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游沙湖的結果 展開
- 游沙湖
- 游蘭溪
游沙湖
游沙湖
《游沙湖》是宋代詩人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黃州時留下的一篇寫人記游的隨筆小品。此文前一部分以文寫人,后一部分以詞記游,語言風趣,文、詞融為一體,相互激發,自然流暢而情韻悠長,表現了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后思想樂觀開朗的一面。
游沙湖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螄店。予將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時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日,劇飲而歸。
1.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
2.因:因為
3.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壞。相:察看
4.龐安常:當時有名的醫生,不止醫道高,而且不少醫學著作,《宋史·方技傳》里有他的傳
5.善醫:善於醫病。而,但,卻。
6.遂:就,於是。
7.求療:請求治療。
8.穎悟:聰穎,有悟性。
9.書:寫。
10.輒(zhé):就。
11.了:了解。
12.戲:開玩笑。
13.異人:奇異的人。
14.郭:城。
15.王逸少:即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
16.甘:甜。
17.蘭芽:剛長出的蘭花幼芽。
18.蕭蕭:同瀟瀟,風雨聲。
19.子規:杜鵑鳥。
20.休將白髮唱黃雞: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
21.是:這。
黃州東南三十里有個鄉鎮沙湖,又稱螺螄店。我在那裡買了幾畝田,因為去那裡查看田地,得了病。聽說有個麻橋人龐安常醫術高明但耳朵聾,就去他那裡請他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慧過人,用紙給他寫字,寫不了幾個,就能夠懂得別人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把手當作嘴巴,你把眼當做耳朵,我們兩個都是當代的怪人。”
病好之後,和他一同遊覽清泉寺。清泉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多路,那裡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條蘭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詞:“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當天,我和龐安常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三月,又名《游蘭溪》,作者當時四十七歲。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知湖州,諫議大夫李定國。御史何大正上奏,誣他作詩文謗刺當朝,因而被下獄,當年十二月出獄,責受黃州團練副使,空掛虛名。當時作者打算在沙湖買田未成,去相田時認識了醫生龐安常,因而創作了這篇作品。
文章隨筆寫來,極短,極質樸,極自然。由於作者在沙湖間買田,因看田而得病,便去找聾醫龐安常看病;因看病而結識了他,於是,二人同游蘭溪;因游蘭溪而極其快樂,所以作歌痛飲而歸。文章娓娓道來,妙趣橫生,搖蕩一兩筆,便覺風情無限,可見東坡的詼諧幽默,亦可見東坡的神采飛揚。
這篇文章可分為三層。第一層交代沙湖的地點及認識龐安常的機緣。因相田到沙湖而得疾。於是至麻橋請龐安常治療,這就得以認識了龐安常,引出了下層的記人。第二層記人與寫景。作者這裡寫與龐安常交談很有情趣。在記龐安常時,作者能抓住人物主要特徵:“穎悟絕人”。“以紙畫字”三句是具體說明安常穎悟過人的地方。由於耳聾了,聽不到別人的話,但能從觀察說話人的神情中了解對方話語的意思,然後用紙寫出幾個字來表示他聽懂的內容,以求驗證。這就照應了第一層的。“善醫而聾”“遂往求療”“余戲之”的三句話,很風趣,說明作者與龐安常的親密關係。“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承上啟下,轉入記游。這層景語不多,但一路有佳景: “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作者在眾多景物中突出蘭溪,在蘭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徵,這是作者發抒情感的契機。第三層引歌抒情。這首詞調名是《浣溪沙》。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以寫實之筆描繪了一場春雨後的景象。素以溪邊多蘭著稱的蘭溪,蘭草已經長出短短的嫩芽,浸染謄溪水兩岸。暮雨中杜鵑哀啼。這裡作者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故景中寓情,烘託了妻涼悲戚心境。詞的下片,就流水西流來證明事物終歸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也有返老還童的可能,它再現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擊后不自悲、不氣餒、不自暴自棄的進取精神。同時,也是勸勉人們不要一味地在那裡感嘆“黃雞催曉”,而要奮發有為。這就顯示了他那“奮厲有當世志”的品格氣質。
末句“劇飲而歸”,以歡快作結。全文情、理、文兼勝,相得益彰,隨物賦形,無不如意。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蔣松源《歷代山水小品》:文與詞相互生髮,情與景相得益彰。隨意寫來,妙趣橫生。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祖美《東坡文論從》:達觀幽默,寓慨於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