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漂杵
成語
血流漂杵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xuè liú piāo chǔ。出自《尚書·武成》:“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漢·賈誼《益攘》:“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解釋:杵,搗物的棒槌。這裡杵是指古代戰車上所用的一種長桿兵器。血流成河,長桿兵器都漂了起來。形容戰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近義詞:血流成河、血雨腥風。相反詞:兵不血刃。
用法: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戰爭殘酷。
《書.武成》:“受率其旅若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謂血流成河,能漂起木杵。形容戰爭殺人之多。漢,賈誼《新書.益壤》:“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誅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亦形容受傷后流血很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九九回:“差役便把他按倒在地,褪下褲子,當街打了五十小板子……當時把他打得血流漂杵。”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戰爭殘酷
兩軍短兵相接,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so much blood being shed as to float the pestles-great massacre
《尚書·武成》中記載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在朝歌附近的牧野進行一場惡戰,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孟子認為這樣描寫誇張過度,武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不會濫殺無辜,紂王殘暴,士兵會紛紛起義,不會有這樣激烈的戰鬥。
【成語故事】
公元前11世紀(具體年代目前尚無定論,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是前1046年),周部落首領姬發(就是後來的周武王)趁商朝軍隊征伐東夷後防空虛之機,率兵討伐商王帝辛,很多小的諸侯國紛紛響應,聯盟大軍在孟津會師之後繼續東進。伐紂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一座又一座商朝城池,來到距商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聯軍在這裡召開了誓師大會,列舉了帝辛的種種罪狀,號召全體將士齊心協力,推翻帝辛的殘暴統治。
山雨欲來之時,帝辛卻還在朝歌城摘星樓上和寵妃飲酒取樂。相傳,帝辛晚年,貪圖享樂,不問國事,任由幾個奸佞小人把持朝政,欺下瞞上,迫害忠良。這時忽然聽到周軍進攻的消息,帝辛一時之間慌了手腳,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溜須拍馬禍國殃民的無恥之輩,此時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帝辛冷靜下來,才想起來自己的主力部隊還在東夷前線,雖然捷報早就傳回來了,但是大軍調動絕非一日之功。遠水解不了近渴,匆忙之間帝辛想到了多年來的戰俘和奴隸,他馬上下令,將這些人編為軍隊,開赴牧野戰場。
據《史記》記載,周軍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周軍加上其他方國的軍隊,總兵力估計不會超過十萬。而被帝辛驅趕到牧野前線的商軍有七十萬(一說十七萬)。無論如何,僅就軍隊人數比較,顯然是帝辛佔上風。然而致命的一點是,帝辛的部隊主要由其他方國的戰俘和老年奴隸組成,軍心渙散,戰鬥力很差,他們甚至還盼著周軍趕快來解放他們。這樣一來,勝負的天平就發生了傾斜。
果然,等兩軍衝鋒的號角一想起來,以周軍為首的部落聯軍精神抖擻,如虎入羊群般殺入商軍陣中。而商軍士兵本來心中就不情願,到了生死關頭,更不會去為帝辛賣命,紛紛倒轉矛頭,反戈一擊,沖向商軍的大部隊。一場混戰開始了,很多人尚在猶豫之中,已作了周軍刀下之鬼;更多人在大部隊的衝擊踐踏之下丟了性命。結果商軍大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據《逸周書·世俘》記載,武王伐紂,共擊斃商軍和商的屬國軍隊約十八萬人,生俘三十三萬人。雖然用“血流漂杵”來形容有些誇張,但當時的慘烈血腥景象也由此可見一斑。
帝辛逃回朝歌,知道大勢已去,末日不遠,就蹈火自焚了。商朝就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