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工藝

用毛竹篾片篾絲做用具等的工藝

竹編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絲並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工藝竹編不僅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更具深厚的歷史底蘊。竹編行業歷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傳或以作坊依託的師徒關係,學徒學成后,自立門戶,再招徒弟,口傳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農業用具。眉山竹編歷史悠久,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主要種類


一種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間工藝。我國南方地區竹種豐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剛竹、毛竹等約二百多種。勞動人民用竹材製作傢具,編製用品,創造了具有不同藝術特色的多種編織工藝,常用的有:
1、編織,即用竹絲篾片以挑和壓的方法構成經緯交織
2、車花,將竹節車成一定形狀和裝飾
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斷面,拼成花型或器皿
4、穿珠,是將竹節製成小段進行穿結
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製成各種器皿的方法。

編織工序


竹編工藝主要分為材料處理、編織和收尾三個階段,材料處理就是把竹子加工成篾子,編織就是用篾子編成各種產品,收尾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補充工序,目的是使竹編產品更加美觀、精緻、順手、耐用。在各種竹編產品中,背篼的工藝最為複雜。

材料處理

就是把竹子一把把(每把200根)立在院中暴晒,曬乾後進行淋雨,再暴晒,然後存放起來。用時,取一把先颳去竹節、竹毛,再一分為二剖開,然後在河裡或磨渠中浸泡,泡上兩天兩夜,待竹子變軟后撈出來,這時竹子的柔韌性得到大大提高,適宜於加工,然後用蔑刀剖成勻稱的細條,再刮光,就可用於編織。其次,進行編織。先將兩根粗細均勻、長短相當的木棍曲彎,棍子中部交叉疊放,通過用鐵絲紮成的方圈,把四個棍頭擺放到圈的四角,做成背篼棍(也稱背篼角)。然後從下往上編。

編織

要先用筋子(較寬的竹條)盤底子,再用篾子(細竹條)編。編到兩寸處分頭頸、五寸處分二頸、一尺處分三頸。然後鎖邊,小背篼一尺五寸高鎖邊,中背篼一尺六寸、大背篼二尺高鎖邊。邊子鎖住了就開始楦棍,就是把背篼口楦圓、楦正,使背篼形狀美觀。再進行纏邊,把嫩竹一分為二剖開,把口沿纏上三圈,實質是對鎖的邊進行細化加固處理,使背篼口拿在手裡舒適,不扎人,又牢固耐用,至此背篼就算編成。鎖邊、楦棍、纏邊都是收口工序,也是顯示編背篼技術水平的關鍵所在。

收尾

也就是在背篼前面拴系帶處做兩根背簽,在背篼後面做四根護簽,使背篼更加結實、耐用。民間有歌謠,專說編背篼:“小時家裡手頭窘,操起篾刀向竹蓬。嘭嘭幾下竹隨破,縴手剝篾似翻書。細篾經緯隨即織,篼底好起口難收。”

藝術流派


閩西竹編

竹編工藝
竹編工藝
閩西永定培豐鎮下轄的孔夫、長流二個村莊,有許多村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是竹匠,他們的“簡易工棚”,堪稱“天下一絕”,具有安全、快捷、實用、經濟、便利、環保、清爽、輕巧、節能等許多優點;建設過程不耗水,不耗電,不與永久建築爭用寶貴的鋼材、木材、板材、鐵件、水泥、沙石;還可就地取材緩解運輸壓力,能夠促進當地毛竹墾複種植增加災民收益反哺災區經濟增長,與此次災區急需的“過渡安置房”十分對路。
“簡易工棚”的稱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實,它的造型美觀,技術含量較高,種類也很豐富,有懸空的,有立柱的,有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場,可作食堂,可作車間,可作宿舍,可作教室,可作會場,高低方圓,應有盡有。單體工棚,只要場地允許,長度不限,中間無柱,寬度最大跨徑可達30米,高度可達12米。
用毛竹做原材料的“簡易工棚”,同等面積的造價只需通常“鋼架結構”的八分之一左右,價廉物美,相當經濟,這是一筆不能不算的經濟賬;這種竹棚,正常使用,服務年限五年沒有問題,如果刻意維護,十年也是可行的。去冬今春,我國江西、湖南、貴州三省遭遇百年一遇特大雪災,無數生產生活設施毀於一旦,告急求援電話頻繁,培豐的“簡易工棚”大行其市,至今仍有幾百號藝匠活躍在三省災區恢復生產工地。
簡易工棚是一種竹工藝,外地雖有游兵散勇操此技藝,但能象永定培豐這樣做到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經營的,在全國可謂“鳳毛麟角”。
簡易工棚起源於何時何地,難於考證,據現年74歲的陳盛韶老人回憶,閩西出現竹棚,與成立於1955年的龍岩縣竹藤廠有關,竹棚的第一次興盛,是在1958年開闢龍岩漳平的鐵路工地。盛韶老家在培豐長流新樓下,他是進竹藤廠的第一批員工,既是元老,也是技術權威。盛韶不識字,可當時“龍岩縣竹藤廠”六個大字牌匾,就是由他出手用篾條編織“刺繡”而成的。1963年,廠里派盛韶去福州學做熱水瓶竹制外殼和鮮花插簍,10年之後,他再帶隊去建陽觀摩30米寬100米長中間無柱無梁全拱的籃球場工棚,遺憾的是,由於同行的幾位年輕後生毛躁,回岩之後二次試搭均告失敗。當時竹藤廠的員工主要由長流和隘頭(原屬永定孔夫管轄現劃歸龍岩東肖)兩地人組成,整個龍岩地區的工棚工程大部分由竹藤廠包辦,但腦瓜靈光的長流村民陳盛橋、陳友千等人亦能承攬一些零星業務。

三穗竹編

三穗縣瓦寨的斗笠,八弓的竹籃、篩子、簸箕籮筐等竹製品馳名省內外,有“竹器之鄉”的美譽。
三穗竹編起始年代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延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瓦寨斗笠,最初的瓦寨斗笠為尖頂平檐,用料粗大,產量有限。清嘉慶年間任石阡都督,年邁解甲歸田后回到瓦寨橫衝安家落戶,置有田產百餘畝,因閑置在家而對斗笠進行改編;另傳為清嘉慶年間,瓦寨曉隘一黃姓人從思南習藝傳入。
竹編工藝歷史悠久,是民間手工藝的典型代表。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斗笠從外觀式樣到實用價值,從原料加工到操作工藝,從上油熬煉到色彩搭配等都不斷作了改進,由尖頂平檐改為尖頂斜檐式,以便雨水順利流淌,改泥塑模型為粗竹片模型,便於移動和操作編織,內胎篾由粗改細,外胎篾改用篾絲。竹編工藝以水竹和楠竹為原料先分別破成粗細不一的粗篾和細篾、胎篾,主要編織有斗笠、竹籃、花籃、竹簸、竹篩魚篩撮箕飯盒、竹凳、竹椅鳥籠、蟲簍、背篼、籮筐、曬席、睡席、焙籠、魚轉等生產生活用品和旅遊、饋贈工藝產品等。
三穗竹編工藝按其製作過程、地域分佈、使用情況和傳承方式等都有其獨特的藝術性。製作精良,做工考究,玲瓏小巧,美觀大方,經久耐用,尤其是瓦寨的斗笠,在編織過程中,需把毛坯竹破成粗篾和細篾,粗篾約為2-3毫米,細篾的細度達到0.3—0.5毫米,每個孔眼大小几乎一樣,這項技術在當今竹編工藝中難度算是很高的。十分講究,日晒雨淋,天長日久,絕不褪色。工匠用黑色和竹子本身的色兩種顏色,隨心所欲地編織成各種各樣的文字、圖案等。竹編工藝流程複雜,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它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技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

編織產品


1、斗笠:上半部填紙,下半部鋪棕片,內外胎合成后,尖頂部分染黑,然後塗油加工(俗稱桄油),先是“老油”打底,“二道油”加厚,“嫩油”開光,陰乾后即成。有的還用馬毛代替棕片作襯墊,墊紙部分再染些花草,既美觀大方又輕巧耐用。斗笠品種規格多種多樣。大的直徑有80厘米,小的有10厘米;同時有成套斗笠,分為7頂一套,5頂一套,3頂一套,每頂直徑相差2厘米。其製作工序為:破粗篾和細篾、勻篾、編粗篾、編細篾、刷邊、脫細篾頂、糊粽、別頂、染頂、捆邊、桄油、成品。斗笠的粗篾、細篾規程:粗篾長度由斗笠大小而定,寬度約為2—3毫米;細篾長度由斗笠大小而定,寬度約為0.3—0.5毫米。
2、竹簸、竹篩、花簸、花篩:主要產於八弓鎮南效各村,花簸、花篩用料用篾精細,花紋圖案多種多樣,圖案內容無固定圖紙,由工匠按客戶要求設計編織,如美敏村吳德洲編織的花簸、花篩,圖案有:褔、祿、壽、喜;百年長壽、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一帆風順等字樣,其為縣將軍紀念館所編織對聯被將軍之子楊珠江收藏於北京。竹篩成品有方格小洞,多用於篩格糧食;竹簸用篾寬且薄,產品平整光滑。其製作工序:破篾、勻篾、煮篾、編篾、剪邊、捆邊、壓平、鎖口、成品。花簸、花篩用篾無固定規格,竹簸、竹篩篾規格:篾的長度為(15—35厘米),篾的寬度約為2—4毫米,篾的顏色分為:原色篾和黑色篾。黑色篾是用當地的化香葉熬製成水煮泡而成,這種篾能永久性的保持為黑色,日晒雨淋,天長日久,絕不褪色。
3、竹籃(細篾籃):主要選材為水竹,一般為拇指大小,長為4.2尺,短的為1.2尺,長的直徑和短的直徑大致相同。主要用一層篾和二層篾(即青篾和黃篾)。細篾籃主要成品有大小不一的五個一套、三個一套等規格,其中三個一套作品八年代初,被黔東州里徵用參加在雲南舉行的世博會展出。五個一套,2006年被縣經貿局徵用,送省參加黃果樹瀑布節,現主要產品由凱里羅銀根收購,銷往省內外。其製作工序:選材、破篾、起底、撬底、占筐、倒篾、做腳、鎖口、鎖腳、上細、成品。
竹編工藝師主要有瓦寨斗街村斗笠製作工藝傳承譜系第一代楊再銀,到楊正強、楊通德、楊光遠、楊昌亮、楊勝德、楊秀軍(已傳7代人,現傳兒楊再澤、媳龍運美、女楊再菊);美敏村竹簸、竹篩製作工藝的吳道南、塗志祥、吳德州都是以家庭自傳沿襲;竹籃(細篾籃)製作工藝從第一代的田大顯到田忠佑、田慶雲、田興江、田應才,到田景付已傳六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