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墓下作
王濬墓下作
《王濬墓下作》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是一首懷古之作,描寫西晉大將王濬墓地的荒蕪、凄涼,以寄託詩人的哀思。全詩把“白草”“紅藜”“黑石”“青銅”以及金菊、枯蓬、青松、翠柏等色彩意象組織起來,描繪了一幅荒涼的墓地圖畫。意境蒼涼,語言奇特。
此詩為懷古之作。王濬是西晉大將,被封為龍驤將軍,曾率領水軍平定東吳,為統一中國立下戰功。雖然逝去多年,但他的功業一直為後世人們所傳頌。《晉書·羊祜傳》:“童謠云: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祜曰:此必水軍有功。知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監益州諸軍事,加龍驤將軍,密令修舟楫,為順流之計。濬終滅吳。”《晉書》中記載的童謠在東吳一帶民間曾經流傳過。龍驤將軍王濬已不在人世,但關於他童謠仍在傳唱。“白草”兩句,寫詩人來到他的墓地,所見一片荒涼。寒煙之中,衰草發白枯死。荊棘叢生,藜草紅得凄慘。白草,是自墓道遠望之,見經霜之草色白。而遍地秋藜皮紅,說明墓已荒蕪。“古書平黑石”,可見墓碑文字漫漶,隨著歲月的侵蝕,早已模糊不清。“神劍斷青銅”,是說陪葬的青銅寶劍,恐怕也早已斷裂、爛掉。“耕勢”兩句,是描寫墳墓周圍的樣子,曾經隆重圍築的墓園早已被農民墾作耕地,耕地一天天逼近墓地,土塊像魚鱗一樣排列著,墓堆狹長隆起,長滿枯草,如同馬頸上的鬃毛,在荒野中顯得那樣突兀。“菊花”兩句,是自旁近觀之,菊花因露水濕重而低垂,棘徑上倒卧著乾枯的草。周遭枯萎的菊花,叢生的荊棘,更增添了幾分悲涼。墓地經過幾度風雨,松柏散發著陣陣澀香,更勾起人們的愁思和念想。
全詩把“白草”“紅藜”“黑石”“青銅”以及金菊、枯蓬、青松、翠柏等色彩意象組織起來,描繪了荒涼的墓地圖畫。所有這些畫面,都映襯著龍驤將軍墓地的荒蕪。英雄已入黃土,此景格外讓人感慨痛心。詩人把王濬身後世界寫得如此敗落、蒼涼、凄清和愁苦,使人不忍卒讀,更使人不禁追問英雄的價值與意義,這其實是通過對人生意義的探尋來表現對政治功業的否定和對生命的追詢。
此詩句式奇特。如“松柏愁香澀”中的“愁”(動詞活用為副詞)修飾“香”(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之句中謂語,又讓“澀”(形容詞)活用為副詞作補語來補充說明“愁香”有“澀”之感覺。從心覺“愁”轉為嗅覺“香”再轉為味(觸)覺“澀”三類感覺互通。“香”本無所謂愁,至“澀”更反常,其句式組合十分奇特,但卻將松柏蔭里墓地凄寂逼人之氛圍富有刺激性般表現出來,充分體現的李賀的詩才。
清人姚文燮《昌谷集注》卷三:“至寫墓前景況,荒丘殘壠,倍盡凄涼。其亦貶杜之雄心,而進之以曠達耶?”
清人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註》卷三:“此必為唐之名將家世不振者發。義亦無奇,詞總清越,歌之自足為佳。”
這是李賀去憑弔西晉龍驤將軍王濬時,見墓地荒蕪,棘草叢生,有感而作的一首詩。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三種說法:朱自清《李賀年譜》認為作於李賀北游潞州時,錢仲聯《李賀年譜會箋》認為作於元和四年(809)十月李賀赴長安途中,吳企明《李賀集》認為作於元和三年(808)十月李賀赴長安途中。
出身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門蔭入仕,授奉禮郎。仕途不順,熱心於詩歌創作。作品慨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托古寓今,後人譽為“詩鬼”。27歲(一說24歲)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