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蓬鎮

廣東省汕頭市下轄鎮

汕頭市龍湖區轄鎮。在龍湖區東北部,位於新津河梅溪之間。面積約24平方公里。人口約5.5萬。鎮人民政府駐洋邊村,轄鷗上、鷗下2個居委會和官一、周厝塭、夏桂埔、西畔、溪西、鐵洲、旦家園等15個村委會、30餘個自然村。初屬海陽縣地延德鄉蓬洲都,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屬揭陽縣延德鄉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屬澄海縣蓬洲都,民國時分設上蓬、下蓬2區,因地勢較上蓬低,故名下蓬,下蓬區轄官埭鷗汀等鄉(鎮級)。1949年屬澄海縣,1958年屬汕頭市郊區,1961年以汕樟公路為界,分設官埭、下蓬2公社,1965年改屬澄海縣,1970年官埭公社併入。隨後陳厝合、辛厝合、充公等併入珠池公社,浮隴、東墩等併入金砂公社。1974年12月復屬汕頭市郊區。1984年1月1日屬汕頭市郊下蓬區公所。1986年設立下蓬鎮,1991年改屬龍湖區。1996年11月汕頭市龍湖區下蓬鎮撤鎮設街道分為龍祥、龍津(2002年合併為龍祥街道)和鷗汀、漁州(2002合併為鷗汀街道)4個街道。

基本簡介


下蓬鎮(Xiàpéng Zhèn)
地處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和海岸沙壠堆積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古時東南、西北兩地村民時常因乾旱、水澇發生糾紛)。有耕地1193公頃,土壤多屬水稻土、潮沙泥土。農業發達。主種水稻、蔬菜、花生、生柑、甘蔗、水果等。多魚塘,盛產淡水魚。工業以抽紗、服裝、建築、搭竹為主。昔時官埭木仔(番石榴)、東池湖烏魚、洋邊番薯、鷗汀剪刀、旦家園竹籮、萬石金魚遠近馳名。
完全中學、初級中學各1所,小學13所,村有幼兒園。有影劇院、文化站以及文化室。古迹有汕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騰輝塔證果寺。汕樟路、汕汾路、嵩山路、東廈路貫穿鎮境,西面梅溪河是通往潮州汕頭港及興梅地區的水上交通航道。鎮區在汕頭市區東北部。面積2.75平方公里。人口2.2萬。聚落沿汕樟公路北側呈北東向長帶狀,主街不明顯,磚混結構樓房。有服裝、抽紗、小五金等廠。是汕頭市鎮級規模較大的集鎮,日趕集人數8000多人。以蔬菜、生豬、家禽、柑、蓮子大米交易為主。有公路通汕頭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