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明
新疆玉雕大師
周雁明,男,新疆玉雕大師,從業22年。其創作以北派風格為主,以明清工藝為代表,量料取材,因材施藝,創作了大量瓶素、人物、走獸等作品,白玉《半個月亮爬上來》獲“天工獎”優秀作品獎,白玉《喜上眉梢》和《祝壽平安瓶》兩件作品獲首屆和田玉玉雕作品展示會“最佳工藝獎”。
周雁明
起初,周雁明分在人物組,師從高佩琦。和田玉為玉中之王,學員學藝,不敢用好料,只能用瑪瑙石或玉器的邊角料來操作。憑藉已有的繪畫和雕刻基礎,他進步很快。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切玉料的活兒非同一般。一手持料,一手持金剛砂。切不好,高速旋轉的軋鉈片不但會將玉料打飛,還很容易傷及手背手指,讓鮮血染紅玉料。周雁明手上的疤痕都是當年留下的。切玉不僅要求動作協調,把握力和平衡力還要強。料切得越薄,難度越高,這樣的基本功既練藝又練膽,還練人的專註,稍有不慎和猶豫,不僅出廢料,還有危險。
一年半后,周雁明又轉學爐瓶,得到王雲祝大師的真傳。周雁明刻苦學習在求師學藝的三年曆程中,他幾乎廢寢忘食,白天做活,晚上挑燈夜戰,臨摹玉雕作品畫稿,打下玉雕技藝堅實的基礎。
1987年,玉雕廠一塊1.3公斤重的和田玉籽料,交由周雁明獨立創作、設計,製作一件五掛鏈“提梁花籃”。其製作工藝複雜、工藝精湛已達到相當高的難度。周雁明傾注心血4個多月的時間,在高精尖的磨礪中脫穎而出,作品被一日本客商以3.8萬的高價選購收藏。
接著,他用一塊2.5公斤的和田玉,設計製作了一款“魚形壺”。壺首為魚頭,壺把為魚尾,壺身為魚身的變體,陽刻中國象形文字“魚”文字,包括上至甲骨文,下至篆體、隸體、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該作品以設計精巧、構思新穎、製作精美、賞心悅目,書畫、雕琢融為一體而備受稱讚,由北京工藝美術公司收購收藏。
在此期間,由周雁明組織開發、創新、研製出多種玉雕室內壁掛裝飾產品,採用邊角廢料,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幾何體畫,運用鑲嵌、拼、貼技術,將動物、植物及人物抽象地表現出來,成為獨樹一幟、美不勝收的玉石裝飾壁掛,從而使玉的觀賞性、藝術性、收藏性得到升華。同時,為玉雕旅遊產品開發研製闖開一條新路,實現廢物利用,創造出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品在全疆輕工技術創新評比中獲優秀獎,為企業爭得了榮譽。
其間,玉雕廠新招一批學員,周雁明以“德藝雙馨”,晉陞為學員車間主任。1986年,工廠推薦思想品質好、業務強的同志去北京玉器廠進修學習,周雁明如魚得水,進入中國玉雕的藝術殿堂。這是他玉雕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他的視野豁然開闊,技藝精進。在玉雕大師馬慶順和楊寶忠先生指導下,製作的玉雕大件“花觥”、“花熏爐”等作品,博得工廠師傅和同事好評。尤其是玉雕作品“花觥”,以青銅器圖案為樣板,運用和田玉特有的質地美,精雕細琢,整個作品古樸端莊、線條優美流暢,是典型的仿古玉雕作品,被北京玉器廠評為本年度優秀作品。
1992年,周雁明為提升自身素質,報考了新疆師範大學“工藝美術設計”專業,並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由此,工藝美術理論和他的精湛技藝得以比翼齊飛。1997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周雁明創辦的的烏魯木齊市明和玉器廠啟航了。
面臨人生的又一次轉折,周雁明很低調,但平靜中卻澎湃著激動。和田玉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愛玉、賞玉、藏玉的盛世,這是玉雕人難得的機遇。他要用更好的作品,更精湛的技藝歌頌這個時代,讚美自己的祖國,美化人們幸福的生活。
他創作的和田玉巧色雕“松、竹、梅”筆筒三件,以傳統的體裁,精工細作,巧色匠心獨運,在1998年西安舉辦的民間藝術文化展覽會上,獲優秀創作獎,作品被深圳一家珠寶公司收藏。
創意是玉雕的靈魂。周雁明力求賦予玉器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湛的技術,精心設計製作了很多玉雕作品,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玉雕設計製作風格,以“北派風格為主,同時兼收並畜;以明清工藝為特色,力求推陳出新”。
1983年 從事玉雕工作。現任新疆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新疆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2004年 《半個月亮爬上來》獲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優秀作品獎。
2005年《一路同行》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杯獎”銀獎。
2008_年 《長風雄鷹》獲中國玉器“百花獎”銅獎。《玉之五德》 獲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優秀作品獎。
2009年 《南瓜壺》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作品獎,
2010年 《太白醉酒》獲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金獎。《福壽三多》獲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優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