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戲

福建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后,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採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其唱腔優美、行當齊全、表演粗獷,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個性。

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泰寧縣梅林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泰寧的梅林戲是中原文化與閩越古文化結合的藝術標本,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梅林戲,因形成於泰寧縣朱口鄉梅林村而得名,流行於泰寧附近的三明、明溪、將樂等地。
梅林戲
梅林戲
梅林戲是從宋朝開始興起,據說泰寧狀元鄒應龍在任禮部尚書時,為豐富泰寧的漢族民間文化,專門挑選了家鄉的一班鄉民到京都學習宮廷舞蹈和宮廷娛樂文化。返鄉后,把所學知識與當地的儺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匯,創編泰寧土戲。土戲在清朝乾隆年間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徽調的傳入使土戲得到升華。當時泰寧朱口梅林一富寡婦周氏,在其壽辰時請了徽戲,感覺徽戲發展的較為系統、全面,就籌錢聘請徽班藝人為家鄉藝人傳藝,使徽調與泰寧土戲交相輝映,內容日趨豐富,因傳藝地在梅林,便起名為梅林戲,從此土戲便為梅林戲所取代,並在那時得到迅猛發展。當時,還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噹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擔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可見當時福建泰寧人對戲劇的熱愛及梅林戲蓬勃發展的情景。
明末清初,梅林村流行一種道士腔的演唱活動。有民謠道:“梅林十八坊,十個子弟九擔箱。敲起叮冬鼓,唱起摩郎腔(當地人叫道士為摩郎)。茅擔抬石臼,抬到塅中央。搭起土檯子,唱到大天光。”這種土腔,不被弦索,只有鑼鼓伴奏。
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徽調傳入梅林村,相傳其時村裡有周姓寡婦,家業富裕,喜好看戲。她在50壽慶時,聘請徽班祝壽,影響很大,引起村民極大興趣。周氏便決定自辦戲班,招收本村子弟入班,每逢節日,在梅林地區演出。徽調從此紮下根,並吸收當地摩郎腔等漢族民間藝術,故又被稱為“土戲”。
早期梅林戲屬半農半藝性質,又稱“四季班”。全班有14人,角色分“三生、四旦、三花臉”,合稱“十個子弟”。戲班除在本村演出外,還常在附近鄉鎮巡迴。後來將樂縣的安仁、明溪縣的長坪等村也相繼成立“四季班”。
清末民國初是梅林戲興盛時期。梅林村的業餘“四季班”,首先改用當地“土官話”演唱,唱腔也進一步結合當地民歌小調,顯得更有地方特色。此時,由艾其言與吳勝籌資建立第一個專業戲班,取名“福慶班”,角色行當從原先的“十個子弟”發展到“五門十七行頭”。民國初年,艾火賢辦職業戲班,自任班主,名“火賢班”,演出的傳統劇目有《飛龍帶》、《藍腰帶》、《乾坤帶》、《鴛鴦帶》、《門栓記》、《雌雄鞭》、《青石嶺》等。同時,戲班還到建寧寧化、將樂、明溪、邵武、光澤等縣甚至到江西省的黎川廣昌石城等地演出;在與江西贛劇及京劇等劇種的互相交流中,吸收它們的傳統劇目及表演藝術。據60年代統計,傳統劇目共有300多個。
1960年,泰寧縣成立梅林戲劇團,參加省青年演員會演。“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被解散,劇本、服裝、道具等遭焚毀。1979年恢復建制,加強劇目建設,新編歷史劇《貶官記》在省第18屆戲劇會演中獲獎。1992年6月,參加在泉州舉行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南方片)的演出,榮獲大戲優秀劇目獎。1995年,該劇又獲省首屆百花文藝獎。據統計,1995年上演的《貶官記》、《難咽的苦果》、《顧青雲》等14個劇目共202場。1996年,在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上,泰寧縣梅林戲劇團演出的《關公怒》獲劇目、導演等獎項。同年2月29日,在泰寧縣宣傳文化“五個一工程”優秀成果表彰大會上,梅林戲《金湖之戀》受到表彰。

戲曲音樂


唱腔
結構形式為板腔體,以皮黃和吹撥為主體,兼收少數南詞、北調、民間小調和道
梅林戲
梅林戲
士腔(俗稱摩郎腔),主要唱腔有:
【原板】,板起板落,節奏平穩,適於敘事、抒情,有西皮原板和二黃原板之分。
【二黃平】即【青板】,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完整的唱段結束時常加上小拖腔,最後落歸“5”音,適於表現抒情輕鬆的情緒。
【嗩吶二黃】即以嗩吶主奏的【二黃原板】,適於表現粗獷高亢的情緒。
【陰調】即反字的【二黃原板】,適於抒發悲哀痛苦之情。
【吹腔】以笛子為主奏樂器,眼起板落。
【老撥子】以嗩吶為主奏樂器,板式以原板為主,板起板落。南詞北調:南詞以【原板】、【快板】為主,北調以【垛板】為主,小調有【浙調】、【玉沙調】、【補缸調】等。
曲體大都是上、下句對稱的結構,詞格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為基本格式,曲韻為十三轍,用普通話演唱,帶有泰寧土音,發聲一般用本嗓,生、旦常將曲尾的拖腔,用假嗓提高八度來演唱,本嗓與假嗓結合,頗有特色。
器樂
有弦串、吹牌和鑼鼓經。
弦串和吹牌多為京劇通用曲牌,如【風流串子】、【得勝令】等,鑼鼓經也多來自京劇,較有本劇種特色的,有用作開唱引子的鑼鼓頭【西皮緊板頭】和用以導引文武官員和主要角色出場的鑼鼓經【大帽子】等。
樂隊和樂器
樂隊
傳統樂隊分文爿、武爿各3人。文爿樂器有頭弦、嗩吶、月弦、小三弦;武爿樂器有板鼓、鈸、大鑼小鑼。現樂器配備有增加,樂隊也相應擴大。
特色樂器
特色樂器有頭弦(又名吊規、外江弦)、提胡(又稱三品弦)、大銅鑼、號頭(又稱勾吶),其中頭弦是閩西漢劇的領奏樂器。
後台伴奏樂器
梅林戲的後台伴奏樂器分管弦樂和打擊樂兩部分,管弦樂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笛子、嗩吶等。打擊樂有大鼓、平鑼、銅鈸等。在演員服裝上,則顯得比較原始、古樸;角色臉譜化妝上,有自己的特點,與其他劇種所少見。
曲牌
老林戲的音樂曲牌的二簧、西皮為主,某此曲行旋律與贛劇相似,但尾聲常帶有山歌風味的拖腔,這是梅林戲唱腔的一個獨特風格。

傳統劇目


梅林戲
梅林戲
梅林戲的傳統劇目據初步統計有300多個,大部分是歷史故事劇,如《大破洪州》、《天門陣》、《雌雄鞭》等。此外,還有不少民間生活小戲,如《打花鼓》、《賣草屯》等。這些都是觀眾喜愛的節目。
梅林戲劇目豐富,已收集記錄的有130多個;移植古裝有44個;泰寧本縣創作古裝戲5個;移植演出現代戲有40個,本縣創作現代戲28個。經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三十多個。《紅色交通員》、《葵花向陽開》、《金雞高唱》、《陽光大道》、《紅楓崖》、《一家親》、《翠竹滿山》、《護苗》、《紅花滿園》、《貶官記》、《關公怒》、《水歡魚躍》、《山高霧重》等劇目,參加福建省市調(匯)演都獲得不同的獎項。
《當家人》
現代戲。項枚、黃奕謙於1983年編劇。寫20世紀80年代農村改革開放,富裕起來的農民與封建觀念、舊的家族關係發生矛盾衝突的故事。
該劇由泰寧縣龍湖鄉龍湖村業餘梅林戲劇團演出,1983年,參加福建省首屆農村劇團調演,獲劇本創作一等獎。
《貶官記》
新編古代戲。初名《三官判案》。陳燦霞、黎秀珍、梁中秋創作於1985年。寫新任三省巡按崔雲龍,偏聽偏信,錯把五品知府鄭則清貶為七品知縣故事。
該劇由泰寧縣梅林戲劇團演出,1986年3月,獲福建省劇協舉辦的首屆“水仙花”劇本獎和12月在福州舉行的首屆華東戲劇期刊“田漢戲劇獎”二等獎。1987年,參加省第17屆戲劇展覽演出,獲劇本二等獎。1992年,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獲優秀劇目獎。1997年,該劇為閩劇所移植。
《關公怒》
新編古代戲。泉流執筆。寫三國時,關羽失荊州,災后饑民搶軍糧。關羽之子關興獻策息亂,不意在路上釀出一樁命案。地方官畏懼關羽,不敢理案,互相推諉,結果又喪人命一條。狀紙到關羽手后,他在盛怒之下,查勘失嚴,造成誤判,殺了顧全大局的關平。在刑場上,關羽發現自己鑄成大錯,為了公正執法,又殺兒子關興。他為此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該劇由泰寧縣梅林戲劇團演出,1996年,參加福建省第20屆戲劇會演,獲劇目獎、導演獎與演員獎。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行當為“三生、四旦、三花臉”(即老生、小生、
梅林戲
梅林戲
副生;正旦、花旦、貼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俗稱“十個子弟”。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發展為“五門”(生、旦、凈、末、丑)、“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這種體制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
身段科介
老生的表演較有特色,出場時,三步跨至上場門(九龍口);整冠時,五指朝天,五指理髯;至台中,左右掏手兩邊望,才入位。指法有單指、雙指、劍指,手指多下垂。近似木偶表演步法,常用的有跺步、蹉步等。
旦角的表演,要求“高不過眼,手在胸前,行不動裙,言不露齒”。上、下樓的動作,生、旦均有“上七下八”之訣,即上七步,下八步。旦角表演上轎動作時,兩手輕輕掀開轎簾,雙目左右稍顧,隨即微扭腰肢,很有情趣。
特色技藝
洗馬:按順序先拉馬上,而後拴馬、取水,接著潑水於馬身,用朝板(道具)梳兩邊馬鬃,再梳馬尾。然後取飼料,裝鞍,拿走飼料,解栓上馬,遛馬,下馬。程序完整,動作細膩。
耍獠牙:如《門栓記》中的門栓精(二花),將獠牙二根銜入口內,用舌跟部耍動,有耍進耍出、左右耍等套數。
吐火變裙:如《活捉三郎》中的旦角,在案上設一火盆,旦角口噴煤油致火,火燃。在【長撕邊】的曲牌伴奏中,旦角繞經桌后,速抽裙帶;奏【一擊鑼】時,外裙解,內裙現,在燃焰火中裙子變了顏色。
挺殭屍:《白蛇傳》中許仙見白娘子變蛇,一個轉身,手捏鼻後用氣吸鼻,立斗
梅林戲
梅林戲
雞眼。【長撕邊】在伴奏聲中,做“挺殭屍”倒地。
變臉:《蘆花盪》中,當周瑜挨魏延一鞭后,甩盔翻身,用氣使臉由紅變青,堪稱一絕。
耍叉:武戲中的特技,一般分4人耍或5人耍;4人耍站4個台角,5人耍則1人居中,每人手持一把叉,對角互相拋接,稱為“滿天星”。

舞台美術


化妝
梅林戲早期的化妝除凈角勾臉外,其他的行當均為淡妝,不敷底色,僅兩頰及嘴唇塗紅,眉心抹一紅圓點,眉用鍋灰描染。丑角在鼻樑上用白水粉橫抹幾道,或撲上一圓塊白粉。女丑則兩耳垂掛紅辣椒。悲劇中的頭梁旦(青衣)在眉心印堂部位向上畫一道黑線,下嘴唇塗黑,鼻與頰之間抹油(稱“油臉”);頭飾上垂下一縷髮絲,或掛3.3厘米長的黑色細帶,以示形容憔悴和頭髮散亂。
後期化妝有改進,凈角勾臉使用紅、白、黑、金、綠等五種顏色。紅色多用於忠臣、勇士;白色多用於奸臣、歹徒;黑色則表現魯莽、蠻橫;金色多用於神仙、精變;綠色用於表現鬼魂、妖怪之類。
臉譜的譜式大致分兩種類型。有示意性的,如《水擒龐德》中的龐德,在印堂上畫一條魚,說明龐系魚精,善水戰。《焦贊與孟良》中的孟良,印堂上畫一紅色火葫蘆,以示其善用此兵器。有象徵性的臉譜,如《飛龍帶》中的鄭子明,右目大開飛翅形,左目小而平垂,以象徵龍眉鳳眼保朝綱。
服飾
梅林戲早期的戲衣較簡陋,改良靠及宮裝披肩上的穗子,都用麻條製作;蟒袍、宮衣上的團花和角花紋樣很簡單;小衣小褲、打衣打褲都用土布製成。後期購置的一些戲衣,與贛劇、京劇基本相似。
戲箱共3擔。一擔為大衣箱,內裝宮衣、蟒袍及旦角的小衣小褲、裙,小生的褶子;另一擔為二衣箱,內裝靠、打衣打褲、鞋、大帶;還有一擔是盔箱和把子箱。盔箱內裝盔頭、帽、巾及各種髯口和戲神(四川風火院田葛竇),因此旦角不能坐盔箱。把子箱用桶裝,一桶裝槍,另一小桶裝刀。早期的槍頭均用鐵制,柄為竹或木製成。
砌末
文房四寶、茶具、酒具、刑具、燈籠等小道具,均自製或代用。大道具即一桌二椅,靈活使用。如《雙貴圖》中的王氏“推磨”,設一桌代磨盤,用腰刀代替磨把,演員右手握刀柄,左手按刀尖,刀尖貼桌面,繞桌走動表演。若表現“棺材”,則將兩張長條凳平行放置,凳面兩端各用一官帶(玉帶)圈上,使兩條長凳連成一體,再將紅色官衣蓋上,即成棺材。武戲用的叉子,長33.3厘米,柄上系紅色飄帶,叉中部為一個空圈,上端露鋒,鋒長3.3厘米,由4人或5人甩拋。今已失傳。
舞台裝置
早期演出無大幕,布景用一桌二椅代替。城牆用碎布片連成,以示磚土之形。床帳用兩幅紅布製成。50年代后,亦使用繪幕布景,備有軟景三塊:一塊繪公堂,一塊繪亭台樓閣,一塊繪山水湖波。檢場由樂隊的助手(小鑼)兼任。
80年代中期,泰寧縣梅林戲劇團演出梅林戲《貶官記》,採用淺灰色調的幾何體中性布景,通過不斷變化的燈光色彩,渲染起伏變化的戲劇情緒,增強喜劇感染力。該劇參加福建省第17屆戲劇會演,獲布景設計獎(設計俞山)。

戲曲機構


梅林戲
梅林戲
梅林戲劇團被譽為全國“天下第一團”,梅林戲俗稱“泰寧大戲”,流行閩贛邊陲,相傳清乾隆年間,由徽班經江西、浙江傳至閩而形成的一種鄉土戲。當時,泰寧縣朱口的梅林有一寡婦周氏,家境豪富。有一年她過生日,聘請浙江的徽班來家,連演數日戲為其祝壽。後來,周氏為了能常看到戲,籌錢聘徽班藝人為家鄉子弟傳藝。從此,梅林鄉人以學戲為一大樂事,每逢誰家子弟學戲出師登台演出,親友便送禮恭賀。在梅林及附近鄉村,人人都會唱幾段“土戲”。當時流傳一首民謠:“梅林十八坊,十個弟子九擔箱,敲起叮鐺鼓,唱起摩郎腔,茅擔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戲台來,唱到大天光”。這種表演方式形成了梅林戲樸實、粗獷的藝術風格,唱念打做都有一定的程式動作,唱腔以皮簧、撥子、吹
梅林戲
梅林戲
腔為主,尚有南詞北調,弦索、四平調、青板,小調等;樂器分文樂(弦樂、管樂)、武樂(鑼、鼓、板);音樂曲調以弦樂伴奏和吹奏樂為主。行當有“七緊、八寬、九逍遙”之稱,角色也分生、旦、凈、末、丑,行當全、分工細,生、旦唱詞大嗓開小嗓落,每句都有“噫”的拖音,山歌風味濃。花臉唱腔節奏強烈,老生唱腔變化多,聲調高昂,醜行唱念結合,全劇粗獷與婉轉相兼,別有情趣。服飾精緻古野考究,化裝時常在眉與唇間飾以紅點更覺可愛,加上語言由過去講當地的“土官話”改為如今的普通話上演,效果更佳,因而深受觀眾喜愛。傳統劇目有《飛龍帶》、《蘭腰帶》、《乾坤帶》、《鴛鴦帶》、《雙貴》、《單貴圖》等。
梅林戲歷盡風雨坎坷,經受艱苦磨礪,又沐浴改革春風更是飄香萬里。梅林戲作為旅遊新興城市的一大文化瑰寶,她不僅僅是在舞台上演戲,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還在經濟生活中充當了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泰寧的文化友好使者。1992年,該團創作的《貶官記》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中,曾榮獲國家文化部優秀劇目,編劇、演員三項大獎。該劇錄像帶被送到台灣展播,倍受青睞。現仍堅持創作,演出,戲足遍及全國五省20多個市、縣,以其獨具的風格和地方特色,在文藝百花園中爭奇鬥豔,煥發出更加絢麗多姿的光輝。

獲得榮譽


1992年,它被選拔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新編戲目《貶官記》獲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演員黎秀珍獲優秀表演獎;1996年《關公怒》獲省第20屆戲劇會演劇目獎、導演獎、編劇獎;2002年《求騙記》獲省第22屆戲劇會演劇目獎、導演獎、編劇獎、音樂設計獎。2004年小戲《冤家》獲首屆“國際小戲藝術節”銀獎。2005年為配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而編排的新編現代梅林戲《張仁和》贏得了群眾的好評。2003年劇團也因此榮獲“全國首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活動先進劇團”榮譽稱號。由此,梅林戲由山村的小戲場,走向了全國的大舞台。

發展戰略


人才培養
梅林戲老演員黎秀珍一方面把有潛力的演員送到上海淮劇團、上海京劇團、江山藝校、上海戲劇學院等院校劇團培訓,共送出五批100多人次;另一方面,他採用請進來的方式,聘請了省京劇團、江西贛劇團等名家演員到梅林戲劇團來教授基本功,提高演員的素質。在劇團內,則實行傳幫帶,對潛質好的演員,做到口傳身教。
通過培訓,梅林戲劇團出現了錢學蓮、馮有才、肖文龍、魏緒蘭等五位國家級演員。
2002年,劇團首次從河北吳橋招收了一批共9名小學員。這批小演員在吳橋都已學藝3年以上,基本功紮實。劇團除了課餘時間安排戲劇表演、訓練外,還將他們安置到城區中小學就讀,為他們配備了一名藝校畢業的中專生負責文化輔導和飲食起居。
市場開拓
梅林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在舞台語言方面,梅林戲除保留幾齣傳統的經典曲目外,一改土官話為普通話,這樣不僅掃除了語言障礙,更增加了觀眾群,拓寬了流傳地域;在表演方法上,一改古裝戲拖泥帶水的表演方式,大膽地借鑒和吸收了歌舞、話劇、小品等表演手法;在劇本創作上,根據不同時期和要求,與時俱進打造精品劇目,如為做好廉政宣傳,編排了《挽救》;為宣傳抗洪救災,編排了《車站十分鐘》;為服務旅遊,編排了《上清溪》、《三壽星賀太平年》;為宣傳黨員先進性教育,編排了《張仁和》等等。
泰寧梅林戲劇團籌建了金湖風情演藝館,精心編排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劇目,如《梅林謠》、《看大戲》等民俗表演,適應各個層面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