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龍

同濟大學原結構工程學院院長

朱伯龍(1929—2008 ),江蘇江都人,195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畢業。著名結構工程專家、同濟大學原結構工程學院院長。

人物簡介


歷任同濟大學講師、教授、結構工程系主任、工程結構研究所所長,中國建築學會地震工程學術委員會、建築結構學術委員會第二屆副主任委員。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專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及工程結構抗震理論。主持建築結構恢復力特性、非線性地震反應研究,提出運用混凝上“裂面接觸效應”進行彎矩—曲率計算的方法。合著《鋼筋混凝土非線性分析》、《工程結構抗震設計原理》。

事迹與貢獻


他從事教學與科研35年,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理論、圓柱薄殼、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磚石結構,尤其是結構抗震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33歲晉陞為副教授、51歲晉陞為教授,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
朱伯龍在五十年代致力於圓柱形殼體的研究,把伏拉索夫理論推廣到預應力圓柱殼與各種邊界的圓柱殼中去,編製了實用計算圖表。他又率先進行人工橫向張拉預應力混凝土的研究,在五十年代末期用簡單的設備建成了24米的預應力超靜定框架,這些工作在當時同類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均居領先地位。朱伯龍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和大膽創新。六十年代他一方面致力於房屋的整體、空間工作的研究,隨即就在特別柔軟的垃圾灘上建造了樓房;他另一方面開展預應力懸吊劇場眺台的理論研究,同時著手工程設計,終於在上海中興劇場工程中實現了這一獨特的構思。
1976年唐山地震對朱伯龍震動很大,從此他下決心以主要精力投入工程抗震的研究工作,十年來不僅作出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帶出了一支抗震研究的隊伍並領導建設了一個現代化的抗震試驗室。
早在六十年代,他從T形薄腹梁斜裂縫成因入手,涉足於鋼筋混凝上非線性問題的領域。六十年代結合規範課題對受彎、壓彎、框架等非線性分析方法進行了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唐山地震以後,他把這些研究轉入結構抗震的領域中,是我國最先系統研究鋼筋混凝土恢復力特性的專家之一。他還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編製了一整套鋼筋混凝土非線性分析的程序,為研究生開發了這方面的選修課,井於1985年出版了同名專著,成為我國鋼筋混凝土非線性分析方面知名的學術帶頭人之一。
1981、1982年他相繼在中美鋼筋混凝土抗震討論會與第六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發表了鋼筋混凝土低周疲勞時的“裂面效應”的理論,得到了國際上知名專家如Bresler,Tassios等的好評。這一成果被納入了歐洲混凝土協會(CEB)的有關文件中,他對鋼筋混凝土非線性問題的研究還涉及動力、徐變、預應力等許多方面,均有所建樹。
作為同濟大學工程結構抗震研究的學術領導人之一,他組織開展了磚石與鋼筋混凝土基本杭震性能的研究,在單居廠房、高層建築、砌體房屋、海洋平台、輸電設備的地震反應與結構動力性能方面均作了大量組織與指導工作。特別是在磚石與砌體結構方面,曾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與分析研究。這類結構往常為理論研究工作所忽視,但恰是我國最為量大面廣,危及人民生命財產最劇的結構類型。朱伯龍在這方面的工作受到了回內外的重視與好評。
朱伯龍自1978年以來領導同濟大學工程結構研究室與試驗室,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抗震研究與試驗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勞動。1983年底,我國第一台4X4米,由美國MTS引進的,由計算機控制並採集、分析數據的模擬地震振動台在同濟大學建成。隨即投入了許多項研究工作。朱伯龍和他所指導的研究生們,利用這台先進設備作出了許多研究成果,特別是在線性與非線性系統識別方面,走在國內研究工作的前列,並受到國際工程抗震學術界的重視。

其他


附:周德源教授撰寫介紹先生的文章:
朱伯龍教授1950年畢業於上海私立光華大學,院系調整後進入同濟大學任教至今,期間於1953~1955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副博士研究生。他刻苦好學,研究生畢業后數十年如一日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在結構工程學科研究方面成績卓著。1962年晉陞為同濟大學副教授,是當時同濟最年輕的副教授。1980年晉陞為同濟大學教授,1980年首批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他在土木工程研究領域有許多獨創見解和不斷為建立新學科如鋼筋混凝土理論、工程結構抗震、抗火、建築改造加固等作出貢獻,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曾任全國建築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鋼筋混凝土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顧問、全國砌體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副所長、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同濟大學建設工程試驗監測中心主任、同濟大學建築改造加固研究所所長等。
朱伯龍教授主要學術成就包括:
一、工程結構抗震研究
震害評估與對策:從1976年起,通過震害的評估和分析,提出了砌體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震破環機理及相應的改進措施。
結構恢復力特性:對鋼筋混凝土和砌體結構構件恢復力特性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和模型化,他首先提出的鋼筋混凝土“裂面效應”的概念和相應的恢復力模型被廣泛接受和引用,並被收錄入歐洲規範CEB的文獻之中。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和分析,他得出“剪切-滑移”模型能最好地反映砌體結構破壞階段抗震機理的結論。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提出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非線性分析方法,在李國豪教授主編的《結構抗震動力學》非線性分析一章中系統地反映了這一方面貢獻。
結構抗震實驗室建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同濟大學於1983年從美國MTS公司引進並建立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4m×4m三向6自由度地震模擬振動台,又從西德引進了一套先進的擬動力載入裝置,為我國的工程結構抗震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實驗研究支持,並為目前的土木工程防災國家實驗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結構振動控制研究:從事高層建築結構基礎和層間隔震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基礎隔震研究成果已編入上海市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程》中。
二、工程結構抗火與抗腐蝕研究:
自1985年起開創了結構抗火和抗腐蝕研究的新領域,該項目先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等重大基金支助。先後對結構構件在火災(高溫)和多種腐蝕條件下的本構關係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和鋼筋在不同災害條件下的本構關係。對火災和腐蝕作用下的結構內力重分佈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還對火災的發生和火場模擬及相應的預防對策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該項研究為結構的抗災設計、受災結構的計算及加固修復提供了理論基礎。
三、建築結構研究
殼體結構:在50年代中期,用解析法推導了各種不同邊界條件下薄殼結構的計算公式,並編製了各種供實際應用的計算圖表;創造性地將預應力概念引入殼體結構,並推導了相應的計算公式,為當時的工程建設作出了貢獻。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50年代末最早提出了利用撓度獲得預應力的后張法以及人工橫向張拉預應力的方法,建立了相應的計算理論並提出了實際施工張拉方法,為預應力混凝土最初的推廣及工程應用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
混凝土結構:長期致力於混凝土結構的研究,在混凝土結構非線性分析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並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全面系統地介紹鋼筋混凝土模型化及有限元分析的專著《鋼筋混凝土非線性分析》。
四、建築結構改造加固與災害加固
在工程結構抗震、抗火、抗腐蝕等綜合抗災研究基礎上,結合工程實踐,十多年來致力於受災結構快速修復和建築結構改造加固研究,對加固設計理論和碳化混凝土設計理論首次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災害工程學和改造工程學結構工程的兩個分支學科,已出版的專著《房屋結構災害檢測與加固》和《改造工程學》是這兩個學科的奠基著作。他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碳化混凝土應作為結構混凝土研究,並獲得了碳化混凝土強度略有提高而延性大幅降低對抗災不利的結論,解釋了地震和火災中舊房更易倒塌的原因。他首次提出不同於肥梁胖柱傳統加固方法的近代加固法,即以粘鋼、粘碳纖維、玻璃鋼、繞絲、預應力及結構置換為手段的加固方法,並系統地進行了理論研究。北京全國農展館抗震加固設計、上海中興劇場改造設計、上海惠羅大樓和冰箱廠火災后加固設計、上海工藝美術品服務部大梁加固、石家莊裘皮大樓工程加固設計等工程使他成為在國內享有盛名的改造加固專家。上海文匯報為他做過專題報導,稱他為房屋醫生。
朱伯龍教授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孜孜不倦,銳意進取,為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學科的發展嘔心瀝血。1991年患腦溢血中風後半身癱瘓,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身體的困難,堅持科研、教學和工程實踐。
他具有無私的科研精神,重視並傾心於結構工程學科相關的教育,不僅注重研究生的培養,還親自為本科生授課。至2003年,他已培養博士后1名,博士29名,碩士77名(目前在讀博士7名,碩士4名),結構工程界知名學者博士生導師呂西林教授、賴明教授、李傑教授等均在畢業研究生之列。他積極編寫多種教材和專著,將自己的知識和體會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