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鵐

鵐科鵐屬動物

圃鵐(拉丁學名:Emberiza hortulana):體重20-25克,體長150-175毫米,屬小型鳴禽。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頭上、後頸及胸橄欖綠色,翕呈栗褐色;下體大部分呈淡栗色;飛翔時最外側兩對尾羽的白色顯著。虹膜肉桔色,嘴紅褐色,腳淡紅棕色或肉紅色。棲於平原和山區,常喜出沒於開闊地區的樹上、耕地、公園、苗圃和葡萄園,甚至沼澤地區。秋天集成大群遷徙到非洲北部和中東。於樹上及地面取食,一般齊足跳動,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佈於歐亞大陸的園林和田野。

形態特徵


圃鵐
圃鵐
雄性成鳥:上體一般紅褐色,翕、上背、肩羽具有黑色縱紋,以肩羽較著,下背和腰純色,僅具不明顯的軸紋,小覆羽灰色,羽基發黑,中、大覆羽黑色,外緣淡棕。小翼羽、初級覆羽和飛羽黑褐,緣以淡灰棕色,尾羽灰褐,外緣淡褐色,外側第二對尾羽內翈具楔形白斑,最外側一對白斑較大,且基部具白緣,頭暗橄欖綠色,眼先發黃,眼周白,耳羽與冠部同,頰部硫黃色,喉部具一橄欖色顴紋,延伸到頸兩側,喉淡硫黃色,前頸和胸暗橄欖色,下體余部淡肉桔褐色,在肛周或尾下覆羽較淡,並具灰色羽緣,腋羽淡硫黃色,翼下覆羽白沾黃,羽基灰色。冬羽夏羽淺淡。
雌性成鳥:與雄鳥很相似,但羽色較淡,並在下喉,前頸具暗褐色條紋,在冬季,喉、前頸黑色條紋很顯明,體色深淡隨不同年齡而有差異。
幼雄第一年冬羽:胸部條紋與雌鳥相似。
虹膜肉桔色,嘴紅褐色,腳淡紅棕色或肉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20-24克,♀20-25克;體長♂150-177毫米,♀152-175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2毫米;翅♂75-92毫米,♀78-90毫米;尾♂65-75毫米,♀62-68毫米;跗蹠♂18-21.5毫米,♀20-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稀疏樹木的低山和平原等開闊地區,尤喜林緣溪流和山邊曠野等地的灌叢和稀樹灌叢,也出現於果園、人工林、路邊和農田地邊的樹上或灌木上,以及有稀疏樹木或灌木的半荒漠地區。

生活習性


繁殖期間面對或單獨活動,其他季節多成群。性不怯疑而且好鬥,常與同種和其他種鵐發生角斗。旅飛時僅組成3-5隻的小群,也常同樹鷚混群遷徙。在地上或灌木與草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而大膽,不甚怕人,頻繁地出入灌叢與草叢中,活動時常發出各種聲音,鳴聲似“tink,tink,tink,torji”,最後的音節延長而粗燥。
主要以野生植物種子、各種穀物、漿果等為食,繁殖期嗜食各種昆蟲。

分佈範圍


旅鳥:阿富汗喀麥隆法羅群島冰島、日本、肯亞、韓國、盧森堡、塞席爾塔吉克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7月。雄鳥通常早幾天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即開始占區和站在小灌木或幼樹頂枝上、草莖或山邊岩石上求偶鳴唱,巢築於地面天然凹處,由灌叢或密草掩遮,或築於離地不高的小樹上。有時雌鳥在地上掘成土窩營巢。巢呈杯狀,由細乾草、鬚根等構成,內墊獸毛和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9-15厘米,內徑5.5-8厘米,深3.5-5.2厘米。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一般年產一窩,每窩產卵4-6枚,呈淡灰黃或乳灰色,偶有暗灰綠,具有濃斑和粗線均佈於卵表面,很少集中鈍端而成環狀。孵化期11-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共同哺育。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