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劉少文的結果 展開
劉少文
開國中將
劉少文(1905—1987),河南省信陽縣人,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后赴蘇聯莫斯科入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后,曾任蘇聯共產黨代表團翻譯、中共中央翻譯科科長。1931年6月任中央巡視員。1933年6月赴張家口,任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兼獨立第18師政治部主任、中共師工委書記。1934年2月到中央蘇區,先後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兼《革命與戰爭》軍事雜誌編輯、中革軍委秘書兼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參加了長征。1936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書長。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鬥爭。同年11月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主持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工作。1940年任中共中央交通處香港辦事處處長,1942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交通處處長、組織部主任秘書、情報部部長,長期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國共內戰時期,先後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局委員,中央社會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后,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輕工業處處長、華東紡織工業部部長。1952年4月起調任中央軍委第四部副部長、代部長,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二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誣陷迫害。1978年6月至1985年3月,任總參謀部顧問。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87年4月10日在北京逝世。
劉少文,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赴蘇聯入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任蘇聯共產黨代表團翻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翻譯科科長,中央巡視員,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兼獨立第十八師政治部主任,軍委秘書長兼《革命與戰爭》軍事雜誌編輯,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紅二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西北局秘書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秘書長,中共中央交通處港澳辦事處處長,中共中央南方局交通處處長、組織部主任秘書、情報部部長。國共內戰時期,任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輕工業處處長,華東紡織工業部部長,軍委四部代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部長,總參謀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劉少文,河南信陽人。青少年時代,他接受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家鄉地區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鬥爭,在開封二中讀書時投身學生運動。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6月,轉為中共黨員。五卅慘案發生后,作為開封學生聯合會常務幹事,代表河南學生赴上海出席第七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7月,任共青團開封地委候補委員。10月,由中共黨組織選送至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劉少文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秘書長、紅二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在張國燾另立中央的分裂活動中,與張國燾分裂黨的活動進行堅決鬥爭。1937年初,協助毛澤民到上海接收一筆國外捐款,事畢留滬。
七七事變后,擔任八路軍駐滬辦事處(八辦)秘書長。1938年以後,全面主持八辦工作,與社會各界人士廣交朋友,舉辦上層人士聚餐會,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配合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和各界救亡團體開展工作。把上海和國內外捐款、物資運往八路軍根據地。通過文化界的秘密黨員和進步朋友組織出版《譯報》、《團結周報》、《西行漫記》、《長征畫冊》等進步書刊,配合中共江蘇省委動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新四軍。
1939年,回到延安。1940年5月去香港,任中央交通處駐港澳辦事處處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參與緊急疏散轉移數百名在港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1942年8月,調往重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交通處處長、組織部主任秘書、中共重慶工委委員。
到達陝北的紅2方面軍一部合影
上海解放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華東紡織工業部部長、華東紡織管理局局長。1952年3月,任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第四部副部長、代部長,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第二部部長。在此期間,參與制定並貫徹執行中共和軍隊情報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
他對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對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軍事外交工作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文化大革命”中,劉少文同志遭受到林彪、“四人幫”殘酷的打擊和迫害,被關押七年之久。在逆境中,他始終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強信念,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與林彪、江青、康生一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
丹心獻革命,黨難見堅貞
劉少文,原名劉國章,1905年12月29日出生於河南信陽縣(今信陽市)。青少年時代,受“五四”運動影響,他積極投入了當地反帝反封建鬥爭,成為當地有影響的進步青年。1925年3月,劉少文被吸收為共青團員,同年6月在有王若飛參加的儀式上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積極投身國共合作大潮。
1925年10月,從為中原地區培養革命後備人才出發,黨決定派劉少文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期間,劉少文擔任了本年級黨支部書記,掌握了流利的俄語,為後來從事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聯絡工作奠定了基礎。
《西行漫記》
1927年11月,主持黨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看中劉少文的幹練,調他到身邊擔任助手,負責國際聯絡工作。1928年下半年至1931年上半年,由於早年旅蘇的經歷及諳熟俄語,劉少文得以出任中共中央秘書處翻譯科科長,負責同共產國際和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管理有關經費。
1931年6月,劉少文被黨中央任命為巡視員派往陝西。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幫助改組了陝西省委,並幫助省委建立了西安市委,大大加強了陝西黨的力量。不久,他的肺病複發,病情十分嚴重,組織決定讓他到北平療養。1933年6月,當他得知愛國將領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時,便拖著大病初癒的身軀,毅然奔赴張家口抗日前線找黨,與中共前線工作委員會書記柯慶施接上黨的組織關係,被委任為中共前委委員。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成立后,劉少文擔任獨立18師中共工作委員會書記兼政治部主任。期間,他和許權中、張曙時等共產黨人四處奔走聯絡,為這段“抗戰壯史”平添了幾分聲色。
1934年2月,劉少文輾轉到達江西中央蘇區。由於其工作經歷和對黨的忠誠,他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秘書,並主編軍事雜誌《革命與戰爭》,還擔任過紅軍總司令部政治教導員。因此,周恩來曾稱讚他是“既能秘密書寫,又能提綱挈領,更能深入人心”。同年10月,劉少文參加了長征,並在扭轉黨的命運的遵義會議上擔任秘書工作,親身見證了黨史上最偉大的一章。早在長征前,在和老領導瞿秋白的話別中,劉少文就對左傾錯誤路線的本質有所認識。
1941年12月25日香港陷落
1936年7月1日,紅二、四方面軍在甘孜勝利會師。為密切兩軍關係,劉少文轉到紅二方面軍工作,擔任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紅二、四方面軍會合時,由於張國燾的反黨活動,黨和紅軍仍然面臨著嚴重的分裂危機。這時,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同志和紅二方面軍的任弼時、賀龍、關嚮應一起,堅定地擁護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同張國燾的分裂行徑作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期間,劉少文向任弼時、賀龍、關嚮應彙報了張國燾的錯誤,並取出他所記的有關張國燾分裂活動的全部記錄作為證明,使上述同志在同張國燾鬥爭時“既有理,更有據”。1936年7月27日,黨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統一領導紅二、四方面軍,以約束張國燾的反黨行動,由劉少文出任秘書長。在秘書長任內,劉少文隨朱德、任弼時等領導同志繼續對張國燾反對與黨中央會合的行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後來,劉少文還將張國燾的反黨材料整理出來交給黨中央,為延安批判張國燾的錯誤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證據。
在多方耐心說服和團結紅四方面軍高級幹部后,終於使黨和紅軍擺脫了分裂危機,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既定目標。在這一鞏固毛澤東的軍事、政治核心地位的鬥爭中,劉少文起到了自己應有的作用。從投身革命到長征陝北,劉少文無愧戰友們所稱道的“丹心獻革命,黨難見堅貞”。
無聲的工作,留聲的事業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后,劉少文長期在白區的危險環境中工作,默默無聞地完成著黨交給他的“許多具體而微的任務”。在當時軍事、政治鬥爭中,許多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卻又鮮為人知。正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情報史專家所說的,劉少文從事的是“無聲的工作,留聲的事業”。
八路軍辦事處
1937年11月初,日軍從杭州灣北岸登陸,使淞滬戰場中國軍隊完全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11月12日,上海市除租界外全部淪陷於日本軍隊,使時人稱之為“國中之國”的上海租界事實上成為一座“孤島”。早在上海淪陷之前,“八辦”就已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開始全面安排上層民主人士的安全撤退問題。郭沫若、沈鈞儒、沙千里、鬍子嬰、鄒韜奮等著名愛國人士的安全撤退,都是潘漢年、劉少文一手經辦的。
1937年11月底,潘漢年撤離上海后,劉少文繼任“八辦”主任,開始主持辦事處的全面工作,在上海“孤島”堅持鬥爭,直至1939年底赴延安彙報工作。在“孤島”時期,劉少文對敵鬥爭主要是同各抗日團體的上層人士保持聯繫,通過各種方式傳達黨的政策、主張。
一級八一勳章
為指導江南等地的抗日活動,劉少文組織印發抗戰刊物如《時事叢刊》、《內地通訊》和《江南通訊》等,並以“柳華”和“鐵人”的筆名在《救亡日報》和《團結周刊》上發表文章,以示中共與敵後人民同在。身在上海,劉少文對組織和指導包括上海在內的江南人民開展抗日武裝鬥爭尤為熱心。1938年4、5月間,他專門寫了《怎樣把江南遊擊戰爭勝利地開展起來》、《怎樣在抗日游擊隊中進行政治工作》等文章在《團結周刊》上發表,並親自訓練幹部派到這些游擊隊去幫助工作,后又將這些武裝力量移交給地方黨。
為教育和影響國人,劉少文指導和支持汪衡、胡愈之等翻譯出版了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由黎明書局以《毛澤東自傳》書名發行。為表明共產黨的抗戰文化取向,劉少文還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積極贊助《魯迅全集》的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有很大影響的蘇聯傳記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是劉少文囑託身邊工作人員梅益翻譯完成的。
足跡涉港澳,重慶與滬寧
從1940年夏到1949年夏,劉少文奮戰在統戰工作、情報工作第一線,有人用“足跡涉港澳,重慶與滬(上海)寧(南京)”來高度概括這一時期他的革命活動。
二級獨立自由章
1940年,潘漢年來到香港,傳達黨中央已確定的“必須打進日偽搞出情報”的方針,該方針是經過毛澤東同意、康生主張並主持的。之後,潘漢年領導的機構開始有意識地同日本在香港的特務機構進行接觸,潘親手搞了一些假情報---主要是報紙剪貼,來換取日方情報。為慎重起見,每次出“貨”(“假情報”)之前,潘漢年都先和廖承志、劉少文一同審核。建國后,潘漢年一度被打成“叛徒”,劉少文為潘的平反提供了有力佐證,此是后話。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25日,香港陷落,日軍封鎖香港至九龍的海面交通,瘋狂搜捕愛國抗日人士,在港的具有重要影響的愛國人士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茅盾等和夏衍、金山等文藝界著名人士及其家屬數百人陷入危境。中共中央和南方局電示駐港機構負責人廖承志、潘漢年、劉少文等人,“想盡一切辦法,全力營救”。在廖承志主持下,有關方面負責人進行了研究,讓劉少文留港負責轉移工作。在此過程中,劉少文等得到了周恩來的直接指示。在一封致廖承志、潘漢年、劉少文的電報中,周恩來指出:“港中存款全部提出,一切疏散及幫助朋友的費用,均由你們分別負責開支,並經過你們三人會議決定動用,存款共有多少,望告。”在極端危難的情況下,劉少文在廣東省委、當地游擊隊等的協助下,組織動員了一切可能運用的力量,終於勝利地把這些抗日愛國人士秘密轉移到安全地區。由於他在營救工作中表現出色,受到周恩來專門致電錶揚並給予中央登記的獎勵。
一級解放勳章
1945年8月至10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劉少文出任南方局情報部部長,為談判鬥爭和政協會議的舉行提供了可靠的情報保障。期間,他還多次安排並陪同毛澤東接見民主愛國人士。1946年2月底,作為周恩來的隨員,劉少文隨同由國、共、美三方組成的軍事調處三人小組從重慶飛抵北平、張家口等地,視察停戰協定執行情況,為我方代表出謀劃策。
1945年8月,抗戰勝利結束,國民黨政府決定還都南京。1946年3月,周恩來派劉少文先行赴南京、上海,為中共代表團遷移做準備。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中共代表團奉命轉入地下,改組為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劉少文任副書記。194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成立,劉少文是委員之一。這段時間,劉少文分工負責統戰、宣傳和情報工作,為對蔣軍事鬥爭和開展第二條反蔣戰線殫精竭慮。1947年6月,劉少文的秘書趙平夫婦被捕,其妻在嚴刑拷打下叛變,敵人開始大搜捕,劉少文也差點遇險。由於他機智過人,再次躲過一劫。
1948年6月,上海地下黨又出了叛徒。劉少文本已對有關人員做了轉移安排,自己也準備隱蔽起來。但是,因有一個重要關係要會面,他明知危險仍依約前往接頭地點。途中,他不期與特務遭遇,所幸他改變了平日裝束而未被立即認出。他巧妙地支開敵人,爭取了短暫的時間,然後奪窗跳樓脫險。後人每言及此,都讚佩劉少文的“處變不驚”。
1948年10月,劉少文撤到黨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被委任為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仍然主持統戰和情報工作,為爭取民主人士北上召開新政協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4月,劉少文與李維漢、劉曉等一起,邀請黃炎培、朱學范等共商解放上海中的接管問題,隨後出任在江蘇丹陽成立的軍事管制委員會下設的財經接管委員會副主任,為解放上海作相關準備。
1949年5月8日,劉少文會同劉曉致電上海地下黨領導人,對上海地下黨配合與協助解放軍解放上海作了周詳部署。5月27日,他隨軍進駐上海,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市輕工業處處長,將預定的財經接管工作落實得井井有條。
1949年10月起,劉少文投身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中,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華東紡織工業部部長等職,組織領導了上海和華東地區的輕紡工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