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漢祥

民國時期廣濟五傑之一

饒漢祥(1883—1927),字瑟僧、羼提,號質含先生。湖北省廣濟縣人。民國時期“廣濟五傑”之一,其餘四人為居正、郭泰祺、劉文島、張導民。早年留學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后,歷任黎元洪秘書、湖北民政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參政院參政。1917年張勳復辟后,隨黎元洪下野。客居天津。1927年歸隱鄉里,同年在廣濟病逝。

簡介


饒漢祥,16歲中縣案首,20歲中舉人。后投考京師大學堂,名列第二,未赴讀。

經歷


1905年去日本,入政法大學
1907年回國。
次年赴福建,任學務所視學近三年。
武昌起義回鄂,經彭漢遺引薦,入都督府秘書室任職,行文理事,頗合黎元洪之意。不久,晉陞為秘書長。與黎關係密切,隨黎沉浮。袁世凱為籠絡黎元洪,對饒亦垂青有加。饒回鄉省親,袁派員攜帶親筆信及紅參前往慰問。張振武為袁世凱、黎元洪合謀殺害,全國輿論嘩然,饒曾代黎起草“辯誣”長篇通電。
1912年11月,湖北都督府改組,任內務司長。
次年6月升民政長,曾遭省議會國民黨議員反對,並提出彈劾饒氏案。
12月,饒辭民政長隨黎元洪入京。
1914年5月黎任參政院院長,饒為參政。
1915年8月籌安會起,黎元洪為袁世凱軟禁於瀛台,饒亦受監視。後設法脫身,潛返家鄉。袁死,黎任總統,饒為總統府副秘書長。其後“府院之爭”,黎下野,饒隨黎寓居天津。
1922年7月,直系軍閥擁黎元洪為總統,饒出任總統府秘書長兼僑務局長總裁。
同年10月,呈請開復、追贈辛亥起義革命黨人官勛,為北洋政府採納,當時頗得好評。
次年1月,為黎元洪草擬《致京外勸廢督通電》、《致京外勸息兵通電》,亦獲各方同情。直系軍閥曹錕等趕黎元洪下台,饒又隨黎寓居天津。
1925年11月,奉系軍人郭松齡在河北灤縣反戈討伐張作霖,饒為代擬討張通電,列舉張五大罪狀多並,親往郭部贊襄文告。郭軍潰敗,饒脫逃。
1927年回鄉,同年6月27日病逝。
饒漢祥擅長文學,其駢體電文,在民初公牘中風行一時。著有《珀玕文集》8卷、《珀玕詩集》16卷。《珀玕詞集》1卷。另《黃陂文存》8卷,即其代黎元洪所擬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