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槐

豆目蝶形花科植物

地槐(學名:Sophora flavescens Alt. Hort. Kew ed. ),即苦參,是蝶形花科槐屬植物,草本或亞灌木,稀呈灌木狀,通常高1米左右,稀達2米。莖具紋棱,幼時疏被柔毛,后無毛。

形態特徵


草本或亞灌木,稀呈灌木狀,通常高1米左右,稀達2米。莖具紋棱,幼時疏被柔毛,后無毛。
地槐
地槐
羽狀複葉長達25厘米;托葉披針狀線形,漸尖,長約6-8毫米;小葉6-12對,互生或近對生,紙質,形狀多變,橢圓形、卵形、披針形至披針狀線形,長3-4(-6)厘米,寬(0.5-)1.2-2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寬楔開或淺心形,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短柔毛或近無毛。中脈下面隆起。總狀花序頂生,長15-25厘米;花多數,疏或稍密;花梗纖細,長約7毫米;苞片線形,長約2.5毫米;花萼鍾狀,明顯歪斜,具不明顯波狀齒,完全發育后近截平,長約5毫米,寬約6毫米,疏被短柔毛;花冠比花萼長1倍,白色或淡黃白色,旗瓣倒卵狀匙形,長14-15毫米,寬6-7毫米,先端圓形或微缺,基部漸狹成柄,柄寬3毫米,翼瓣單側生,強烈皺褶幾達瓣片的頂部,柄與瓣片近等長,長約13毫米,龍骨瓣與翼瓣相似,稍寬,寬約4毫米,雄蕊10,分離或近基部稍連合;子房近無柄,被淡黃白色柔毛,花柱稍彎曲,胚珠多數。莢果長5-10厘米,種子間稍縊縮,呈不明顯串珠狀,稍四棱形,疏被短柔毛或近無毛,成熟后開裂成4瓣,有種子1-5粒;種子長卵形,稍壓扁,深紅褐色或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或田野附近,海拔1500米以下。

分佈範圍


產我國南北各省區。印度、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種植藥材類植物首先第一步就是整地,種植地槐要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以及排水功能好的砂質土壤,土壤也可以使用腐殖土,土壤最好是偏酸性的土質,選好地后就要進行施肥了,先對其施加複合肥,然後進行耕地,深挖,還要施牲畜或者人的糞尿,並且有個前提是必須是要已經發酵過的糞尿肥,這樣才能用來澆灌。

分根繁殖

繁殖可以在春秋兩季進行,春栽的話在萌芽前進行,秋栽要等到落葉的時候進行,兩種都要配合地槐收穫后再進行,將母株挖出后將其粗根再剪下粗根,按照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數量來切株,一株要有2-3個芽,將其切好后,就可以定好一個行距和株距進行穴栽了,栽種完成後即可進行澆水,澆水要澆透。

播種時間

播種的時間可以在春天,也可以選擇在秋天進行秋播,否則土壤表面會板結,土壤板結對其播種是很有影響的,秋播不能太遲,一旦種子熟了就可以進行播種了,等土壤解凍前就要播完種,在春天進行播種要選擇在清明節前的時間,此時土壤的墒情似乎很好的,對地槐的出苗非常有利,所以時間一定要選擇好。

田間管理

地槐種植后要做好後續的日常管理工作,在乾燥的天氣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的濕潤度,但是不能澆太多,在雨季要注意防打傷,尤其是下暴雨的時候是最容易打傷葉片的,田間的水溝都要打開,防止下雨後造成田間堵塞而引起水澇,積水很容易引起爛根,平時要做好除草的工作,定期對天敵進行鬆土,每隔幾個月要追肥,第一次在五月份進行,最後就是摘花了,摘花可以節省很多養分的消耗。

採收與加工

採收
於播后2-3年秋季莖葉枯萎后採挖根部。因為根扎得深,所以應深挖,注意不要挖斷。也可以用深耕犁翻收。
加工
將收回的苦參根,按跟條的長短分別晾曬,除去蘆頭和尾根。曬乾或烘乾即成。
產量為畝產乾貨300-400公斤。折干率30%-40%。質量以身干、整齊、順長均勻、內淡黃白色、無枯朽、味苦者為佳。

主要價值


根含苦參鹼(matrine)和金雀花鹼(cytisine)等,入葯有清熱利濕,抗菌消炎,健胃驅蟲之效,常用作治療皮膚瘙癢,神經衰弱,消化不良及便秘等症;種子可作農藥;莖皮纖維可織麻袋等。
性狀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1、熱病發狂。用苦參末,加蜜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送下。也可用苦參末二錢,水煎服。
2、傷寒結胸(傷寒流行時,感病四、五日,胸滿痛,大發燒)。用苦參一兩,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3、谷疸(頭昏、心慌、發黃。這是大病後暴食傷胃所引起)。用苦參二兩、龍膽一合,共研為末,加牛膽調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麥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熱足腫。用苦參煮酒多擦。
5、夢遺食減。用苦參三兩、白朮五兩、牡蠣粉四兩,共三為末;另取雄豬肚一個,洗凈,在沙罐中煮爛,和葯搗勻,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湯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體轉健,食量增加,不再夢遺。
6、飲食中毒。用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兩次服,取吐即愈。
7、血痢。用苦參炒焦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湯送下。
8、脫肛。用苦參、五倍子、陳壁土等分,煎湯洗患處,並以木賊末敷上。
9、齒縫出血。用苦參一兩、枯礬一錢,共研為末。一天擦齒三次,有效。
10、鼻瘡流膿發臭。用苦參、枯礬各一兩,生地黃汁三合,加水煎濃,隨時滴瘡上。
11、遍身風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難睡)。用苦參末一兩,另用皂角二兩,在水一升中揉濾取汁,瓦器內熬成膏,和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後服,溫水送下。
12、大風癩(按:即麻風)。用苦參五兩,切片,浸在酒三斗中,過一個月後,每取取酒飲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斷。又方:苦參末二兩,縫在豬肚子中煮熟,把葯去掉。病人先餓一天,第二天早晨,飲清水一碗后,即取食豬肚,如吐出,須再吃。過一、二時后,以肉湯調“無憂散”五、六錢服下。有惡物排出時,即為見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調入苦參末,另加何首烏末二兩、防風末一兩半、當歸末一兩、芍藥末五錢、人蔘末三錢,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溫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時,還用麻黃、苦參、荊芥煎水洗癩。又方:治大風癩及熱毒、風瘡、疥癬等,用苦參(去皮,曬乾)一斤、枳殼(麩炒)六兩,共研為末,加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兩次,夜間一次)。
13、皮膚疥癩,手足壞爛,時出黃水。用苦參三十一兩、荊芥穗十六兩,共研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諸瘺(或在頸部,或在下部)。用苦參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後服下。
15、瘰癧結核。用苦參末四兩,加牛膝汁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熱開水送下。
16、湯火傷。用油調苦參末敷傷處。
18、赤白帶下。用苦參二兩、牡蠣粉一兩五錢,共研為末;另以雄豬肚一個,在水三碗中煮爛后,再搗成泥,和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送下。

性狀鑒別

藥材:本品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30cm,直徑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和裂隙,有的具異型維管束呈同心性環列或不規則散在。氣微,味極苦。
飲片: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黃色,有時可見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脫落,脫落處顯黃色或棕黃色,光滑。切面黃白色,纖維性,具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有的可見同心環紋。氣微,味極苦。

醫書記載

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結氣,症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名醫別錄》:“養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瘍,平胃氣,令人嗜食。”
《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肌煩躁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
滇南本草》:“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窠瘡毒。療皮膚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痰毒。”
《唐本草》:“治脛酸,療惡蟲。”

歷史故事


很久以前,有個放牛娃爹媽去世得早,靠每天給地主家放牛為生,由於經常在濕地行走,放牛娃身上長滿了瘡。不久,地主家裡人的身上也長滿了瘡。大家都說這“瘡”是放牛娃傳染的,於是,地主就下令追殺放牛娃。
無奈之下,放牛娃只能逃命,躲到大山裡的一個石縫裡,再也沒出來。後來,村民們發現了放牛娃,枯瘦的身體蜷縮在石縫裡,眼睛沒有再睜開。好心的村民就用泥沙和石頭把石縫封住,算是給放牛娃一個死後的安身之地。
不久,村民們身上也長了瘡,奇癢無比,試了很多葯都治不好。一天晚上,大家做夢夢見了放牛娃。放牛娃告訴村民,在當初埋他的山體塌方處有許多根狀物,把這些根狀物拿回家熬水喝或用來洗澡,身上的瘡就會消退。
村民按照夢中放牛娃的提示去做,不出幾日,身上的瘡果然都痊癒了。地主聽說村民們吃了山體塌方處的“草藥”后很快就病好了,於是他也去那個地方採藥。看到岩石上灌木叢中結滿如老鼠屎粒大小的果子,地主就趕緊摘回家熬水喝,誰知當晚就斷腸而死。
原來村民們吃的是苦參的根,而地主吃的卻是苦參子。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苦參根能清熱燥濕、殺蟲,可治療皮膚瘙癢、癬等症;苦參子(又名鴨膽子)外用卻有腐蝕肌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