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

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疾病

體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疾病。體癬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與多種因素相關。體癬主要表現為環形或多環形的皮膚損害。皮損中心痊癒后,邊緣可繼續擴大,邊緣上有針頭大小的丘疹、皰疹、結痂或鱗屑等典型表現。體癬以局部治療為主。皮膚損害面積廣泛或局部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進行全身治療。體癬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染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如果發生在暴露部位,會影響美觀。如果因瘙癢進行搔抓,會引起感染。體癬經過治療后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有的人可以完全治癒。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體癬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以下人群更容易患體癬。
● 接觸體癬患者使用過的澡盆、浴巾等物品的人。
● 自身有手癬、足癬、股癬甲癬頭癬等皮膚病的人。
● 抵抗力低下的人,如患糖尿病、慢性消耗病者。
● 接觸患病貓狗等家畜的人。

癥狀


● 主要表現為環形或多環形的皮膚損害。夏季皮膚損害加重,冬季減輕或消退,這是因為冬季天氣轉涼,汗少,皮膚乾燥,不利於真菌生存。

皮膚損害特徵

● 先出現一個淡紅色小點,然後逐漸向外擴展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有細薄鱗屑,通常是一片或數片,有時較多而成播散狀。
● 形狀不一,可能是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
● 大小不定,邊界清楚。
● 中央皮損減退,可有色素沉著;邊緣皮損部位鱗屑較多,皮膚略微隆起,常有一些小丘疹及水皰而發癢。

檢查


● 體癬需要通過體格檢查、真菌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進行確診。
● 體格檢查
● ● 觀察是否存在環形或多環形的皮膚損害,以及是否有丘疹、皰疹、結痂或鱗屑等,有利於醫生做出初步診斷。
● 真菌學檢查
● ● 取皮損邊緣鱗屑做直接顯微鏡檢查,可以觀察到皮屑內是否有分隔的菌絲;對皮屑進行培養,尋找是否有皮膚癬菌生長,均有利於醫生明確診斷。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取肉芽腫損害進行病理檢查,確定是否存在真菌菌絲和孢子。

診斷


● 根據典型表現,結合體格檢查、真菌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做出診斷。
● 出現環狀或多環型皮膚損害。皮損中心痊癒后,邊緣繼續擴大,邊緣上有針頭大小的丘疹、皰疹、結痂或鱗屑等表現。
● 真菌學檢查可見皮屑內有分隔的菌絲,皮屑培養有皮膚癬菌生長。
● 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真菌菌絲和孢子。

鑒別診斷


● 玫瑰糠疹、神經性皮炎、濕疹等疾病都可能會出現皮疹、脫屑等典型皮膚損害。因此,出現這些癥狀不能確定就是體癬,一定要及時就診。醫生可以通過體格檢查、真菌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體癬以局部治療為主。對於皮膚損害面積廣泛或局部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需進行全身治療。
● 局部治療
● ● 可用聯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葯,控制真菌感染。
● 全身治療
● ● 可使用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具有抗真菌的作用。與局部治療藥物聯合使用可提高療效。

危害


● 體癬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染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 如果體癬發生在暴露部位,還會影響美觀。
● 如果因皮膚瘙癢而過度抓撓,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繼發細菌感染。

預后


● 經過治療后可以改善癥狀,甚至治癒。

預防


● 避免直接或間接接觸體癬患者。
● 應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衣物(尤其是內衣褲)、鞋襪、浴盆、毛巾、搓澡巾等。
● 手、足、甲癬患者應積極治療,減少自身傳染的機會。
● 避免接觸患病家畜。
● 一些可能影響機體抵抗力的藥物如皮質類固醇、免疫抑製劑等,應避免濫用,以免因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容易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