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口岸
滿洲里口岸
滿洲里口岸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西部,處於中俄蒙三角地帶,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第一歐亞大陸橋的交通要衝,是中國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各國重要的國際大通道,也是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沿邊口岸中唯一的公、鐵、空三位一體的國際口岸,也是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
滿洲里口岸業務管轄範圍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轄區面積45萬平方公里。轄區內中俄、中蒙邊境線長1819公里,其中,中俄邊境線長1812公里,中蒙邊境線長807公里。關區內有一類口岸6個,分別是滿洲里鐵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海拉爾航空口岸、黑山頭口岸、室韋口岸,二類口岸3個,分別是額布都格口岸、阿爾山口岸以及二卡口岸。
百年前,滿洲里地區是一片廣袤的草原,被稱為“霍勒金布拉格”,蒙語的意思是旺盛的泉水。滿洲裏海關設關源於一個不平等條約,即1896年6月李鴻章與俄簽訂的《中俄禦敵相互援助條約》,允許俄國修築從俄赤塔到中國綏芬河附近的中東鐵路,從1897年鐵路動工到1903年正式運營,滿洲里地區的外貿活動逐漸增多,直到1908年正式設關。當時,關稅自主權和海關管理權完全掌控在外國人手中,海關成為帝國主義進行經濟掠奪的工具。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結束統治,帝國主義奪取了海關稅款收支權,中國海關主權完全喪失。值得一提的是,1930年歐亞航空公司滿洲里——伊爾庫斯科航線開通,海關開展國際郵件監管工作,成為滿洲里口岸國際航空監管業務的始祖。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6月26日滿洲里分關被偽滿洲國接收,開始執行偽滿洲國財政部的政令和稅則,直到1945年,蘇聯紅軍進駐滿洲里,日本戰敗投降,其間長達13年的時間滿洲里分關處在日本人統治的黑暗時期。進入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區駐滿辦事處接管了滿洲裏海關的業務管轄權。1949年1月3日,人民政權下屬的滿洲里關稅局正式成立,承擔了中蘇進出口貨物的監管徵稅任務,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解放。
滿洲里口岸
1952年——1955年,滿洲里口岸的進出口貨運量位居全國海關第一位。其中,1955年監管貨運量曾一度達到418萬噸,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末年均監管貨運量。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響應"幹部支援邊疆"的號召,山東、遼寧等地海關分別派員支援滿洲里關。僅1950年一年,調入滿洲里關的人員達72人。
1955年,為籌備集寧、二連浩特關建關,海關總署從各地海關選調67名幹部到滿洲里關接受培訓,根據上級"老關支援新關、新關照顧老關"的指示,由上級決定將調來學習的16名幹部留在滿洲里關工作。這些留下來的幹部帶著一份對黨、對國家赤誠的情感來到滿洲里,帶著時代賦予的衷心和誠摯,帶著視死如歸、感天動地的豪情,不斷適應艱苦的工作環境,踏實安穩的工作於此,並在此組建家庭、落地生根。他們到了滿洲里關后發揮各自的才幹,在1964年自發研製了一台整流式X光機人身檢查儀,可以檢查出旅客隨身藏匿的一些走私物品,成為滿洲里關最早的科技設備。通過這台設備,滿洲里關查獲了旅客進境攜帶藏匿不報的羚羊角、手錶、鴉片等。
6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惡化,滿洲裏海關的工作陷入了一個歷史性低潮時期。文革時期,滿洲里關的領導體制被下放到最低點,歸滿洲里市革委會管理。當時海關的工作方針由經濟政治保衛變為政治經濟保衛,滿洲里關的徵稅統計工作被迫中斷,監管工作正常進行,主要是揭發檢舉貨運事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滿洲裏海關工作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1982年後,滿洲里口岸成為中國對原蘇聯貿易的主要渠道。1992年,隨著滿洲里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延邊開放城市,滿洲裏海關業務量隨之急劇增大,各項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2002年6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口岸大通關會議上,把滿洲里口岸列為國家優先發展、重點建設的13個口岸之一,其中,滿洲里鐵路口岸是重點建設的兩大鐵路口岸之一。
進入21世紀的滿洲裏海關積極貫徹科學治關理念,忠實履行把關服務職責,全面準確、創造性地落實海關工作16字方針,業務工作不斷整合創新,綜合治稅大格局初步形成,嚴密監管與高效運作深入融合,稅收征管、打擊走私等工作成效顯著。為積極打造便捷的通關高速路,對進口的原油、化肥和出口的汽車、果菜等設立綠色通道,確保貨物"隨到隨申報,隨報隨查驗,隨驗隨放行,實現了無障礙通關,進出口貨物的通關速度大大提高。多年的改革實踐,滿洲裏海關各項業務指標成倍增長。2003年,監管貨運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到2007年已突破2400萬噸;稅收入庫則從2003年的20億元躍升為2007年的79億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2008年,滿洲裏海關各項業務指標繼續刷新,1-7月份,稅收入庫已突破60億元,預計年底過百億。
2013年9月,經滿洲里口岸出境的首列“蘇滿歐”國際集裝箱班列順利開行。
截至2018年10月,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共開行748列,同比增長15.3%;貨值34.21億美元,同比增長25.5%。
滿洲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自治區計劃單列市,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享有“東亞之窗”的盛譽,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和開展對俄蒙經濟、貿易、文化和科技等多領域合作的重要口岸城市,是我國環渤海地區通往俄羅斯以及東歐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同時該口岸也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口岸。滿洲里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對外貿易占內蒙古自治區對俄進出口貿易80%以上,佔全國與周邊國家邊境貿易的13%,是內蒙古自治區乃至中國對外貿易最重要貨物集散地之一。海關總署、國家口岸辦將滿洲里西郊機場列入《2008年度口岸開放審理計劃》,預計年內可實現正式對外開放。
滿洲里鐵路口岸於1901年開通。是我國規模最大、通過能力最高的鐵路口岸。現有寬准軌到發編組線51條,其中寬軌24條,准軌27條;口岸站換裝線、專用線等線路90餘條;寬軌列車會讓站一個。換裝場地20餘個,其中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大型或專業換裝倉儲基地9個。1999年—2005年,鐵道部先後投資6億元對滿洲里鐵路口岸進行應急改造和擴容擴能改造工程,增加、改造了多條線路,新建了集裝箱、原油等專業換裝場,使鐵路口岸的接運、換裝能力大幅度提高。寬軌站存車能力達到2020車,准軌1712車。年綜合換運能力達2000萬噸以上。2005年,進出口貨運量達到1688萬噸。
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於1998年投入使用。是中國規模較大的邊境公路口岸,口岸封閉區面積64萬平方米。其中貨檢區34萬平方米,建成使用一進兩出3條貨檢通道,並將其中一條出境通道作為菜果出口專用通道。年通過能力為200萬噸。旅檢區30萬平方米,建成使用16條通道(客車通道兩進兩出,人員6進6出)。年通過能力200萬人次。2005年,出入境車輛26.3萬輛次,居全國陸路口岸第3位。出入境人數達170萬人次,居全國陸路口岸第8位。口岸主體建築有貨檢大樓、旅檢大樓、部隊兵營、會晤站,以及相配套的公路口岸交易市場、海關監管區等。口岸封閉區集通關、查驗、倉儲運輸、生活服務於一體,可一次性完成報檢報關、稅費征繳業務。
此外,滿洲里口岸配備安裝了鈷60火車自動檢查系統,列車電子監控系統、放射性檢測儀等現代化查驗檢測設施,建立了覆蓋各監管場區的網路系統。年綜合換裝能力達到3000萬噸,通過能力1.2億噸。從統計數據來看,2007年滿洲里口岸過境貨量2402萬噸,對外貿易達25億美元,進出境人員219萬人次。
2013年9月,經滿洲里口岸出境的首列“蘇滿歐”國際集裝箱班列順利開行。截至2018年10月,經這個口岸的中歐班列出境線路有32條,入境線路有16條——貨源地輻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帶、華南、中南、西南等地區,貨物出口至俄羅斯、德國等13個歐洲國家28個城市。
口岸建設情況
滿洲里口岸由鐵路、公路、航空口岸組成。鐵路口岸現有貨場綜合換裝能力達到2000萬噸以上,海滿複線貫通后,口岸年通過能力可達到7000萬噸。公路口岸貨檢區年通過能力為300萬噸,旅檢區年通過能力300萬人次。航空口岸於2005年起實現了臨時對外開放,相繼開通了滿洲里—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滿洲里—赤塔的臨時國際航線。預計年底或年初航空口岸將正式對外開放。西郊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竣工后,滿洲里航空口岸年接送國內外旅客能力可達100萬人次。
為滿足未來中俄貿易對口岸站場新品類、新貨源進出口以及倉儲、加工、保稅、交易等功能的需要,我市規劃啟動了投資20億元的滿洲里新國際貨場項目,項目可研等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待鐵道部立項后即可全面開工建設。成功引進了中鐵集裝箱公司、中國大唐集團、俄羅斯莫斯科伊利托集團、華強公司、中化國際等有實力的企業,以新國際貨場為平台,建設集裝箱、煤炭、汽車、化工產品等專業貨場。
對外經貿合作情況
自2000年以來,我市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取得了長足發展。2000年至2006年,共審批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項目369項,合同金額1.1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7130萬美元,實際派出勞務人員13267人。2007全年菜果出口35.5萬噸,創匯911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4%。合作領域涉及及建築工程承包、森林採伐加工、農業種植、鐵路換裝等多個領域。合作區域覆蓋了俄羅斯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地區。
口岸工業發展情況
結合我市實際,打破區域劃分,重點規劃建設了扎賚諾爾能源重化工業基地、進口資源加工園區、綜合產業園區三個工業區塊。扎賚諾爾能源重化工業基地重點發展以煤、電、化工、高載能和特種金屬冶鍊為主的能源轉換及綜合利用產業。進口資源加工園區重點發展以木材深加工為主的進口資源加工業和新型建材產業。綜合產業園區重點發展對俄出口產品組裝加工業、口岸物流業、生產型服務業以及無污染,以這三大工業區塊為載體,正在推進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重點工業項目42個,計劃總投資84億元,其中,超億元的項目10個。
口岸旅遊發展情況
不斷提升跨境旅遊業的層次和水平,相繼建成了俄羅斯套娃廣場、查干湖旅遊景區、歐式旅遊觀光婚禮宮等一批標誌性旅遊景點,滿市各類商場1816處,餐飲服務業1062戶,星級賓館床位數已達5400多張。滿洲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快速度、高質量、大規模向前發展。全年,邊境旅遊進出境達到180.5萬人次,同比增長12.5%。旅遊總收入完成27.1億元,增長16.9%;旅遊創匯實現2.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
1、貨運量
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口貨物總計為1095363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4.8%。其中,進口貨物為1040532噸,同比增長29.0%;出口貨物為54831噸,同比下降23.0%。9月份滿洲里鐵路口岸運輸集裝箱1776標箱,同比增長36.4%。進口主要貨物中,木材474045噸,占進口貨物總量的45.6%,比上年同期增長41.3%;原油258653噸,佔24.9%,同比增長0.5%;化肥61506噸,佔5.9%,同比增長2.30倍;紙類50160噸,佔4.8%,同比增長23.9%;化工40171噸,佔3.9%,同比下降34.5%;鋼材及廢鋼26874噸,佔2.6%,同比增長1.16倍;出口主要貨物中,石油焦8584噸,占出口貨物總量的15.7%;花生940噸,佔1.7%;肉類696噸,佔1.3%。
經滿洲里鐵路口岸累計進出口貨物10334181噸,比上年同期增長44.1%。其中,進口貨物9781939噸,同比增長46.4%,出口貨物552242噸,同比增長12.0%。1—9月份鐵路口岸累計運輸集裝箱15526標箱,同比下降1.7%。鐵路口岸進口較多的貨物中,木材4192159噸,占進口貨物總量的42.9%,比上年同期增長21.5%;原油2832746噸,佔29.0%,同比增長1.26倍;紙類557735噸,佔5.7%,同比增長6.2%;化工538837噸,佔5.5%,同比下降25.5%;化肥391619噸,佔4.0%,同比增長35.4%;鋼材及廢鋼155571噸,佔1.6%,同比增長3.5%;出口較多的貨物中,石油焦為91873噸,占出口貨物總量的16.6%;花生20419噸,佔3.7%;肉類5270噸,佔1.0%。
2021年6月22日消息,由於俄羅斯對工程機械類車輛需求旺盛,使得滿洲里公路口岸在過去5個月間出口整車達到2856輛。
2、客運量
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人員總數為5285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3.1%。其中,進境人員為2416人次,同比增長23.0%;出境人員為2869人次,同比增長23.2%。鐵路口岸累計進出境人員總數為52167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47.4%。其中進境23884人次,同比增長51.7%;出境28283人次,同比增長44.0%。
3、運輸工具
進出境火車總數為792列,比上年同期增長9.2%。其中,進境395列,出境397列,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8.8%和9.6%。鐵路口岸累計進出境火車7031列,比上年同期增長14.4%。其中,進境3521列,出境3510列,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4.6%和14.1%。
1、貨運量
經滿洲里公路口岸進出口貨物總計為33447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1.0%。其中,進口貨物為26327噸,同比增長3.64倍;出口貨物為7120噸,同比下降52.8%。進口主要貨物中,鋼材及廢鋼為18186噸,占進口貨物總量的69.1%,比上年同期增長9.79倍;木材為7464噸,佔28.4%,同比增長87.2%;出口貨物以菜果為主,為4869噸,占出口貨物總量的68.4%,同比下降55.9%。
公路口岸累計進出口貨物為328261噸,比上年同期增長71.7%。其中進口貨物176559噸,同比增長1.43倍;出口貨物151702噸,同比增長27.9%。1—9月份公路口岸累計運輸集裝箱199標箱,同比下降98.5%。公路口岸進口主要貨物中,鋼材及廢鋼為98509噸,占進口貨物總量的55.8%,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倍;木材為64881噸,佔36.7%,同比增長2.0%;出口主要貨物中,菜果為124196噸,占出口貨物總量的81.9%,同比增長31.1%。
2、客運量
經滿洲里公路口岸進出境人員總數為125189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5.3%。其中,進境人員為62782人次,同比下降15.0%;出境人員為62407人次,同比下降15.6%。公路口岸累計進出境人員1101325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8.1%。其中進境547795人次,同比增長17.5%;出境553530人次,同比增長18.7%。
3、運輸工具
進出境汽車總數為20047輛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9%。其中,進境10109輛次,同比下降0.5%;出境9938輛次,同比下降3.2%。公路口岸累計進出境汽車167609輛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7.5%。其中,進境84166輛次,同比增長18.0%;出境83443輛次,同比增長17.0%。
(一)關於加大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建議。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自治區對俄貿易和貨物疏運的最大通道。建議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兩級政府積極支持我市爭取國家口岸建設資金,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設立口岸建設專項資金,加大對滿洲里口岸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快滿洲里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口岸功能,為擴大對俄貿易提供暢通的物流通道。
(二)關於建設中俄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國際電子口岸的建議。隨著中俄兩國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入,口岸進出口貨物和出入境人員呈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加大口岸科技投入,提高口岸工作效率,促進兩國貿易便利化,已成為推動口岸大通關的重要舉措。因此,建議呼倫貝爾市政府協助我市籲請上級黨委、政府,從更高層面與俄羅斯協調,建設中俄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國際電子口岸,實現雙方口岸進出人員、貨物、交通運輸工具以及口岸政策、法規等相關信息的共享,減少環節,簡化程序,加速口岸便捷通關。
(三)關於出台外貿鼓勵政策、設立邊貿發展資金的建議。自2004年9月份國家取消邊境貿易“雙倍抵扣”做法以來,滿洲里的進口貿易受到很大影響,地方政府積極採取各項措施扶持外貿發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議呼倫貝爾市政府積極向國家呼籲,儘快出台鼓勵邊境貿易發展的新政策,扶持和壯大外貿產業。
(四)關於設立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的建議。滿洲里距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僅9公里,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已具備設立邊境自由經濟貿易區的初步條件。而且,在世界經濟範圍內,有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邊境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為進一步探討中俄經貿合作的新途徑,我市已委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設立滿洲里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實現保稅、互市、倉儲、貿易、展銷、包裝、加工、旅遊等多功能一體化,承接國內產業梯度轉移,吸引發達地區的資金、設備、技術、人才向區內匯聚,以集約、順暢、規範的模式將雙方的互補優勢轉化為現實利益,強力拉動雙方邊境地區經濟迅猛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俄羅斯為加快邊疆地區經濟發展,通過了經濟特區法,已開始籌建設立經濟特區,為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機遇。建議呼倫貝爾市政府籲請國家,將滿洲里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建設納入中俄兩國合作規劃。
中國最大的鐵路口岸、中國對俄羅斯最大口岸——滿洲里口岸正在實施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擴能工程,以迎接正在到來的中俄貿易新一輪快速發展期。此次擴能工程包括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的擴能建設,累計總投資超過50億元人民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角的滿洲里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過貨任務。2006年,滿洲里口岸進出口貨物累計約2171萬噸,進出境人員累計約169萬人次。
預計到“十一五”(2006-2010年)期末,滿洲里口岸進出口貨物將突破3000萬噸,年均增長13%;進出口總額突破50億美元,年均增長20%。為了適應中俄貿易的急劇增長,滿洲里口岸擴能工程迫在眉睫。始建於1903年的濱洲鐵路是中國東北通往俄羅斯的主要國際貿易通道。但其中滿洲里到海拉爾段的單線運行狀態一直是限制中俄貿易過貨量的瓶頸。10月,投資約20.4億元人民幣的海拉爾—滿洲里段鐵路複線及滿洲里鐵路口岸擴容擴能工程將建成投入使用。與這條鐵路相連接的是俄羅斯卡雷姆斯卡亞—后貝加爾斯克電氣化鐵路線。
位於東北地區腹地的海拉爾相對於邊境城市滿洲里來說,與內地距離更近,是滿洲里口岸伸向內地的貨運集散地。由於複線的建設通車,滿洲里鐵路口岸的年貨運吞吐能力將突破4000萬噸,是當前的兩倍。據悉,總投資24億元人民幣的海拉爾—滿洲里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也有望在年內完工。為了與鐵路、公路運輸能力相適應,一個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佔地16平方公里的新國際貨場將在3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俄羅斯鐵軌比中國鐵軌寬9厘米,貨運列車駛入口岸必須進行換裝才能運輸到中國各地,換裝能力是口岸吞吐能力的重要指標。列入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重點工程的滿洲里口岸新國際貨場,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國際貨場。貨場主要辦理汽車、木材、化工、化肥、礦石、石油及其製品、廢鋼等大宗貨物的換裝、交易。同時,貨場區內還將配套建設集倉儲、保稅、加工、商貿等於一體的國際物流園區。2006年滿洲里市啟動實施了公路口岸封閉區擴建工程,現已完工。這個投資200萬多元人民幣的工程使滿洲里公路口岸封閉區由原來的63萬多平方米增加到了117萬平方米。同時,2006年至2007年,滿洲里市計劃投入2700萬元人民幣,在公路口岸新建貨運區聯合辦公大樓、增建3條貨運通道等。這些工程於2007年8月投入使用后,將使滿洲里公路口岸年過貨能力由200萬噸左右增加到350萬噸以上。
此外,滿洲里機場正在積極申報成為國際空港,為此投資3億多元人民幣進行的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中。屆時,滿洲里機場年吞吐旅客能力將達到100萬人次。首架波音767飛機在滿洲里機場試飛成功。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確定為沿邊開放城市。2002年,滿洲里口岸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鐵路口岸之一。據介紹,2001年至2005年間,中央和內蒙古自治區用於滿洲里口岸擴能建設的資金超過12億元人民幣。
滿洲里口岸統計,2006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34億美元。兩國政府還提出,將努力使雙邊貿易額在2010年達到600億美元至800億美元。
2021年4月,經由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數量突破10000列大關。
區位優勢使滿洲里口岸成為中國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戰略支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和一體化,因而形成了各種國際性經濟合作組織或經濟集團。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區域化使各國在經濟上互相合作、互相滲透、互相依賴的關係日益加強,這一趨勢表明世界上任何一國都不能脫離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而獨立發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和區域經濟合作等問題。為此,位於東北亞區域的各國都對其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冷戰時期的發展戰略進行調整,這種調整使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更加具有開放性、互補性、多樣性、階段性和實效性。
滿洲里口岸既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支點,又是對內、對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交匯點。從地理位置上看,滿洲里與俄羅斯,蒙古接壤,一直在中俄、中蒙貿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01年中東鐵路建成通車,歐亞大陸橋開通,特別是集裝箱等現代運輸工具的大規模使用,極大的提高了鐵路運輸效率,使滿洲里這座百年口岸城市成為東北亞內部以及東北亞與歐洲貨物運送的重要交通樞紐。
中國是俄羅斯第三大貿易夥伴,是蒙古的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同時還是蒙古的第一大投資國。中俄雙邊貿易額2007年達到481.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3%,再創雙邊貿易額的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對俄出口為284.88億美元,增長79.9%,中國自俄進口為196.77億美元,增長12.1%。依託連接中俄蒙三國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奠定了滿洲里口岸成為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的基礎。經濟學家預測,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在內的東北亞經濟體的形成,未來15年之內其GDP可望超過25萬億美元,成為與西歐、北美三足鼎立的經濟區。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於滿洲里這樣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口岸來說,無疑迎來了一次發展的歷史機遇。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明確提出要把發展口岸城市作為突破口,發展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發揮區域帶動優勢,更好地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內蒙古在“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中也提出,給予滿洲里口岸重點支持,政策傾斜,把滿洲里列為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把滿洲里口岸建設項目列為重大建設項目。
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滿洲里口岸經濟發展帶來重要機遇,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又使滿洲里雙喜臨門,機遇再次降臨。2005年9月3日,內蒙古東部地區被國家正式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總體規劃之中。內蒙古東部包括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和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兩個計劃單列市。內蒙古東部四盟市已經成為東北經濟區的資源和能源基地。蒙東地區是東北亞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與東北亞國家經濟合作的橋樑紐帶,與俄、蒙兩國邊境線長2948公里,與周邊國家、地區資源和產業互補性強,經濟合作前景廣闊。
2020年4月11日,中國駐哈巴羅夫斯克總領事館官網發布通知稱,根據俄羅斯外交部赤塔代表處通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俄邊境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臨時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