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癬毛癬菌
可引起人體皮膚癬病的細菌
須癬毛癬菌,又稱石膏樣毛癬菌,是一種較常見及最易從人和動物分離出的皮膚癬菌之一。
圖片
引癬、體癬、股癬、手足癬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且炎症較顯著。對須癬毛癬菌病原學分型的研究,表現的分型以傳統的方法為主,然而,表型易受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不能滿足某些科研的要求。近年來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基因分型的研究進展飛速,如隨機引物PCR(AP-PCR)、隨機擴增多態性DNA分析(RAPD)和mtDNA的限制酶切分析(RFLP)等。
驗采傳統型探針核糖體DNA印跡雜交分子生物學方法對須癬毛癬菌進行種內分型,並探討須癬毛癬菌的表型、基因型及其相關性。目的:採用傳統方法對錶型和探針與核糖體DNA印跡雜交分子生物學方法對須癬毛癬菌進行種內分型,並探討須癬毛癬菌的表型、基因型及其相關性。
材料:1株ATCC0236為美國標準培養標本保存菌株,35株須癬毛癬菌臨床分離菌株分別來自於大連14株,北京5株,上海5株,南京3株,瀋陽3株,河北2株,昆明2株及杭州1株。方法:1.根據菌落形態和鏡下結構對須癬毛癬菌進行表型的分型,並通過尿素酶試驗、葡萄糖米粉瓊脂試驗和體外毛髮穿孔試驗對其進行鑒定。2.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銨(CTAB)法提取DNA;以皮膚癬菌的特異性引物NS5與ITS4為引物,以須癬毛癬菌的標準菌株為模板,擴增出其部分18S區、ITSⅠ區、5.8S區和ITSⅡ區為探針,並用隨機引物法
毛癬菌屬是皮膚癬菌病最常見的致病菌,其中又以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最為多見。二者不僅能引起體股癬、手足癬、甲癬、頭癬等癬病,還能引起膿癬、膿腫和肉芽腫等深部感染。癬病極為頑固,常出現複發和再感染,現有藥物難以達到根治的效果。目的和意義:本研究針對皮膚癬菌菌落的色澤、形態學易變異和細胞生理和生化學特徵,通過對菌株株系及傳代過程的表型鑒定,確定傳代在表型變異中影響,以及這種變異是否具有可逆性。對已變異表型的菌株進而從基因水平上進行探討,從而比較在保存和傳代過程中該菌表型與基因型的穩定性關係。
同時,本研究還利用解析度較高的tDNA-RFLP與Southern印記雜交技術和PCR擴增核糖體基因對兩種最常見的毛癬菌即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進行基因分型,探討二者基因型與表型、發病部位和不同地區來源菌株等臨床特徵的相關性,以備臨床各項研究的需要。方法與結果:將207株紅色毛癬菌菌株於室溫下保存1年,10株近期獲得的紅色毛癬菌臨床分離株及1株紅色毛癬菌標準菌株,間隔2-4周傳代3-20次后,根據菌落的形態和色素特徵分別對保存前後、傳代前後的菌株進行表型分型。結果表明保存1年後,其中54株菌株發生了形態變異;11株紅色毛癬菌傳代過程中的菌落形態及色素特徵發生多次變異。因此,證明在保存和傳代過程中,紅色毛癬菌的表型極不穩定。採用RAPD及tDNA RFLP-Southern Blotting的方法對上述10株紅色毛癬菌臨床分離株、1株標準株的原代及傳至3-4代後進行基因型的分析,
結果表明原代與傳代后的擴增及雜交帶型一致,提示紅色毛癬菌傳代過程中基因型穩定。應用兩對特異性引物擴增其中6株菌株原代及第20代的核糖體保守區(部分5.8s和ITS-2)、TRS1區和TRS2區基因,結果表明同一菌株的原代與20代PCR指紋圖一致,基因序列基本一致。進一步證實了傳代過程中菌株的核糖體基因是穩定的。對6株紅色毛癬菌原代及其相應第20代的核糖體保守區(部分5.8s和ITS-2)基因序列測定結果,表明6株紅色毛癬菌原代及其相應第20代片段大小均約為320bp,與基因庫紅色毛癬菌標準株ATCC28188基因序列比,其同源性達99%。實驗菌株的TRS-1區重複單位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但13號菌的TRS-1區第一個重複單位和23號菌第二個重複單位的第198—200位鹼基TCG由CAT取代,15號菌TRS-1區第二個重複單位中第194位鹼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