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戲曲博物館

蘇州戲曲博物館

蘇州戲曲博物館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報告國家文化部,並經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國性的專業博物館,建於崑曲的蘇州古城區內中張家巷,坐落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晉會館內。蘇州博物館的前身是建於1986年的蘇州戲曲博物館。佔地約有5畝,會館由清光緒年間山西寓蘇商人集資興建,是蘇州歷史上100多所會館、公所中迄今最為完整的一座。其規模之大、雕飾之美亦是少見。

2020年3月13日,蘇州戲曲博物館被列入蘇州市第一批恢復開放的文博場所。

簡介


蘇州戲曲博物館 是中國地方性藝術歷史專業博物館。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內張家巷全晉會館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於1982年籌建,1986年10月14日建成開放。
蘇州戲曲博物館
蘇州戲曲博物館
戲曲博物館有清代的吹鼓樓,主體建築是一座古典舞台,台頂雕花穹窿藻井設計。東西兩廡包廂和後部大殿組成具有東方古典美的劇場。西路有楠木廳、鴛鴦廳以及亭、廊、院、舍,清池假山等。吹鼓樓按傳統格局陳列彩塑樂隊,配以禮樂,以展示當年會館迎賓的場面。古典舞台不定期地按傳統形式演出崑劇、蘇劇、評彈等劇(書)目。在鴛鴦廳設有仿清代茶園書場。館設崑劇、蘇劇、蘇州評彈 3個陳列專室,並辦有蘇州民族樂器展覽。陳列將建築文物與陳列文物融為一體,動靜結合,視聽結合,古今結合。
蘇州戲曲博物館館內古建築群華麗精緻,獨具風采。會館沿街置門廳,一門廳宏偉軒敞、富麗堂皇,兩側各有亭閣式吹鼓樓一。舞台。蘇州戲曲博物館位於蘇州城東中張家巷內。它的前身是全晉公館,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由當時寓當晉商集資構築。館內古建築群華麗精緻,獨具風采。門廳綴飾戲文浮雕,耐人觀賞。古戲台飛檐翹角,廂座朱廊雕欄,既是遊覽的精粹部分,又為館內演出活協提供了舞台。中秋之夜、天高雲淡、月華滿地,要是在蘇州戲曲博物館古戲台前聽一曲崑腔,清麗典雅的白錫悠悠揚揚,繞樑不息,蕩漾夜空,那情趣,可讓你回味多時。歇山頂,山面沿街,為全國罕見的古典禮意式建築。”進入戲台區,古典戲台是整個古建築群的精華所在,特別是戲台上的穹窿一藻井項,大紅底色,鑲黑泳金,頂壁花板雕刻精巧,18條324隻黑編媽淺雕相間著18條306顆金黃色舌頭圓雕,盤旋向上凝聚在穹窿藻井頂端銅鏡片上。這不僅體現出搞起的古典建築藝術,而且顯示了科學地運用聲學原理使之能產生餘音繞梁音響效果的絕妙構思。
2020年12月,蘇州戲曲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

陳列室


蘇州戲曲博物館
蘇州戲曲博物館
博物館於1986年10月14日建成對外開放。陳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戲曲文字資料、圖片照片,珍藏有多種崑劇明刻本、戲曲原碑拓片以及崑劇、蘇劇、評彈各種珍貴的清代手抄摺子和清代評彈名家馬如飛,近代三大麴家吳梅、俞粟廬,王季歷等人的手跡、遺物;還有各類戲曲實物展覽,如各類樂器和各行當服飾,異彩紛呈,絢麗斑爛。一部分是崑曲、蘇劇、評彈等各類戲曲節目演出,使其動靜結合、視聽結合、古今結合,成為其最大的的特色。戲曲演出安排在參觀路線的最後,使其既是參觀的尾聲,又是參觀的高潮。
館內現辟有昆隊評彈、蘇劇和古典民族樂器四個陳列室。一件排實物、史料,一張張圖片、說明,充分反映出蘇州是崑劇等中國古典戲曲的發祥地之一。在這裡,你可以著到明刻本《還敢記》 《即《牡丹亭助,清乾隆年間的手抄本《牡丹亭·遊園》,神采飄逸的犯人“江湖十二色”,精雕細琢的紅木戲船,鎮玉嵌寶的燈彩崑曲堂名擔,西漢宣帝墓葬中出土的說書涌(複製品),馬如飛的說書筆記《夢史》,”琵琶王薛拉卿曾使用過的琵琶蔣月泉的紅木三弦以及“先輩圖”、“道訓”,古籍珍本《白雪道音》、《文星榜傳奇》等,還有《醉歸》與《盪湖船》兩級戲文模型,一套24隻的古代宮廷樂器雙音編鐘,一套37面的雲供,以及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樂器同觀(仿製品)等等。同時,館內還藏有多種崑曲明刻本、戲曲原拓片以及清代手抄摺子和清代評彈名家馬如飛,近代三大麴家吳梅、俞票廬、王季歷等人的手跡、遺物等。館內珍藏有多種崑劇明刻本、戲曲原碑拓片以及崑劇、蘇劇、評彈各種珍貴的清代手抄摺子和清代評彈名家馬如飛,近代三大麴家吳梅、俞粟廬、王季歷等人的手跡、遺物,還有反映江南一帶坐唱形式的紅木鑲嵌玉寶的燈擔“堂名”。

演出


蘇州戲曲博物館雕塑
蘇州戲曲博物館雕塑
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解放以來一批批中青年表演藝術家的可喜成就和他們在國內外演出的盛況,從而你將會為祖國這些群麗的民族文化而戰到無比驕傲,為這些充溢著江南獨特鄉土氣息蛐戲曲藝術的振興而感到歡欣鼓舞。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中國崑曲博物館現收藏有全國最多的崑曲抄本和珍貴腳本,以及數以千計的崑曲文物、實物和資料。崑曲博物館內有精美的清代古戲台以及《崑曲江湖腳色行當行頭展示》、《與古人交——崑曲文物史料展》、《蘭苑書香——崑曲作家與作品》等多個展室、展廳,現正在籌建《崑曲音像視聽中心》,每星期並有崑曲星期專場演出。

主體建築


戲曲博物館有清代的禮儀建築吹鼓樓,主體建築是座古典舞台,台頂雕花穹窿藻井設計,產生良好的音響效果。東西兩廡包廂和後部大殿組成具有東方古典美的劇場。西路有楠木廳、鴛鴦廳以及亭、廊、院、舍,清池假山等。吹鼓樓按傳統格局陳列彩塑樂隊,配以禮樂,以展示當年會館迎賓的場面。東西兩廡包廂和後部大殿組成具有東方古典美的劇場。西路有楠木廳、鴛鴦廳以及亭、廊、院、舍,清池假山等。古典舞台不定期地按傳統形式演出崑劇、蘇劇、評彈等劇(書)目。在鴛鴦廳設有仿清代茶園書場。館設崑劇、蘇劇、蘇州評彈3個陳列專室,並辦有蘇州民族樂器展覽。陳列將建築文物與陳列文物融為一體,動靜、視聽、古今結合。

品賞古戲台


蘇州戲曲文化歷史悠久,在城東的戲曲博物館內,至今還保留著一座著名的古典戲台。雕花貼彩,金碧輝煌,構築精巧,風格獨特,見到的人無不嘆為觀止。
古典戲台是戲曲博物館的精粹所在。戲台座南向北,每邊寬6米,圍上弓形的"吳王靠",構成三十六平方米正方形三面向戲台。戲台飛檐翹角,華美精緻。台前綴飾有雙鳳、二龍、金獅、蝙蝠等浮雕,台後邊"太上板",可以自由開啟,呈月洞形。左右兩邊為"出將"、"入相"上下場門。台中上方為高大的穹窿藻井,頂內紅底鑲黑塗金,燦爛奪目。頂壁花板雕刻極具匠心,十八條三百二十四隻黑色蝙蝠淺雕與十八條三百零六顆金黃雲頭圓雕相依相繞,堆迭盤旋向上十八圈,凝聚在穹窿藻井頂端銅鏡片上。這不僅顯示絕妙的古典建築藝術之美,還能產生餘音繞梁的音響效果。
會館歷經滄桑,已非當年風姿。1982——1985年,耗資百萬,歷時三年,將會館整修一新。重生的古戲台聳立在大殿的正南方,平面設置呈馬蹄形。戲台拔地而起,足有一層樓高,左右兩翼各延伸看樓七間,為入座觀劇之處。戲台正面為大院,亦可露天列座觀賞。戲台裝飾華麗,三面臨空,台邊圍有一圈呈弓形的“吳王靠”。上復歇山屋頂,檐下雕飾戲文及各種花卉圖樣。台口正面,東西台柱的頂端,各飾一隻木雕精緻的倒垂金獅。斗拱及木雕皆貼金,遠看輝煌奪目。
據1958年統計,蘇州的會館建築尚存132處之多。有會館就會有戲樓或戲台。如閶門外上塘街的潮州會館內,亦有戲台一座,構雕工細,僅次於全晉會館,八角形的藻井中,垂蓮柱和額枋上的浮雕,至今都保存完好。會館、公所內尚保存著古典戲台的有:胥江側畔的嘉應會館、閶門內天庫前的武安會館,還有玄妙觀旁邊的梓義公所等,這些戲台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
除了會館、公所,在一些大規模的祠廟中,也大都建有戲台,作為演戲酬神之用。據說最初的祭神與原始戲曲有著密切關係,在古書中就有“五月十三為關帝誕辰,梨園各部都到廟中演劇”的記載。廟中的戲台稱為“廟台”。王洗馬巷春申君廟內的一座戲台,彩繪最為清晰絢麗;景德路火神廟內戲台正面的石柱對聯,文筆蒼勁,氣勢恢宏;宮巷內原關帝廟和東匯路外齊王廟內,均臨街建有戲台,一排三間,兩側建有觀樓,都具有一定規模和格局;西美巷況公寺內,南有戲台一座,西有“旱船”三間,與大殿相互映襯,更顯錯落有致;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廟台”,要算城北南橋鎮西街城隍廟內的那座了,這是一座壯麗的古典戲台,台坐南朝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兩邊各有東西看樓六間,是一座高台樓閣式建築,穿過戲樓,即可到達中心大院,地面寬廣,可同時容納千人看戲。當年演戲酬神時,四鄉鄉民雲集,熱鬧非凡。清代蔡雲有詩為證:“寶炬千家風不寒,香塵十里雨還干,落燈便演春台戲,又引親人野外看。”

展覽與藏品


截至2019年,博物館藏品數量8241件(套)。

寶和堂”堂名燈擔

“堂名”即崑曲坐唱戲班之俗稱。舊時,大戶人家遇有婚娶、壽慶等喜事,多雇有堂名戲班清唱崑曲助興。屆時,戲班藝人將堂名擔挑至主人大廳拼裝搭建。表演時,六至八位演員圍坐於唱台內吹拉彈唱。自民國年間,堂名擔頂部又挑出十九盞玻璃蓮花彩燈,夜間演出,華燈綻放,異彩繽紛。晚清“寶和堂”崑曲堂名燈擔,用紫檀木和黃楊木鏤雕而成,雙層飛檐、白玉欄桿,三面挑出蓮莖形銅梗,配以玻璃蓮花彩燈,數以百計的構件、飾物雕工十分精細。

清代蘇州三善堂《西遊記曲譜》

《西遊記曲譜》一套2冊,為崑曲曲譜手抄本。“三善堂”為沈壽林堂名,晚清著名崑曲小生,其子海山、月泉、斌泉、順福皆為清末蘇州昆班名角,月泉后成為蘇州崑劇傳習所首席著名教師,尊稱“大先生”,為崑劇薪傳作出極大貢獻。全福班後期名小生沈盤生、沈傳錕、名旦沈傳芷均為他的孫兒。此手抄本為梨園世家的家傳藏本,所錄摺子十一折,唱詞均有工尺譜標明,皆屬現已失傳的戲目的未刊印本。另外,手抄本上還記有許多舞台提示和打擊樂提示等,是一本非常實用、珍貴的崑劇演出本。

李翥岡崑曲手抄本

李翥岡,清末民初上海著名曲家,一生酷愛崑曲,所抄崑曲摺子字跡秀美,內容詳實。中國崑曲博物館館藏傳奇、雜劇110餘種,計947折,為李翥岡一生四十餘年所藏,其中大部分屬賓白、曲詞、工尺譜三者俱全的舞台演唱本,彌足珍貴。

張紫東家藏崑曲摺子

張紫東,蘇州業餘崑曲家,名鍾來,號適庵,以字行,曾師從俞粟廬、沈錫卿及沈月泉等名家。張紫東於1918年在蘇州創建攜集曲社,1921年改為道和曲社,同年8月,與貝晉眉、徐鏡清共同發起、創建崑曲史上著名的科班學校“崑劇傳習所”,在崑曲瀕危時期,造就了一代崑劇“傳”字輩優秀演員。此套張紫東家藏崑曲摺子,共有百餘冊,均為手抄本,大多由蘇州著名清曲家、書法家俞粟廬所書。

《納書楹曲譜》

納書楹曲譜》為清代蘇州葉堂(字廣明,又字廣平,號懷庭)編著,成書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有王文治序、葉堂自序。全書共正集4卷,續集4卷,外集2卷,補遺4卷,共14卷。書中整理校訂了乾隆時舞台上流行的崑曲單折戲及散曲《詠蝶》、《詠花》、《柳飛》等,諸宮調《天寶遺事》中《馬踐楊妃》全套,時劇散出《醉楊妃》、《昭君》、《蘆林》、《思凡》、《花鼓》等,共計360餘出。還有經他精心審訂以崑山腔譜曲的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和《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4劇的全譜8卷,合成22卷。這部曲譜,行腔細緻考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崑曲的歌唱藝術,是清代後期清唱家所推崇和遵守的曲譜。館藏清乾隆道光印本各一套

珍品私家戲台


在古典戲台中,還有一種是屬於私家或官宦們宴飲娛樂之用的。現維護完好、碩果僅存的只有一座。當你走進東北街的蘇州博物館內,在靠東的廳堂內,就能看見一座油漆得光彩奪目的戲台,布置得精巧、典雅而舒適。戲廳的平面為“目”字形,由前廳、正廳、后廳三部分構成,戲台設在正廳後方。台高齊腰,十步見方,四周圍著護欄。台的上方用紅綢作幔,絲須飄垂。戲台後部有月洞門,為雕鏤精細的銀杏屏牆。面向舞台有左右兩門,分別寫著“出將”、“入相”的門額,配上繡花簾幕,色彩繽紛。這座戲台堪稱蘇州現存古典戲台中別具一格的古建築藝術珍品。
此台約建成於晚清時期,相傳是當時達官顯宦在此宴飲憩息之所。民國初年,蘇州創辦“崑曲傳習所”,也經常在此作專場演出。近代著名崑曲藝術家俞振飛,1983年來蘇州演唱崑劇,曾有《憶舊遊》一詞寫道:“閑情枉拋多少,都付笛中聲。算粉墨衣冠,當場學步,七十年前……”細細品味這首詞意,彷佛猶能聽到一陣陣清麗典雅的崑腔音韻、簫管婉約,使人陶醉在朦朧而美妙的意境之中。

會館建築


蘇州戲曲博物館會館建築布局嚴謹,主次分明。戲樓由前後台與兩廂看樓組成,為蘇州現存戲台中最精緻的一座。東西兩路有廳堂、樓閣多處,建造手法既有山西特點,兼具蘇州輕巧之嫵媚。現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和蘇州戲曲博物館館址。館內辟有崑曲、評彈、蘇劇和古典民族樂器四個陳列室,通過實物和圖片反映了蘇州崑劇、評彈的悠久發展歷程。
蘇州戲曲博物館於1984年開始籌建,位於中張家巷14號原全晉會館舊址內,是蘇州歷史上100多所會館、會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該館以宣傳、研究、收藏崑劇、蘇劇、評彈等戲曲(曲藝)的歷史、藝術特色、資料文物為主要職能,下設陳列室、戲曲、評彈研究室、資料檔案室及辦公室。辟有崑劇、評彈和民族器樂三個陳列室。館內還收藏有馬如飛的說書筆記《夢史》 、琵琶王薛筱卿曾使用過的琵琶、300餘折崑劇未刊印手抄本、崑劇曲家俞栗廬的音韻唱片以及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樂器等一批珍貴文物。戲曲博物館現籌建為中國崑曲博物館,將設立八個展室,所有展室都以名人題寫和擬集名人字體為名,分別為"崑曲江湖行頭展"、"(晚清以來)崑曲文物史料展"、"戲台尋蹤"(戲台模型展)、"蘭苑書香"(崑曲劇作家評論生平及作品展)、"崑曲場面器物展"、"遺音舊影"(崑曲名家視聽室)、"藝師名角"(崑曲表演藝術家生平及作品展)、"昆戲藝品"(磚雕、木雕、泥塑、書畫展)。館內正在排演由台灣儒商陳啟德先生出資製作德大型經典名劇《長生殿》,總導演由崑曲著名專家顧篤璜先生擔任,舞美設計由台灣著名現代服裝設計師葉錦添擔任。主演是王芳、趙文琳,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赴台灣演出。

研究工作


戲曲博物館的蘇州戲曲藝術研究所及所轄的評彈研究室發揮自身所長,做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工作,參與部、省、市多種著書集成的編撰,如《中國戲曲志·江蘇卷》 、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蘇州文化手冊》、《蘇州名人錄》、《蘇州文化詞典》、《二十世紀江蘇文化名人》等。同時編寫了《中國崑劇大詞典》、《天下第一團--著名戲曲家吳石堅生平紀實》、《崑劇史補論》、《崑劇傳字輩》、《邁向新世紀的蘇州文化》等學術書籍。評彈研究室還參與了《評彈藝術》共27集的編撰以及有關戲曲、曲藝的歷史、藝術特色等方面的專著、專集、論文和有關專題的研討、交流會。

他人評價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博士參觀后留言:“崑劇、評彈妙語生,戲曲風趣唯吳城。”爾後進一步充實了崑劇選場、蘇劇摺子、彈詞演唱、京劇表演、江南民歌、民間舞蹈、器樂演奏、傳統魔術等節目,獲得越來越多的好評。民主柬埔寨主席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參觀后,在留言中讚美說:“演員絕妙的演技,無愧於蘇州、無愧於中華民族!”現在博物館演出從原來的館內演出為主的單一形式,進一步發展為主客同演、甚至客演為主等多種形式。使旅遊者在館內既欣賞了他人的藝術,還向他人表演了自己的藝術,使旅遊情緒與效果達到了最佳程度。一年秋夜,1994名美國馬薩諸塞州青年樂團人員與展館人員同台演出后說:“在這雅緻的古戲台上演奏交響東曲,是我們在中國感覺最良好的一場!”
中共蘇州市委外宣辦和蘇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確定了首批蘇州對外交流採訪基地,蘇州市區的蘇州戲曲博物館入選,由中共蘇州市委外宣辦和蘇州市政府新聞辦發文並頒發“蘇州市對外交流採訪基地”的銅牌。

旅遊導航


蘇州戲曲博物館
票價:免費開放
地址:中張家巷14號
電話:67273334
開放時間:8:30—16:30
交通:公交202路、204路到達。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9:00至20:30(20:00停止入館,20:30正式閉館)。
開放範圍:17:00后開放區域為:中國崑曲博物館東路區域(包括明清崑曲展區、晚清民國崑曲展區、古戲台、大殿等區域),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一樓區域(包括上海一條街、“吳苑深處”書場、流派展示廳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