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學派

玉山學派

張九成學有成就,又前往請教。因形成“以至誠為本”的學術派別。 “為學博綜諸家”,而以“正心誠意”、“至誠”為本。

簡介


玉山學派是南宋汪應辰所創立的學派。汪應辰,信州玉山(今屬江西)人,學者稱為“玉山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玉山學派”。應辰自幼聰敏,為二程再傳弟子喻樗所賞識,許以女,並附以二程之書做嫁妝,遂聞二程之學。繼而得到趙鼎指點,又師事武夷學派胡安國、紫微學派呂本中,年僅十八就中進士第一,請求外任,聽說橫浦學派張九成學有成就,又前往請教。后以件秦接,流落嶺斷十七年,日以講學為事,從學者眾。又與呂大同、趙汝愚朱熹、陸九齡為友,往來甚密。因形成“以至誠為本”的學術派別。
著名弟子有:汪伯時、汪逐、尤袤、呂祖謙、章穎、張傑、趙焯、鄭僑、王介等。

學術主張


玉山學派先師張九成、呂本中皆侵佛,但他們與師相反,不好佛,“粹然一出於正”。“為學博綜諸家”,而以“正心誠意”、“至誠”為本。強調克己之私,當如用兵克敵,學《易》以懲忿窒慾,學《尚書》以剛制於酒。謂“君子不願乎外,是以不怨天;盡其在我,是以不尤人。禍福得喪在天,而不在人,我何怨?是非毀譽,在人而不在我,又何尤?惟行法以候命,推誠以待物”。認為“學問之道止是擺於心而安,稽於古而合,措於事而宜。所以體究涵養,躬行日用,要以盡此道而已”。
玉山學派認為君子當識前言往行以經世治國,“世之自謂得道者,以前言往行為糟粕芻狗,以治天下國家為緒餘土苴。迄之放棄典刑,闊略世務,至於為西晉之禍。或者出而矯之,曰:吾之道,固所以經世也。然而天人異觀,物我殊歸,高明中庸,析為二致。跡其行事,則私智之鑿而已,道果如是乎?”他們又提出,“正,或未必中也,世嘗有正而未必中者,不可以其未中而謂之不正”。對程頤所謂“中則正矣”表示異議。他們又認為,“惟公與正,乃萬事之本。又頒之以恕,居之以寬,庶幾久而無愧。”
政治上主張,“正紀綱,抑僥倖,裁濫賞,汰冗兵,以張國勢。”(《宋元學案》卷四十六《玉山學案》)

主要著作


玉山學派主要著作有:汪應辰《玉山文集》,今存《文定集》、《石林燕語辨》等。

評價


玉山學派學說對後世有一定影響,黃宗羲《宋元學案》評價汪應辰說“其骨頓極似橫浦(張九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德似紫微(呂本中),而未嘗侯佛,粹然為醇儒。”朱熹亦說:“惟公(汪應辰)學貫九流,而不自以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為名;道高德備,而不自以為德;位高勢重,而不自以為滎。蓋玩心乎文武之末墜,抗志乎先民之所程,巍乎其若嵩岱之雄峙,浩乎其若滄海之涵淳。”(《宋元學案》卷四十六《玉山學案》)其弟子呂祖謙另刨“東萊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