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黑蘭的結果 展開

黑蘭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亞綱

見血清為蘭科植物脈羊耳蘭的全草。夏、秋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別名:羊耳蒜、立地好、毛慈姑、岩芋、黑蘭、矮胖兒、肉螃蟹、鐵耙梳、倒岩提、走子草、肉龍箭、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胃熱吐血;肺熱咯血;腸風下血;崩漏;手術出血;創傷出血;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簡介


出處: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同屬植物風帽羊耳蘭LipariscucullataChien,在浙江全省山區都有分佈,與脈羊耳蘭的主要區別為葉2片,頂端鈍,總狀花序的花較多(8-9朵),萼片頂端呈僧帽狀。兩種的功用相同。
拼音名:JiànXuèQīnɡ
英文名:all-grassofNervedTwayblade,NervedTwayblade
拉丁植物名:Liparisnervosa(Thunb.)Lindl.[OphrysnervosaThunb.]
徠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50-1000m的山坡闊葉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西南地區。
化學成份:含脈羊耳蘭鹼(nervosine)。
毒性: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上述製劑1ml,前10天體重逐日增加,后10天體重稍減輕,未有死亡。肌肉注射1ml后2天解剖,局部肌肉呈微紅色,6天後即無。
性味:苦,涼。
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苦,涼。
歸經:肺;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原形態


脈羊耳蘭,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達,褐色,橫卧,其上著生細長的根數條;假鱗莖細長,圓柱形,長達8cm,粗6mm,具葉3-5枚。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0-15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鞘狀抱莖。總狀花序疏散,長7-15cm;苞片細小;萼片和花瓣常為黃綠色,長約8mm,側面2枚萼片狹長圓形,中萼片狹長圓形,花瓣線形;唇瓣紫色或紫紅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凹入,基部有2個小瘤體;蕊柱近先端的翅鈍圓,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紡錘形。

科屬介紹


蘭科(Orchidaceae)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亞綱的1科,是被子植物中僅次於菊科豆科的第3大科,是單子葉植物中一個十分進化的支系,大多數都是蟲媒植物。
特徵:花常美麗或有香味,一般兩側對稱;花被片6,均花瓣狀;外輪3枚稱萼片,有中萼片與側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變態而成唇瓣,唇瓣由於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轉而經常處於下方即遠軸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與花柱(包括柱頭)完全癒合而成一柱狀體,稱蕊柱。蕊柱頂端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個柱頭凹穴;有些種類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側萼片與唇瓣圍繞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狀物,稱萼囊;在柱頭與雄蕊之間有一個舌狀器官,稱蕊喙,它通常是由柱頭上裂片變態而來,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團塊,有時一部分變成柄狀物,稱花粉塊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變成固態的粘塊,稱粘盤,有時粘盤還有種種柄狀或片狀的延伸附屬物,稱蕊喙柄;花粉團與花粉塊柄是雄蕊來源的,而粘盤與蕊喙柄則是柱頭來源的,兩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塊,但花粉塊也並非都由這4個部分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進化的類群中才有;花粉團質地有粒粉質與蠟質之分,數目一般為2~8個。蘭科植物憑藉這種特殊構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適應於昆蟲傳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傳粉的。染色體基數x=6~29。花粉大多為四合體,僅少數原始類群中為單粒。無萌發孔,具一薄壁區,1槽或2小槽,或具3~4個略呈圓孔狀的萌發孔。地史中無關於蘭科花粉的記載,但大化石發現於第三紀始新世(義大利北部),稱Protor-chis,接近於今日的紅門蘭屬。經濟意義:中國產的蘭屬、萬帶蘭屬、石斛屬、蝶蘭屬、兜蘭屬等為重要花卉;天麻白芨石斛等至今仍供藥用。此外,香果蘭屬中有少數種類可提取香精,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分類:經典分類系統通常把蘭科和水玉簪科放在一起,組成微籽目。但J.哈欽森則主張把假蘭族從蘭科中分出,作為一個獨立的假蘭科,並與小金梅科一起放在給血草目中。誠然,小金梅科中的仙茅屬不僅體態接近於假蘭族,兩者花粉形態也很相似。但是有些學者通過對單子葉植物表皮氣孔器的研究,發現假蘭族與其他蘭科成員一樣,氣孔沒有副衛細胞,而小金梅科則有2個副衛細胞。其他如蕊柱、果實、種子等也不同於小金梅科,故一些學者仍主張將假蘭族留在蘭科內。蘭科包括4個亞科5個族。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血,涼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損傷。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補肺止血。
3.《四川常用中草藥》: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種吐血,勞傷咳嗽,肺腎陰虛咯血,腸風下血,紅崩,拔膿生肌,刀傷。
4.《貴州葯植目錄》:治勞傷,小兒走子,搭背。

鑒別方法


性狀鑒別:莖類圓形,粗達30cm,或切片厚1cm。表面灰綠色或淡棕色,散布不規則灰白色斑紋。樹心處的塊片呈深黃色。橫切片年輪明顯,射線放射狀排列。質堅硬,折斷面纖維狀。氣微,味苦。顯微鑒別:莖橫切面:外為木栓細胞,栓內層有纖維,單個或2-20個成束散在,薄壁細胞內有單晶及少數簇晶,韌皮部有許多纖維束切向排列呈層狀,纖維壁薄,弱木化,縱切面觀長140-240μm,直徑12-20μm,兩端細尖;射線內有單晶或簇晶,簇晶直徑16-20μm。木質部由導管、木纖維及木細胞組成,均木化,導管內常含黃棕色內含物。木射線1-5列細胞,具單紋孔。含澱粉粒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2-3min,趁熱濾過,取濾液置試管中,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加熱后泡沫不消失。(檢查皂甙)(2)溶血試驗取2%去纖維紅細胞生理鹽水混懸液1滴,放在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的形狀,然後在蓋玻片一側加1滴樣品生理鹽水浸液(l:3),在蓋玻片的另一端用濾紙吸引液體,使檢波逐漸滲入蓋玻片下,與紅細胞接觸處迅速發生溶血。(檢查皂式)(3)本品水提取液蒸干,加1-2ml醋酐溶解,再加濃硫-醋酐試劑。顏色由黃轉為紅色、紫色、藍色。(檢查皂式)

臨床應用


用於止血:取全草切碎烘乾,用水煮沸3次,每次沸騰30分鐘,合併煎煮液、濃縮、離心,取上清液調成1:1濃度的溶液,經活性炭處理和高壓滅菌後備用。臨用時以消毒紗布或棉球蘸藥液置於傷口或手術切口,稍加壓迫。曾用於胃次全切除,剖腹探查,包皮環切,腫瘤切除,闌尾切除,宮頸息肉切除,膽總管切開引流,疝、腸、子宮修補,剖腹產及絕育,各種外傷,拔牙,拔甲,鼻出血,囊腫切除等手術計38例。止血最短時間45秒,個別長達3分30秒,平均為2分鐘左右。全部手術的皮膚、肌層和部分臟器切口的中小血管和廣泛性滲血,均耒用止血鉗和結紮,也不必清創即縫合,術后未發現粘連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應。