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勢外交
均勢外交
大國為謀求霸權而採取的一種外交手段。“均勢”是對立大國或集團之間力量對比未出現一方佔有優勢的客觀反映。均勢外交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是從 16世紀歐洲的民族國家爭奪歐陸和海上霸權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最早推行這種政策的是英國,16世紀初,英首席大臣 T.沃爾西初支持西班牙同法國作戰,但當西班牙取得支配歐洲的優勢時,轉而傾向法國。
均勢外交
2.在歐洲大陸的出現:
最早推行均勢外交政策的是英國,16世紀初,英首席大臣沃爾西初支持西班牙同法國作戰,但當西班牙取得支配歐洲的優勢時,轉而傾向法國。
19世紀推行均勢外交的代表人物是梅特涅和俾斯麥。
3.實質:均勢外交只能用於擁有強大實力的大國,小國和弱國往往是列強謀取均勢的籌碼。
歐洲戰火連綿不斷,各國紛爭不已,雖然奧地利國內存在複雜的民族問題,但在險惡的周邊環境中不僅能夠維護自己的安全和利益,甚至能積極參與列強之間的爭持,這些都得益於著名外交家梅特涅的“均勢外交”戰略。
均勢外交
梅特涅主張以“均勢外交”,同列強周旋,以便維護奧地利的安全利益。他就職后的第一個舉措,便是親自出馬,促成奧地利公主瑪麗婭?路易斯與拿破崙的婚姻,從而緩解了法奧兩國的緊張關係。
法俄兩國曾經為打擊英國的勢力擴張而結成同盟,但沙俄政府卻對法國施行的“封鎖大陸”的政策極其不滿,因為這嚴重影響了俄英之間的貿易,致使俄國無法向英國傾銷農產品。為了打破法國的“封鎖大陸”的政策,俄國不顧它與法國的同盟協議,單方面宣布恢復同英的貿易往來,法俄之間的關係,又開始緊張起來了。同時,在梅特涅撮合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瑪麗婭?路易斯聯姻之前,俄國皇后曾拒絕了拿破崙向俄國公主安娜女大公的求婚,拿破崙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梅特涅十分敏銳地捕捉到了法俄之間關係的微妙變化,便大施兩面手法,想方設法削弱法國的實力,減少對奧地利的威脅。他一方面在口頭上宣稱“積極支持”法國,另一方面卻又向俄國秘密保證給法國儘可能少的支持,以便儘可能避免對俄國造成損害。梅特涅的兩面承諾,使奧地利得以避免捲入法俄兩國爭執的漩渦之中。
沙俄挫敗了拿破崙的60萬大軍對俄國的進攻,極大地削弱了法國的實力。實際上也是梅特涅外交方略的勝利。
英、俄等國建立起第六次反法聯盟,並勸說奧地利加入其中。梅特涅權衡利弊后認為,如果法國被進一步削弱,那麼歐洲大陸的實力均衡又將被打破,俄國勢力將大增。因此,法國目前的既能與俄國抗衡,又不致於對奧地利形成太大威脅的實力現狀必須得到保持。但梅特涅又不願意因此而得罪英、俄兩國,便宣稱奧地利將嚴守中立。
他同英、俄各國秘密達成協議,由他穿梭於反法聯盟各國與法國之間進行調停,如果調停不成,奧地利便加入反法聯盟。不久,拿破崙拒絕了梅特涅的調停,奧地利也就如約加入了反法聯盟。經梅特涅的竭力爭取,奧地利將軍撈到了反法聯軍總司令的頭銜,他自己則將反法聯盟各國軍隊的外交協調大權攬於己身,儘管梅特涅沒打算真正投入地參加反法聯盟,削弱法國的實力,然而卻使奧地利的地位漸漸升高了。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打敗了法國,法國的實力毫無疑問再度被削弱。隨之而來的則是歐洲均衡實力的再度打破。此消彼長的結果,是俄國與普魯士力量的驟增。兩國開始凱覦波蘭和薩克林的領土,無形中構成了對奧地利的威脅。而其他列強決不會對此坐視不管,英國對俄國兼并波蘭的企圖表現出極大的不滿,法國也對俄、普兩國大加指責。
梅特涅感到,新的機會又來了。他積極拉攏英、法兩國,並於1815年1月,秘密簽訂了三國盟約。這樣,俄、普的勢力擴張終因英、法、奧三國的聯手抵制而受阻,歐洲新的實力均衡又一次形成。
為鎮壓歐洲人民日趨猛烈的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君主專制的革命風暴,在梅特涅的促成下,俄、普、奧三國“神聖同盟”,於1815年9月在巴黎建立。“神聖同盟”雖然建立起來了,但同盟的基礎是脆弱的,三國間不時存在著矛盾衝突。
由於俄國勢力過大,梅特涅不甘心奧地利置身於俄國的制約之下。於是,梅特涅又施展外交手腕,將同俄國積怨頗深並且同樣強大的英國拉攏了進來,“神聖同盟”擴大為俄、英、奧、普四國同盟,暫時的均衡又一次形成。直到另一支抗俄力量法國在梅特涅的勸說下,加入該同盟,歐洲列強的均勢局面,才算真正實現了。
在梅特涅的努力經營下,奧地利雖然國力並不能與歐洲強國如英國、俄國相抗衡,卻因實行了正確的外交策略,奧地利成為歐洲列強的外交中心。
K.W.N.L.von梅特涅和O.von俾斯麥是 19世紀推行均勢外交的代表人物。梅特涅是以強大的中歐為支柱,聯合英國,團結普魯士,對沙俄若即若離,其目標是建立奧地利在中歐的霸權。為孤立法國、防止兩線作戰,俾斯麥的均勢結構是拼湊德、俄、奧三皇同盟。均勢外交只能用於擁有強大實力的大國,小國和弱國往往是列強謀取均勢的籌碼。例如在1814年10月~1815年 6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波蘭和薩克森成為大國“補償原則”的犧牲品。均勢外交不是和平外交的同義語,大國為了謀求有利於己的均勢,有時不惜訴諸武力;均勢外交為大國的強權政治服務,企圖削弱對方,增強自己,造成有利於己的國際力量對比,以實現其霸權地位。
均勢外交
這一時期,英國實行均勢外交的具體表現是當歐陸基本穩定時,英國便擺出“超脫”的態度,不干涉歐洲事務。當大國力量均衡被打破,均勢受到威脅時,它就扶弱抑強,維持均勢。
維也納會議上,英國的自身利益得到了保障,歐洲大陸上建立起了較穩定的多級構勢。從這時起,英國的主要外交目標就是維護維也納體系形成的歐洲均勢,積極開拓海外霸權。其外交政策逐漸傾向於對歐洲事務少干涉,少捲入,直至孤立。當歐洲列強打著“歐洲協調”的旗號到處干涉革命時,當時的外交大臣卡斯爾雷就聲明:“逢歐境領土平衡遭到破壞時,彼(英國)可有效干預,但於任何抽象問題,彼定位歐境最無可能冒險投入之政府,吾國無意亦無法依抽象性戒備原則即付出行動”。為緩和原則上的分歧,卡斯爾雷曾建議各國見面或召開正式會議檢討歐洲局勢(歐洲會議制度),但是英國對這樣的“歐洲政府制度”極為排斥。卡斯爾雷的繼任者坎寧立即切斷了卡斯爾雷對歐洲會議制度的最後幾個管道,不管它們如何間接。坎寧呼籲“言行均保持中立”的政策,他說:“不要為愚蠢的浪漫情緒所惑,誤以為我們只手可以重建歐洲”,“我國與歐洲系統關係雖密切單兵意指沒有狀況我國便須應鄰國關切之召請,而致入紛擾之中”。卡斯爾雷及坎寧都對神聖同盟採取不合作態度,尤其是坎寧,他認為歐洲君主國聯合霸佔歐洲成為更現實的危險,這樣會使英國陷於孤立。他們反對神聖同盟對西班牙革命,拉美獨立運動和希臘革命的干涉和革命。
到了三十年代的帕麥斯頓政府憑藉英國的“世界工廠”和海洋霸主地位,以自由主義之名開始在全球海洋和大陸實行殖民擴張政策,對歐洲事務興趣不大。帕麥斯頓崇尚均勢外交,善於利用各種事件和環境促進英國的利益,維護均勢。1830年比利時起義,英國既擔心東歐三個保守君主國干涉,又怕法國乘機擴張勢力,控制比利時。於是帕麥斯頓同法國合作以阻止俄國,普魯士,奧地利可能的干涉,還以戰爭威脅迫使法國軍隊撤出比利時,最後以“歐洲協調”方式通過了“倫敦公約”,保障比利時的獨立和中立地位。歐洲的均勢格局基本保持,而一個對英國友好的比利時對英國的安全和商業利益是很有好處的。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后,帕麥斯頓政府拒絕由俄國提出的由俄英奧普聯合干涉二月革命的計劃,因為它從一貫的均勢政策出發,並不認為法國隊其構成重大威脅。出於相同原因,帕麥斯頓政府對1848年中的德意志革命,奧地利革命,義大利民族運動等持觀望和調停態度。
但此時,沙皇俄國膨脹成為英國均勢政策的主要威脅,1848年革命俄軍幫助奧地利隊匈牙利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儼然成為歐洲主宰,歐洲憲兵。俄國以聖地保護權為借口,擴大在土耳其的勢力,佔領多瑙河兩公國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其實質是奪得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兩海峽的控制權。於是英國聯合法國,扶植沒落的奧斯曼帝國於1853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敗了俄國。俄國在巴爾幹的擴張被制止,黑海中立化,俄國不得在黑海沿岸建設海陸軍設施基地,土耳其作為抵禦俄國的緩衝國被保留了下來——所有這些有利於英國在近東,印度和遠東的擴張,英國對歐洲的控制加強,而維也納會議所確立的五強均勢仍然保持了下來,對英國來講無疑是個大的勝利。
克里米亞戰爭后,歐洲均勢又得到恢復鞏固英國對歐洲大陸奉行更為徹底的不干涉政策,即光輝孤立政策(splendidisolation)。帕麥斯頓內閣不願介入於1864年的普丹戰爭。格萊斯頓政府對普法戰爭作壁上觀,他們認為普魯士的崛起對英國的利益不會構成真正的威脅,或者相反,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可以作為抗衡法國的堡壘,尤其當時法國是蘇伊士運河的主人。
普法戰爭以後,歐洲局勢急劇變化,德國一躍成為歐陸首強,法國念念不忘復仇雪恥。孤立法國,防止力不能及的兩線作戰是俾斯麥制定的外交政策的總目標。俾斯麥大利開展結盟外交,英國是其極力追求的對象之一。英國的主要對手是法俄,與俄奧意的利益一致,但是為了保持行動自由,與1870年11月,1879年10月,1891年5月三次拒絕了俾斯麥和義大利要求加入同盟的要求。固然英國在1887年同奧匈和義大利訂立了《地中海協定》以在近東對付俄國,在地中海對付法國,但是該協定並沒有發展成為附帶固定軍事義務的結盟狀態。索爾茲伯里在給英王的報告中指出:“在擬定英國照會時保留了判斷在各種場合是否需要與義大利政府合作給與軍事援助的絕對自由”。就這樣英國在19世紀後半期獨立於任何同盟之外,以“光輝孤立”自豪,操縱歐陸的平衡。直到20世紀由於客觀形勢的發展,英國不得不放棄孤立政策而與他國結盟,同時也失去了行動自由和操控歐陸均勢的能力。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對“不干涉”“光輝孤立”政策的理解。這並不意味著英國會完全置身於歐洲事務之外,英國只是利用列強間的矛盾,使它們相互牽制以維護均勢。只要不危及均勢,英國就採取“超脫”的態度,均勢一旦遭到破壞,它通常給同謀求霸權相抗衡的一方經濟外交支持,支持弱小的一方抵抗強大的一方,充當平衡者。例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打敗了俄國,而在法德戰爭危機中英又聯俄抗德。從這個意義上講,“孤立”理解為一種有限責任,一種行動自由也是有道理的。1896年索爾茲伯里提出英國不應該參加固定的聯盟,應保持行動自由以操縱歐洲均勢,這才是光輝孤立政策的本意所在。
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中生產和金融貿易的壟斷地位,成為十九世紀資本主義世界中最發達最富有的國家。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1848年英國的生鐵產量達到200萬噸,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到1860年佔世界人口2%和歐洲人口10%的英國生產了世界工業產品的40%——50%,歐洲工業品的55%——60%,這為英國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沒有強大的物質支撐是不可能的。這一時期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對世界的依賴程度是很小的。
英國擁有一支無可匹敵的海軍力量,成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自1588年英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確立海上霸權以來,制海權成為英國存在的柱石之一。17世紀英荷戰爭中,英國擊敗了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19世紀又戰勝法國了爭奪海上霸權最強勁的對手法國,自此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對英國的海上控制進行挑戰了。
英國地理環境的優越性。英國屬於歐洲國家,但是英吉利海峽和多弗爾海峽把它和歐洲大陸分開,它可以憑藉海洋保護自己的安全。地理上的分力使它可以有充分的行動自由,進則操縱歐洲均勢,退則固守家園。
歐洲出現了有利於英國的均勢局面。維也納和會議后五強均勢的確立,較長一段時間內歐洲處於相對穩定的局面。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在歐洲大陸奉行均勢政策。19世紀年代以來,統一的德國打破了大國間的平衡,俾斯麥精心編織聯盟,大力實行軍事外交。歐陸國家聯盟組合多變為英國利用列強間的矛盾操縱歐洲均勢提供了可能性。
19世紀軍事外交的主要特點是:1以“不干涉”“光輝孤立”政策操控歐洲均勢,愈到後期愈明顯。2英國的戰略重心是加強和擴大海上和殖民的霸權。1815——1865英帝國以每年10萬平方英里的速度擴展。1838——1842年英國對阿富汗進行了掠奪戰爭。1839年英國佔領了亞丁作為印度洋上的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中英戰爭中英國奪取香港作為遠東商業軍事基地,強迫中國開放商。1840年英兼并了紐西蘭,在澳大利亞迅速進行移民和開拓。19世紀最後25年內,英帝國土地增加了400多萬平方英里,居民增加了9000萬人。
維持歐洲均勢和擴大海上和殖民霸權相輔相存的。一位18世紀60年代的政治家說過:“在歐洲目前的情況下,正是殖民貿易及形成的海上勢力決定了歐洲大陸實力的均衡”。維護歐陸均勢是為擴大海上霸權服務的,海上霸權又保障促進英國操縱歐洲均勢。英國軍事外交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海上和殖民霸權。英國均勢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是英國自身的利益,像帕麥斯頓在闡述英國外交政策時說的:“我們沒有永久的朋友,我們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我們的利益是永恆不變的,這些利益才是我們應當遵循和追求的”。帕麥斯頓這裡所說的利益是英國的海上霸權和殖民地利益,所以英國均勢外交的實質是爭霸。
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有利於自身的發展,保證了自身的安全同時為海外擴張創造了條件,到1914年英國殖民帝國已經控制了歐陸面積的五分之一和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歐洲的穩定。但是英國的不斷變換盟友也引起了歐洲的動亂。弱小的國家更是深受其害。例維也納會議上英為維持均勢,主張分割薩克森,德意志,義大利等。後有借均勢名義瓜分中國。
通過對19世紀英國均勢外英國交的考察分析結合現實我有些認識。國家間力量的平衡有利於維護和平,鬥牛士國家間力量對比一旦發生變化,均勢被打破,所以說均勢是相對的,短暫的。均勢外交的根本目標不是維護均勢,而是追逐自身利益。對於強大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言就是爭霸,對於弱小國家而言,就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獨立,維護和平。近年來國際局勢向多極化發展,均勢外交對中國同樣有借鑒意義。中國應該推行多方位的外交關係,而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以獲得較大餘地的制約均衡,當然這與英國的均勢外交有質的不同,我們反對霸權。維護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