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志

洪釗主編史籍

新編《德州市志》始修於1982年2月,搜集資料3000餘萬字,歷時15年,於1997年完成總纂。本志上限1840年,下限1990年底,某些內容適當向上追溯。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共設分志20卷,依次為:行政區域、地理環境、居民、城市建設管理、經濟綜述、工業、農業、商業、交通·郵電、財政·金融、經濟管理、政黨·群團、政權·政務、軍事、公安·司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人物。

概述


德州修志始於明代。明景泰五年(1454)知州洪釗修《德州志略》,志稿早佚。嘉靖七年(1528)知州何洪修《德州志》約4萬字,寧波天一閣存有殘本。萬曆四年(1576)知州唐文華修《德州志》共4冊約9萬字。天啟五年(1625)知州安紹善修《德州續志》,北京圖書館藏有殘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州金祖彭修《德州志》,共4冊約20萬字。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州王道亨修《德州志》,共8冊35萬字,德城區檔案館有存。民國24年(1935)德縣縣長李樹德修《德縣誌》,共16冊。

內容簡介


德州市 位於魯西北平原冀魯交界處,京杭大運河由市區西部貫穿南北,京滬、石德鐵路在此交匯,公路四通八達,素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譽稱。德州建置久遠,沿革多變。夏、商、周三代為有鬲氏之國。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置鬲縣。後周顯德元年(954)廢長河縣為鎮,歸併將陵縣。元憲宗三年(1253)升將陵縣為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降陵州為陵縣。洪武七年(1374)廢陵縣移德州治此,遂名德州。民國元年(1912)改稱德縣。1946年德縣解放后,析置德州市。1990年,全市轄7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313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27平方千米。德州市屬黃泛平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面高程在18米至24米之間。地貌分高、坡、窪三種基本類型。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乾濕季明顯,日照充足,年平均無霜期201天。1990年,全市23個民族,總人口313724人,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7.28%。德州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曾創造了繁盛的封建城市經濟。早在宋朝,德州已有了燒瓷手工業。明朝,德州成為京杭大運河漕運要港和驛道的中繼樞紐。清乾隆年間,各行各業競相發展,城內有手工業作坊200餘處,商號400多家,商品行銷全國。經濟繁榮推動了德州文化的昌盛。西漢年間,儒學大師董仲舒在德州下帷讀書,三年不窺園庭,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自明之後,德州籍名人的著作收入《四庫全書》的就達10種50餘卷。新中國成立后,德州人民積極發展經濟,建設家園。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德州緊緊依靠交通和地理位置優勢,把發展工業作為全市經濟建設的重心。
1980年,隨著津浦、石德鐵路複線的建成通車,德州市作為華東、華北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到1990年,全市有工業企業1448家,完成總產值161334萬元,佔全市社會總產值的82.7%;全市450餘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89個品種打入國際市場。德州市郊區僅有7個鄉,農村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二。在提高糧棉產量的同時,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和發展鄉鎮企業。1990年,全市有鄉鎮企業3628家,從業人員32310人,年總收入46374萬元,占農村社會總收入的80.l%;多種經營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8%。德州已成為魯西北最大的蔬菜商品市場,德州西瓜名揚省內外。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7946萬元,農副產品收購總值11978萬元,出口商品總值13970萬元,分別為1978年的8倍、16.5倍和31倍。1990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12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9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3.3倍和12.6倍。1990年,德州火車站為一等站,站內線路65條,日辦理客車40對,貨車119對,年客運量645.2萬人次;城鄉公路12條,總長35.2千米。德州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明代設正、左兩衛的駐軍;明建文帝為攻燕王朱棣,先後在德州用兵80萬;義和團運動在德州興起,震驚清廷;抗日戰爭中,德州軍民同仇敵愾保衛家鄉。志書將解放戰爭中的德州戰役單獨設章,詳細介紹了戰役的背景、過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戰果等。
德州還是歷史文化名城。本志在文化卷中詳細記載了德州的古代建築、文化遺址和文學藝術等。書中為充分反映中菲人民的傳統友誼,重點記述了古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率眷屬及隨從來華訪問病逝德州以及墓碑保留和墓葬保護等情況。為反映德州的土特名產,志書在社會卷中單設德州特產一章,詳細介紹了德州扒雞、德州西瓜、德州工藝美陶等地方特產的起源、現狀、特色以及生產工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