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畢節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畢節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創建於2011年。月,時稱數學科,學制二年。月,試招“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專業,1993

概述


畢節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創建於2011年。1978 年 3 月,時稱數學科,學制二年。1981 年改學制三年,1988 年 3 月更名為數學系。1988 年 9 月,試招“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專業,1993 年招“計算機應用經濟管理”專業, 1997 年 11 月,貴州省教委批准設置“計算機科學教育”專業,學制三年。 1998 年 7 月成立計算機科學系籌備領導小組,12 月份成立現計算機科學教育系。數學系具有多層次的辦學形式:普通專科、普通本科、成人專科及成人本科教育。其中,專科有:數學教育專業。本科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現有教師34人,在年齡、學歷、學位、職稱、學科結構等方面整體結構基本合理,適應教學需要和學科發展。師資隊伍發展趨勢良好,具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14人,碩士生23人,在讀博士1人,地管專家1人,地區拔尖人才1 人,地區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學科帶頭人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學科骨幹1人,碩士生導師1人。
數學系在教書育人、教學科研等工作中,愛崗敬業,努力創新,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注重教育思想,提高教學質量,多次獲得上級部門表彰。作為畢節學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將與學校一道風雨同舟,共同創業。

教師成果


金瑾:在《數學進展》、《數學研究與評論》、《生物數學學報》、《數學的實踐與認識》、《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等數學雜誌和高校學報上發表高等數學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在《中學數學》、《中學教研》等中學數學雜誌上發表中學數學論文六十餘篇;在《教育探索》等教育雜誌上發表教育管理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專著《測度與積分理論及其新研究》一部。在發表的論文中,有一篇論文獲“第三屆全國微分方程”會議優秀論文一等獎,十六篇論文獲畢節地區和畢節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一項科研成果獲畢節地區社科三等獎,一項科研成果獲畢節地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科研成果獲畢節地區科技進步獎四等獎,一篇學術論文獲貴州省第二屆全省優秀學術論文鼓勵獎。主持有省教育廳課題和校級課題兩項。主持有校級重點學科《基礎數學》的建設和省級精品課程複變函數》的建設。
林璟:主講《高等數學》、《數學分析》、《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數》等課程。2004年至今主持的《數學分析》課程榮獲貴州省精品課程項目建設,2008年主持畢節學院院級教改項目: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研究方向:函數論
張雲艷:2006年擔任函數論教研室主任,參加了省級精品課程《數學分析》的主講教師講授工作,院級精品課程《複變函數》的主講教師講授工作,製作了《泛函分析》、《體育統計》、《數學物理方法》教學大綱,並申請主持院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的相關工作。被選為畢節學院骨幹教師。在科研工作中,勤勉刻苦,不斷進取,積極探索,不斷創新。作為獨立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數學科研論文19篇,其中有12篇獲畢節學院各年度科研成果獎。主持了 兩項畢節學院院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了1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院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專業設置


數學與應用數學.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開拓精神,具備能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具備從事數學研究、數學教育及管理的能力和素質,掌握信息技術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具有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現代科技活動的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將以“新”為特色,不斷改革和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有一定自然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開拓創新精神,具有從事研究、教育、管理及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數學建模、數值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等基本能力;2、具有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程序編寫,掌握數學軟體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對某些應用軟體進行二次開發,有較高的計算機網路的運用能力;3、了解數學的某個應用領域,能運用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科學研究或生產實際中的問題;4、了解近代數學的發展概貌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了解數學科學的若干最新發展、數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學習文理滲透的課程,獲得廣泛的人文和科學修養;5、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一定的統計、設計、管理和科研能力;6、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從事管理、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有較高的外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