲虎SN單座型和5架美洲虎BN雙座型,1984年起開始交付並塗以花哨的深綠色/砂黃/茶色迷彩塗裝。奈及利亞政府還簽訂了18架美洲虎的意向訂貨,其中6架將安裝龍舌蘭雷達。但奈及利亞最後還是放棄了意向訂單。1990年代初,由於預算問題奈及利亞空軍退役了全部美洲虎。
使用國家
英國英國皇家空軍203架
印度空軍塗裝
印度空軍塗裝
英國共採購了203架的美洲虎,其中165架GR.1,38架T.2。38架T.2中有35架進入英國空軍服役,3架被保留用於測試和試驗用途。英國空軍美洲虎最初的塗裝上表面深灰色/深綠色迷彩,下表面淺灰,如果在挪威進行冬季演練時,還會換成白/綠臨時迷彩。
法國法國空軍200架
印度印度空軍116架
阿曼阿曼皇家空軍24架
厄瓜多厄瓜多空軍12架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空軍18架

外界評價


美洲虎是英法聯合研製的第一種戰鬥機,也是英國第一種以公制單位設計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