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神演戲

酬神演戲

清代民間為酬謝神的佑護,常常以歌舞、雜劇、鼓樂等形式舉行娛神活動。這種活動稱為酬神、賽神、報賽。其俗由來已久,從原始社會至歷史時代的早期,“鼓樂歌舞”一直是溝通人神兩界的重要手段。唐代白居易已有“黃昏林下路,鼓笛賽神歸”的詩句。隨著民間崇神、祭神內容的不斷擴大及民間崇神的地域色彩的不斷加劇,宋代以後,酬神活動逐漸成為一種民間娛樂項目。

發展淵源


演戲酬神是村廟文化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傳統的村廟信仰中,為答謝神恩,求得神靈歡心和庇護,除了給神獻上豐盛的祭品外,“演戲酬神”、“演戲娛神”也是一條重要的途經。戲劇的起源與古代社會的祭祀有關,無論是歐洲的戲劇,還是東方某些國家的民族戲劇,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性歌舞。福建戲劇文化從誕生起就與民間信仰結下不解之緣,福建民間信仰演戲酬神從唐代就開始,宋代時開始出現土生土長的地方戲,至清代時地方酬神演戲達到最高峰復興后的福建村廟文化活動仍保留著演戲酬神的風俗,成為鄉村社區集體娛樂活動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項目。

活動時間


村廟酬神演戲時間多集中在農曆正月與村廟主神誕辰時間。非常有意思的是,福建許多村廟主神的誕辰時間多集中農曆六月下旬以後,這時夏收已基本完成,而天氣也開始轉涼,這時這是演戲與看戲的好時間。村廟主神的神誕日集中於夏收以後,這是村民們的安排,而並非其神明的生日都集中地此時。這反映出“神是人創造出來”的信仰真相。村廟神誕演戲是一種傳統,演出場次往往不只一場,多是三場,有的多達12場,每天演出兩場要6天才演完。社區村廟都建有自己的戲台,戲台就建在神殿的前面的大堂內。如果廟內不設戲台,那麼就要在村廟前的廣場上搭建臨時性的戲台。娛神戲的場面布置比較獨特,在戲台的正前方設有案幾,上排鮮花,燭台與香爐,案后的一排座椅上鋪大紅色的毛毯或大紅色的綢緞,這是神明的座位,鄉民們只能從第二排坐起。這種格局,使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村廟的娛神戲。

活動程序


開戲之前,紅燭高燒、爐香繚繞,村廟總理等要代表全體村民給村廟主神及侍神敬香,這個簡單的儀式意在恭請神明到戲台前落座看戲。正戲開演之前必演“八仙祝壽”、“跳加冠”、與“打財神”等三個短戲,意在祝福全村男女老少健康長壽、陞官發財。“八仙祝壽”是八個演員扮成神話中的八仙的模樣依次登台拜八方,算是給村廟眾位神明及看戲的村民敬禮。然後,有三個演員扮成王母娘娘、金童與玉女登台,八仙給王母娘娘拜壽,金童玉女則給八仙上酒作為謝意。眾仙在酒醉飯飽中退場。“跳加冠”是一個演員頭戴面具,扮成祿星模樣,邊走邊搖晃,一副丑角形象,不時引起觀眾鬨笑,他在台上舞動兩三分鐘上后,突然從袍袖中抖出綉有“加官晉爵”四字的條幅,祝願村廟信眾官運亨通。“打財神”則是扮演財神的演員將金元寶扔給台下某位看戲的村民,接金元寶的村民要給演員紅包,順手扔到台上即可。
短劇演罷,正劇才開始。村廟酬神演戲的劇目都是傳統的古裝戲,從內容上來主要有五類,即說忠孝節義的倫理戲;道精忠報國的忠良戲;敘解民倒懸的清官戲;講因果報應的宗教戲;唱男歡女愛的愛情戲。村廟酬神演戲要求對神明敬重,一般對前四種戲為主,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教育意義。古典戲曲多以喜劇為結尾,表達一種邪不勝正,好人終究平安的觀點;同時,它還將佛教的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融入其中,寓教於樂,一舉而多得。因方言原因,每個地區的地方戲並不完全一樣。福州與寧德居民愛看閩劇莆田一帶是莆仙戲,閩南一帶則是梨園戲高甲戲薌劇潮劇閩西地區是漢劇、四平戲梅林戲採茶戲等。在福建享有五大地方劇種之稱的是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薌劇,它們在民間擁有的觀眾較多。
村廟在演戲之前也張貼海報,歡迎父老鄉親前去觀看。村民看戲一律是免費入場,不存在要買門票的,不僅如此,廟內還招待看客免費茶水。作為村廟管理者來說,總希望觀眾越多越好,這表示他們很有面子,社會交往面廣,村廟活動吸引力強。從社會公共生活角度來看,村廟內的戲劇演出是群眾集資舉辦的社會公益活動。進場看戲的觀眾是以老年人為主,男女性別比例基本相當,老年人是地方戲的鐵桿“戲迷”,其原因在於老年人更具有懷舊情緒,同時他們比較清閑;其次是中青年婦女;再次是一些看熱鬧的兒童,他們大都是由其母親帶入場地的。來看戲的中青年男士較少,這主要是唱戲時他們正在外地做工,沒有時間回來看戲。村廟酬神演戲的內容大都是宣傳因果報應、揚善去惡的宗教戲,才子佳人類的愛情戲以及解民於倒懸的清官戲等。儘管戲劇內容多是舊題材,但村民總是愛看。當代福建農村基本普及電視,沿海一帶還普通了有線電視,從電視上看戲劇非常方便,但老戲迷們覺得這種方式不過癮,非常喜歡親臨現場觀看。為什麼電視普及的鄉村對於民間戲劇演出還如此著迷,這其中的原因也許與城裡人花上數百元錢買張門票去看某位紅歌星的演唱會是一樣的,其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與電視上看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