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坡鄉

四川甘孜州丹巴縣下轄鄉

梭坡鄉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舊屬明正土司轄,梭坡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7公里。人口0.3萬。通公路。轄東風、貢布、弄中、莫洛、呷拉、宋達、左比、八梭、納依、澤周、澤公11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梭坡碉樓
梭坡碉樓
1941年置梭坡鄉;
1960年屬大波河公社;
1966年更名東方紅公社
1978年再更名梭坡公社;
1984年復鄉

經濟發展


梭坡鄉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青稞經濟林木花椒核桃石榴等。境內的大寨、大坪等村寨的古堡古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人口數據


梭坡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44
1573
1571
家庭戶戶數671
家庭戶總人口(總)3131
家庭戶男1561
家庭戶女1570
0-14歲(總)859
0-14歲男441
0-14歲女418
15-64歲(總)2075
15-64歲男1043
15-64歲女1032
65歲及以上(總)210
65歲及以上男89
65歲及以上女12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110

文化


丹巴縣梭坡鄉歷史上處於相對封閉。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當時吐蕃王朝宮廷政變時部分王室貴族潛逃陣地,以大渡河為天險,在梭坡甲都為頂點沿著毛都龍大峽谷沿岸分別修建了很多碉樓以鞏固軍事防禦。並在梭坡甲都岩巔修上修建了都城,這就是如今的(東女國古城遺址)。他們招兵買馬,操練兵馬,擴充軍力,鞏固實力。這使其遙遠的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文明隨之遷徙到了丹巴嘉絨地帶。與當地的文化相容,通過女士服飾我們不難看出,其次通過宗教信仰說明了在這裡為他們奠定了擴張的基礎。在梭坡,95%都是信奉原始苯教,這就直接與當時潛逃的王室貴族信奉原始苯教有關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當時東女王國擴充與統治階級地方割據實力得益於保存。
甲都
甲都

遺址


東女國國王居住遺址 是丹巴縣梭坡鄉龍中村北端重直山脈尾岩上的一個自然寨子。甲都用準確的音去喚應該是“吉土”,意為高王。說的是東女王建都在寨子頂上,東女王是高居寨頂的王。甲都的海拔高度約3200米,恰恰是梭坡鄉幅員138.8平方公里的中心部。女王都城——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女王都城的北面是萬丈深淵的大峽谷,懸崖峭壁高千米,綿延幾里抵達莫洛大渡河口。女王都城的西面、南面都是壁立的高坡,且加上了城防圍牆。女王都城的東面是斷重直山脈的魚背梁,築凹槽,槽上安裝了能伸能縮的天橋。橋伸出,城門開;橋收縮,門自關。城內的高碉樓房和圍牆都設了無數箭槍眼對準橋的上下左右,防備森嚴。如今,踏進甲都古城,曾經王者居住的輝煌遺跡仍清晰可見。

發現


20世紀初的一個秋天,一位名叫斯廉艾的法國人,沿著大渡河畔的一條小路遊玩時。突然,河對岸的一座座林立的古碉猶如一個個具大的驚嘆號映入他的眼帘,這位老外也情不自禁地揮舞雙手,高聲吼叫:“奇迹!這是東方的奇迹!是東方的新大陸!”他情不自禁不停地按下照相機快門,拍攝一幅幅古碉照片,回去在法國里昂公展,一時轟動了法蘭西。

民歌


《阿羅羅》
盛傳於梭坡民間歌曲《阿羅羅》。在梭坡當地廣為傳唱,男女老少都會唱,傳說是東女國國王的妹妹在出嫁時唱給她所眷戀的故鄉和故鄉的親人。

風景名勝


梭坡古碉群、文化古村落莫洛村
古碉群
古碉群

建築


梭坡鄉,距縣城7千米,現存175座古碉,是丹巴最大的古碉群。

嘉絨碉王

十三角碉,大約建於元末明初。它位於梭坡鄉蒲角頂山寨最高處,也是所有碉樓群的最高點。世界上僅存一座。

最高碉

高約67米,相當於25層樓。大約始建於元朝,雖歷經桑,仍屹立在古碉群中。位於梭坡鄉左比村。

梭坡斜碉

斜碉
斜碉
位於梭坡鄉納依村,經數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據說比比薩斜塔還斜。

節日


女子成人禮
女子成人禮
女子成人禮
女子成人禮,當地人叫其為“幾薩”意為“穿成人新裝”漢語叫“戴角角”。2008年,丹巴女子成人禮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女子成人儀式十分隆重。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來參加儀式,舉行煨桑獻哈達對歌跳鍋莊等一系列活動。
兒童的節日“恰支拉”
恰支拉
恰支拉
農曆二月初八,梭坡鄉14歲以下的兒童,比寨子為單位,每年輪流聚集在一戶人家,過為期7天的恰支拉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