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壯士篇的結果 展開

壯士篇

張華五言詩

《壯士篇》是晉代文學家張華的詩作。此詩抒發豪情壯志,從“天地”與“人物”兩方面著眼,從宇宙萬物的搏擊變化與人們應有的處世態度著筆,表現壯士的英風豪氣,自然也表現了作者自己的胸襟、抱負。此詩洋溢著一種雄闊開張之氣,表現出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題旨大概是由阮籍《詠懷·壯士何慷慨》來的,阮籍這首詩在他的《詠懷》中可謂別調,寫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現的功業心主要是從“效命”“氣節”著眼的,而張華此篇雖然也有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從人生意義、生命價值這些認識出發,顯得比較深切,更能予人們以激勵。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詩,顯得簡約樸素,而張華此篇則較鋪張,也比較重修辭,“乘我大宛馬”以下十句全是對偶,這不僅顯出樂府體與古詩的差別,也顯出西晉之後的詩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這是一首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全詩共二十句,分為五節。這是一首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全詩二十句,可分五節。
第一節言天地宇宙時刻不停地在運動,人和萬物都受自然規律支配,有生就有滅,有始就有終。首二句化用賈誼《鵩鳥賦》:“萬物回薄兮,振蕩相轉。”天地的運動是“不知窮”,人、物的生長“必有終”,這就顯出了無限與有限的矛盾,作為一個人來說,應妥善對待這個矛盾。
第二節言歲月俯仰之間就過去了,功名要趕快建立,使之崇高,壯士心懷憤激之情,不能恬淡無為。這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壯士覺著時不我待,所以及時努力,這與當時泛濫的老莊那“守虛沖”的人生哲學正相反對。
第三節寫到壯士的立功行動了:“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乘我”“撫我”,著兩“我”字,其豪邁自得情態宛然可見。“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宋玉《大言賦》雲“長劍耿耿倚天外”,此言“長劍橫九野”也是極言長劍之長。屈原《離騷》有“高余冠之岌岌”,此言“高冠拂玄穹”,帽子都摩著天了,也是極言高冠之高。這些誇張,突出壯士的英武。以上這些描寫表示壯士要馳逐疆場殺敵立功了。
第四節寫壯士參加戰鬥的英雄氣概。“慷慨成素霓,嘯吒起清風”,二句是暗用荊軻的故事。據說荊軻刺秦王,有白虹貫日。他赴秦廷前慷慨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刺客列傳》)這表現了壯士赴敵時高亢的鬥志。“震響駭八荒,奮威曜四戎”,這是說壯士耀(通曜)武揚威,使敵國為之震懾。真是刀兵未加已聲威遠被,其立功是指日可待了。
末節即寫功或名就。“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前句意謂像魚那樣遨遊。阮瑀《為曹公與孫權書》有“濯鱗清流,飛翼天衢”的話,是以遠大相期許,這裡的“濯鱗滄海”“馳騁大漠”是說壯士由東而西橫行天下。所以下句說:“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獨步”,謂其天下無敵手,這樣四海都稱讚他這位大英雄了。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謂之不朽。這個壯士在有限的“年時”里建立了不世之功,這樣他就可以不朽了。
這首詩表現壯士的英風豪氣,自然也表現了自己的胸襟、抱負,可說是一首“風雲”之作。這樣的作品在詩風日趨輕靡的當時並非多見,而張華集中還有一些,如《博陵王宮俠曲二首》《勵志詩》等,都是很可值得注意的作品。鍾嶸《詩品》謂張華詩“兒女情多,風雲氣少”,從現有的作品看,至少是不完全正確的。

創作背景


魏晉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封建貴族窮奢極欲,以一種病態的狂熱度過醉生夢死的歲月,當時“奢侈之費,甚於天災”(《晉書·傅玄傳》)。由於張華有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所以不滿意士族階級的醉生夢死,寫下了這樣的詩篇。

作者簡介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
曹魏時歷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書郎等職;西晉建立后,拜黃門侍郎,封關內侯。他博學多才、記憶力極強,被比作子產;后拜中書令,加散騎常侍,與杜預堅決支持建晉武帝司馬炎伐吳,戰時任度支尚書;吳國滅亡后,進封廣武縣侯,因提議司馬攸攝政而被調往幽州,依舊政績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晉惠帝繼位后,累官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被皇后賈南風委以朝政。張華盡忠輔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對安寧。后封壯武郡公,又遷司空。
張華工於詩賦,詞藻華麗,又雅愛書籍,精於目錄學,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還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張華慘遭殺害,年六十九;太安二年(303年)獲得平反,追復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